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AMI(AM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可溶性趋化因子-16(soL-CXCL16)、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 01~2017. 01)收治的140例AMI患者(AMI组)、健康体检对象70例(对照组),检测两组对象的血清hs-CRP、MMP9、soL-CXCL16、NT-proBNP水平,并根据冠脉病变支数、PCI治疗前后进行组内分层分析。结果 AMI组患者的hs-CRP、MMP9、soL-CXCL16、NTproBNP水平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三支病变的AMI组患者的血清hs-CRP、MMP9、soL-CXCL16、NT-proBNP水平均显著的高于单支病变组和双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双支病变患者的血清hsCRP、MMP9、soL-CXCL16显著高于单支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PCI治疗后3天,AMI组患者的血清hs-CRP、MMP9、soL-CXCL16、NT-proBNP水平较术前进一步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PCI术后第7天,AMI患者血清hs-CRP、MMP9、soL-CXCL16、NT-proBNP水平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AMI患者hs-CRP、MMP9、soL-CXCL16、NT-proBNP水平较健康人群升高,对于评估病情及PCI手术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李丽  张艳赏  霍琰  李季滨 《四川医学》2019,40(5):471-474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内脂素、脂联素、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的变化及与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6. 01~2017. 01)确诊的GDM患者100例(GDM组)、同期妊娠的健康妇女100例(对照组),检测两组的血清内脂素、脂联素、AFAB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并分析血清内脂素、脂联素、AFABP与HOMA-IR的关系。结果 GDM组的血清TG、TC、HDL-C、LDL-C、FPG、Fins、HOMA-IR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GDM组的血清TG、LDL-C、FPG、Fins、HOMA-IR、内脂素、AFAB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GDM组的血清内脂素、AFABP水平与HOMA-IR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 05),GDM组的血清脂联素水平与HOMA-IR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 05)。结论 GDM患者血清内脂素、AFABP水平升高,脂联素水平降低,并且与GDM患者发生胰岛素抵抗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红蛋白(Myo)、D-二聚体(D-D)水平与冠心病(CHD)患者心室重构和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关系。方法:选取CHD患者102例为CHD组,另选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NT-proBNP、Myo、D-D水平,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质量(LVM)、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采用Pearson法检验各指标的关系。根据观察期内(随访6个月)是否发生MACE将CHD组患者分为MACE组和非MACE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NT-proBNP、Myo、D-D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T-proBNP、Myo、D-D水平检测对CHD患者MACE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HD组NT-proBNP、Myo、D-D水平升高,LVEDD、LVM、LVMI增加,LVEF显著降低(均P<0.05)。CHD患者血清NT-proBNP、Myo、D-D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与LVEDD、LVM、LVMI呈正相关(均P<0.05)。CHD组患者观察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骨桥蛋白(OPN)水平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及其与患者神经损伤和预后的关系,为急性脑梗死神经损伤和预后干预提供指导.方法 以发病48 h内急性脑梗死患者52例为脑梗死组和30例同期健康查体志愿者为对照组.检测比较两组急性期的血清OPN、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治疗7 d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比较NIHSS≥7分和NIHSS<7分患者的血清OPN、MDA、SOD、GSH-Px水平以及mRS≤2分和mRS>2分患者的血清OPN、MDA、SOD、GSH-Px水平,分析血清OPN、MDA、SOD、GSH-Px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和mRS得分的关系及其单独和联合预测其神经损伤和预后的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急性期血清OPN、MDA水平均升高而血清SOD、GSH-Px水平则降低(P<0.05).