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中华医典》为工具,检索汉唐医籍中治疗水肿病的方剂及相关药物,并对其进行频数分析,从文献角度出发,就汉唐医家对水肿病病名、分类、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的论述加以整理归纳,以探究汉唐时期医家治疗水肿病的方药规律。  相似文献   

2.
《外台秘要方》对水肿病证治研究发展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肿病为中医常见病 ,历代医家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唐·王焘《外台秘要方》对唐中叶及其以前水肿病的研究进行了全面总结 ,在该病的病因病机 ,辨证分型及其证治方药方面作了详细地阐述 ,对后世水肿病的理论及临床研究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室性心律失常属于中医学心悸范畴,而阴虚火旺证是心悸常见证型之一。病机是证候的根源,证候决定方药。历代医家对阴虚火旺型心悸的病机、证候和治疗进行了研究,逐渐形成其"病机-证候-方药"体系。在追溯心悸阴虚火旺学说源流的基础上,研究其"病机-证候-方药"体系是提高疗效的重要环节,对于中医药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分析李东垣"阴火"学说与冠心病室性早搏因机证治上的关联性,探讨从阴火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新治疗思路。文章首先概述李东垣阴火的理论渊源、核心病机和代表方药;并概述中医对冠心病室性早搏的病因病机认识,侧重强调冠心病室性早搏从脾胃论治切入,具有火热病机。在病因病机治疗方药上找到阴火学说与冠心病室性早搏的共通点:(1)共同的病因:脾胃内伤;(2)共同的病机:气火失调,升降失常;(3)"阴火"代表方药对冠心病室性早搏的治疗作用被部分证实。因此,从李东垣"阴火学说"论治冠心病室性早搏无疑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金匮要略》对水肿病称为“水气”。《金匮·水气病篇》(以下简称本篇)是张仲景论述水气的专篇,本篇对水气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及预后判断等都作了较详细的论述,篇中所载方药至今仍有效地应用于临床。现就其主要学术成就作一探讨。1 详论病因,明析机理水肿病最早在《内经》中已有记载,但对其病因论述之详细和病机阐述之明确则始于本篇。如本篇第4条指出了感受外邪,寒气外束,卫阳被郁,肺失通调或肾阳不足,寒从内生是导致水气病的主要病因。原文曰:“寸口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水不沾流,走于肠间。”寸口主肺,又气通肺,寸口脉…  相似文献   

6.
考证记载"脾心痛"的古代文献,从"脾心痛"的病因病机及治疗的方药来看,均以中焦寒湿内滞等记载为主。急性胰腺炎以里、实、热证为主。再从历代医家对"胃心痛"的病因病机分析、病证分类及方药治疗来看,属里实热病证的"胃心痛"更适宜用于急性胰腺炎的中医病名归属。  相似文献   

7.
牛春兰  马文辉 《光明中医》2010,25(7):1133-1134
通过研究三部六病辨证论治体系对水肿病的分类用药,进一步了解"经方"在水肿病的证、机、法、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更好领会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优势。  相似文献   

