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套袋对Irwin芒果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着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套袋对Irwin芒果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色素与果皮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外黄内黑复合纸袋)显著降低了Irwin芒果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苷和类黄酮含量,套袋处理(外黄内黑复合纸袋)的果皮亮度显著高于未套袋果,色彩浓度显著低于未套袋果。  相似文献   

2.
不同套袋材料对红杧果实品质及贴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过硫酸纸袋、白色纸袋、黑色双层纸袋、纱网袋、白色无纺布袋、黑色无纺布袋和报纸袋等不同套袋材料对红?(Tommy)果实进行套袋处理,研究不同套袋材料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同时对果实贴字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套袋对防虫防病效果非常明显,改善果实的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并增强贴字效果。其中以白色无纺布袋和双层黑纸袋效果最佳,其次是黑色无纺布袋和白色纸袋。   相似文献   

3.
左雪冬  胡玉林  邓峰 《热带作物学报》2014,35(10):2008-2012
以毛叶枣品种‘蜜丝枣’为试材,分析无色透明薄膜袋、白色无纺布袋、白色单层纸袋、外黄内黑双层纸袋4种果袋对‘蜜丝枣’果实品质及抗氧化酶POD、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能明显改善‘蜜丝枣’果实的外观色泽,提高果实抗氧化酶POD、CAT活性;套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蜜丝枣’果实的内在品质,降低了果实风味。套袋后,在4种果袋中,只有无色透明薄膜袋可以显著提高果实的单果重(比对照提高22.1%),而套其他3种果袋却会不同程度抑制果实生长,导致单果重不同程度下降;套无色透明薄膜袋对果实的内在品质影响程度最小,仅降低了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而对可溶性总糖无显著影响,对维生素C含量略有提高。综合套袋对果实品质和商品性的影响,推荐‘蜜丝枣’果实套袋材料为无色透明薄膜袋。  相似文献   

4.
以优质无核黄皮良种‘丽光’为试材,分析7种材料套袋对黄皮果实的主要经济性状、内在品质及病虫害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层报纸袋和牛皮纸袋能提高黄皮果实的坐果率和可食率,改善果皮颜色及其它主要经济性状;牛皮纸袋能降低黄皮果实的含酸量,提高氨基酸总量和水分含量,改善黄皮果实的内在品质;硫酸纸袋、双层报纸袋、白色纸袋、无纺布袋、牛皮纸袋大大降低了黄皮果实的裂果率、桔小实蝇、堆蜡粉蚧、煤烟病、日灼病、炭疽病等病虫害的发生,有效改善果实的外观品质。综合各种套袋对改善果实主要经济性状、品质和防病虫害的效果,‘丽光’黄皮生产宜用牛皮纸袋。  相似文献   

5.
以红肉火龙果品种‘石火泉’为试材,分析了9种类型果袋对火龙果果实的主要经济性状、抗逆性及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黑色尼龙网袋、牛皮纸袋可提高果实可食率,改善果皮颜色及其它经济性状;黑色尼龙网袋、双层报纸袋、报纸袋+白色塑料袋、牛皮纸袋、无纺布袋、白色纸袋等6种类型果袋能提高火龙果果实的抗逆性,有效改善果实的外观质量;牛皮纸袋可提高果实的总糖和维生素C含量,降低总酸含量,能较好地改善果实的内在品质。综合套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石火泉’火龙果宜用牛皮纸袋。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云南地区红色砂梨适宜的套袋时间和果袋类型。【方法】以红色砂梨品种云红梨1号为试材,以4种果袋分2个时期对云红梨1号进行套袋试验.【结果]云红梨1号在云南地区适宜的套袋时间为4月25日。用外灰内黑薄膜双层袋套袋可显著提高梨果的着色指数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用外黄内黑双光蜡袋套袋能减少果锈的形成,显著提高梨果的着色指数。适宜的纸袋类型为外黄内黑双光蜡袋。【结论】适宜的套袋时期和果袋类型有利于果品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适用于高温高湿地区的火龙果果袋,以红皮红肉型‘桂红龙2号’火龙果为材料,测定5种不同类型果袋套袋后袋内温湿度日变化及对火龙果果实品质、果实病害以及采后果实失水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后袋内温度升高速度更快,白天袋内温度均显著高于对照;套袋使果皮变薄,增加可食率,促进了果皮鳞片转红,以牛皮纸袋为最高;套袋显著增加了果皮与果肉的色素含量;显著增加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不同程度的提高了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但套袋也提高了果实苹果酸及柠檬酸的含量。套袋总体上降低了采后水分散失的程度,白色纸袋和无纺布袋有利于降低采后病害发生率,延长货架期。除黑色尼龙网袋以外,套袋均提高了果实煤烟病的发病率。综上,在广西南宁周边高温高湿地区,可使用黑色尼龙网袋,有利于防止鸟啄和虫害,或使用白色纸袋和无纺布袋,有利于延长货架寿命,但采收后要注意煤烟斑的清洗。  相似文献   

8.
通过套袋对帕拉英达芒单果重的影响进行试验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4种不同规格和不同材质的袋子,进行适时套袋后,套袋果实在同一套袋期内都能提高果实单果重,其中处理1(外复合内黑大袋)能显著和极显著提高果实单果重,处理2(白色单层袋)、处理3(外复合内黑小袋)、处理4(赤牛涂黑内黑袋)不能显著提高果实单果重。因此在套袋时应根据商品性要求综合考虑选择适宜材质和规格的袋子进行。  相似文献   

