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三维定量荧光录井解释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姜丽  周启达 《录井工程》2011,22(4):39-43
二维定量荧光录井检测精度相对较低,荧光谱图所反映的信息量欠丰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录井解释评价的要求,但解释评价符合率低;三维定量荧光录井虽然检测精度高、谱图信息丰富,但目前国内各油田尚无定型的解释评价标准和方法。针对这一现状,以吉林探区为例,在深入分析荧光谱图中反映最大荧光强度特征峰位最佳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的基础上,得出了利用特征峰位识别含油样品原油性质的标准;在详细分析如何确定二维、三维油性指数的条件下,建立了运用二维、三维油性指数判断油质的标准;通过对10口井54层岩屑样品的二维、三维定量荧光油性指数的统计分析,结合试油结果,分别建立了二维油性指数与单点标定相当油含量油水层解释评价图板和三维油性指数与体积标定相当油含量油水层解释评价图板。实际应用和统计分析表明,含油样品原油性质的识别标准行之有效,储集层解释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与一般意义上的定量荧光录井技术相比,三维定量荧光录井技术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更丰富的图文信息,能够相对全方位地反映油气显示的众多信息。针对该技术在渤海湾盆地的应用尚未建立有针对性的、有效的解释评价方法的现状,以该盆地A油田为例,利用不同性质原油样品分析的最佳激发波长、最佳发射波长和井壁取心岩心样品分析的油性指数建立原油性质识别标准;以井壁取心岩心样品分析的对比级别与油性指数为交会分析参数,建立三维定量荧光录井储集层流体性质初步解释评价图板,将该图板的解释评价结果与其他录井资料相结合,形成了储集层流体性质解释评价方法。该油田34口井43个油气显示层的应用表明,只有7层与试油结论不符合,解释符合率达到83.72%,能够较好地满足现场及时准确识别原油性质与解释评价储集层流体性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定量荧光录井技术在吐哈油田台北凹陷轻质油储集层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常规荧光录井很难判断储集层含油性的难题。在阐述定量荧光录井参数意义、标准工作曲线制作、仪器稳定性检测以及样品挑选预处理的基础上,通过对该凹陷轻质油储集层定量荧光录井谱图特征的分析研究,形成了定性识别轻质油储集层的荧光谱图法。利用岩屑、岩心定量荧光分析数据,建立基础资料数据库,根据数据库资料对不同含油气性质储集层的荧光特征参数进行分析与对比,以试油及投产结果为依据,建立了基于特征参数(相当油含量、油性指数和对比级别)的储集层定量解释评价标准。实际应用表明,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可实现该凹陷轻质油储集层的有效解释评价,总体符合率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4.
针对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芦草沟组致密油储集层评价面临的4方面问题——岩性识别、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评价、储集层岩石脆性评价和储集层流体性质评价,分别阐述了4种方法,印:利用X射线元素录井结合碳酸盐含量分析确定岩性,应用烃源岩岩石热解录井评价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通过X射线元素录井标志性脆性元素含量计算得出的脆性指数确定储集层岩石脆性,以及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并结合常规地质、气测、定量荧光录井和钻时比值综合解释评价储集层流体性质的方法,形成了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芦草沟组致密油录井综合评价技术系列,建立了录井综合解释评价标准。在近两年6口有试油结论的探井、评价井的验证应用中,录井解释符合率达到87.5%,取得了较好效果,为致密油试油井段的选择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姜锐  潘桂芹 《录井工程》2011,22(2):39-41
吉林探区储集层原油性质复杂,低显示油层和高显示水层普遍存在,单纯靠常规地质录井难以准确进行油水层解释评价。针对该情况,通过大量基础数据的统计分析,结合试油结果对比,应用定量荧光录井技术谱图形态识别法、油性指数划分法,实现了储集层原油性质的有效识别,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油性指数与相当油含量解释评价图板。实例验证表明,利用该图板可准确评价不同原油性质储集层,对低显示油层、高显示水层和一般显示油水同层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解释符合率由原来的75.0%左右提高到89.6%。  相似文献   

6.
