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IL-8水平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白细胞介素 8(IL 8)为缺血 /再灌注时炎症细胞的释放产物 ,并可引起细胞损伤。该研究旨在探讨IL 8是否参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5 0例HIE患儿 (HIE组 ,其中轻度HIE 1 8例 ,中度HIE 1 7例 ,重度HIE 1 5例 ;合并感染者 2 9例 ,未合并感染者 2 1例 )、30例正常新生儿 (正常对照组 )及 2 0例患感染性疾病无HIE患儿 (感染组 )血清IL 8水平 ,HIE患儿经治疗后复查血清IL 8。结果 HIE组血清IL 8水平高于对照组 (2 1 .5 2± 9.5 9pg/mlvs 1 4 .4 3± 4 .84 pg/ml)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 ;重度HIE患儿血清IL 8水平高于轻度HIE组 (2 6 .0 7± 1 3.83pg/mlvs 1 7.5 6± 6 .5 2pg/ml)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与中度HIE组比较 (2 1 .71± 5 .6 5 pg/ml)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HIE患儿治疗后IL 8水平较治疗前下降 (1 4 .5 3± 4 .87pg/mlvs 2 2 .6 0± 7.0 6 pg/ml)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 ;有感染合并症HIE患儿血清IL 8水平高于无感染合并症患儿及感染组患儿依次为 2 3.79± 1 1 .0 4pg/ml,1 8.38± 6 .0 7pg/ml,1 8.2 2± 8.0 1 pg/ml,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新生儿HIE时血清IL 8升高 ,病情越重升高越显著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浆及脑脊液乳酸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围产期窒息是引起新生儿脑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仍无确切的方法早期预测其预后。本实验研究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患儿血浆和脑脊液 (CSF)乳酸 (Lac)的变化 ,观察Lac与HIE及窒息的关系。方法 对 2 6例HIE患儿 (轻度 8例 ,中度 10例 ,重度 8例 )和 8例正常对照组 ,在生后 0~ 2 4h、4 8~ 72h及 7~ 10d抽取动脉血测Lac含量 ,HIE患儿生后 4 8~ 72h腰穿取CSF测Lac含量 ,并于生后 7~ 10d做头部MRI检查。结果 对照组和病例组血浆Lac均随日龄增加呈下降趋势 ,有统计学差异。生后 0~ 2 4h ,4 8~ 72hHIE组血浆Lac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均P <0 .0 1)。重度HIE组血浆Lac(9.11± 3.2 9mmol/L)与轻、中度HIE组 (6 .0 3±2 .6 6mmol/L ,6 .5 6± 1.4 2mmol/L)相比较仅在 0~ 2 4h明显升高 (均P <0 .0 5 )。重度组CSFLac(2 .5 3±0 .2 7mmol/L)与轻、中度HIE(1.80± 0 .2 0mmol/L ,1.91± 0 .2 8mmol/L)相比有显著增高 (均 P <0 .0 1)。 5minApgar评分≤ 5分组CSFLac含量 (2 .4 3± 0 .34mmol/L)较 >5分组 (1.83± 0 .2 5mmol/L)明显升高 (t =5 .2 2 ,P<0 .0 1)。重度MRI改变的HIE患儿CSFLac较轻、中度MRI改变的HIE患儿CSFLac明显升高 (2 .36±0 .4 4mmol/Lvs 1.72± 0 .2 4mmol/L ,2 .14± 0 .2 6mmol/L  相似文献   

3.
