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支架植入术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对196例植入支架的AMI患者进行电话回访观察,将2007年1~12月8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将2008年1~12月11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术后在常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的基础上,由护士每月1次电话回访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用药监督指导.观察1年内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遵医用药、遵医复查、饮食疗法、烟酒控制、情绪控制、运动疗法等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AMI支架植入术患者进行有效的电话回访,能发挥家庭及社会的支持作用,可提高其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植入术后病人照顾者家庭护理的效果。[方法]将116例急性心肌梗死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病人家属照顾者予以护理指导,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病人家属照顾能力各项指标较干预前均明显提高,且优于对照组(P0.05);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病人的生活质量较干预前明显提高,且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3个月病人的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植入术后对病人家属予以护理指导,能提高病人家属照顾能力,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有利于提高病人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3.
连续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连续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24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连续护理,于出院后1月、3月、6月、1年分别进行访视,督促和指导连续护理计划的实施.干预1年后,采用自行设计的遵医行为评估表和西雅图心绞痛生存质量测量量表(SAQ)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实验组遵医行为评估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SAQ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连续护理有助于提高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的遵医行为,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相关知识掌握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进行治疗的100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聚焦解决模式5个步骤进行干预。出院时对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知识掌握、自我康复知识掌握、自觉遵医行为和临床服务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自我康复知识掌握、自觉遵医行为和临床服务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聚焦解决模式能够引导患者正向思考,提高患者自觉遵医行为,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慢性盆腔炎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控制疾病的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005年10月~2006年9月对入住我科的慢性盆腔炎患者40例进行系统健康教育,并与同期住院的行常规健康宣教的慢性盆腔炎患者40例进行了比较,发现经过系统健康教育后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遵医行为、住院期间满意度明显提高,症状复发率明显降低.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元化健康教育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及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于我院接受急诊PCI治疗的AMI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于我院接受急诊PCI治疗的AMI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实施多元化健康教育。随访至患者术后3个月,采用自制"急性心肌梗死PCI患者疾病认知水平调查问卷"评价两组患者疾病认知水平,采用自制"急性心肌梗死PCI患者健康行为调查问卷"调查两组患者健康行为情况,统计不良健康行为率。结果观察组完成研究45例,对照组完成研究41例。观察组疾病认知水平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吸烟、高盐饮食、高脂饮食、过饱餐、缺乏运动不良健康行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应用多元化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急性心肌梗死PCI患者疾病认知水平,改进不良健康行为,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疾病认知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心理状态和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青光眼患者100例,按住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2组均行常规眼科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再额外进行疾病认知护理干预。采用自行设计的青光眼遵医行为调查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患者干预前后的遵医行为和心理状态。结果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的心理状态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较对照组相比也有明显改善;遵医行为较对照组疗效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住院患者施以有效的疾病认知护理干预能改善青光眼患者的心理状态,使之自觉遵从医嘱行事,提高其长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干预对传染病患者疾病认知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278例确诊的传染病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142例和实验组136例,对照组按疾病常规进行健康宣教,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传染病的知识宣教.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对2组患者进行干预前后的调查,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患者疾病认知知晓率及遵医行为主动配合率. 结果 实验组患者疾病认知知晓率及遵医行为主动配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系统健康教育不仅可提高传染病患者疾病认知程度,还能提高患者遵医行为的主动配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7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住院期间进行护理干预包括从入院时各项检查、饮食营养、药物治疗、心理、体位与休息、疾病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指导.比较2组患者遵医行为及出院后3个月胰腺炎复发率、患者满意率.结果 实验组护理干预后患者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急性胰腺炎复发率下降(P<0.05),患者满意率提高(P<0.01).结论 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减低胰腺炎复发率,提高患者满意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不同民族冠状动脉再狭窄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的遵医行为,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制定个性化的指导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105例成功实施PCI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就其在PCI术后的遵医行为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其母语种类将所有民族分为汉语言系民族和非汉语言系民族两组进行比较.结果汉语言系和非汉语言系民族患者遵医行为总分均>20,汉语言系民族患者遵医行为要好于非汉语言系民族患者(P<0.05);非汉语言系民族患者行为方式好于汉语言系民族患者,而饮食运动、定期复查维度差于汉语言系民族患者(P<0.05或P<0.01).影响汉语言系民族患者遵医行为的因素有文化水平、对疾病了解程度、经济收入和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影响非汉语系民族患者遵医行为的因素有文化水平、家人关心程度、病程和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结论105例冠状动脉再狭窄患者均存在较差的遵医行为,其中汉语言系民族患者遵医行为好于非汉语言系民族患者,影响不同民族患者遵医行为的因素也不尽相同,提示应根据不同民族的特点制定适宜的院外治疗方案,使各族患者都能掌握有关疾病控制、自我护理的相关知识与技能,提高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高血压患者认知与遵医行为状况及其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健康教育和护理提供依据,并制定有利于高血压控制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00例住院高血压患者进行高血压认知和遵医行为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本组患者中,对高血压的认知与遵医行为好的118例占39.3%,差的182例占60.7%,执行最差的是定期随访,最好的为遵医嘱长期服药;年龄、文化程度、医疗费支付方式、家庭支持和经济收入、工作及生活环境等均对患者的认知和遵医行为有影响。结论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遵医行为不甚理想,医护人员应重视、加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并注意结合其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支持等特点,以达到提高高血压控制率,降低其致残、致死率。  相似文献   

12.