三塘湖盆地火成岩油气层录井评价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三塘湖盆地二叠系、石炭系火成岩油气发现与评价中,录并技术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已形成一套与盆地火成岩储层、油质相配套的综合评价技术。通过快速色谱、定量荧光、热解气相色谱、微钻时等录井技术应用,实现火成岩“岩性、物性、含油性”的综合评价。针对火成岩评价,系统总结录井技术应用,为今后火成岩录测井综合评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安棚油田中、深层系储集层及原油性质的特点,分析、总结了OFA荧光录井仪在安棚油田的录井方法,归纳出影响含油浓度和形成产能的各种因素,阐述了二次分析指数、油性指数及含油饱和度的求取原理及计算方法,提出了Ic-C及Oc-C解释图版及原油性质与储层性质划分标准,在该油田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定量荧光录井在安棚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安棚油田中、深层系储集层及原油性质的特点,分析、总结了OFA荧光录井仪在安棚油田的录井方法,归纳出影响含油浓度和形成产能的各种因素,阐述了二次分析指数、油性指数及含油饱和度的求取原理及计算方法,提出了Ic-C及Oc-C解释图版及原油性质与储层性质划分标准,在该油田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随着定量荧光录井技术研究的深入和应用水平的提高,该技术在储集层流体性质解释评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利用该技术评价储集层的产出能力方面尚未进行深入研究。根据产能层样品分析所得油性指数接近标准油样的油性指数而非产能层样品分析所得油性指数与标准油样的油性指数差别较大的特点,定义相对油性指数(Rr)为标准油样油性指数与样品油性指数的差值,其大小反映所测样品与标准油样烃类组分配比关系的相似程度。通过对渤海湾地区42口井该参数与相当油含量的统计分析,结合试油结果,在建立相对油性指数与相当油含量关系图板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这两项参数评价储集层产出能力的标准,进一步的应用分析表明,其应用效果较好,可为勘探开发,尤其是勘探开发方案的实施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该文针对定量荧光录井过程中出现的同质不同谱、同谱不同质等异常现象,详细客观地分析了原油组分的多样性、荧光物质的复杂性、原油密度与油性指数的关系、荧光淬灭现象、储集层物性等各种可能影响定量荧光录井的因素,提出了油质细分标准、采用积分方法求含油浓度、规范样品分析方法和更新资料处理方法等一些新思路和新方法,对于定量荧光录井的深入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2010年三维定量荧光录井技术在冀东油田开始推广应用,基于该技术的解释评价方法地域性较强,研究适用于冀东油田的解释评价图板与标准是确保成功应用的关键。针对这一现状,首先,借助大港油田成功应用该技术的经验,在系统分析冀东和大港两个油田190口井原油样品和314种钻井液添加剂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原油和钻井液添加剂图谱分布特征;然后,经过现场对冀东油田36口井三维定量荧光图谱的分析研究,结合试油数据,依据三维定量荧光图谱特征,首次引入了解释评价参数一波长偏差;最后,通过该油田9口井定量荧光数据的统计分析,结合试油结果,得出了定量荧光对比级别分别与最佳激发和最佳发射波长偏差的解释评价图板及标准,以此为基础形成了波长偏差解释评价方法。现场应用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指导录井现场进行油气显示判断与储集层流体性质评价,解释评价符合率为82%。  相似文献   

12.
定量荧光技术在低孔低渗储集层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介绍了采用定量荧光录井技术、通过油性指数(Oc)、孔渗性指数(Ic)、总质量浓度C总等参数,对开鲁盆地低孔渗储集层油气显示进行判别所取得的成效。研究表明:定量荧光技术不仅提高了油气显示的发现率,而且适用于油田进入勘探中后期调整井施工中“难、深、薄、低”油层由于大量添加剂的加入,所造成的荧光录井及储集层解释困难的状况。定量荧光技术实现了荧光录井由定性向定量化的转变,为今后各类储集层研究及完善油气层解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鄂尔多斯盆地低电阻率油层发育,常规测井、录井难以识别而导致该类油层漏失,这是长庆油田勘探开发的难点之一,而地层束缚水含量高是引起该盆地油层电阻率低的主要原因。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了多种评价低电阻率油层的录井方法,分别为:利用全烃、重烃、湿度比、平衡比和C3/C1的曲线组合特征评价油层的气测录井方法,利用含油气总量与孔隙度交会图板确定地层的含油性、利用轻重烃比与含油气总量交会图板评价油层的岩石热解录井方法,利用总环烷烃含量、降解指数(nC7/MCYC6)、水溶指数(Bz/CYC6)、总环烷烃含量与降解指数交会图板和水溶指数与降解指数交会图板评价油层的轻烃录井方法,用t2谱图定性识别储集层流体性质和用M-交会图板对储集层含油性进行精确解释评价的核磁共振录井方法。