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基于箱包中典型物品与可疑物DR图像的灰度差异、典型物品区与可疑区间的灰度方差差异等判断依据,研究建立箱包检测DR图像中可疑区域的自动算法流程。该流程涉及DR图像的二值化,噪声干扰消除,图像形态学腐蚀运算和膨胀运算,可疑区域边界提取,可疑区标定。采用所研制的自动识别算法流程对典型DR图像进行处理。处理后的DR图像中的可疑物被清晰显示和标出。标示出的可疑物的图像边界与实物略有差异,这是本算法流程需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2.
DR图像的区域分割是箱包DR-CT检测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采用二维直方图阈值化方法,在一维直方图灰度信息的基础上,引入局部空间的信息,利用分水线算法在二维直方图垂直投影上求取分割阈值,取得了较好图像分割效果.  相似文献   

3.
根据锥束CT图像的特点,通过获取切片图像中的灰度拓扑结构,将整幅图像中的低对比度分割问题转化为在局部拓扑结构中的较高对比度分割问题.然后针对每个拓扑结构,根据设置的2个阈值和4个检测模板,判断当前模板区域是缺陷区域、噪声区域或者背景材质区域,并将4个方向的检测结果相加得到该拓扑结构的检测结果,最终的检测结果为各拓扑结构的检测结果之和.对空心涡轮叶片蜡模锥束CT图像的实验表明,该算法可有效提取低对比度缺陷信息.  相似文献   

4.
在箱包DR(DigitalRadiography)/CT安全检查系统基础上,开发了箱包DR/SSCT(singleslicespiralCT)检查系统,该系统可改善原系统检测客体耗时和漏检方面的缺点。研究工作分为更改数据采集系统和设计SSCT重建算法两部分,分别在模拟实验和物理实验中比较了各种SSCT重建算法的重建效果,并利用探测器数据插值提高重建图像质量。通过实验对照,本系统采用了360°LI(LinearInterpolation)和JH-HI(JiangHsieh-HalfscanInterpolation)加权重建算法。  相似文献   

5.
基于流域算法的重叠核径迹图像分割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克服核径迹图像检测过程中径迹交叠造成图像分析的困难,需将实际径迹图像中交叠在一起的径迹群分离为单个径迹.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先验知识的流域分割算法.首先,设定合理的区域面积阈值Ath,标记并剔除图像中的单个径迹区域,结果记为Ms;然后,设定有效腐蚀次数Eth,对粘连区域进行流域分割,结果记为Mc;最后,取Ms与Mc的并集作为分割最终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分割效果好,分割精度高达90%.  相似文献   

6.
在箱包DR—CT检测系统中,需要实现图像采集计算机和控制系统PLC之间的通信;针对这个问题,成功地设计和实现了一个通信模块,负责在二者之间传递相关的数据及信息,得到了很好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CT图像边缘提取的常规方法,引入了启发式搜索算法用于工业CT图像的边缘信息提取;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得到连接闭合的单象素边缘图像,为将来的序列CT图像三维重建提供了原始数据.最后针对箱包CT图像进行了算法验证,实验表明在图像存在噪声和伪影的情况下,算法仍能检测出满足三维重建需求的边缘信息.  相似文献   

