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届国际石油技术大会(IPTC)于2005年11月21日至23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该届会议由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协会(AAPG)、欧洲地球科学家和工程师协会(EAGE)、勘探和地球物理学家学会(SEG)和石油工程师学会(SPE)这四家当前油气行业最权威的学术和技术机构主办,是一次国际石油技术综合性会议。本次大会的主题是:“世界的可持续发展——科技与人”,旨在从科技与人力资源两个角度,探讨当前油气工业和世界能源供需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会议包括了勘探、油藏、钻井、生产、天然气中游和人力资源等内容。大会吸引了来自油公司、国际组织、学术机构和资源国政府的一千多名与会者。  相似文献   

2.
<正> 美国石油工程师学会成立于1922年。1957年,美国矿冶与石油工程师学会改组成三个学会,石油工程师学会是其中之一。1978年,该会已发展成有70多个分会、四万八千多名会员的国际性组织。会员是从事能源勘探和钻井开采事业的工程师、科研人员和公司经理。其宗旨是传播与石油勘探及开采有关的技术。  相似文献   

3.
1.NPRA年会美国全国炼制者协会(NPRA),是石油工业下游最大的专业协会、NPRA2000年年会将于3月26~28日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敦召开2美国全国腐蚀工程师协会(NACE)年会美国全国腐蚀工程师协会成立于1943年。NACE年会将于3月26~引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举行。3第83届美国石油地质家协会(AAPG)年会美国石油地质家协会成立于197年、AAPG第83届年会将于4月16~19日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召开。4.第32届海洋技术会议(OTC)年会第卫届OTC年会将于4月月~5月4日在美国休斯敦召开。5.第4!届职业测井分析家学会(S…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石油学会(CPS)、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学会(SEG)和欧洲地球物理学家及工程师协会(EAGE)联合主办,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石油物探学会与美国SEG共同承办的“CPS/SEG/EAGE北京’98国际地球物理研讨会暨展览”于1998年6月22~25日在中国大酒店举行。来自世界各地16个国家242名地球物理专家、学者与来自中国各勘探  相似文献   

5.
1. 新石油储量与资源评价体系建立取得重要进展 2007年,由美国石油工程师协会(SPE)、世界石油委员会(WPC)、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协会(AAPG)和石油评价工程师学会(SPEE)共同研发的<2007年石油储量与资源评价体系>(PRMS)获得了SPE董事会的批准.该体系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归类分级原则可以更好地符合实际商业评估程序;二是适用于勘探开发阶段包括非常规资源在内的各类石油资源的评估,而不需考虑其地下性质以及采用何种技术进行开采和处理.  相似文献   

6.
2000年2月22日,2000年国际钻井年会在美国路易斯安娜州新奥尔良市召开,会议由石油工程师及国际钻井承包商协会主持。中国海洋石油技术服务公司的郭永峰在会上发表了论文SPE 59263:以欠平衡方法改进勘探井的钻井过程及其在板深7井的应用。文中介绍了1998年初大港油田运用海洋石油钻井技术进行板深7井的设计及施工。论文首次公开了新的钻井过程中泥浆上涌过程的微分方程,并由此计算出的若干重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工作者协会石油地球物理勘探联合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一年九月七日至十一日在北京召开。美方出席会议的代表有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工作者协会主席贝瑞先生,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工作者协会与中国交流委员会主席琼斯先生,美国《地球物理》  相似文献   

8.
天津石油学会海洋石油工程专业委员会和渤海石油公司科学技术协会于1994年11月25日在海洋平台制造公司联合召开了“计算机软件开发和应用技术交流会”。 会议由渤海石油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孙德刚主持,参加会议的有:中海物探、中海技服、中海设计公司和渤海石油公司研究院、平台公司、海上工程公司和运输公司等15个单位50余名代表。 大会共交流论文13篇,内容涉及设计、建造、管理方面等。经评委认真评审,最后评选出优秀论文6篇。  相似文献   

9.
彼得·塞弗特(Peter Seifert)是奥地利石油和天然气集团公司(OMV)中东欧和俄罗斯地区的总经理,他同时也是即将于6月12—15日在维也纳举办的欧洲地质学家与工程师协会(EAGE)和美国石油工程师协会(SPE)欧洲大会暨展览的主席。会议之前美国《石油工艺杂志》的记者对塞弗  相似文献   

10.
在正于美国休斯敦举行的海洋油气技术大会(OTC)上,参展商纷纷展出各种最新研发的深海油气勘探设备和相关技术",朝深海进军"成为海洋勘探和开采领域的新趋势。一年一度的海洋油气技术大会是世界海洋勘探和开发领域最大规模的行业交流活动,这届博览会从4月30日开始至5月3日结束,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2  相似文献   

