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爱因斯坦研究学术讨论会在杭州举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纪念爱因斯坦逝世三十周年和狭义相对论创建八十周年,促进我国关于爱因斯坦研究工作的开展,中国引力与相对论天体物理学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物理学史委员会于1985年3月25日至29日在杭州市联合举行了爱因斯坦研究学术讨论会。与会代表五十余人,提交论文近四十篇。这次学术会议的中心议题是:爱因斯坦的生平、工作和思想,以及他在科学、哲学、政治和其他社会文化方面的作用和影响。在开幕式上,方励之、许良英、李文铸教授作了精彩的、富有启发性的演讲。在题为《爱因斯坦和二十世纪物理学》的演讲中,方励之教授回顾了爱因斯坦对相对论和量子论的贡献,展望了二十世纪物理学发展的趋势。他指出,在爱因斯坦之后,量子电动力学、弱电统一理论,大统一理论、超引力理论和宇宙学等的探索和发展,基本上是沿着爱因斯坦所开创的思想路线前进的,爱因斯坦一些以前未被注意的思想正在  相似文献   

2.
从"旁观者"到"观察者" --狭义相对论的科学认识论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典物理学的一个基本信念认为,科学家只能置身于自然界之外,以"旁观者"的身份"客观"地观察世界.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创立,第一次在物理学中引入"观察者"的概念,使之成为狭义相对论的一个必备要素.此后,现代物理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认识主体的介入."旁观者→观察者→参与者",这一物理学研究主体地位的转换进程,体现了科学认识论的深刻变革及其认识论价值,狭义相对论正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简单性作为科学家的信念,引起了不少哲学家和科学家的关注。爱因斯坦的逻辑简单性思想不仅是他的科学信念,而且也是科学认识的指导原则和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基本准则,并且体现在他创立相对论的过程中。本文首先对爱因斯坦之前的简单性思想进行了梳理,为理解爱因斯坦逻辑简单性思想独创性奠定基础;其次,探讨了爱因斯坦逻辑简单性思想的丰富内涵及其对他创立相对论的影响,澄清一些模糊的认识;最后,分析了爱因斯坦逻辑简单性思想的来源,特别是斯宾诺莎哲学的影响,为人们理解哲学与科学之间的互动关系提供了具体的案例。  相似文献   

4.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27(6):108-110
纪念狭义相对论创立100周年和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编者按〕爱因斯坦的思想遗产与现时代……………(1·1)Einstein’s Third Paradise………………Gerald Holton(1·2)爱因斯坦:批判学派科学哲学思想之集大成者和发扬光大者…………………………………李醒民(1·9)Einstein,Picasso-Science,Art……Arthur I.Miller(2·1)论爱因斯坦《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试探性观点》一文的得失…………………………………关洪(2·7)爱因斯坦与数学……………………刘华秋郭金彬(3·1)谁的“发现”令爱因斯坦感到惊奇?———《爱因斯坦文集》中一…  相似文献   

5.
新书简介     
本栏简介本刊收到的科学技术史以及相关论著。欢迎著者、编者、读者和出版社等惠寄有关著作。《爱因斯坦在中国》胡大年著,16 362页,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33.6元,ISBN:7-5428-4067-6China and Albert Einstein:The Reception ofthe Physicist and His Theory in China,1917—1979.by Danian Hu,xiv 257pages,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5此书对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及其相对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是一部研究科学思想传播的力作。作者用一章回顾了耶稣会士来华以降西方物理学传入中国的历史之后,进入全书的主题。第2章论述“五四”运动前后相对论最初进入中国人的视野的情形。第3章一一研究了中国早期传播和研究相对论的6位先驱人物,包括李芳柏、夏元?、周昌寿、魏嗣銮、周培源和束星北等物理学家和教育家。第4章则讨论了爱因斯坦的形象从伟大的物理学家到“渺小的哲学家”的转变及其社会背景。第5章阐述了“文革...  相似文献   

6.
爱因斯坦创立的狭义相对论,宣告了现代时空观的到来.论文深入地发掘了狭义相对论体现的统一性科学思想、逻辑思辨与探索性演绎研究方法、唯物的辩证自然观哲学思想,揭示了产生这项带给人类科学创见、思想革命、精神解放的理智的自由发明的真正原因.借以领受人类智慧的洗礼,传承人类知性的火种,捍卫宇宙法则的尊严.  相似文献   

7.
"文革"结束后,国内学界对发生在"文革"期间批判爱因斯坦和相对论运动进行了反思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在对相关研究成果按发表时间先后顺序写作综述的基础上,作者就进一步研究的可能性进行探讨,并试图挖掘其背后的思想根源。作者认为,科学主义是"文革"期间批判爱因斯坦和相对论运动更深层的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8.
考察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发现对爱因斯坦的重新评价与思想解放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这集中体现在1979年具有政治和意识形态意味的纪念爱因斯坦诞辰100周年,以及学术界研究和传播爱因斯坦的思想。1980年代的爱因斯坦研究也有着思想解放的意蕴。  相似文献   