目的 近年来一氧化氮 (NO)作为一种特殊介质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该文探讨NO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在流行性腮腺炎脑膜脑炎 (腮脑 )发病中的作用 ,为腮脑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及双抗体夹心ELISA法 ,分别测定 1 5例流行性腮腺炎脑膜脑炎患儿 (腮脑组 )及 1 5例骨科及普外科择期手术患儿 (对照组 )的脑脊液NO及TNF α水平。结果 腮脑组NO及TNF α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 2 4 .93± 5 .31 μmol/Lvs1 1 .2 7± 2 .5 2 μmol/L和 4 0 .4 7± 7.1 5pg/mlvs1 6 .0 7± 5 .95pg/ml(P <0 .0 1 )。结论 NO及TNF α参与了腮腺炎脑膜脑炎的炎症过程 ;为从NO及细胞因子角度进一步认识腮脑的发病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为腮脑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肾病综合征(NS)患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以201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收治的初诊或复诊NS患儿为NS组,体检儿童为对照组。根据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判断维生素D营养状态,≤20 ng·mL-1为维生素D缺乏。从NS患儿病史中截取可能影响25(OH)D的因素行维生素D缺乏的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同时对25(OH)D的影响因素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NS组139例,男103例,女36例,年龄(6.1±3.7)岁;对照组83例,男49例,女34例,年龄(3.1±2.0)岁。①NS组和对照组血清25(OH)D水平分别为(10.3±7.5)和(29.4±9.9) ng·m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维生素D缺乏检出率NS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6.3%和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②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S病程、24 h尿蛋白定量、糖皮质激素累积剂量和使用时间、血清钙在维生素D缺乏和不缺乏NS患儿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重Z评分(OR=0.151,95%CI:0.035~0.649)、NS病程(OR=0.143, 95%CI:0.035~0.592)和大量24 h蛋白尿(OR=28.177,95%CI:3.295~240.970)与维生素D缺乏相关。③多元线性回归显示,男性、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钙和每公斤体重糖皮质激素累积剂量与血清25(OH)D水平相关(P<0.05)。④27例NS患儿服用阿法骨化醇前和3个月后均行血清25(OH)D水平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为(7.2±5.0)和 (14.9±11.0) ng·m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NS患儿血清25(OH)D低于健康儿童,有部分可能与蛋白尿水平、NS病程和糖皮质激素累积剂量等因素相关,口服阿法骨化醇可提高血清25(OH)D水平。  相似文献   

5.
大鼠百日咳菌液脑水肿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 α)在百日咳菌液导致的感染性脑水肿 (感脑 )时的变化及与感脑脑损害的关系。方法  99只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 (C组 ,n =11) ;生理盐水组 (NS组 ,n =44 ) ;百日咳菌液脑水肿组 (PB组 ,n =44 )。NS组和PB组又分为 30 ,6 0 ,12 0 ,2 40min 4个亚组。用RT PCR和ELISA方法检测不同时间大鼠感脑脑组织匀浆中的TNF αmRNA表达及蛋白质生成水平。结果 TNF α含量在PB 2 40min组 (76 8.4± 86 .3pg/ g)显著增加 ,分别与C组 (318.1± 31.1pg/ g) ,NS 30min(32 4.2± 6 5 .6 pg/ g) ,6 0min(32 2 .1± 73.4pg/g) ,12 0min(316 .8± 49.1pg/g) ,2 40min(32 9.9± 77.6 pg/g)及PB 30min(36 0 .3± 6 6 .6 pg/g) ,6 0min(35 8.5±49.1pg/ g) ,12 0min(35 6 .0± 5 2 .3pg/ g)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TNF αmRNA表达信号在PB6 0min组开始增加 ,并随注菌后时间的增加 ,而逐渐增强 ,2 40min达高峰。结论 感脑时脑组织中的TNF α含量显著增加 ,提示TNF α与感脑脑损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支气管哮喘患儿T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变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改变在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SPA直接花环法及单向免疫扩散法对 3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和 2 0例健康对照小儿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血清免疫球蛋白进行测定。结果 对照组CD3 + ,CD4 + 和CD8+ 的百分值分别为 72 .38± 8.19% ,45 .48± 4.2 7% ,31.2 9± 4.0 2 % ,CD4 + /CD8+ 比值为 1.2 8± 0 .2 3。哮喘患儿外周血CD3 + (37.15± 7.16 % )和CD8+(2 6 .5 6± 2 .18% )细胞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CD4 + (46 .10± 4.5 2 % )细胞数略高于对照组 ,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 ,CD4 + /CD8+ (1.5 1± 0 .44 )比值则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对照组IgG ,IgA ,IgM ,IgE分别为10 .6 7± 2 .5 3g/L ,1.18± 0 .6 9g/L ,1.6 0± 0 .5 4g/L ,178± 30IU ;哮喘患儿血清IgE(386± 15 4IU)明显增高 (P <0 .0 1) ,IgM(1.2 9± 0 .41% ) ,IgG(9.35± 2 .2 6 g/L)则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P <0 .0 5 ) ,IgA(1.34± 0 .76 g/L)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哮喘患儿存在血清免疫球蛋白改变 ;T抑制细胞数量和 (或 )功能不足可能是导致免疫球蛋白改变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P物质 (SP)是气道非胆碱能兴奋性神经的重要递质 ,是导致哮喘气道神经源性炎症产生的一种重要感觉神经肽。