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24 h内平均血糖水平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STEMI患者195例,按照入院后24 h内MBG水平分为三组,分别为A组(<7.8 mmol/L)、B组[(7.8~10.9)mmol/L]、C组(≥11 mmol/L)。记录患者的基线资料、7 d及30 d时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比较不同血糖组别之间的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三组在7 d、30 d时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B组和C组在7 d与30 d时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发生率与血糖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STEMI患者入院后24 h MBG与近期病死率以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入院即刻血糖水平对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急诊冠状动脉内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术后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179例行急诊PCI的ST段抬高的AMI患者,按行急诊PCI前即刻血糖(blood glucose,BG)水平分为3组:BG≤7.0 mmol/L为A组68例、7.0 mmol/L<BG≤11.0 mmol/L为B组74例和BG>11.0 mmol/L为C组37例.3组患者入院24 h内均行相关的临床检查(总胆固醇、甘油三脂等),并观察了住院期间病死率及住院期间总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在年龄、性别构成、吸烟、既往高血压、高脂血症、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比例、梗死前心绞痛及胸痛发作至PCI时间方面三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在既往糖尿病史方面三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C组入院即刻BG明显高于A、B组(P<0.05);C组入院即刻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A、B组(P<0.05);B组CK-MB峰值高于A组(P<0.05);C组病变血管支数高于A、B组(P<0.05);而住院期间总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住院期间病死率分别为C组37.8%和20.7%,B组27.0%和4.1%,A组16.2%和2.9%,三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实施急诊PCI的ST段抬高的AMI患者入院即刻血糖升高预示院内病死率及总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高,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3.
刘志文  闫建卫 《中外医疗》2011,30(35):46-46,48
目的观察入院时随机血糖水平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对173例急诊PCI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入院后即刻的随机血糖,将患者分为3组:A组(血糖〈7.8mmol/L);B组(血糖7.8~10.9mmol/L);C组(血糖≥11.0mmol/L)。结果急诊PCI后,合并高血糖的B组、C组患者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O-1级所占比例高于血糖正常的A组(分别为23.4,35.1∶14.1,P〈0.05),TMPG达3级所占比例低于A组(分别为75.1,58.6∶85.3,P〈0.05)。结论随机血糖水平影响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心肌组织灌注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早期空腹血糖水平与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发病24h内空腹血糖水平,将227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剔除既往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3组:A组(血糖〈6.0mmol/L),B组(血糖6.0~7.8mmol/L),C组(血糖〉7.8mmol/L)。分别对3组患者住院期间充血性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心原性死亡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随着空腹血糖水平升高,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呈逐渐增加趋势,3组间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率分别为8.57%、26.1%、35.9%(P〈0.01),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15.2%、27.5%、39.6%(P〈0.01);但心原性死亡发生率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3.81%、10.1%、13.2%,P〉0.05)。结论:非糖尿病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早期空腹血糖水平是与近期预后密切相关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糖水平对其心功能、预后及1年后病死率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06年1月~2008年10月问所有符合STEMI患者217例.根据入院后即刻随机血糖分A组(血糖〈7.8mmol/L),B组[血糖(7.8~10.9)mmol/L],C组(血糖≥11.0mmol/L)三组。观察心脏不良事件、心因性死亡、再次心梗、心绞痛复发情况。结果心功能等级随着糖代谢异常程度的增加而增加。三组血糖水平、有糖尿病史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血糖水平是STEMI患者心脏事件发生、死亡、心绞痛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伴高血糖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功能及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入院即刻血糖水平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 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住院死亡率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作者所在医院行急诊PCI治疗的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其中,男性98例,女性22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68.1岁±4.3岁。