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介绍大岗山水电站厂房β80岩脉地质塌方情况及厂房安全监测设施的布置情况和监测成果,对塌方机理进行了简要分析。目前塌方已处理完成,安全监测单位取得了丰富的监测资料,监测资料成果分析表明,所获得的监测数据真实、可靠,有效地反映了主要效应量变形的大小和变化过程,为分析判断厂房稳定情况并指导厂房施工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大岗山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施工开挖过程中围岩的稳定性状况,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反演了厂区初始地应力场,提出了厂区初始地应力的分布函数;根据建立的地下厂房三维数值计算模型,获得洞室开挖后围岩位移场、应力场和塑性区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大岗山地下厂房洞室群开挖后围岩整体是稳定的,洞周分布的软弱岩脉是影响围岩稳定的关键因素,在地下厂房施工过程中,必须对软弱岩脉和开挖暴露的破碎带进行超前注浆加固处理。计算成果有效指导了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相似文献   

3.
大岗山水电站地下厂房具有结构复杂,施工条件差,厂房跨度大,施工工期短,质量要求高等特点。在厂房结构施工前加强地质预报预测、合理安排施工、优化施工工序尤为重要;施工前进行试爆;施工过程中实时监测;施工后进行总结,建立预警管理办法等措施。对地下洞室交叉的位置采用先洞后墙的施工工艺,地质薄弱带进行超前支护,开挖完成及时进行加强支护,提高施工质量。大岗山水电站地下厂房开挖质量好,开挖速度快,厂房周边围岩变形小,特别是变形控制措施已达到国内同类工程领先水平;因此,地下厂房在开挖过程中的应力、应变控制与科学、先进的施工、管理技术有着较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大岗山水电站2005 年9月动工筹建,2010年12月获国家核准,在核准前的前期工程建设中,大岗山水电站针对高烈度地震区拱坝抗震安全、峡谷坝肩高边坡开挖、坝基辉绿岩脉缺陷处理等工程特有的难题,以及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右岸边坡稳定性和地下厂房塌方等突发性重大问题深入开展研究,积极落实解决方案,为确保工程核准期安全平稳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水电站地下厂房岩锚梁施工是地下厂房整个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特别是岩锚梁的开挖,是整个开挖过程中质量要求最高、技术难度最大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地下厂房精细化施工水平的集中体现.介绍了大岗山水电站岩锚梁开挖及支护的工艺和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改进刚体弹簧方法,对大岗山水电站地下厂房第I层开挖时出现的塌方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研究发现,塌方主要是在破碎带β_(80)和β_(101)、岩脉C_(12)和C_(13)以及优势裂隙等地质结构的不利组合条件下由洞室开挖诱发的。计算结果与实际观测基本吻合,解释了地下厂房的塌方机理。  相似文献   

7.
大岗山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工程规模大、地质条件复杂,成洞条件好但局部稳定问题突出。本文通过对开挖揭露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对地下厂房分层开挖过程中关键点部位的应力、位移和塑性区变化趋势,与开挖过程中围岩松动圈检测成果和洞室群稳定监测资料比较,综合分析认为,大岗山水电站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工程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大岗山水电站3号胶带机洞在2009年8月5日发生了大规模突水塌方,并形成泥石流,危及隧道施工、场内交通和砂石加工系统安全。通过对塌方段地质条件、水源补给条件、隧洞围岩稳定性和塌方演变过程等的分析,探讨了该次塌方产生的具体原因。根据国内外隧洞施工经验,结合此次塌方具体工况,对原隧洞进行了封堵施工,并选定了改线方案,最大程度避免了灾害影响。  相似文献   