糖皮质激素是否有降低肺内SP的效应尚不清楚 ,为此本文研究了吸入糖皮质激素对哮喘豚鼠肺内SP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30只豚鼠用卵蛋白致敏、诱喘制成哮喘动物模型 ,随机分为哮喘组和治疗组 (每组 1 5只 ) ,另 1 5只豚鼠吸入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治疗组豚鼠在诱喘前 1天、诱喘当天及诱喘后 2 4h吸入丙酸倍氯米松雾化溶液。哮喘组和治疗组豚鼠均于诱喘后 2 4h取材 ,对照组同期取材 ,分别留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血浆及肺组织标本。用放射免疫放法检测SP蛋白含量 ;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检测肺组织SPmRNA相对含量。结果 哮喘组豚鼠血浆、BALF及肺组织SP含量 [(1 2 2± 4 6 )pg/mL ,(90± 39) pg/mL ,(78±15 )pg/克蛋白 ]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84± 33) pg/ml,(32± 2 1 ) pg/ml,(4 2± 1 2 ) pg/ml]及激素治疗组 [(5 0±1 3) pg/mL ,(4 7± 2 0 )pg/mL ,(4 0± 1 3) pg/克蛋白 ],其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 ) ;激素治疗组血浆SP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BALF及肺组织SP含量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哮喘组豚鼠肺组织中SPmRNA相对含量明显高于正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 (CSF)中白细胞介素 - 6 (IL - 6 )和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对 5 0例初诊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 ,其中化脓性脑膜炎(PM ) 1 8例 ,病毒性脑膜脑炎 (VE) 32例 ,进行了CSF中IL - 6和TNF水平测定 ,并与 1 2例对照组测定值进行比较。结果 PM组患儿CSF中IL - 6和TNF水平 (分别为 746± 499pg/ml和 5 6 5± 371 pg/ml)明显高于VE组 (分别为 1 6 5± 1 76 pg/ml和 75± 73pg/ml)和对照组 (分别 1 0± 1 7pg/ml和 2 1± 2 6pg/ml) (均 P <0 .0 0 1 ) ,VE组CSF中IL - 6和TNF水平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分别P <0 .0 1和P <0 .0 5 )。患儿CSF中IL - 6和TNF水平与脑脊液白细胞计数之间相关性分析 ,未见显著性意义。结论 IL - 6和TNF参与了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理生理过程 ,CSF中IL - 6和TNF的测定可能对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脑炎的鉴别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有研究表明一氧化氮 (NO)减少可能在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IUGR)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该文探讨L 精氨酸 (L Arg)对IUGR孕妇外周血及新生儿脐血中NO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择IUGR孕妇 6 6例 ,其中常规治疗组 36例 ,予以常规治疗 ;L Arg组 30例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L Arg治疗。选择正常初产妇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监测治疗前后孕妇血清NO水平变化及脐静脉血清NO水平。结果 治疗后 ,L Arg组孕妇血清NO水平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 (5 8.4 2± 2 3.1 2 μmol/Lvs4 3.4 9± 2 0 .2 7μmol/L) (P <0 .0 1 ) ;L Arg组胎儿脐静脉血清NO水平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 (2 5 .2 3± 1 2 .0 5 μmol/Lvs1 6 .95± 1 1 .1 9μmol/L) (P <0 .0 1 )。结论 L Arg能显著提高IUGR孕妇外周血及脐血中NO水平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电解质和渗透压改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轻、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新生儿血电解质和渗透压等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 分析比较 12 0例不同程度的HIE新生儿和 32例正常新生儿的血清钠、钾、氯、游离钙及渗透压。结果 轻、中和重度HIE儿的血清钠分别为 (130 .2± 6 .0 )mmol/L ;(12 6 .3± 9.1)mmol/L ;(12 1.2± 12 .2 )mmol/L ;游离钙分别为 (1.0± 0 .2 )mmol/L ;(0 .9± 0 .2 )mmol/L ;(0 .8± 0 .2 )mmol/L和渗透压分别为 (2 5 6 .7± 11.2 )mOsm/L ;(2 48.7± 2 1.3)mOsm/L ;(2 41.1± 2 2 .2 )mOsm/L均低于正常儿 (136 .1± 1.1)mmol/L ;(1.2± 0 .1)mmol/L ;(2 6 2 .6± 8.8)mOsm/L ,而血清钾水平高于正常儿。轻度HIE患儿的血清氯水平与正常儿无差异 ,中和重度HIE儿的血清氯水平则低于正常儿 ;中度与重度HIE儿的血清钠、游离钙、氯和渗透压无显著差异 ,但均明显低于轻度HIE儿。轻、中和重度HIE儿的血清钾水平无明显差异 ;死亡的HIE儿血清钠和游离钙低且难以恢复 ,血清渗透压间隙 >10mOsm/L。结论 HIE儿可出现低钠、低钙、高钾和低渗透压血症 ;这些病理状态与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