11.
《石油学报》2006,27(6):59-59
中国石油学会(CPS)自1980年开始与国际石油工程师学会(SPE)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1983年至今已先后在我国联合举办了7次国际石油天然气会议及展览会。为了加强国际间石油、天然气领域的学术和技术交流与合作,经过与国际石油工程师学会协调磋商,决定于2006年12月5—7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联合召开“2006年中国国际石油天然气会议暨展览会”。这次大会由中国石油学会和国际石油工程师学会联合主办,中国石油(CNPC)、中国石化(SINOPEC)、中国海洋石油(CNOOCLtd.)三大石油公司共同协办。本次大会的主题为“保持石油天然气的可持续增长”,涉及的技术领域包括:钻井与完井、健康、安全与环保、天然气、管理与信息、生产与作业、油藏动态与描述、海上作业与技术等。  相似文献   

12.
2001年3月,陈祖传先生赴利比亚进行技术讲座,在完成技术讲座后与该国19家石油公司的交谈中,心脏病突发,经抢救无效,于当地时间3月12日15时40分(北京时间21时40分)逝世,享年71岁。 陈祖传先生,生于1931年1月,浙江省宁波人。生前任物探局副总工程师、物探局高级技术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他是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员、中国石油学会理事、欧洲勘探物理学家及工程师协会会员、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家学会终身会员;中国石油学会物探装备分会与本刊的高级顾问。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地质学会、江苏省石油学会联合召开的苏北找油评价学术讨论会,于1980年9月23日至27日在江苏省扬州市召开。参加大会的除有江苏省石油普查勘探指挥部和江苏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所属的会员代表外,还有省地质局、省煤炭局、省冶金局、地质部石油地质中心实验室、海洋地质调查局、中国科学院南古所、地理所、胜利油田、安微石油处、浙江石  相似文献   

14.
正1869年5月4日,美国石油钻井工程师托马斯·菲茨·罗兰(Thomas Fitch Rowland,1832-1907)的"海洋石油钻探平台及装备"获得美国国家技术发明专利(专利号89794)授权。这是全球海上石油钻机与钻井平台的第一项发明专利。专利包括石油钻机与海洋钻井平台两个部分,其中海洋钻井平台可用于最大水深为50英尺的海域的石油钻探。  相似文献   

15.
《世界石油工业》2008,15(1):45-47
2007年3月,由美国石油工程师协会(SPE)、世界石油大会(WPC)、美国石油地质家协会(AAPG)和石油评价工程师学会(SPEE)共同研发的《2007年石油储量/资源管理体系》(PRMS)日前获得了SPE董事会的批准,并已在SPE网站上公布。此前新体系也已得到了WPC、AAPG和SPE的批准。由于该体系不仅是在广泛征询业内意见和各方反复磋商的基础上,对原有体系兼收并蓄加以发展而形成的研究成果,而且它也适用于重要性日益突出的非常规油气资源的评估,因此,成为当前资源评价领域国际公认的储量/资源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石油学会物探学会(SPG)与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学会(SEG)联合举办的碳酸盐岩石油物探技术国际研讨会于1990年8月24~29日在四川成都召开。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巴基斯坦、苏联、联邦德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和中国等9个国家的近20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大会执行主席孟而盛、陆邦干、俞寿明、John L.Dcvault,Stanley B.Joncs,P.H.Pan主持了会议,四川省副省长马林、中国石油学会物探学会主任潘瑗、SEG第二副主席Thomas L.Davis、四川石油管理局局长蒋长安分别在  相似文献   

17.
第十二届世界石油大会将于1987年4月26日至5月1日于美国休斯敦市召开.世界石油大会是石油界交换技术信息的最大的国际会议. 在这次大会上将有105篇技术报告和6篇特别报告分别在各有关技术小组会上宣读和讨论.这些报告的内容包括:新区的勘探、海洋技术、新的开采方法、提高采收率方法、机动车燃料和润滑剂、环境保护、未来的储量和石油经济问题等,将涉及世界石油界人士关心的所有重要课题. 除了分会讨论和圆桌讨论以外,一些国家委员会还将展览图书和放映科技影片. 据报道,很多国家石油界的重要人士均将出席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与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工作者协会(SEG)举办的石油地球物理勘探联合学术讨论会于1981年9月7日至11日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工作者协会主席贝瑞先生,SEG与中国交流委员会主席琼斯先生,美国《地球物理》主编古皮劳德先生等40名美方代表出席了会议.我方出席会议的有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  相似文献   

19.
郭学增1934年生,北京市人,中共党员,1958年毕业于前苏联莫斯科石油学院采矿系,获石油工程和电气工程双学位,并被导师推荐攻读研究生。现为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工程分会委员、美国石油工程师协会会员、《石油钻探技术》及《录井技术》编委。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授予的石油工业有突出贡献教育专家。兼任中油塔里木新技术服务中心总经理。长期致力于石油工程理论研究,近年侧重于综合录井技术及相关领域技术的开发、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多次出访美、德、俄国。近年来又有…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国际石油工程会议于1986年3月17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是由中国石油学会和美国石油工程师学会联合举办的。参加会议的代表有400余人,其中有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等14个国家的石油工程专家100余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