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东省淄搏市鲁中耐火材料厂开发研制的回转窑窑衬用高铝复合砖,是将耐火高温层与轻质隔热层复合成一体的新型回转窑内衬材料。该砖于1998年5月10日通过了省级鉴定,到会专家给予了高度评价。回转窑窑村用高铝复合砖采用了不烧工艺成型和特殊过渡结构,解决了性能差异悬殊的两种材料之间的结合问题,同时具有耐高温和保温的双重作用。由于高温层具有优良的高温性能,能充分满足窑内高温反应和磨损的要求;又由于具有合理厚度的隔热层,满足了保温减少热损失的要求。高铝复合砖在我公司氧化铝熟料窑上试用Zm,运转150天后还剩90—100mm,预…  相似文献   

2.
对活性石灰回转窑用复合砖的性能和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烧后复合砖工作层的强度达到103.2MPa,保温层的强度达到18.9MPa;工作层与保温层的界面基本消失,产生了新的过渡相,两相结合更加牢固,不易脱落,能满足生产的需要。复合砖内衬在活性石灰回转窑上有很好的使用效果,使窑体表面温度降低了50℃左右,使用寿命由原来的小于8个月提高到32个月。  相似文献   

3.
摘要:高炉炉缸内衬表面形成稳定的凝铁层将延长高炉寿命。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探讨了凝铁层的导热系数及炉缸区域气隙对高炉传热体系的影响;数学模型中凝铁层的导热系数采用修正后的结果,发现冷面附近的计算温度与热电偶实测温度不符,推断有绝热层(气隙)的存在。当绝热层(气隙)厚度在0.5~1mm时,计算温度与实测温度(正常炉况下)一致。通过引入绝热层(气隙)的概念对现有的传热模型进行了修正,绝热层(气隙)的厚度变化将影响炉缸凝铁层的厚度;发现当绝热层(气隙)厚度达到6.5mm时,凝铁层刚好完全消失;即绝热层(气隙)厚度的变化是影响凝铁层消失的主要因素,进而影响高炉长寿。  相似文献   

4.
高炉炉缸内衬表面形成稳定的凝铁层将延长高炉寿命。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探讨了凝铁层的导热系数及炉缸区域气隙对高炉传热体系的影响;数学模型中凝铁层的导热系数采用修正后的结果,发现冷面附近的计算温度与热电偶实测温度不符,推断有绝热层(气隙)的存在。当绝热层(气隙)厚度在0.5~1 mm时,计算温度与实测温度(正常炉况下)一致。通过引入绝热层(气隙)的概念对现有的传热模型进行了修正,绝热层(气隙)的厚度变化将影响炉缸凝铁层的厚度;发现当绝热层(气隙)厚度达到6.5 mm时,凝铁层刚好完全消失;即绝热层(气隙)厚度的变化是影响凝铁层消失的主要因素,进而影响高炉长寿。  相似文献   

5.
炭素回转窑内物料料层过厚,则物料煅烧不透.为解决此问题可在回转窑内衬增设翻料装置,即将原来的平滑窑内衬改为带有导流槽的凸凹内衬.为研究该内衬结构对窑内热工状况的影响,应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窑内流场、温度场、浓度场等作了耦合计算.结果表明,翻料装置结构的不同对窑内流场、温度场、浓度场的影响不同;合理翻料装置的安装,可以加速挥发分的燃烧,提高窑内温度,以达到解决料层过厚导致物料煅烧不透的问题又不增大炭质烧损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工业炉》2021,43(4)
回转窑作为煤系针状焦生产的主要煅烧设备,其内衬耐火材料的使用寿命直接影响回转窑生产效率,有时运行几个月或者半年就要停窑对内衬进行小、中修,维修时间长、费用高。本文在结合煅烧工艺特点基础上,采用新的内衬结构形式对某公司回转窑实施改造,实践表明,改造后可降低修窑时间1/3,提高使用寿命至10~12个月。  相似文献   

7.
郭长林 《钢铁》1992,27(1):12-14,19
本文用力学分析的方法,对回转窑衬的工作状态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其中规律,并应用此规律导出了合理的窑衬设计厚度。通过对承钢回转窑砖内衬工作状态的校核,发现了在特殊情况下,砖衬与简体间存在着相对运动。经采取适宜的措施后,使这种运动的破坏作用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8.
回转窑氯化焙烧银锰精矿,烟气中氯等组分容易导致耐火砖损坏,使回转窑运转率低。通过采用高强浇注料在回转窑筒体的内表面上浇注和同缝砌筑结构对回转窑内衬进行优化设计,提高了回转窑内衬的使用寿命和回转窑的运转率。  相似文献   

