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正在业界,长城物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长城物业)一直希望依托互联网打造社区生态圈。它首先提出了"云物业服务"的概念,并由此打造了"一应云智慧平台"。很快,这一概念席卷整个物业管理行业,引发业界企业的强烈关注。此后,长城物业一直尝试从产业的"互联网化"带来的"颠覆"中抓住发展机遇。"云物业服务"信息技术是传统物业服务向现代物业服务转型的突破口,正如移动通信技术经历的1G到2G再到3G的发展历程,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也经历了或正在经历服务标准化的升级。提起物业管理与服务信息化,业内公认以长城物业的云物业服务模式为范例。早在2009年,长城物业在组  相似文献   

2.
飘在“云”上的物业服务 说起互联网技术在物业管理上的应用,业内公认以长城物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长城物业)的云物业服务模式为范例.早在2009年,长城物业在组建集团之际,提出了“云物业服务”的发展理论——3G理论:通过CRM系统、PMS系统和呼叫中心三大IT系统,长城物业将基于物业买受人的服务全部置于IT系统中,简化、优化了各项服务流程,并让信息化在物业服务过程中得到了体现.呼叫中心建立了统一的业务受理途径,来自不同地区、小区的客户只要拨打一个电话,就能享受到同等、质优、快捷的服务.  相似文献   

3.
<正>我近期比较关注一项企业运作经验:深圳长城物业管理集团与国际专业结构合作成功开发了一整套物业服务企业IT管理系统并致力于打造云时代物业服务,他们将基于物业买受人的服务全部置于IT系统中,简化优化了各项服务流程,让信息化在物业服务中大展拳脚。其中,长城物业呼叫中心建立了全国范围内统  相似文献   

4.
<正>近几年,业界同仁们逐渐达成了一个共识:推动行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是物业服务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尤其是近一两年,"移动互联网思维"、"大数据"、"云服务"等各种概念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如同蒸汽机带来工业革命一样,互联网在释放终端客户活力的同时,也为传统的物业管理行业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但需要强调的是,转型不是转行,企业转型升级必须要接地气,这个"地气"就是立足于物业管理服务。面对现如今移动  相似文献   

5.
正智慧物业模式:海尚海服务集团聚焦业主日益增长的多元需求,紧扣智慧物业转型发展脉搏,不断优化场景触点服务标准,打造高品质物业服务生态;依托智慧IOC/AIoT平台,为物业管理提效降耗,依托国内引领的物联网智慧社区/园区生态平台——海纳云物联科技,打造"线上+线下"多元、智慧、服务生态圈;打造国内引领的智慧生活服务生态品牌,为智慧城市建设注入动能。  相似文献   

6.
<正>问道深圳问道时间:2017年6月2日-3日问道企业:中航物业、长城物业问道亮点:问道内地物业管理发源地——深圳市,走访了中航物业和长城物业。其中,中航物业标准化建设体系完善而系统,是行业标准化服务标杆企业;中航中心项目,超高楼层高端写字楼的物业管理、安全  相似文献   

7.
物业纠纷一直是牵动社会神经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面对社会对物业管理行业及物业纠纷的日益深入关注,深圳市长城物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率先提出了"阳光物业服务模式",并通过所在的服务小区——长城一花园的五年成功实践,诠释了长城物业"顾客满意经营"理念的深刻内涵,构建起"阳光运作、业主自治和专业服务"三者相结合的和谐物业关系。  相似文献   

8.
我近期比较关注一项企业运作经验:深圳长城物业管理集团与国际专业结构合作成功开发了一整套物业服务企业IT管理系统并致力于打造云时代物业服务,他们将基于物业买受人的服务全部置于IT系统中,简化优化了各项服务流程,让信息化在物业服务中大展拳脚。  相似文献   

9.
<正>案例企业:佳兆业物业集团转型升级逻辑:用互联网基因、大数据思维武装传统服务企业,进军社区O2O,打造线上+线下型综合服务商,占领"云时代的高地"。线上服务更便捷,线下体验更优质——佳兆业物业集团(下文简称佳兆业物业)积极拥抱互联网,实施产业变革,通过引进新型服务理念和现代化技术手段,探索新型社区O2O,打造入口、闭环和生态系统于一体的全新综合服务链,创造出可持续盈利的增长点。"云端"社区更智慧在业主的居家生活中,服务需求永远不会  相似文献   

10.
《城市开发》2012,(15):68-69
<正>现代服务模式亮点:现代技术什么最火?答案一定是互联网络和信息化。随着云技术在互联网进步中的风生水起,物业服务也被渗入现代云技术的烙印,长城物业的实践就是这一方面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1.
<正>关注物业管理行业的人不难发现,物业纠纷的广泛存在,很多时候源于物业管理方和业主之间的信息沟通中的隔阂,进而产生矛盾。而笔者公司通过实践,凭借"阳光服务"实现了双赢。大庆高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新物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公司自2007年至今大力推行的"物业服务办事公开"活动,"奉献阳光服务,打造诚信物业"让大庆高新物业品牌在业内迅速速蔓延并传播。2007年6月,大庆市物业服务系统首次推行办事公开试点工作,大庆高新  相似文献   