与脑梗死组NIHSS<7分患者比较,NIHSS≥7分患者急性期血清OPN、MDA水平均升高而血清SOD、GSH-Px水平则降低(P<0.05).脑梗死组mRS>2分患者急性期血清OPN、MDA水平亦均高于其mRS>2分患者,而血清SOD、GSH-Px水平则均低于mRS≤2分(P<0.05).Spearman无条件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OPN、MDA水平与其NIHSS和mRS得分均呈正相关(OPN:r=0.785,0.772;MDA:r=0.768,0.793,P<0.05),其急性期血清SOD、GSH-Px水平与其NIHSS和mRS得分则呈负相关(SOD:r=-0.812,-0.795;GSH-Px:r=-0.822,-0.818,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OPN、MDA、SOD、GSH-Px水平单独和联合预测其神经损伤和预后的价值均良好,其中以四者联合预测其神经损伤和预后的价值最优.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OPN和氧化应激水平与其神经损伤和预后均相关且对其预后的预测价值良好,联合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OPN和氧化应激水平可能作为其神经损伤和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B型利钠肽(BNP)与肌钙蛋白I(cTn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采用竞争酶联免疫法和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入院即刻及发病第七天BNP和cTnI水平,记录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分析BNP和cTnI水平与发生MACE的相关性。结果AMI患者入院即刻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发病时间>10 h入院的AMI患者BNP水平明显高于发病时间≤10 h者(P<0.01);入院一周内死亡患者的BNP水平明显高于一周存活者(P<0.05)。发生MACE的患者BNP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者(P<0.01);AMI患者发病第七天BNP水平(432.79±383.82 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第七天BNP≥432.79 pg/mL的AMI患者总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BNP<432.79 pg/mL者(P<0.01)。入院即刻cTnI≥52.5 ng/mL者总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cTnI<52.5 ng/mL者(P<0.01)。联合入院即刻及发病第七天BNP和cTnI检测,两者均阳性者MACE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①入院即刻及发病第七天BNP水平具有预测预后的价值;②BNP水平越高,发生MACE危险性越高;③联合BNP、cTnI检测可进一步提高BNP对AMI患者的预测预后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食管癌患者血清骨桥蛋白(OPN)水平的检测,探讨OPN在食管癌辅助诊断、转移和预后监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食管癌患者和健康志愿者血清OPN。结果食管癌患者血清OPN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P<0.05),食管癌患者有远端转移者血清OPN水平显著高于无转移者(P<0.05),食管癌患者术后血清OPN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血清OPN水平是一个较好的评价食管癌发生、发展的指标,血清OPN检测有助于临床对食管癌治疗效果的评判。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心脏不良事件(MACE)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214例行冠脉介入术(PCI)AMI患者,根据术后6个月内预后情况,分为MACE组(n=41)和非MACE组(n=173),均检测血清高敏心肌肌钙蛋白(hs-cTnT)、同型半胱氨酸(Hcy)、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样转录因子1(sTLT-1)及血清心肌酶[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K)]水平,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采用Logistic分析AMI患者MACE发生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与MACE风险的相关性,并分析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联合检测对AMI患者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MACE组血清hs-cTnT、Hcy、sTLT-1、LDH、CK水平均较非MACE组高(P<0.05);hs-cTnT≥2.97ng/ml、Hcy≥14.97μmol/L、sTLT-1≥579.66pg/ml、LDH≥320.14U/L、CK≥282.14U/L是AMI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P...  相似文献   

8.