按入院即刻血糖(SG)水平分为3组:SG≥6.1mmol/L为A组(强化治疗组)44例,SG≥11.1mmol/L为B组(常规治疗组)31例,血糖正常为C组45例,分别对3组患者住院期间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再梗死、梗死后心绞痛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心脏性死亡、急性心力衰竭、再梗死、梗死后心绞痛、恶性心律失常等方面,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C组;而A、C组未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ACE发生率分别为C组8.9%,B组38.6%,A组29.0%,3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入院即刻血糖升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PCI治疗后,院内死亡率及总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血糖对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PCI患者144例,根据血糖分为三组,A组〈7.8mmol/L,68例,B组7。8~11.1mmol/L,43例,C组〉11.1mmol/L,33例。术后1周内行超声心动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B、C组患者年龄较大E(62.6±10.3)岁比(57.2±11.2)岁,P〈0.053。冠脉造影结果B、c组多支血管病变较多(67.4%、66.7%比50.O%,P〈0.05)。PCI术后TIMI血流分级3级,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B、C组明显降低[(51.4±7.0)、(49.6±7.1)比(58.5±7.2),P〈0.05]。30d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B、C组与A组比较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但有增加趋势。病死率C组明显多于A组(9.1%比1.5%,P〈0.05)。结论血糖升高的急性非ST段抬离心肌梗死PCI患者较血糖正常者心功能差,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高,病死率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血糖水平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入院即刻化验血糖,根据血糖水平分为正常组(6.1mmol/L)、轻中度升高组(6.1~11.0mmol/L)、高度升高组(11.0mmol/L),三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三组患者第7、30d时的全因性死亡、心源性休克、再梗死/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轻中度血糖升高组与正常组7、30d死亡、心源性休克、再梗死/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糖组与正常组7、30d死亡、心源性休克、再梗死/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度血糖升高组及高血糖组7、30d联合终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血糖水平越高,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越高,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入院时随机血糖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溶栓治疗的老年患者院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及6个月病死率的影响。方法:对64例STEMI溶栓治疗的老年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根据入院时急诊随机血糖,将患者分为两组:第1组(血糖<11.0 mmol/L)、第2组(血糖≥11.0 mmol/L)。结果:第2组患者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6个月病死率较高。结论: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老年患者,入院时合并高血糖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57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Hcy水平不同,将其分为H型高血压组(Hcy≥10μmol/L)96例和单纯性高血压组(Hcy<10μmol/L)61例,比较H型高血压组与单纯高血压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所占比例数以及比较H型高血压组的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Hcy水平。结果:H型高血压组与单纯高血压组相比,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型高血压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比例显著高于单纯性高血压组(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3组间血清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该3组血清Hcy水平分别同对照组比较,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型高血压与ACS密切相关,可通过降低Hcy水平,进而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过程中的临床效果,为心肌梗死的急救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4月~2014年3月收治的120例行直接PCI的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氯吡格雷组(A组)与替格瑞洛组(B组)。A组术前给予负荷量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600 mg)治疗,B组在术前给予负荷量阿司匹林(300 mg)+替格瑞洛(180 mg),术后常规剂量。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梗死相关动脉即刻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3级血流、术后1.5 h ST段回落、术后1个月心脏B超结果、出血事件、不良心脏事件、呼吸困难发生率。结果 B组术中即刻TIMI3级血流发生率为89.66%,ST段回落率为70.69%,左心室射血分数[(54.86±2.10)%]显著升高,30 d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5.17%,呼吸困难发生率为24.14%,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应用于STEMI直接PCI患者,可以提高PCI术中即刻TIMI 3级血流发生率,改善心肌再灌注和预后,并不增加出血的风险,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入院血糖水平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复流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006~2011年共2000例ST段抬高型AMI并在发病24 h内成功进行急诊PCI的患者,分为无复流组和复流组,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冠脉造影和PCI相关的资料以评价复流现象。结果 2000例患者中发生无复流现象的患者为417例(20%),无复流患者入院血糖水平显著高于复流组患者(P<0.001);随着入院血糖水平的逐渐增加,无复流发生率也显著增加,血糖水平<7.8 mmol/L和>13 mmol/L时,无复流发生率分别为14.6%和36.7%(P=0.009)。结论入院血糖水平>13 mmol/L是ST段抬高型AMI患者急诊PCI后无复流的重要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3.