12.
<正>现代服务模式亮点:云服务能全面整合物业服务资源、网络环境、终端设备等,智能分配并输出云端管理服务,"无所不能"的提供物业服务。将云服务与物业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物业管理产业转型升级,将是现代物业服务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3.
正当下,物业管理行业正在经受新科技浪潮的冲击和洗礼,业界企业纷纷探索物业服务的新发展模式。"云服务"、"微社区"、"微平台"、APP等等,这些本来陌生的词汇在物业管理行业日益变得耳熟能详。在借助科技手段拓展多种经营、提升竞争力、增加创富能力、开展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同时,部分物业服务企业的发展模式和理念又提升了一大步,"现代科技推动物业管理行业发展"正在成为现实。为深入研讨业界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典型案例,以及交流业内企业在"科技物业"探索方面的经验,本企业商业模面的经验,本  相似文献   

14.
正物业管理发展到今天,已然摆脱了粗放型发展模式,精细化服务成为提升管理水平、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方式之一。2014年2月,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会长谢家瑾赴中海实业朝阳门海油大厦调研,对中海实业公司的物业服务评价是:"中海油的精细化管理已成为行业争相学习的标杆!"服务无止境,主管领导的褒奖,业界同行的肯定,更多的是对中海实业公司物业服务探索工作的肯定与鞭策。中海实业公司在物业服务的道路上,先行一步探索出了一条"精细化特色"发展路线。精细化管理是建立在常规管理  相似文献   

15.
正本刊观察:近年来,社区物业管理正越发通向智能便捷和安全高效。比如,部分物业服务企业基于AI技术、社区金融产品开发和房屋经纪,开展"不动产全生命周期服务";或是以社区服务运营平台为基础,集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构建"智慧社区生态圈",等等。各大物业服务企业对新型智慧社区的构建达成共识,在方式上却各有千秋。在行业市场化运作中长期领跑的长城物业,于"博览会"上传递了以"一应云"智慧平台为代表的社区物联网思维,由此成为了行  相似文献   

16.
<正>案例企业:长城物业集团转型升级逻辑:搭建社区业务平台,聚焦社区垂直业务是长城物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基于一应云平台的构建,为业主提供移动化的业务处理、沟通交流、客户服务。众所周知,转型升级之于物业管理行业是一个不可回避而且有着紧迫性的命题。然而,问题是转型升级的方向在哪里,具体举措是什么?"春江水暖鸭先知"。从事物业管理将近30年的长城物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长城物业),是完全市场化的物业公司,其市场化程度高达98%,对外部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并总能做出积极有效的应对。  相似文献   

17.
<正>纵观2017年行业之发展变迁,新兴的互联网思维为沉寂已久的物业行业引来一汪活水,传统物业管理悄然转型,行业蜕变的帷幕缓缓拉开。借助"互联网+"的时代浪潮,勤好(北京)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下简称勤好物业)全力打造"勤好远程质控系统(QINHAO RQCS)",积极推进医院物业互联网技术革命,锻造新的物业管理模式,助力医院行业稳步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与飞跃。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1月27日,长城物业集团携手一应商务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社区微信服务平台——"一应生活"正式上线,据悉,这是物业管理行业首家正式上线的微信服务号,首批上线小区为长城物业在深圳区域的服务项目。小区住户只需要查询微信公众账号:一应生活,即可加入社区微信平台,在业主最感兴趣的圈子里,与本小区其他用户进行交流,同时畅享最新的社区资讯和便捷的社区服务。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各种新型产业的兴起,同时也颠覆了人们观念中的传统行业。比如,  相似文献   

19.
<正>针对物业管理行业的转型升级,王健林在会上提出要尽快推动物业管理提高科技化、信息化水平,以减少人工成本,为自己赢取未来;物业O2O市场的赢利来源主要为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和互联网金融对客户的再次投放。中国物协会长沈建忠在会上也特别谈到了物业服务与"互联网"的融合问题和"互联网+物业"的发展思路,即自  相似文献   

20.
在创新与转型研讨会上,长城物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曹科龙做了《一应云平台——长城物业借力科技转型升级》的主题演讲,引起参会代表的高度关注。长城物业集团近年来通过现代技术手段,为社区植入一颗酷睿的“芯”,通过“云服务”为社区带来全新的智慧生活体验,打造全新的商业运营和社区服务生态圈。本文介绍长城物业“一应云”案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