许涛 《中国医药导刊》2017,19(11):1095-109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4种生化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VEGF-B)、白细胞介素-32(IL-32)、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及儿茶酚抑素(CST)与AMI预后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94例,其中AMI患者189例,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105例,记录一般情况并测定血清中VEGF-B、Lp-PLA2、CST、IL-32水平变化,同时评估AMI组患者各期心功能指标,对AMI患者随访6个月发生心脏主要不良事件(MACE)情况,探讨上述4种生化因子与AMI预后关系。结果:对AMI组及UA组(对照组)治疗前后进行对比,治疗前两组血清VEGF-B无明显差异(P>0.05),与UA组相比,AMI组Lp-PLA2、CST均较高(P<0.05),IL-32在UA组高于AMI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各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心功能各期对比发现VEGF-B在KiliipⅠ-Ⅳ间无明显差异(P>0.05);Lp-PLA2、CST水平在各组间随着心功能恶化呈上升趋势;IL-32含量随心功能恶化而降低。随访终止时AMI患者总MACE发生率为42.33%。预后不良组患者入院时血清中VEGF-B、IL-32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Lp-PLA2、CST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结论:AMI与UA时由于心肌细胞缺氧受损或死亡,患者体内各种生化因子会发生不同变化。这些不同变化可能与应激及炎症反应有关,随着心功能的变化各指标变化趋势不同,提示4种指标对AMI严重程度有一定指导意义,且对AMI预后评估具有一定价值。CST、Lp-PLA2水平越高提示预后不良,VEGF-B、IL-32与预后MACE发生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6):585-588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清及癌组织中骨桥蛋白(OP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7年8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8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择83例女性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血清OPN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OPN表达,对乳腺癌和乳腺良性肿瘤患者血清OPN水平及肿瘤组织中OPN表达进行比较,分析血清OPN水平和乳腺癌组织中OPN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乳腺癌和乳腺良性肿瘤患者血清OPN水平分别为(96. 47±24. 64)、(31. 58±6. 19)μg·L~(-1),乳腺癌患者血清OPN水平显著高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t=23. 008,P <0. 05)。乳腺癌和乳腺良性肿瘤患者OP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 14%(43/58)、19. 28%(16/83),乳腺癌患者OPN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χ~2=42. 226,P <0. 05)。乳腺癌患者血清及肿瘤组织中OPN表达与肿瘤直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学分级有关(P <0. 05),而与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表达无相关(P> 0. 05)。结论乳腺癌患者血清和肿瘤组织中OPN呈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直径、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OPN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检测血清中OPN水平可为乳腺癌早期诊断、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鸢尾素(Irisin)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后短期内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 MACE)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2018年05月至2018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首次被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行PCI的75例患者作为实验组,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UAP组,35例在我院行冠脉造影正常者为健康组;UAP组和健康组作为对照组。所有的受试者均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血生化指标检测,并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risin水平。实验组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记录所发生的MACE事件,按照有无心血管事件分为事件组和非事件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中血清鸢尾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854.960±508.609) ng/mL vs (1253.363±1059.100)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MI再次入院组的血清鸢尾素水平明显低于AMI未发生再入院组[(637.3404±320.4924) ng/mL vs(1207.1606±525.2122) ng/mL, P<0.05]。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鸢尾素(OR: 0.996,95%CI: 0.993~1.000,P=0.037)和CRP(OR: 0.701,95%CI: 0.499~0.985,P=0.041)是AMI患者PCI术后因心血管事件再入院的两个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表明,与单独的血清鸢尾素(AUC=0.858)相比,血清鸢尾素联合CRP对AMI患者PCI术后再次入院(AUCs=0.891)的预后价值更高。