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马小魁  丁国良  张圆明 《化工学报》2007,58(5):1121-1126
对附带亲水层和没有附带亲水层的波纹翅片管换热器在析湿工况下的空气侧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亲水层对空气侧换热和压降特性的影响。实验表明,当翅片表面凝结出的水滴较少,不能形成水流时,亲水层能够增强空气侧的换热。而当翅片表面凝结出大量的冷凝水并形成水流流动时,亲水层反而减弱空气侧的换热。亲水层对降低空气侧的压降则有显著作用,降低的最大值可达到44%。开发了带亲水层与不带亲水层波纹翅片管换热器析湿工况下空气侧的换热系数比和压降比关联式,平均误差分别为9.9%和8.2%,在±15%误差范围内分别能涵盖76.6%和82.8%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2.
刘金平  戴绍碧  叶立平 《化工学报》2009,60(10):2438-2445
研究了析湿工况下1、2排波纹翅片管换热器空气侧换热与压降特性,结果表明:管排数对空气侧换热特性的影响明显,2排管的换热因子要比1排管的换热因子大约60%,而管排数对空气侧摩擦因数影响则不明显;翅片效率随冷水入口温度的降低而增加,随入口风速的增加而快速降低;与其他学者的预测模型相比,换热因子偏小30%。  相似文献   

3.
对覆有亲水层的开缝翅片管换热器在析湿工况下空气侧换热和压降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入口空气相对湿度对空气侧特性的影响,以Nusselt数Nu和阻力系数f来反映空气侧换热和压降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析湿工况下,Nusselt数随入口空气相对湿度的提高而增大,而阻力系数f变化不明显;换热器水侧中心温度越低,入口空气相对湿度对Nusselt数的影响越显著;干工况下,入口相对湿度对空气侧显热传热系数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马小魁  丁国良  张圆明 《化工学报》2007,58(8):1911-1916
对7个带亲水层开缝型翅片管换热器在析湿工况下空气侧传热传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翅片间距和入口相对湿度对空气侧传热传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翅片间距的增加,空气侧的传热传质特性均逐渐减弱。入口相对湿度对空气侧的传热特性几乎没有影响。随着入口相对湿度的增加,空气侧的传质特性逐渐减弱。开发了反映空气侧传热特性的Colburn传热因子Jh和反映传质特性的Colburn传质因子Jm的关联式,所开发关联式在±15%误差范围内分别能涵盖96.6%和81.4%的实验数据,其平均误差分别为5.3%和8.5%。  相似文献   

5.
对翅片管式换热器管外不可压缩流体流动情况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了顺排和叉排两种管排方式、管排数、不同翅片间距对流体流动的影响,得出了圆管表面压力系数随排数变化的特性曲线和摩擦系数随雷诺数变化的特性曲线,不同翅片间距下进出口压降与入口风速的关系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相符较好,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FLUENT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平直翅片、平直开缝翅片、正弦波纹翅片和均匀倾角波纹翅片4种形式的翅片管换热器的空气侧流动和传热特性。分析出2种不同的波纹形式以及翅片开缝对翅片管换热器换热特性的影响。改变进口风速,在不同雷诺数的工况下,得到4种换热器的换热量Q、努塞尔数Nu、压降△P以及阻力因子f等与进口风速u和雷诺数Re的关系。结果表明进口风速增大,雷诺数增加,可显著提高换热器换热量,然而同样带来更多的阻力损失。翅片开缝对传热能力有明显的提升作用,波纹翅片在提高换热效率的同时阻力损失增加较小。  相似文献   

7.
《化工机械》2016,(1):72-76
利用数值耦合传热计算方法研究了四排管双开缝翅片管式换热器的传热特性和阻力特性,获得翅片附近空气的速度场和温度场,分析了开缝对翅片管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并针对翅片间距和开缝高度对翅片管换热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了开缝高度和翅片间距针对换热系数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8.
刘丹  成毅  胡明月  盛倩云  周昊 《化工学报》2020,71(2):575-583
换热器烟气侧自身结构参数和外界条件是影响换热器换热及阻力特性的主要因素,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方法研究了翅片螺距及烟气含水量对齿形螺旋翅片管束换热及阻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翅片螺距3.63~8.47 mm范围内,烟气侧 Nu随着翅片螺距的增大而增大,在不同入口烟温下,相对于3.63 mm翅片管,5.08 mm和8.47 mm翅片管 Nu分别增大3%~6%和9%~14%, Eu随着翅片螺距的增大而减小,相对于3.63 mm翅片管,5.08 mm和8.47 mm翅片管 Eu分别减小30%和50%左右;烟气含水量的适当增大,有利于提高齿形翅片管束的换热及阻力特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内外翅片管换热器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简称PSO)是一种新型的优化算法,今把PSO应用于内外翅片管换热器的结构尺寸优化,建立了物理数学模型,开发了C 程序.把体积作为优化目标函数,以换热面积和压降作为约束条件,对管子横向间距、纵向间距、管排数、外翅片间距、换热器在与热气流垂直方向的长度进行了优化,并与利用遗传算法的文献结果对比:在相同的设计参数和相同的优化变量搜索范围条件下,体积减小9.5%,重量减轻16%,优化计算时间减小一个量级,PSO应用于换热器优化设计优于遗传算法.  相似文献   

10.
翅片管式换热器作为制冷和空调装备中的一种重要设备,具有结构紧凑、制造简单、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它的运行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换热系统性能的优劣。翅片管式换热器空气侧传热性能以及速度场、温度场分布对换热效果的影响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利用CFD技术对圆管平直翅片和圆管开缝翅片换热器两种形式下外部空气与翅片的换热效果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圆管开缝翅片换热器的换热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换热器热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曾全生 《化工设计》1998,8(1):22-23
对管壳式换热器传热过程各热阻进行数量级估计,并对总传热系数随各热阻的变化规律进行数学分析。  相似文献   

12.
高效的换热设备--板式换热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扼要介绍板式换热器的类型及其选用要点,着重介绍了上海化工机械二厂在板式换热器行业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换热器传热数值模拟的两个假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管壳式换热器的数值模拟所采用的数值模型发展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列出了管壳式换热器壳程和管程数值模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接着对换热器的整体传热模拟作了简化,提出两种假设,并举例进行数值模拟验证,结果表明:温度场的分布与假设相近。这样对换热器的数值模拟给出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基于微层蒸发强化传热理论,对热虹吸管内部设置分流管结构强化沸腾传热机理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分流管强化热虹吸管内部沸腾传热模型,并通过大量试验研究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同时对热管换热器能量控制方程采用有限差分法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不仅证明强化传热理论分析与计算方法的正确性,而且表明热管内部强化传热有利于提高热管换热器传热能力、改善热管换热器传热性能及优化热管换热器结构,为工程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热管用于螺杆的传热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热管式螺杆的热模型,计算出了热管式螺杆的总传导率,进而得出了热管式螺杆的传热方程。  相似文献   

16.
新型换热器与强化传热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介绍了几种新型换热器的性能、构速特点和应用情况,并分析了相应所采用的强化传热技术,最后提出新型高效节能换热器的发展方向,以促进新型高效换热器和强化传热技术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研究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热处理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设计换热器时,对于壳程及管程进行热处理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20.
Deep Heat     
《化学与工业》2023,87(4):18-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