9.
民国时期,期刊在普及科学知识与宣传科学文化上发挥了积极作用。除学术性期刊外,一般性期刊也都热衷于介绍科学知识,尤其是国外最新的科学发现和理论。以相对论为例,自1917年被介绍到中国后,多种期刊刊载、报道了有关该理论及其进展的文章。本文基于《民国时期期刊全文数据库》,对1917-1949年间关于相对论和爱因斯坦的期刊文章进行全面统计和整体分析,不仅为相对论在中国传播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有益补充,还进一步揭示了民国期刊在宣传和普及科学知识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爱因斯坦与数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因斯坦是一位现代物理学大师,他赋予数学以特别崇高的地位,数学家对他的帮助和与数学家的交流成就了他一生事业的顶峰,而他的相对论对数学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影响爱因斯坦的数学思想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历史发展的顺序,分别介绍了牛顿的绝对时空及其万有引力定律,麦克斯韦的场方程及其电磁波理论,以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及其预言的引力波,并对引力波的探测及其可能引领的新时代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爱因斯坦诞辰一百周年。他所开创的相对论物理,正在迎接新的突破的征途中,继承着这位伟大的先驱和开拓者的事业,努力探索着自然界的无穷奥秘。自文艺复兴以来,近代自然科学经历了几次巨大的变革。最近的一次变革就是十九世纪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科学史上,爱因斯坦的名字是同相对论联系在一起的。但爱因斯坦对现代科学的贡献绝非仅仅限于相对论,他早期的研究工作涉及热力学和分子运动论领域;在量子论发展初期,他起主要的推动作用。本文认为,爱因斯坦在分子运动论和量子论等领域的研究中,应用和发展了物理学的统计方法,并形成了他独特的统计观。这种统计观是导致他同量子力学哥本哈根学派论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这篇论文有下述两个部分:(1)对爱因斯坦的哲学陈述的主要部分的评价,这些陈述表明他拥护(或不拥护)科学的实证主义认识论。(2)对于认为爱因斯坦关于狭义相对论的意见会引导到(或不会引导到)科学的实证主义认识论的主要论点的评价。这证明:(1)爱因斯坦的陈述和狭义相对论本身需要明确区别科学概念及共与感官证据间的关系;(2)这种区别需要一种非实证主义的认识论;(3)这种区别提供了理解爱因斯坦的表面上的实证主义陈述的  相似文献   

15.
爱因斯坦的物理思想和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因斯坦是牛顿以后对物理学贡献最大的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创始了经典力学,爱因斯坦则在电动力学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对论,否定了十九世纪经典力学统治一切的机械论观点,把力学现象和电磁现象的规律平等地统一在相对性原理之下。他对时间和空间革命性的新观点是做到这一点的关键。在量子理论方面,爱因斯坦从普朗克发现的当时并不为人们所  相似文献   

16.
最杰出的物理学家,"相对论之父"爱因斯坦死后,大脑被人取出,之后下落不明。爱因斯坦大脑的下落,以及这颗堪称历史上最聪明的大脑到底有何过人之处,成为20世纪最传奇的谜团之一。当初被指控窃取爱因斯坦大脑的美国病理学家托马斯·哈维首次接受美国  相似文献   

17.
物理学中的曲率概念来自微分几何,深入应用到理论物理各个领域,广义相对论的时空曲率是一个典范。量子力学中的曲率思想,1926年萌发于薛定谔对波动方程的早期推导,突变论创始人勒内·托姆采用微分拓扑学,在1972年对熵与量子波函数作出了曲率解释。沿着量子力学与相对论协调的新思路,赵国求等学者从1990年代开始,提出了高度符合薛定谔波动力学原始论文的量子力学曲率解释,开辟了与爱因斯坦的非欧线元解释不同的双4维复数时空解释。爱因斯坦曾经根据赫兹的最小曲率原理,把波函数表示为曲率张量,但因为多体波函数的非欧线元之间相互依赖,就放弃了这一思路。在与哥本哈根学派的长期论战中,爱因斯坦坚信正是量子力学的不完备导致波函数的概率解释成为不可缺少,而不是量子概率解释表明量子力学不完备。  相似文献   

18.
为了纪念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100周年,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和西安交通大学于2005年12月25日联合举办了“国际物理年”西部论坛。来自西安地区高校、研究所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论坛的主题是“物理学与经济、社会发展”。论坛由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王宏波教授主持。  相似文献   

19.
爱因斯坦的科学哲学思想广泛地体现在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光电效应、“大统一”理论尝试之中。研究系统地梳理了几类对于等效原理的争论。与通常实验不同的是,爱因斯坦电梯实验的实验对象与检测仪器分别对应着实验者自身及其具身认知,实验结果则反过来用于对实验环境自由下落状态与所处时空特征加以判定。从具身认知推理得到的局域等效原理在认识论意义上不是系统的,而被指责为机会主义的。有效的争论方式,应通过科学史的方法,将问题从思想渊源、推理方式、发现过程、解释与理解等维度加以分析。尽管具身认知是爱因斯坦所特有的思维方式,但它并不是导致等效原理被指责为机会主义的真正原因。人们对过去和未来的标准不一,要求科学理论彻底避免机会主义倾向,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20.
《科学大观园》2002,(3):36-37
选错了奖励项目的诺贝尔奖爱因斯坦发现光电效应1921年,诺贝尔奖委员会的公告表明,由于爱因斯坦发现了光电效应,所以决定把本年度的物理学奖授予他。许多科学家认为,光电效应的科学意义无法和相对论相提并论。因此,科学家们认为,不是爱因斯坦不够格,而是诺贝尔奖委员会选错了奖励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