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论儒家的境界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境界”一词如何解释,可能多种多样。据《辞源》上说:“《诗·大雅·江汉》‘于疆于理’,郑玄笺说:‘召公于有叛戾之国,则往正其境界,修其分理。’”这里的“境界”是“疆界”的意思。另外一种意思来自佛教。《无量寿经》上说:“比丘白佛,斯义弘深,非我境界。”这里的“境界”是说人所达到的一种修养境地。我们所讨论的“儒家的境界观”是就后一种意义说的。  相似文献   

2.
注重人生境界的讨论是冯友兰哲学的一个重要特色,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重要特色。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都有自己的境界论,都对人生境界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冯友兰先生经过对儒...  相似文献   

3.
《人间词话》境界说新探刘自匪《人间词话》是王国维文学美学思想的集成之作,其中之境界说则是王国维文学美学思想的核心与精髓。要理解和把握境界说的实质与真谛,必须首先弄清“境界”概念的特定含义。在这个基本问题上,历来众说不一,存疑甚多,至今没有公认的定论。...  相似文献   

4.
任何的哲学境界,都代表哲人类认识水平的一定高度,它都会拓展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未知的意识空间。叔本华的悲观哲学所着重表达的是他对人生的一种境界或对或错都在把人导引到一定境界的层面上来,而他的境界也只能是他或他所影响的“那群人”的境界。我们还需用另一种哲学境界去提纯或升华人类的意识,以求我们的意识达到一种真正高度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忧生情怀和对人生问题的思考是王国维求学、治学的直接动因和内驱力,也是他构筑以“境界说”为核心的文学、美学理论的起点和内核。因此,其境界说的各个组成部分都突显了以人为中心的特点,强调作者要有对人生意义、生命价值的高度自觉,从审美—艺术中超越痛苦,得到精神升华,从而写出有境界的好作品。王国维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熔中西哲理诗趣为一炉者,也是第一个有高度人文自觉的大师,这种对人生价值、生命意义的探询和从学术中求得真理与解脱的执着已渗入其血液,成为生命的组成部分,生命价值与学术价值融为一体,学术境界与人生境界成为一致。因此,在文化衰落、学术不存,连退回书斋独善其身也无可能时,便以生命殉文化、殉学术,在追求生命意义的完美中写完了人生境界的最后一笔。  相似文献   

6.
王国维的境界说是文学批评中一个重要术语,但对其解释却没有一个确定的概念。传统的解释都是从艺术层面,把境界等同于意境。其实,境界并不仅指向艺术,更指向宽广的文化层面。首先,境界要求表达真实的人生体验。其次,境界更是指一种悲壮苍凉的生命情怀。最后,境界亦指向创作主体的人格,只有纯真无伪、人格高尚者才能创作出有境界的作品。王国维的境界最终是一种生命空间、心灵空间的呈现。境界实际是对人的生命质量的考察与品鉴,是艺术境界与生命境界的统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已超越了单纯的文艺领域,而达到了生命美学、哲学的层面。  相似文献   

7.
郭剑林  马春玲 《社科纵横》2012,(11):151-153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的特点和要求,因此衡量其教学水平高低也有本身独具的标准。本文认为依照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可以把教学境界分为四个层次:萌芽境界、成长境界、发展境界和理想境界。以理想境界为基础来对照,当前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教学境界的主要因素有教学方法、理论水平和人文素养、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信仰的坚定性等。  相似文献   

8.
先秦儒家对“善”的境界的阐发,具有三个层级:一是以“自足其乐”为中心的一般境界,此种境界追求的“乐”并非物质生活的享受,而是内心的充实快乐,以此实现自我的价值,发挥“善”的潜质,达到理想人格;二是渐次境界的淑世情怀,体现为博施济众、修己安人的道德精神,并将个人之善推广到天下,使个人与群体关系达到和谐;三是最高境界的止于至善,这是儒家所提倡的最高的价值目标和道德境界,“至善”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对本性的复归,自我生命的升华。  相似文献   

9.
周敦颐的人生境界论探微宁新昌在儒家的思想中,道问学与尊德性统一,为学与做人统一。对承续这一思想的宋明新儒家来说,他们的道问学主要是对本体的探索,他们的尊德性则体现在论及人生境界。在他们那里,本体呈现的是一个本然的世界,人的思想境界则是这一本然世界的人...  相似文献   