9.
研究不同套袋时期对台农1号芒果果实外观、果皮色素、果皮色泽、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套袋时间的推迟,果实病虫果率提高,果实表面光洁度降低;不同套袋时期均显著降低果皮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花青苷含量以早套袋处理低于晚套袋和未套袋处理;果皮亮度以不同套袋时期显著高于未套袋处理,色彩浓度以晚套袋和未套袋处理略高于早套袋处理,色度角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果实内在品质,不同套袋时期均不同程度的降低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综合来看,台农1号芒果以第2次生理落果后尽早套袋为佳。  相似文献   

10.
套袋对小麦结实和种子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个小麦品种(系)进行了4种不同纸袋的套袋处理,比较研究了套袋对小麦结实和种子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塑料纸袋自交结实率低于对照且差异显著,不宜采用;羊皮纸袋,硫酸纸袋和半透明纸袋自交结实率与其对照比差异不显著,可作为小麦育性鉴定指标,套袋自交结实种子的千粒重显著低于对照,发芽率除塑料纸袋外均高于对照,其剪频处理后的差异更为显著。说明套袋,剪颖处理对种子的发育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套袋对Irwin芒果实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不同果袋对Irwin芒果实外观、自然常温贮藏性能、果皮色素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盛大果袋套果后,果实外观品质最佳,在自然常温贮藏后,果实的转黄指数较高,烂果率最低,失重率也较低,提高了果实的耐贮性。盛大果袋果的叶绿素a和b含量均最低,花青苷和类黄酮含量较高,使果皮在青熟时呈现暗红色,完熟时呈现鲜红色。当果实达到完熟时品质最佳,盛大果袋果的维生素C和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可溶性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与其它处理差异不显著,可食率显著高于不套袋果。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选用来自海南省儋州市及白沙县的9种油梨品系(DL-F、FR-1、LY-C、LY-L、RK-1、RK-2、RK-3、RK-4、RK-5)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其矿质元素、脂肪酸成分、维生素C、总酚、黄酮等31项重要果实品质性状,用火焰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果实中矿物质含量,采用索氏抽提法提取油梨果肉中的油脂,...  相似文献   

13.
套袋对芒果中甲基硫菌灵与吡虫啉农药残留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甲基硫菌灵与吡虫啉喷施套袋后的热农1号芒果,通过不同果袋处理、多次喷施农药和检测不同果实部位农药残留量3个试验研究套袋对芒果农药残留的影响及农药在果实上的残留和分布情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同时检测甲基硫菌灵、降解物多菌灵和吡虫啉,3种残留物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5、0.12和0.5μg/kg。结果表明,不同果袋处理均能显著减少农药残留量,但白色纸袋(白袋)处理和黄色双层纸袋(黄袋)处理无显著差异。多次喷施农药时,对照(CK)果肉中3种农药总残留量在前50 d(喷药4次)持续极显著增加并超标,白袋处理在40 d(喷药3次)达到最大值并处于安全范围,果实成熟时CK和白袋处理农药残留均有所下降。不同果实部位的农药残留差异极显著,CK的外层果皮富集86.02%的甲基硫菌灵残留物和45.62%的吡虫啉,白袋处理则分别为66.93%和43.78%,但吡虫啉在白袋处理中的分布差异不显著。综上说明套袋能有效减少热农1号芒中的农药残留,甲基硫菌灵残留物主要富集果实表皮中,而吡虫啉内吸性更强,在果肉中也有大量残留,在多次喷药时,套袋能将2种农药控制在安全范围。  相似文献   

14.
套袋对水稻结实和种子发育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不同套袋处理方式比较表明:(1)采用牛皮纸和羊皮纸套袋,都显著降低自交结实率,因而不宜直接作为水稻育性鉴定指标。但可通过回归方程由套袋自交结实率求出相应的自然结实率,作为育性指标。(2)在剪颖袋套处理中,套牛皮纸袋的种子,明显地较套羊皮纸袋的发育好。(3)剪颖的种子全部去壳后,较未去壳者提高发芽率。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松风本’龙眼果实为试验材料,研究贮藏温度对龙眼果实贮藏品质和耐贮性的影响。采后龙眼果实经过挑选、清洗等预处理后晾干,用聚乙烯保鲜袋(0.015 mm厚)包装,分别置于室温(25±0.5)℃和低温(3±0.5)℃下贮藏。贮藏期间定期取样测定龙眼果实的营养品质和耐贮性指标。结果表明:与(25±0.5)℃室温贮藏相比,(3±0.5)℃低温贮藏可以有效延缓龙眼果实采后呼吸强度,保持较高的果皮色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类黄酮)含量和果肉营养物质(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蔗糖、还原糖、维生素C)含量。此外,(3±0.5)℃低温贮藏还能延缓采后龙眼果肉自溶和果皮褐变,以及抑制龙眼果实失重率的升高,维持较高的龙眼果实商品率。据此认为,(3±0.5)℃可以作为‘松风本’龙眼果实低温贮运的推荐温度条件,以保持‘松风本’龙眼果实的贮藏品质和延长其保鲜期。  相似文献   

16.
套袋时期对‘立冬本’龙眼果实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福建省晚熟龙眼品种'立冬本'果实为材料,研究果实采前套袋时期(盛花后80、95、110d)对龙眼果实生长发育、外观品质及果肉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果实采前套袋时期越早,则落果率越高;果实采前3个不同套袋时期都可以增加果实纵径、横径和单果重,提高果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和类黄酮含量,以及果肉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维生素C和可溶性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综合研究结果认为.'立冬本'龙眼果实的最佳套袋时期为盛花后110d.即果实采收前1个月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