9.
大岗山水电站地下洞室群施工过程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大岗山水电站地下厂房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开挖设计方案,采用二维弹塑性有限元法对地下厂房洞室群施工开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洞室群的开挖位移场、应力场和塑性区分布特征,研究了开挖过程中预埋测试孔的变形特征,为上程的开挖支护和监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尹刚 《四川水力发电》2007,26(Z2):59-62
以大岗山水电站桃坝隧道进口塌方处理为例,详细介绍了塌方时的应急处理措施,并把应急处理措施作为塌方处理的预备措施,综合阐述了塌方的施工处理步骤与方法,并对如何预防塌方提出了自己的处置方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谢长水  赵瑞  古茜倩 《人民长江》2012,43(22):60-64
针对大岗山水电站地下厂房系统的结构特点、地质条件及施工影响因素,通过开挖前科学地安排开挖顺序、合理的布置施工通道,以及在开挖过程中采用控制爆破影响、安全监测、及时支护、强支护等技术措施,使地下厂房开挖质量得到有效保证、高边墙变形得到有效控制,为同类地下厂房开挖积累了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12.
结合大岗山水电站桃坪隧道大塌方的处理,分析了大塌方发生的原因、塌方处理的原则,介绍了塌方处理的实施方案。结果表明,塌方处理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3.
定子是水轮发电机组重要组成部分,定子下线工艺及质量关系到机组安全运行。大岗山水电站发电机定子下线在地下厂房进行,工艺复杂,自然环境条件差。叙述了大岗山水电站定子下线采用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可作为同类型大型水轮发电机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李桂林  吴基昌 《人民长江》2012,43(22):73-76
大岗山水电站地下厂房围岩构造型式以沿岩脉发育的挤压破碎带、断层和节理裂隙为主,需要对三大洞室的围岩变形进行监测和分析。介绍了监测仪器的选取和埋设,根据三大洞室施工期的监测成果,对围岩变形与锚固荷载量级进行了评价;对围岩变形趋势进行了分析;证明了洞间柱体布置的合理性。与其他同类型工程监测成果的对比分析表明,大岗山水电站地下厂房围岩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变形总量较小,控制变形的措施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5.
林丹  杜锴  谢长水  赵瑞 《人民长江》2012,43(9):24-27
为科学控制大岗山水电站地下厂房施工过程中围岩的应力和变形,针对厂房的结构特点及地质条件,通过采取地质预报预测、控制地下水、优化施工程序、控制爆破、先洞后墙贯通工艺、及时支护、提高开挖支护质量、加强安全监测管理及信息反馈等综合措施,使地下厂房实际发生的围岩变形总体较小,变形控制达到国内同类工程领先水平。详细介绍了施工控制过程,可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大岗山水电站地下厂房处于高地应力区,且有两条断层穿过,需要建立微震监测系统对厂房围岩深处进行监测和稳定性分析。介绍了微震信号分析和震源机理,建立了ISS微震系统,对大岗山水电站塌空区域深层岩体稳定性进行监测和判定。监测数据表明,微震事件次数在厂房拱顶塌方区最多,其他高程区域相对较少。微震事件的产生与工程爆破、施工进程、断层分布以及支护时间有很大关系。随着支护结构对围岩的逐步加强,围岩浅层应力传递到深处。将微震监测分析与工程施工、地质环境结合起来分析,可以很好地对工程岩体稳定性进行判别。  相似文献   

17.
大岗山水电站地下厂房是目前已建和在建工程中较大的地下厂房,其工程规模大,质量要求高,尤其是岩锚梁开挖由于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非常大。阐述了岩锚梁开挖施工采取的应对措施,取得了良好的开挖爆破效果,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8.
廖勇 《云南水力发电》2013,(1):75-77,96
大岗山水电站地下厂房地质条件复杂、洞室跨度大,为保证厂房开挖质量,采取先洞后墙的施工方法,并将开挖层厚降低至3.5m左右,保护层厚度增加至4m,进行超前地质勘探,每层进行爆破试验,不断优化爆破参数,及时进行支护施工。对质量要求最高的岩锚梁采取分4区开挖;厂房开挖取得了满意的开挖效果  相似文献   

19.
雷宏 《四川水力发电》2013,(6):18-21,59
以大岗山水电站地下厂房岩锚梁施工为例,通过岩锚梁质量控制要点分析,从技术方案、质量控制和施工组织三个方面紧紧围绕岩锚梁质量控制要点采取精细化管理措施,使岩锚梁施工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廖勇  谢长水 《人民长江》2012,43(22):65-68
大岗山水电站地下厂房跨度大、地质条件复杂,其中岩锚梁施工是地下施工技术的重点和难点。为了保证岩锚梁的顺利施工,在分析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了保证质量的关键施工节点,拟定了相应的施工措施。岩锚梁混凝土浇筑前先进行周边支护,并对排架基础进行处理,防止岩锚梁拉裂现象的出现;选择低温季节浇筑混凝土,并通水冷却,有效地防止了温度裂缝;混凝土养护时,采取覆盖塑料薄膜和棉被的措施,使混凝土表面浇筑质量达到饰面混凝土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