8.
高精度工业CT图像因其包含物体三维信息而被广泛重视。尤其对于某些工件的缺陷检测,可利用图像分割技术进一步识别、突显缺陷,提高检测效率。针对一类工件的缺陷,对其高精度CT图像先后采用了比特窗算法进行预处理和二维直方图阈值法进行分割,突出显示了该类缺陷。该类方法对类似问题有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是一种功能性核医学成像设备,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检验和临床前研究。其核心探测器主要采用闪烁晶体阵列耦合光电器件阵列的模块化设计。该类型探测器需要对其泛场图像进行分割,制作晶体位置查找表。本文开发了一种针对双层错位的DOI-PET探测器的泛场图像晶体响应中心自动识别和分割算法。基于奇异值分解和均值漂移的算法实现顶层晶体中心的识别;基于自组织映射(SOM)神经网络的算法和均值漂移实现底层晶体中心的识别;采用基于欧氏距离的算法,实现了泛场图像晶体单元的分割。将本文所开发的算法用于整环(48张)PET泛场图像,晶体模块中心识别的准确率为99.34%,完成分割整张泛场图像的平均耗时为101 s。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所开发的泛场图像晶体响应中心自动识别和分割算法适用于双层错位的DOI-PET探测器,算法鲁棒性强、准确率高、运算速度快。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层成像方法:离散阵列分层成像法。离散阵列分层成像使用在水平方向离散分布的探测器阵列,只需对物体进行一次扫描,即可通过对扫描图像的数字聚焦,得到物体纵深方向上不同层次的图像。离散阵列分层成像适用于在快速扫描箱包或集装箱时获取粗略的分层信息。  相似文献   

11.
在箱包安全检查设备中使用192Ir作为辐射源,与用X光作为辐射源相比,它具有穿透力强、成本低以及辐射稳定等优势;另对放射源192Ir射线在箱包安全检查设备中的能量硬化和散射影响进行了分析。该系统CT断层扫描图像的密度分辨率小于2%,为今后进一步进行自动物性判别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本工作对192IrCT箱包安检系统的射线能量硬化和散射进行实际测量和Monte-Carlo模拟计算,对该系统的能量硬化和散射影响予以定量分析,并提供CT图像重建校正的依据和方法。测量与计算结果表明,射线在吸收体中能量硬化的影响大于散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了箱包DR-CT检测系统的原理,分析了控制子系统的功能,并详细介绍了控制子系统断层定位PID控制方案设计及其参数整定方法。基于PID控制的控制子系统大大减小了定位误差,其断层定位精度满足设计目标和要求。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了箱包DR-CT检测系统的原理,并详细介绍了其控制系统的功能、硬件结构和软件设计.基于现场总线和无线技术的控制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其功能符合设计目标和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为克服传统~(60)Co货运列车检测模式中检查员易疲劳、查验效率低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实用的列车图像检测方法,该方法以一套标准图像库为基础,通过对车厢图像与标准图像的配准和数字减影处理,凸显出二者的差异,然后根据差异程度进行风险分级,从而使图像检查员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查,提高了系统的检查效率。该系统已在中国多处铁路口岸装备运行。  相似文献   

16.
应用于集装箱、箱包CT检测系统的三维成像方法是此类工业CT检测系统产品化的重要研究部分。参考其它领域的CT三维成像方法,提出了三种可行性较大的成像算法,轮廓线连接法Marching Cubes(MC)方法以及基于距离函数的MC方法,并加以比较。对于集装箱、箱包CT检测系统的三维成像功能研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60Co集装箱检测单源-双视角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与特点、系统构成与性能指标以及推广应用。双视角集装箱检测技术通过增加1组探测器阵列,获得两个不同视角的集装箱辐射透射图像,实现对集装箱的双视图对比检测并可生成集装箱的虚拟3D图像,从而实现立体检测,有效改善扫描图像中前后重叠物体和杆状物体的图像分辨效果,显著提高夹藏枪支武器的检出效率。双视角集装箱辐射成像检测技术是常规的单投影集装箱检测技术的重要发展,已在中国海关多个口岸装备运行,并取得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郭肖静  吴志芳  苗积臣 《同位素》2014,27(4):219-222
为提高钴-60集装箱检查系统所得辐射图像的可识别度,提出一种基于图像灰度特性的伪彩色变换方法。该方法首先对辐射图像进行预处理,保证本底灰度的像素映射到灰度0附近,然后根据辐射图像的直方图,动态地将颜色表中的颜色分配到不同灰度上,并根据奥斯特瓦尔德颜色体系设置颜色表,使得彩色的显示更有层次感。该方法应用于某海关集装箱检查系统,取得了较好的显示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