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喉罩插管联合神经阻滞麻醉方案在胸外科日间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21年6月—2022年6月在本院行胸科日间手术的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全静脉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喉罩插管全麻联合神经阻滞麻醉方案。监测患者入室时(T0)、插管时(T1)、手术开始5min(T2)及拔管时(T3)的脉搏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以及心率(HR)水平变化,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麻醉苏醒后疼痛情况,记录麻醉苏醒时间和镇痛补救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SpO2、MAP、HR相对稳定,且T1~T2段SpO2相对升高,MAP、HR明显降低(P<0.05);麻醉苏醒时间缩短,术后12h、24h患者VAS评分降低,镇痛药使用比例减少(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且呛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瑞马唑仑复合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IFF)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于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接受IFF手术治疗的91例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观察组(45例),对照组接受丙泊酚全身麻醉,观察组接受瑞马唑仑复合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比较两组不同时间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前及术后2 h免疫功能及认知功能情况。结果 手术前30 min(T0),两组患者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始手术时(T1)、结束手术时(T2)、结束手术后2 h(T3),观察组HR及MAP均较对照组高(P<0.05);T3时,两组外周血CD4+及CD4+/CD8+水平、IFF手术患者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分、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联合全身麻醉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麻醉镇痛效果观察。方法以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经本院收治且确立可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78例肺癌患者开展研究,遵照随机数字表法,分设对照组和观察组,予以对照组全身麻醉,观察组则施以ESPB联合全身麻醉,术后均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作镇痛补救,比较两组临床指标、血流动力学水平、麻醉镇痛效果及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状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P<0.05);两组T1、T2、T3时MAP、HR水平波动幅度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P<0.05),且在T2时,观察组MAP、HR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更高(P<0.05);观察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剂量及术后PCIA使用次数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T4、T5、T6时静息或运动VAS评分变化幅值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P<0.05),且于T4、T5、T6时,观察组静息或运动VA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均未出现气胸、硬膜外损伤及心动过速等严重并发症,而不良反应状况中,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26%,相较于对照组(38.46%)更低(P<0.05)。结论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采用ESPB联合全身麻醉,拔管时间提前,住院时长有所缩短,血流动力学表现平稳,具有良好麻醉镇痛效果,不良反应较为轻微。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环泊酚在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纳入107例行腔内修复术治疗的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进行常规静脉麻醉,观察组采用环泊酚进行静脉麻醉,比较2组患者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结果:2组术前(T0)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麻醉方案下,观察组诱导后5 min(T1)、诱导后10 min(T2)的HR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管插管时(T3)的HR、MAP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时(T4)的HR、MAP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麻醉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术后Ramsay镇静评分(RASS)、镇静补救例数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T0时的认知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复合喉罩全身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在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术中采用喉罩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TAPB复合喉罩全身麻醉,两组均于术后采用自控静脉镇痛。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后5 min(T1)、切皮时(T2)、胆囊切除时(T3)、术毕时(T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比较两组麻醉苏醒后6 h(T5)、12 h(T6)、24 h(T7)、48 h(T8)时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两组麻醉药物使用剂量及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T2、T3、T4的HR均较T1加快,MAP均较T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多点阻滞在老年髋部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于该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7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麻醉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8)。两组均在超声引导下行髂筋膜间隙多点阻滞,对照组采用0.3%盐酸罗哌卡因行神经阻滞,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盐酸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麻醉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手术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不同时刻[麻醉前(T0)、手术开始10 min(T1)、术毕(T2)]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MAP)]水平、术后1 d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麻醉满意度。结果:两组麻醉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24 h,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两组心率、MAP水平均高于T0时,但观察组低于对...