实际应用表明,这些录井方法在鄂尔多斯盆地低电阻率油层解释评价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其他地区低电阻率油层评价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三塘湖盆地沉凝灰岩致密油藏测井评价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塘湖盆地多口探井相继在条湖组沉凝灰岩储集层中获得工业油流,使其成为吐哈油田热点勘探领域。 研究表明:沉凝灰岩的有机碳含量高、厚度大,是良好的烃源岩;储集层岩性除沉凝灰岩外,夹有生物碎屑、炭屑及少量泥质条带,具有一定的沉积特征;储集层孔隙度为 5.5%~24.0%,渗透率普遍小于 0.5 mD,含油饱和度平均在 70%以上,属于大孔隙、特低渗、高含油饱和度的沉凝灰岩致密油藏。通过 Δlog R方法开展烃源岩测井定量评价;以岩石薄片鉴定和全岩矿物分析为基础,通过岩心刻度测井,建立和完善沉凝灰岩与泥岩等的识别方法和评价标准;结合岩心分析、CT 扫描和毛管压力曲线资料开展储集层微观特征研究;利用组合式测井资料开展有效储集层物性评价和孔隙度计算,在岩性油藏整体认识的基础上开展含油性评价。基本形成了一套沉凝灰岩致密油藏测井评价配套技术与方法,在生产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复杂工况带来的油气显示识别不准确和缓解复杂油气层导致的解释符合率降低的难题,引进一系列评价录井新技术并开展了相关的基础理论探索和应用研究工作.通过定量荧光和荧光显微图像录井评价技术的综合研究应用解决了复杂工况条件下油气显示的准确识别难题;通过轻烃组分分析评价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高了复杂油水关系层和复杂油气显示层的综合解释符合率;通过轻烃组分、核磁共振、定量荧光、荧光显微图像录井评价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应用,在古潜山勘探中储层物性评价、油气显示评价及油水界面判断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评价录井新技术近3年来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工作效果显著,确保了录井油气显示识别率100%和录井油气层综合解释符合率的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准噶尔盆地气层录井解释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噶尔盆地天然气藏油气成因复杂,储层类型多样,天然气录井解释存在诸多难点。根据该区碎屑岩、火成岩的油气成藏控制因素、储层特征,以岩屑、岩心、气测、地球化学、罐顶气、定量荧光等录井资料为基础,建立了相应的天然气层录井采集、评价系列,并采用了与之相适应的录井解释评价技术;利用地层的含油气性、物性、孔隙压力参数,优选和开发了组分正规化图版、含油气性-物性双因素关系图版、气测形态法等解释图版。应用上述录井解释评价方法,于2007-2010年对准噶尔盆地32口井57层气层、气水同层、水层进行了综合解释评价,其符合率达到88%,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由于火山岩以裂缝性储集层为主,其识别与评价一直是油气勘探的难点,本文通过地震波及声波速度分析、地震反射特征分析、三瞬信息分析及测井声波约束反演等技术分别对三塘湖盆地火山岩储集层进行了响应特征研究,为有效圈定和评价火山岩储集性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石炭系发育火成岩油藏,但其储层岩性和物性特征十分复杂。运用岩性鉴定、岩心实测、成像测井、常规测井和试油测试等资料,总结出该区石炭系火成岩孔隙-裂缝储集空间组合特点与规律,即总孔隙度为基质孔隙度和裂缝孔隙度之和,总渗透率为基质渗透率和裂缝渗透率之和,对于裂缝不发育的储层总渗透率近似为基质渗透率。以岩心实测为约束,运用三孔隙度曲线多元回归和FMI成像测井识别有效裂缝等方法,分别建立了基质、裂缝和总体的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与实测储层物性对比验证,模型合理,为车排子凸起火成岩储层物性评价提供新手段,对其它地区火成岩油藏储层评价提供了借鉴。以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为基础,结合多项钻井、录井和试油资料,建立了车排子地区石炭系火成岩油藏油层判识标准。  相似文献   

19.
邓强  张卫平  桑月浦 《录井工程》2012,23(2):46-48,92
渤海湾盆地QHD33区块稠油储集层气测C1含量高而重烃微量或几乎没有,属于一种特殊气测烃组分结构组成的储集层,利用常规气测录井规律无法进行解释评价。针对这一问题,在分析该区块油藏形成环境和烃类菌解及对储集层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该类稠油储集层的岩石热解、热解气相色谱、气测以及常规岩屑与岩心分析的录井特征。实例分析表明,根据这些特征可实现该盆地QHD33区块特殊气测烃组分结构组成稠油储集层的有效解释评价,同时对该盆地其他区块非常规储集层的录井特征分析与解释评价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