10.
传神入化争境界○冯建文“境界”或“意境”说是近代美学家王国维的美学思想核心,主要用以评价中国文学作品和作家。由于其提法具有高度概括性,又和中国传统美学一脉相承,因此大家乐于接受,用来描述一切达到很高水平的文学艺术作品。境界不但指诗词等作品写得好,而且...  相似文献   

11.
冯友兰新理学之人生四境界理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与方东美生命哲学之人生六境界理论--"行能的人"、"创造行能的人"、"知识合理的人"、"符号人"、"道德人"、"宗教人",二者虽在划分标准、具体内容等方面各具特色,但因其同样作为中国现代人文主义者,其境界理论又在划分层次、最高境界理想等方面具备相似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中国传统主流伦理学最精彩、最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其着力闻发的道德人格与境界学说。文章从“圣”与“贤”的关系,成“圣”、成“贤”的方法与途径,对传统伦理道德境界论的反思三个方面,对传统伦理道德境界论的形成、发展、社会功能及其在近现代社会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认为古人着力塑造一个“成圣成贤”的理论体系,意在激发世俗之人加强伦理道德修养,最终实现人格与境界的跃升。  相似文献   

13.
协同学是一门新兴科学流派,它研究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物质组织形式所具有的共同的自组织原理和机制。众所周知,近10年来形成的这一科学流派的奠基人是G.哈肯,正是他提出了用以说明这一流派的“协同学”一词。哈肯认为,伴之以协作效应的子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是自组织的基础。普里高津则换用另一种略为不同的说法来表述问题的实质,即“子系统的协作行为”。不过,为这一科学流派的形成作出决定性贡献的主要研究人员持相似的观点:第一,自组织反映系统的内部状态,这种状态是系统各要素(子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第二,只有远离平衡状态的(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动态结构才拥有自组织特性。  相似文献   

14.
孙云 《求是学刊》2000,(2):119-119
以商品交换为主要形式的市场经济运作 ,在带给社会生机和活力的同时 ,不可避免地也带给人生许多煎逼和挤压。近年理论界对人文关怀的呼吁 ,其现实根由正在于此。近读孙慧玲同志的新作《人格境界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 999年版 ) ,深感这是一部回应理论界人文关怀呼吁的力作 ,不仅立意深远 ,而且论述也显得颇有新意。《人格境界论》在立意上的新颖之处 ,首先在于作者把人文关怀问题置于现实社会生活的基础之上。论著建构的真、善、美人格境界无一不源于现实人性 ,尤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实人性之中。事实上 ,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 ,“经济…  相似文献   

15.
作为诗学批评的概念 ,“境界”一词虽不是王国维首先提出的 ,但是王氏赋予这一批评术语以特殊的内涵 ,从而使之为批评界普遍接受并广为使用 ,应是不争的事实。传统“境界”的内涵虽然也讲情和景的因素 ,但是王国维特别指出 ,其具体内含是“真景物”与“真感情”两者的有机融合 ,并且更加强调“情”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作为人生理想的主旋律,把"天人合一"的境界作为最高的审美境界。追求"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是古人审美意识的重要特点。古代对"天人合一"审美境界的追求在建筑、音乐、绘画等方面都有所表现。  相似文献   

17.
当前日本政治动向及中日关系学术讨论会在京举行1996年9月1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邀集在北京有关专家学者就当前日本的政治动向及其对中日关系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关于政治动向,与会者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右倾化是当前日本政治动向的最主要特...  相似文献   

18.
女性主义的科学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90年代以来 ,女性主义学者相继发表文章和著作 ,阐述和探讨女性主义的科学观点 ,桑德拉· G.哈丁的著作《谁的知识 ?谁的科学 ?从妇女生活出发进行思考》就是其中非常有影响的一部 ,她提出的“立场理论”已为许多社会科学界的女性主义学者所接受。女性主义科学讨论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 ?这一讨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自然科学界的女性学者对这些观点又有哪些反映呢 ?  相似文献   

19.
唯识宗、禅宗对"境界"理论的构建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倩月 《学术交流》2005,(4):143-147
"境界"是中国文艺批评中的重要理论范畴.不同佛教宗派的境界理论对中国文艺批评境界理论的形成有着多重的构建性作用.特别是法相唯识宗的境界观构建了中国文艺批评境界理论的结构性心理空间.中国禅宗则使这一空间转换为审美境界,从而完成了对中国文艺境界理论的基础性建构.  相似文献   

20.
王斐 《社科纵横》2006,21(2):110
《庄子.养生主》中庖丁解牛的故事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本文从人生境界角度解读庄子的人生境界及对境界发展史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