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麻醉在肺叶切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行肺叶切除术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患者采用全身麻醉+超声引导下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TPVB麻醉(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对照组)。记录2组患者入室后(T0)、切皮前(T1)、切皮后即刻(T2)、切片后1 h(T3)、切皮后2 h(T4)时刻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和麻醉苏醒时间、气管插管拔管时间、术后48 h舒芬太尼消耗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与T0比较,观察组T1~T4时刻HR降低,MAP升高,且同时刻观察组HR、MA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血清IL-6、TNF-α、Cor、NE水平较术前升高,但观察组血清IL-6、TNF...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中综合体温护理干预对60岁以上宫颈癌患者术后寒战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86例作为观察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两组均接受手术治疗,对照组予以传统保温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输液及腹腔冲洗液加温、充气式保温毯保温的综合体温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手术开始时(T1)、手术30 min时(T2)、手术60 min时(T3)、手术停止时(T4)、手术后30 min(T5)、手术后60 min(T6)的鼻咽温度、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舒适度评分变化及寒战发生率。结果:T0时,两组鼻咽温度、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舒适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6时刻,观察组鼻咽温度、MAP、HR、舒适度评分较为稳定,对照组鼻咽温度、舒适度评分整...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与胸横肌平面阻滞在心脏瓣膜置换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华中阜外医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于超声引导下行椎旁神经阻滞,对照组患者于超声引导下行胸横肌平面阻滞,2组患者均于神经阻滞完成后接受全身麻醉。比较2组患者气管插管时(T1)、劈胸骨时(T2)、切开心包时(T3)、关胸时(T4)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分别于麻醉苏醒后6 h(T5)、苏醒后12 h(T6)、苏醒后24 h(T7)、苏醒后48 h(T8)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2组患者的镇痛效果,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镇痛药物使用剂量、镇痛泵按压次数及麻醉苏醒后48 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T2、T3、T4时的HR...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喷他佐辛对颅脑外科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对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CRBD)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贵州省黔东南州人民医院行颅脑外科手术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所有患者行全身麻醉,观察组术毕给予喷他佐辛,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拔管前(T1)、拔管即刻(T2)、拔管后5 min(T3)、拔管后10 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氧饱和度(SpO2),分析两组苏醒期Ramsay评分、躁动评分、CRBD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T1、T2、T3、T4时的MAP、SBP、DBP、HR和SpO2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MAP、SBP、DBP、HR和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收肌管阻滞辅助全身麻醉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于该院行TKA治疗的110例膝关节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在全身麻醉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罗哌卡因行超声引导下收肌管阻滞,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行收肌管阻滞。比较两组神经阻滞效果[感觉阻滞起效时间(OTSB)、运动阻滞起效时间(OTMB)、感觉阻滞持续时间(DSB)、运动阻滞持续时间(DMB)]、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诱导完成后(T0)、切皮时(T1)、手术开始后30 min(T2)、术毕时(T3)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水平、术后疼痛[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麻醉药物用量、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OTSB、OTM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SB、DMB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  相似文献   

12.
李心雨  何永冠 《陕西医学杂志》2023,(11):1567-1570+1582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Dex)复合丙泊酚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患者血流动力学、全麻苏醒期躁动(EA)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行TURP的患者9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48)、对照组(n=48)。对照组行丙泊酚麻醉,试验组行Dex复合丙泊酚麻醉。观察两组麻醉前(T0)、麻醉完成时(T1)、病灶切除时(T2)、完成手术时(T3)、置入输尿管时(T4)、苏醒时(T5)等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拔管15 min时(T6)疼痛、镇静情况,苏醒时EA发生情况。术前、术后3 d认知功能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苏醒时间、首次下床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0时两组MAP、HR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T1时两组HR比较无统计...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高位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骶丛阻滞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麻醉镇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老年髋部骨折患者80例,按入院顺序编号,根据单双号法分为全麻组(全凭静脉麻醉组)和联合阻滞组(全凭静脉麻醉+超声引导下高位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骶丛阻滞),各40例。记录术中麻醉药物用量、术后24 h静脉自控镇痛(PCIA)用药量及麻醉苏醒时间。比较两组在入室时(T0)、插管(T1)、手术开始5 min(T2)、手术结束时(T3)的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比较两组拔管30 min和出恢复室时的Ramsay镇静评分。比较两组术后3、6、12、24 h静息时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比较术前及术后24、48、72 h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及认知障碍发生率。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阻滞组麻醉药物(舒芬太尼、丙泊酚)用量和术后24 h静脉自控镇痛用药量低于全麻组,麻醉苏醒时间短于全麻组(均P<0.05)。