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根据交通流量的非线性、时变性和复杂性等特点,提出基于混沌粒子群CPSO(Chaos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优化小波神经网络WNN(Wavelet Neural Networks)的短时交通流预测。结合混沌的随机性和遍历性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改善粒子群优化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利用混沌粒子群算法优化小波神经网络的模型参数,克服传统小波神经网络采用梯度下降法易陷入局部极值和引起振荡效应现象缺陷。仿真结果表明,混沌粒子群优化小波神经网络与粒子群优化小波神经网络和小波神经网络两种方法相比,其提高了收敛速度和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2.
为了改善小波神经网络(WNN)进行流量预测的性能及避免量子粒子群算法(QPSO)搜索后期的早熟收敛缺陷,提出了一种改进的 QPSO。该算法定义粒子群聚拢度,改进收缩—扩张系数使其表示为聚拢度的函数并服从随机分布,以使粒子群具有动态自适应性,避免陷入局部最优,并通过搜索使用 WNN 待优化参数编码位置向量的粒子群的全局最优位置来实现目标参数的优化,使用本算法优化 WNN 参数,建立了基于改进的 QPSO优化 WNN 的网络流量预测模型。使用真实网络流量通过两组对比实验对其预测精度进行验证,证明了该方法的可用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预测精度优于 WNN 和 QPSO-WNN 方法。  相似文献   

3.
陈佳楠  夏飞  张浩  彭道刚 《测控技术》2016,35(5):124-128
针对传统小波神经网络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优化小波神经网络并用于汽轮机故障诊断.先使用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对小波神经网络的参数进行初步优化,再用小波神经网络进行二次优化训练.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SA-PSO-WNN算法与WNN、PSO-WNN算法相比,网络的训练速度更快,全局搜索能力更强,网络的泛化能力更好,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改进的耗散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QPSO)存在着保持种群多样性差、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等缺陷,将耗散操作算子引入到QPSO量子角度更新中,提出了改进的耗散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DQPSO)。为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将DQPSO算法应用于标准函数优化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耗散量子粒子群算法的优化性能优于传统的量子进化算法(QEA)和QPSO算法。可见,在量子角度更新策略中引入耗散操作算子能够使算法更好地保持种群的多样性、摆脱局部最优的限制、提高算法的搜索能力。  相似文献   

5.
宋玉琴  章卫国 《测控技术》2011,30(1):112-116
针对复杂的飞控系统传感器故障类型,建立了故障诊断模型,提取了各种故障数据.构建3层小波神经网络,并提出一种改进粒子群算法--混合粒子群算法对小波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该算法使用离散粒子群算法优化小波神经网络连接结构,同时使用基本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小波神经网络权值.将这种改进的小波神经网络算法应用于飞控系统传感器故障诊断中....  相似文献   

6.
随机选择最优个体的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阳花  黄麟  奚茂龙 《计算机应用》2009,29(6):1554-1558
在分析量子行为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基础上,针对算法后期粒子群体容易聚集到一个狭小搜索区域,群体多样性降低的问题,提出了在算法中引入随机选择最优个体的改进方法,提高算法搜索过程中粒子群体的多样性。将改进后的量子粒子群算法与量子粒子群算法、粒子群算法通过benchmark测试函数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更适合解决多峰类的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7.
基于权重QPSO算法的PID控制器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传统的PID控制器参数优化方法容易产生振荡和较大的超调量,因此智能算法如遗传算法(SGA)和粒子群算法(PSO)被用于参数优化,弥补传统算法的不足,但是遗传算法在进化过程中收敛速度慢,粒子群算法存在易于早熟的缺点。在分析量子粒子群算法(QPSO)的基础上,在算法中引入了权重系数,提出使用改进的量子粒子群算法(WQPSO)优化PID控制器参数。将改进量子粒子群算法与量子粒子群算法、粒子群算法通过benchmark测试函数进行了比较。最后,通过三个传递函数实例,分别使用Z-N、GA、PSO方法和改进的量子粒子群算法进行了PID控制器参数优化设计,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电力短时负荷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短期负荷预测模型。通过小波分析进行负荷序列分解,获得不同频率负荷分量规律;由粒子群算法进行粒子群适应度排序,提升算法收敛速度和收敛能力;为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收敛性,引入混沌理论来增强全局搜索能力。将改进的PSO-WNN短期负荷预测模型应用于实例验证中表明:PSO-WNN模型相较于传统WNN模型和PSO模型对电力短时负荷的预测精度分别提高了3.16%和2.12%,预测效率提高了近一倍,算法能有效满足电力调度短时负荷预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针对MEMS陀螺仪随机误差对系统导航精度影响以及现有建模方案存在个体普遍适用性问题,提出将粒子群优化算法(PSO)与小波神经网络(WNN)结合后对MEMS陀螺随机误差进行预测的建模方法,完成小波神经网络的构建。利用小波函数作为神经网络中隐含层的激励函数,同时将小波神经网络各层的连接权值作为粒子群优化算法中粒子的位置,使得建立的模型函数逼近能力更加灵活有效且增强其容错能力,同型号不同个体MEMS传感器建模补偿实验结果表明,论文提出的PSO-WNN误差建模方法预测的MEMS陀螺仪随机误差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优于0.025°/s和0.13°/s,补偿后的MEMS陀螺Allan方差分析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论文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普适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改进小波神经网络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由于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具有非线性、不确定性等特点,采用传统的数学模型进行信息安全的风险评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将人工神经网络(ANN)理论、小波分析及粒子群优化算法有机结合,提出了粒子群-小波神经网络(PWNN)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首先,采用模糊评价法对信息安全的风险因素的指标进行量化,对神经网络的输入进行模糊预处理;其次,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小波神经网络进行训练。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改进的小波神经网络模型可实现对信息系统的风险因素级别的量化评估,克服现有的评估方法所存在的主观随意性大、结论模糊等缺陷,具有更强的学习能力、更快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粒子群算法训练神经网络的水质评价模型有学习速度慢,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和精确性不高的缺点。为了克服模型的缺点,提出了利用改进的自适应量子粒子群算法训练T-S模糊神经网络的新模型,新的自适应量子粒子群算法通过在算法中引入聚集度的概念,使得算法可以在迭代中自适应地调整收缩扩张系数,让算法更具动态自适应性。新的模型结合了量子粒子群算法和T-S模糊神经网络的优点,提高了模型的泛化能力。通过对东江湖流域站点2002到2013年的水文数据进行实验,结果显示,该模型比其他神经网络模型的评价结果具有更高的效率,适合被用于日常水质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12.
QPSO算法优化的非线性观测器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具有量子行为的粒子群优化算法(Quantum-behavedParticleSwarmOptimization,简称QPSO)是继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SwarmOptimization,简称PSO)后,最新提出的一种新型、高效的进化算法。论文在研究基于PSO算法的非线性观测器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QPSO算法的非线性观测设计方法。以vanderPol系统为例进行了仿真实验,其基本思想是将非线性连续时间系统的状态估计问题转换为非线性函数的在线优化问题,然后利用PSO或QPSO算法获得系统状态的最优估计。仿真结果显示了基于QPSO算法的非观测器比基于PSO算法的非线性观测器的性能更优越。  相似文献   