张建林  李静 《护理研究》2006,20(32):2926-2927
目的了解老年慢性肾脏病病人门诊治疗依从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了解老年慢性肾脏病病人遵医依从性及影响用药的因素,并观察其预后及转归。结果老年慢性肾脏病门诊治疗病人依从性普遍偏低,仅23.9%的病人依从性好,对依从性好的病人随访6个月后,好转或病情稳定占85.7%,恶化或死亡占14.3%;依从性差的病人随访6个月后病情好转或稳定占53.9%,恶化或死亡占46.1%。老年病人依从性与病人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治疗状况等有关。结论老年慢性肾脏病病人门诊治疗依从性普遍偏低,因此给予老年病人合理有效的指导,对延缓疾病的进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影响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指数(NIH-CPSI)、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及自行设计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治疗依从性问卷对482例患者进行调查,并分析患者的疾病特点与个性特征,通过等级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结果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年龄较轻、病情较重,患者的个性内倾,存在焦虑、抑郁、怀疑等心理问题,这些是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结论 应重视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个性特征,有针对性地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内向性格患者进行心理治疗,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从而达到提高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治疗效果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4.
护理干预对提高慢性肝病病人医嘱依从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许国琼  许素华 《现代护理》2006,12(7):596-597
目的 探讨病人医嘱依从性在慢性肝病治疗中的作用,指导护士通过护理干预提高护理质量和临床疗效。方法通过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确诊为慢性肝病的120例病人,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A组:常规综合保肝治疗;B组:常规综合保肝治疗+针对病人实施护理干预;C组:常规综合保肝治疗+针对病人和家属实施联合护理干预。对3组病人医嘱依从性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3组病人医嘱依从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C组病人医嘱依从性最好,其病人好转率高达93.5%。结论对病人与家属进行医嘱依从性联合干预,是保证慢性肝病联合治疗有效性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5.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心理特征对早期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心理特征对早期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使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多纬度健康状况心理控制源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和自制的早期康复锻炼依从性评价表,对58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和分析。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心理特征与早期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关系。结果18例患者早期康复锻炼的依从性不佳,占31.03%;患者抑郁、健康心理控制源和医学应对方式对术后早期康复锻炼依从性有显著影响(P〈0.01)。结论重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抑郁、健康心理控制源和医学应对方式对早期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最大限度地恢复和改善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控制源和健康行为训练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的影响。方法将9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均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控制源和健康行为训练,观察随访2a。于出院时、出院后6mo末、1a末、2a末采用潘氏量表、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自编健康行为量表、生活满意度指数A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内控水平、健康行为及生活满意度等。结果随访2a末,研究组内控水平、健康行为、服药依从性、生活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复发率、社会功能缺陷、潘氏量表总分及阳性、阴性症状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控制源和健康行为训练,可提高患者的疗效及服药依从性,减少疾病的复发率,改善其社会功能和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对患者遵医行为的研究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遵医行为的概念、国内外护理学者评价遵医行为的方法和内容、遵医行为与患者术后并发症关系的研究现状,以及影响遵医行为的因素,包括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医护人员等;同时阐述了健康宣教、健全患者社会支持系统、重视患者参与等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设立病区专职收费员,解决收费矛盾。方法对收费员进行选择,建立健全收费制度,组织多渠道学习的方法。结果收费问题的投诉率由21.43%下降到6.67%,病人满意度由75.51%上升到95.24%。结论设立专职收费员,可以有效解决收费问题,提高病人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对精神科陪伴人员实施健康教育的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对精神科陪伴人员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谐护患关系,防范医疗纠纷。方法以护理程序为框架,评估教育对象、确定教育内容、丰富教育形式、反馈教育结果、完善教育措施。结果患者依从性提高,住院时间缩短;患者满意度提高,护患纠纷减少。结论对精神科陪伴人员实施健康教育能倡导科学就医行为,良好的个人素质能提高教育效果,主动的干预措施能有效防范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对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 将56例门诊确诊的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进行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对照组按常规方法 进行指导,3~6个月后对2组患者医嘱依从性及生化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进行比较,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各项生化指标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结论 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是保证代谢综合征患者遵医行为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