9.
氧化球团链篦机-回转窑系统内衬长寿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贯通 《工业炉》2010,32(4):43-44,52
介绍了氧化球团链篦机-回转窑用耐火材料内衬的长寿化的实践,阐述了氧化球团链篦机-回转窑用耐火材料长寿化的实现途径,重点说明了回转窑窑体、链篦机预热段、环冷机下侧墙、环冷机受料斗等易损部位内衬结构的改进和新材料开发,同时介绍了氧化球团链篦机-回转窑系统的科学操作维护对内衬寿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周丹 《工业炉》2012,(3):42-46
介绍了链篦机-回转窑-环冷机球团氧化生产线耐火材料的优化设计,分析了链篦机-回转窑-环冷机内衬耐火材料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对比了不同内衬结构形式的优劣,提出了热工设备耐火材料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链篦机-回转窑-环冷机球团氧化生产线耐火材料的优化设计,分析了链篦机-回转窑-环冷机内衬耐火材料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对比了不同内衬结构形式的优劣,提出了热工设备耐火材料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铝热-离心法制备的铁镍基合金内衬复合钢管的组织结构,分析了内衬层沿径向的成分分布,结果表明,铁镍合金合由奥氏体和铁素体两相组成,铁镍合金内衬层与碳钢基体之间形成了一个宽约20μm的马氏体过渡区,内衬层的成分呈梯度变化,合金元素的含量沿向由内表面到外表面逐渐降低,铝热-离心法制备的铁镍基合金铝含量较高,在内衬层内表面附近含量约为5%。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球铁轧辊辊颈材料含碳量高,焊接性较差,一般熔焊方法难以对其进行耐磨层修复。本文采用等离子堆焊方法进行球铁耐磨层堆焊,设计等离子过渡层和硬层堆焊合金粉末进行试验,测量堆焊层硬度并进行裂纹着色检查,根据试验结果得到堆焊性能良好的过渡层粉末和能适应不同硬度堆焊需要的硬层粉末材料。研究轧辊球铁辊颈的工艺方法,在轧辊扁面端头倒角处进行堆焊试验,解决了辊颈扁面边部耐磨层堆焊的工艺方法和材料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冶金设备学委会于2001年8月17日~20日 ,在贵州铝厂召开了“有色系统回转窑专题研讨会” ,共有17个生产厂、制造厂和研究单位的70名代表到会 ,会议收到关于回转窑的论文80余篇 ,20位代表在会上做了论文交流。广泛应用于氧化铝、水泥、精矿干燥、锌渣挥发、离析选矿等工艺流程中的回转窑 ,在使用中长期存在着窑内衬耐火材料寿命短、传动装置不平稳、窑头窑尾密封效果差等技术难题 ,导致回转窑运转率低 ,直接影响生产产量。此次研讨会主要就铝业公司氧化铝生产使用的回转窑内衬进行了深入地讨论。会议期间 ,…  相似文献   

15.
Cu基体表面PTA工艺制备Ni基耐磨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等离子粉末堆焊(PTA)工艺在Cu基体表面制备了Ni基耐磨层,对该耐磨层的微观组织、相结构、元素成分、显微硬度性能及高温耐磨性能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耐磨层与基体形成良好的冶金结合,稀释率仅为6%,且其显微组织细小,呈枝状晶形貌,硬质相呈弥散分布.耐磨层主要由y相固溶体、Cr23C6、Ni3Fe、和Cr7C3以及...  相似文献   

16.
干熄焦炉砌筑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辉 《四川冶金》2010,32(4):37-45
本文主要介绍了焦炉附属设备、干熄焦炉及一次除尘内衬结构,叙述了回转窑砌筑施工准备、施工顺序、施工工艺以及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方法及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7.
北京科技大学与辽宁镁矿公司、大石桥耐火材料厂合作,在φ3/φ3.6×60m 回转窑、φ2.6×13m 简磨机、D700-N 型鼓风机、变配电设备上进行了设备诊断技术的应用研究。他们采用手持式红外测温仪,测量回转窑窑体表面温度及其变化来监测诊断回转窑内衬故障,并用计算机进行监测管理,取得  相似文献   

18.
回转窑是工业生产中用来焙烧某些物料的一种大型设备.目前许多回转窑的控制仍是采用人工经验的方法进行的,控制效果不理想.本文将Fuzzy控制和Smith预估控制相结合,针对回转窑本身具有的大惯性,纯滞后,非线性等特点提出一种新的回转窑控制方法.通过对回转窑控制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新的回转窑控制方法具有很好的快速性和很小的超调量,能够满足回转窑工艺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天津钢管公司直接还原铁厂回转窑采用旋转浇筑法施工工艺,作为耐火浇注料内衬的砌筑方法。  相似文献   

20.
马钢三钢厂钢包内衬双层整体浇注 马钢三钢厂现已开始采用钢包内衬双层整体浇注工艺,即永久层和工作层全部用浇注料整体浇注成型。两浇注层之间加一层25~30毫米厚的间隔材料。这种材料保温性好,可减少浇注过程中的钢水温降;在钢包使用后期,间隔材料呈松歉状充填于两层之间,使工作层容易和永久层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