13.
当辨识神经网络的类型和结构确定后,初始权值等辨识参数直接影响到辨识效果,而依靠先验知识试凑而得的参数值往往难以达到最佳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粒子群(PSO)算法及引入动量项的改进BP网络的辨识方法,利用PSO对改进BP网络辨识的初始权值/偏置、学习率、动量系数进行寻优,并将优化后的神经网络模型用在控制系统中进行修正,进一步完善辨识模型。应用在热工系统中,仿真结果表明了该辨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中心聚类与PSO的RBF网络设计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中心聚类法与微粒群(PSO)优化方法,提出一种径向基函数(RBF)网络的设计算法。算法采用中心聚类方法对输入样本数据进行聚类处理,自适应地确定RBF网络隐含层的初始参数;利用修正全局最优解计算方法的经典PSO算法优化RBF网络隐含层参数,进一步修正网络结构参数;输出层权值采用带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算法在线更新。采用该方法建立炼铁过程中烧结矿成分与转鼓强度关系的预测模型,并用现场数据加以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收敛速度快,所建立的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可用于复杂非线性系统建模。  相似文献   

15.
合作的具有量子行为粒子群优化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具有量子行为的粒子群优化(Quantum-beha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QPSO)算法深入分析,把协作机制引入到QPSO算法中,提出了协作的具有量子行为的粒子群优化(Cooperative Quantum-beha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算法,并详细阐述了这种算法的主要思想。测试结果表明,这种改进算法能够克服QPSO算法中的不足,增强了粒子群的优化能力。  相似文献   

16.
QPSO算法在非线性观测器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具有量子行为的粒子群优化(Quantum-beha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QPSO)算法是继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后,最新提出的一种新型、高效的进化算法.提出了运用QPSO算法设计的非线性观测器方法.该方法属于滚动时域估计方法,利用具有量子行为的粒子群算法优化获得系统状态的最优估计.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法对初始条件不敏感,具有很强的跟踪能力.  相似文献   

17.
自适应免疫量子粒子群优化并行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自适应免疫量子粒子群优化并行算法。为了克服粒子群优化算法早熟收敛以及粒子在进化过程中缺乏很好的方向指导的问题,采用了量子技术以及免疫机制,从而获得了一个自适应免疫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同时,针对该算法计算量大、耗时长的缺点,结合已有的并行计算技术,构造出了该算法的并行计算方法。仿真实验表明所提并行算法具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基于QPSO算法的RBF神经网络参数优化仿真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陈伟  冯斌  孙俊 《计算机应用》2006,26(8):1928-1931
针对粒子群优化(PSO)算法搜索空间有限,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点的缺陷,提出一种以量子粒子群优化(QPSO)算法为基础的RBF神经网络训练算法,将RBF神经网络的参数组成一个多维向量,作为算法中的粒子进行进化,由此在可行解空间范围内搜索最优解。实例仿真表明,该学习算法相比于传统的学习算法计算简单,收敛速度快,并由于其算法模型的自身特性比基于PSO的学习算法具有更好的全局收敛性能。  相似文献   

19.
MQPSO: 一种具有多群体与多阶段的QPSO算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QPSO(Quantum-beha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算法,即一种具有多群体与多阶段的具有量子行为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在该算法中,粒子被分为多个群体,利用多个阶段进行全局搜索,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粒子群早熟,提高了算法的全局收敛性能.对几个重要测试函数的测试结果证明,MQPSO算法的收敛性能优于标准粒子群算法(Standar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SPSO)以及QPSO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