8.
卫蓉教授,系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贵州省名中医,国医大师刘尚义教授的弟子,临床善治中医内科疑难杂症,注重护阳气,祛邪气。水肿病是内科常见疾病,也是肺脾肾膀胱等多种内科疾病的外在表现。卫老师通过研究黔贵地区水肿病的病机特点,认为水肿的病机核心为阳气不足、寒湿内侵,擅长围绕其核心病机实施水肿的治法纲要,即善用温伐相合法治疗水肿病,现介绍其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9.
方药中倡导的中医辨证论治的步骤、方法和模式对提高辨证论治水平、促进辨证论治规范化的确立具有重要指导价值.概述方药中教授对病机十九条的发挥与运用.论述了方药中教授根据病机十九条,把辨证论治分为五个步骤.即定位、定性、必先五胜、治病求本、治未病.认为自掌握"五步法"以来,治疗一些疑难病证,疗效明显提高,颇感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10.
田琳  朱建贵 《天津中医药》2017,34(10):680-682
"异病同治"指不同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可采用相同的治法方药进行治疗,即证同治亦同。骨质疏松和动脉硬化在病程进展过程中可出现相同的病机——肾虚血瘀,临证时结合疾病自身特点及患者个体情况,应用"异病同治"这一法则,采用补肾活血法治疗均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以病机为导向的治疗策略是目前中医辨证论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对部分医家运用核心病机探讨疑难病症的辨证和用药临床经验的进行了总结。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笔者认为诊治疾病只有抓住核心病机,才能提纲挈领,把握病症实质,提高临床效果。笔者运用核心病机思想进行临证治疗,在诸多病症中取得的良好疗效,总结出"核心病机-证候-处方"为思维导向的理法方药体系,其具有较强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喻昌为我国明末清初著名医家,《医门法律》为其代表作,书中记载有喻氏对水肿病论治用药的几十年临床经验总结。其论水肿病机"水病莫不本之于胃","其权尤重于肾",治疗"水病以脾、肺、肾为三纲",并为医者订施治规范"律七条",较重视附子、生姜在方剂中的应用,同时喻氏用方擅于"生心之化裁",用药不拘一格,较多方剂中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13.
膜外气病作为水肿病的一部分,历代医家对其研究甚少。本文通过梳理研究膜外气的病名由来、病因病机、治疗特点、用药分析等几个方面,并与前代医家著作及经典进行对比,分析徒都子所处时代对膜外气的认识及临床特点,认为膜外气是属于中医水肿病的范畴,并将其与现代水肿病进行比较,以期可以更全面地反映膜外气病的本质,并反馈临床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张新雅  李运伦 《光明中医》2014,(8):1583-1585
肝阳上亢证是临床常见的证候类型之一,其理论的形成较为久远。本文通过将脏腑虚实与阴阳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肝阳上亢证的病因病机及演变规律,并从病机决定证候,证候指导方药的角度总结了肝阳上亢证的治疗方法与治疗方药。  相似文献   

15.
汗证的临床治疗应在辨证中对症狀的病因病机仔细推求,分清辨别阴阳虚实的主次,给予方药才能有方向。在中医的辨证论治中病因病机的方向决定了用的方药,只有方向对了才能达到目的。  相似文献   

16.
郭英慧  高杰 《辽宁中医杂志》2013,(11):2214-2216
缺血性脑卒中属于中医"中风"病,为临床常见高发病,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机制复杂,尚未完全明确;中医辨证论治疗效显著,具有独特优势,方药作用机制亟待深入探索。神经血管单元(NVU)是近年来缺血性脑卒中病机研究的新热点,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MMP/TIMP)系统动态失衡是其损伤和修复的关键启动因素。目前,未见缺血性脑卒中证候病机与NVU的深入报道。因此,以MMP/TIMP系统动态失衡对NVU的作用与机制为切入点,结合中医证型和方药治疗,开展整体性、动态性研究,不仅可有效指导临床方药治疗,而且可为进一步丰富、创新中风病的病机理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水肿病从肝论治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土流失致洪水泛览与水肿病有着一个共同的"病理"结果,那就是"水"的泛滥.本文运用中医学天人相应理论,透过自然界森林植被被砍伐破坏,水土流失致洪水泛滥发生发展的机理,引思水肿病的病因病机及其辨证论治,认为水肿病的发生发展与肝木也有着密切的联系.肝失疏泄,则全身气机紊乱,水液代谢紊乱,最终也可导致水肿的发生发展.因此,从肝论治也是水肿病基本治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周围性面瘫临床较为常见。笔者临证中发现,伏邪与此类面瘫关系密切,其病机易从"热化",临床治疗…"散时邪"与"透伏邪"并用,取得满意疗效。笔者从病因病机、方药分析、治疗思路等方面对银翘散在青少年周围性面瘫的应用进行探讨,并以验案佐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肾结石并积水的中医证治。方法根据中医理论,结合王小琴教授的临床经验,从中医病因病机、临床治疗等方面深入探讨肾结石并积水的病因病机及治法、方药。结果肾结石并积水的中医病因病机为湿热内蕴、虚实夹杂和瘀结内停,其病机关键在"瘀"。结论根据仲景血水同治理论,用桂枝茯苓丸合三金汤为祖方加减治疗肾结石并积水往往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历代医家对《伤寒论》第28条(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的病因病机与证治方药争议颇多。通过推演张仲景的诊疗过程,分析本条文病因病机与桂枝、芍药去留之争,认为本条文之病因为汗不得法后又经误下,病机为水停中焦,三焦气化与水液代谢不利,方药应遵循《伤寒论》原文"去桂"而"留芍"。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功能开结利水,宣通表里,临床上治疗水停中焦,三焦气化不利的病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