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重症 ,死亡率高。近年来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成为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一种新方法 ,并在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本文主要介绍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动物及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血小板活化因子在急性胰腺炎内毒素血症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小板活化因子是近年来发现的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内源性介质,研究表明,它与急性胰腺炎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关系,本文着重综述血小板活化因子在急性胰腺炎内毒素血症发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血小板活化因子是近年来发现的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内源性介质.研究表明,它与急性胰腺炎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关系.本文着重综述血小板活化因子在急性胰腺炎内毒素血症发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作者为探讨血小板激活因子在狗急性重症胰腺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采用17只比格(Bea-gle)狗,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n=5)、胰腺炎组(n=6)、治疗组(n=6)。胰腺炎组及治疗组动物制成急性重症胰腺炎动物模型。治疗组动物在模型复制后5min,3h分别静脉注射血小板激活因子(PAF)拮抗剂BN52021(5mg/kg)。用温氏法测定血清淀粉酶活性,血小板聚集法测定血清及胰腺组织中PAF的含量。结果显示:急性重症胰腺炎模型复制成功后30min,胰腺炎组血清淀粉酶活性即上升到基础值的200±44.7%,8h高达466.7±111.6%。8h时与对照组、治疗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胰腺炎组血中PAF含量在30min时即开始上升,8h达最高11.81±0.78ng/ml,在30min之后与对照组比较即差异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而1h之后与治疗组差异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胰腺组织中PAF含量,胰腺炎组比治疗组及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作者认为PAF在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AF拮抗剂有希望成为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5.
急性胰腺炎(AP)是一种病情凶险、病死率高的外科常见急腹症。其病变常使患者处于免疫过反应状态。经历着局部组织坏死和全身炎症反应的双重打击。因此,首先针对其发病及进展机制的治疗显得极为重要。近年来,随着对AP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胰腺微循环障碍在AP病程演进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已日益受到关注。大量的血管活性物质如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内皮素、缓激肽等均在胰腺微循环障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着重讨论血小板活化因子在应激溃疡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指出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可望成为临床防治应激性溃疡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急性胰腺炎治疗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急性胰腺炎(AP)是一种外科常见疾病,临床病理变化复杂,对治疗的反应也各不相同,轻型水肿性胰腺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对治疗反应好,多数可以治愈,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起病急、进展快,早期即可发生SIRS、MODS,虽然现在对SAP的治疗较以前有了长足的进展,但死亡率仍高达10%~30%。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对急性胰腺炎病因和发病机制认识的深入,其治疗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很有必要对现阶段急性胰腺炎的治疗进展进行一个总结,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一些参考,更好的提高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实验采用30%III度Wistar大鼠烫伤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烫伤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拮抗剂治疗三组。动物灌注吖啶橙标记的大肠杆菌,于烫伤后不同时相活杀,取肠系膜淋巴结、肝、肺组织进行细菌定量培养及菌种鉴定,并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组织匀稀液的细菌数。  相似文献   

9.
PAF受体拮抗剂对脊髓损伤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建如  陆永坚 《中华骨科杂志》1997,17(10):636-638,I003
试图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拮抗剂BN52021对脊髓损伤的治疗效果和机理。方法;采用Allen打击法造成猫脊髓损伤,应用PAF受体拮抗剂BN52021治疗猫脊髓损伤,观察脊髓组织含水量,伊文思蓝含量,血流量,脊髓组织病理学变化及脊髓运动功能评定。  相似文献   

10.
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一个有多种炎症因子如细胞因子、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一氧化氮(NO)、氧自由基(OFR)、磷脂酶A2等参与的复杂病理生理过程,炎症因子之间相互作用引发急性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MOSF)[1]。本实验采用牛磺胆酸钠诱发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MOSF,观察血清中TNF-α、NO及OFR的改变,同时观察乌司他丁对TNF-α、NO及OFR的影响及其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材料与方法一、动物分组:Wistar大鼠70只(同济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250~300克,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1)正常组:10只,剖腹…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综述PAF(血小板活化因子)参与脑缺血性损伤的证据与机理,以及PAF拮抗剂对脑损伤的保护与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以大鼠盲肠结扎加穿孔引起严重腹腔感染模型,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及拮抗剂在其所致急性胃粘膜损害中的作用,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血管活性物质在急性胰腺炎微循环障碍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管活性物质在急性胰腺炎微循环障碍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文献回顾的方法,对涉及血管活性物质的代谢、受体,作用机理和在急性胰腺炎中所起作用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结果 缓激肽、内皮素、血小板活化因子、一氧化氮等在急性胰腺炎局部微循环障碍中起一定作用。但实验结果并不一致。结论 影响血管活性物质发挥其微血管效应的因素较多,其在急性胰腺炎局部微循环障碍中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重症胰腺炎临床病理变化复杂,死亡率高达10%~30%,MODS是重症胰腺炎死亡的主要原因,但目前对其发生机制的研究尚无突破性进展,一些实验性治疗如血小板活性因子拮抗剂的应用[2]也均以失败而告终。如何有效控制器官功能不全的发生、进展,始终是近几十年中外科医生普遍关注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术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术式选择林联翔1赵尔康1黄志清2高敏3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为高危急腹症,亦称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重症胰腺炎,是一种发病急,进展快,病情重,病死率高的急腹症,需要外科治疗。我们三院自1988年以来手术治疗ANP57例,治愈4...  相似文献   

16.
贾继虎冷凯  刘榜英 《消化外科》2003,2(5):330-330,335
重症急性胰腺炎(Ser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一种发病急,进展快,临床表现复杂,并发症和病死率高且治疗困难的外科急腹症。我科于2001年01月至2003年01月共收治重症急性胰腺炎65例,其中内镜治疗28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血小板活化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小板活化因子是近年研究较活跃的细胞因子之一,它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对其在休克、支气管哮喘、血栓形成、急性胃肠道粘膜损伤、肾小球肾炎、脑缺血、糖尿病、变态反应性疾病,缺血性心脏病,多器官衰竭等疾病中的作用也有广泛的研究,其拮抗剂的研制和应用将为这些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症急性胰腺炎长期以来徘徊在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之间,而每一个阶段的外科治疗的定位,都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与转归有新的认识,在手术指征和手术方法上都有新的进步。本文就重症急性胰腺炎与外科治疗进展作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9.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治疗上海医科大学附属金山医院(200540)何健,钱永宝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是一种十分凶险的急腹症。起病急骤,进展迅速,预后恶劣。近年来其发病呈上升趋势。由于AHNP病理生理及临床过程的特殊性,对其治疗时机和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银杏内脂B对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众所周知,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作为一种炎性介质,在肾小球炎症及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银杏内脂B为一种PAF受体拮抗剂,其拮抗PAF在肾缺血性损伤,肾毒血清性肾炎模型及移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