结论 血清鸢尾素水平能够助于预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短期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钠素(BNP)、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观察126例AMI患者BNP、CRP水平,并与40例健康组对照,比较两组的差异。随访患者住院期间、28d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心源性死亡、再次心肌梗死、反复再发心绞痛、心力衰竭和再入院的复合终点)的发生情况,并比较BNP和CRP水平与MACE的关系。结果 AMI组的BNP、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MI患者MACE组较非MACE组的BNP、CRP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 AMI患者的BNP和CRP水平对AMI患者的诊断、病情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包健敏  王氡  吴琼 《四川医学》2019,40(9):916-91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QRS碎裂波(f QRS)的发生与患者病情、超声心动图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9月确诊的AMI患者120例(AMI组)、同期非AMI住院患者120例(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f QRS波检出率、超声心功能指标,按照是否检出f QRS波将AMI患者进行分层,对比两组患者的心肌酶学指标、超声心功能指标、冠脉病变支数。结果 AMI组的f QRS检出率、LVEDd测定值显著高于对照组,AMI组患者的LVEF%测定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检出f QRS波的AMI患者的LVEDd测定值显著高于未检出f QRS波的患者,检出f QRS波的AMI患者的LVEF%测定值显著低于未检出f QRS波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检出f QRS波的AMI患者的血清c Tn I、CK-MB、CK、LDH、MYO测定值显著高于未检出f QRS波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检出f QRS波的AMI患者的单支冠脉病变检出率显著低于未检出f QRS波的患者,检出f QRS波的AMI患者的三支冠脉病变检出率显著高于未检出f QRS波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AMI患者f QRS检出率高于非AMI患者、心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损伤;检出f QRS的AMI患者较未检出的AMI患者可能心肌损伤程度、冠脉病变程度、心功能受损程度更加的严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I(cTnI)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万载县中医院诊治的50例AMI患者临床资料,设为观察组;同期体检的健康人员50例,设为对照组。对比2组血清NT-proBNP、cTnI、hs-CRP水平,并分析其对AMI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血清NT-proBNP、cTnI、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NT-proBNP和cTnI对AMI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均高于hs-CRP,而敏感度均低于hs-CRP(P<0.05);NT-proBNP和cTnI之间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MACE的AMI患者的血清NT-proBNP、cTnI、hs-CRP水平均高于未发生MACE的AMI患者(P<0.05)。结论 血清NT-proBNP、cTnI、hs-CRP联合检测在AMI临床诊断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且对预测半年内MACE的发生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陈晨  张爱霞  黄颖 《西部医学》2023,35(3):416-420+426
探讨血清心肌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 MyBP-C)、肌红蛋白(Myo)、脂蛋白CIII(Apo CIII)水平联合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219例行择期PCI术治疗的AMI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20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两组血清c MyBP-C、Myo、Apo CIII水平,比较观察组不同病变支数患者血清c MyBP-C、Myo、Apo CIII水平;依据AMI患者术后12个月内有无MACE发生将其分为MACE组和无MACE组。统计观察组患者PCI术后12个月内MACE发生情况,并对比MACE组、无MACE组血清c MyBP-C、Myo、Apo CIII水平;采用Logistic 多元回归分析AMI患者择期PCI术后MACE发生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 MyBP-C、Myo、Apo CIII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AMI患者择期PCI术后发生MACE的价值。结果 观察组血清c MyBP-C、Myo、Apo CIII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多支病变患者血清c MyBP-C、Myo、Apo CIII水平均高于单支病变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PCI术后12个月内MACE发生率为24.77%,MACE组血清c MyBP-C、Myo和Apo CIII水平均高于无MACE组(P<0.05);合并糖尿病、发病至PCI治疗时间、病变支数、置入支架数量、入院后血清c MyBP-C、Myo和Apo CIII水平均是A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c MyBP-C、Myo和Apo CIII水平三者联合预测AMI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ACU均高于单独预测(P<0.05),特异度与单独预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患者血清c MyBP-C、Myo和Apo CIII水平均较正常人群升高,AMI患者择期PCI术后MACE发生率较高,MACE组血清c MyBP-C、Myo和Apo CIII水平均高于无MACE组,均为其PCI术后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且均对A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但三者联合预测效能更佳  相似文献   

15.