HR及MAP组间、时间及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超前应用联合超声引导下多点阻滞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7月在本院行膝关节置换术的10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54例,对照组54例)。两组均采取超声引导下多点神经阻滞麻醉,另研究组在神经阻滞前10分钟静脉注射20μg/kg布托啡诺,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比较布托啡诺注射前(T0)、布托啡诺注射后10分钟(T1)、多点阻滞后15分钟(T2)、多点阻滞后30分钟(T3)以及手术结束时(T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比较痛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与维持时常、术中其他麻醉药物使用情况;比较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舒适度状态量表(BCS)评分;比较不良事件并发率。结果:研究组T1、T2、T3时的HR、MAP均低于T0,T2时的HR、MAP均低于T1,其余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在上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上肢骨折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3例、观察组53例,2组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照组麻醉前10 min泵注等剂量生理盐水,观察组麻醉前10 min泵注0.5 μg/kg右美托咪定,术中泵注右美托嘧啶0.3 μg/kg,观察2组手术结束前15 min(T1)、术后3 h(T2)、术后6 h(T3)、术后12 h(T4)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T2、T3、T4时疼痛程度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2组T1时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2、T3、T4时MAP、HR与T1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T2、T3、T4时MAP、HR同观察组比较,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T2、T3、T4时VAS评分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术后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43%,同对照组的24.5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 上肢骨折手术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用药剂量,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比不同椎管内麻醉方法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1月灌南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对比2组患者的心率、血压等循环功能指标变化,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1时对照组患者HR、MAP显著低于T0时,而观察组基本无变化,观察组HR显著低于对照组,MA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1时对照组患者SBP、DBP显著低于T0时,T2、T3时显著高于T0时,而观察组基本无变化,观察组T1时SBP、DBP显著高于对照组,T2、T3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术后麻醉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T1、T2时Ramsay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胸腔镜手术应用胸段椎旁置管阻滞联合非插管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4月-2020年6月在某院行胸腔镜手术患者11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研究组76例,采用胸段椎旁置管阻滞复合非气管插管麻醉下进行,对照组41例,采用气管插管麻醉下进行。比较两组的临床手术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89.47%高于对照组的73.17%,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后禁食时间、开始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下地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术后护理强度、术后6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在T1-T7时间点的SBP、DBP、MAP、H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PETCO2水平(除在T7时间点)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且与T0时间点比较,两组在T1-T6时间点的以上指标,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在跟骨骨折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椎管内麻醉)及观察组(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各40例,对比两组麻醉效果;对比两组麻醉前(T0)、麻醉后5 min(T1)、麻醉后10 min(T2)、麻醉后15 min(T3)、麻醉后30min(T4)时刻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对比两组应激反应指标[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凝血功能[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Ⅰ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0、T1时刻HR、MAP、SpO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的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腰方肌阻滞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行经皮肾镜碎石术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组和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腰方肌阻滞组各30例。TPVB组(简称T组)为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组;TPVB+QLB组(简称TQ组)为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腰方肌阻滞组。记录患者麻醉前(T0)、麻醉后10 min(T1)、置入输尿管导管时(T2)、建立经皮肾镜碎石通道时(T3)、手术结束(T4)及出室时(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记录2组患者的阻滞平面范围,记录额外使用阿片类药物情况,记录麻醉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包括恶心、呕吐、瘙痒、呼吸抑制、局麻药中毒、异常广泛阻滞)。结果 2组患者术中不同时间点的MAP、HR、SpO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应用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9年5月在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行TURP手术的11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2组患者均行全身麻醉,麻醉诱导前给予甲组患者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给予乙组患者等量生理盐水。对比2组手术不同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情况,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2组认知功能进行评价,对比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情况。结果2组T0、T2、T3时的HR与T0时的MAP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甲组T1时的HR与T1~T3时的MAP均小于乙组(P<0.05)。与术前比较,2组术后1 d、3 d时MMSE评分均有所降低,但甲组高于乙组(P<0.05)。甲组术后1 d、3 d时POCD发生率均低于乙组(P<0.05)。结论TURP手术麻醉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对患者术后认知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