曾劲 《中外医疗》2013,32(9):66-67
目的探讨男性冠心病患者血清睾酮(T)与血脂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08例男性冠心病患者(SAP组49例、UAP组34例、AMI组25例)及健康对照组40例健康男性血清T及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血脂水平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 SAP组、UAP组、AMI组患者血清TC、TG、LDL-C等血脂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T及HDL-C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SAP组、UAP组患者血清TC、TG、LDL-C等血脂水平均显著低于AMI组(P<0.05),而T及HDL-C水平均显著高于AMI组(P<0.05);SAP组患者血清T水平显著高于UAP组(P<0.05)。男性冠心病患者血清T与TC、TG、LDL-C等血脂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HDL-C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检测男性冠心病患者血清T及血脂水平对患者疾病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心脏肌钙蛋白I(cTnI)、脑钠尿肽(BNP)及D-二聚体的水平变化。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0例ACS患者,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组5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8例,选取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45例及45例健康者设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hs—cRP、BNP及D-二聚体水平。结果:(1)AMI组与UAP组血清hs—CRP、cTnI、BNP及D-二聚体明显高于SAP组及对照组,AMI组高于UAP组,SAP组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ACS组hs—CRP和cTnI的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3)经过6个月的随访,发现有18例患者发生MACE,MACE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无MACE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s—CRP、cTnI、BNP及D-二聚体水平均与ACS患者的冠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5):479-482
目的探讨血清骨桥蛋白(OPN)、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在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损伤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郑州人民医院2015年5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6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脑梗死组),并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脑梗死组患者再分为NIHSS<7分组和NIHSS≥7分组、mRS≤2分组和mRS>2分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受试者血清OPN、GFAP及GDF-15水平,并比较各组受试者血清OPN、GFAP及GDF-15水平的差异及OPN、GFAP、GDF-15水平与NIHSS、mR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组患者血清OPN、GFAP及GDF-15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NIHSS≥7分组患者血清OPN、GFAP及GDF-15水平显著高于NIHSS<7分组(P<0.01)。mRS>2分组患者血清OPN、GFAP及GDF-15水平显著高于mRS≤2分组(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OPN、GFAP及GDF-15水平与NIHSS、mRS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OPN、GFAP及GDF-15水平可作为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及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长正五聚蛋白3(PTX3)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8月于本院就诊的AMI合并T2DM患者78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就诊于本院未合并T2DM的AMI患者7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NT-proBNP、PT3X水平、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情况,比较研究组中有无MACE发生者的血清NT-proBNP与PT3X水平。结果:研究组血清NT-proBNP与PT3X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MACE发生率为41.03%,高于对照组的19.23%(P0.05);研究组中MACE发生者血清NT-proBNP与PT3X水平均高于无MACE发生者(P0.05)。结论:与未合并T2DM的AMI患者相比,AMI合并T2DM患者可能存在更为强烈的心肌损害与炎性反应,预后较差,而血清NT-proBNP、PT3X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MACE发生和死亡密切相关,检测两者水平可评估患者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尿钠肽原(NT-proBNP)联合同型半胱氨酸(Hcy)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我院184例老年CHF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血清NT-proBNP、Hcy水平差异,并比较MACE组与非MACE组患者血清NT-proBNP、Hcy水平差异。结果: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组患者血清NT-proBNP、Hcy水平均高于Ⅱ级组,Ⅳ级组患者血清NT-proBNP、Hcy水平均高于Ⅱ级组和Ⅲ级组(P <0. 05); MACE组患者血清NT-proBNP、Hcy水平均高于非MACE组(P <0. 05)。结论:NT-proBNP和Hcy与老年CHF患者病情严重度和预后情况均有紧密联系,可用于预测患者MACE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0.
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与冠心病( CHD)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 FPIA)对1 5 3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测定HCY水平。冠脉造影显示3支冠脉中至少1支血管病变狭窄≥5 0 %者为CHD组( 1 0 5例) ,3支血管中任一血管狭窄程度均<5 0 %者为对照组( 4 8例)。CHD患者进一步分为1支病变组( 2 5例) ,2支病变组( 31例)及3支病变组( 4 9例)。结果:1 CHD组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0 1 ) ,且CHD组中高HCY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0 1 ) ;2 0、1、2、3支血管病变者血清HCY浓度呈逐级增高趋势,0支病变组与其它各病变组间比较均相差非常显著( P<0 .0 0 1 ) ,1支、2支、3支病变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不同临床类型患者,HCY水平急性心肌梗死( AMI) >陈旧性心肌梗死( OMI)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 >稳定型心绞痛( SAP)>其它( Other) ,其中AMI组与UAP组相比较差异显著( P<0 .0 1 )、AMI与SAP组、AMI与Other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显著( P<0 .0 0 1 )。结论:CHD患者血清HCY水平明显增高,高HCY血症所占比例较大,且血清HCY浓度随冠脉病变程度加重呈上升趋势,CHD活动性病变较稳定性病变HCY浓度增高,提示HCY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发展可能有直接关系,是CHD可能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