韩萍  宋丽萍  杨静文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0):2221-2223
目的 评价入院时高血糖对无糖尿病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分析我科2007年5月-2008年3月因NSTE-ACS收住CCU的24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时血糖水平将患者分为3组:血糖<7.8 mmol/L组、7.8 mmol/L≤血糖<11.1 mmol/L组和血糖≥11.1 mmol/L组,对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陈旧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患者的多支血管病变、肾功能不全、泵衰竭及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心肌肌钙蛋白T(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11.1 mmol/L组、7.8 mmol/L≤血糖<11.1 mmol/L组患者严重泵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及死亡的发生率较血糖<7.8 mmol/L组患者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11.1 mmol/L组严重泵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及死亡的发生率高于7.8 mmol/L≤血糖<11.1 mmol/L组,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高血糖、肾功能不全、KillipⅢ/Ⅳ级及年龄是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入院时高血糖是NSTE-ACS患者院内临床不良结果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4.
张士文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1):1389-1390
目的分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近期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5月115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24 h内高敏C反应蛋白测定最高值,分为A、B 2组,A组hs-CRP≥80 mg/L,B组hs-CRP〈80 mg/L.比较2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及死亡发生率。结果 A组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为36.7%,明显高于B组的发生率12%,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心力衰竭(Killip分级Ⅱ级以上)发生率A组为38.3%,明显高于B组的13.2%,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A组为31.9%,B组为11.8%,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病死率A组为8.5%,B组为3.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hs-CRP测定值≥80 mg/L者,住院期间梗死后心绞痛、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入院血糖水平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无糖尿病史的ACS患者110例,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55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NSTEMI)25例,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STEMI)30例。分别测各组发病后入院时随机末梢血糖以及第2 d空腹血糖,记录患者血糖水平及其在住院期间发生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包括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死亡。结果 UA组空腹血糖异常的发生率和平均空腹血糖水平在3组中均最低,NSTEMI组居中,STEMI组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发现血糖最高的STEMI组MACE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的危险程度与血糖水平程度以及血糖异常的发生率呈正相关,高血糖是ACS患者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刘万莲  郭文  陈超 《疑难病杂志》2012,11(6):411-413
目的研究冠心病(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稳定性心绞痛、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合并糖调节受损及糖尿病患者,在行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6个月发生的心血管事件。方法将2008年9月—2010年9月行PCI治疗的患者206例,随机分成4组,糖尿病组(A组)70例、空腹血糖受损组(B组)36例、糖耐量减低组(C组)35例、非糖调节受损组或正常血糖组(D组)65例。对4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比较;部分患者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等,对近期预后进行评估。结果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比较,A、B、C组冠状动脉三支病变、左主干病变、C型病变均多于D组(P<0.05);心功能方面,6个月时心脏超声测EF值,结果示:A、B、C、D组之间比较无差异(P>0.05)。对有心绞痛症状的患者进行运动试验初步筛选,A、B、C组运动试验结果阳性发生率与D组比较有差异(P<0.05),而A、B、C组之间比较无差异(P>0.05)。4组患者中对运动试验阳性的患者复查冠状动脉造影,A、B、C组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高于D组(P<0.05);A、B、C组新出现其他血管病变的发生率高于D组(P<0.05)。A、B、C组HbA_(1c)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调节受损与2型糖尿病有类似血管损害,早期发现血糖异常、尽早干预血糖对PCI患者预后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性期ST段抬高形态与近期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AMI)患者急性期心电图ST段抬高形态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根据入院时心电图V3导联ST段抬高的不同形态将62例首次住院的AAMI患者分为3组:A组(ST段呈弓背向下抬高)18例,B组(ST段呈斜坡状抬高)27例,C组(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17例。测定3组患者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PK)峰值、左室射血分数(LEVF),记录住院4周内严重并发症(包括恶性心律失常、左心功能不全和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以及住院4周内的死亡率。结果3组患者血清CPK峰均值分别为2014.4、4486.8和5826.9IU/L,A组CPK峰均值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和P<0.01),B组CPK峰均值显著低于C组(P<0.05);而3组患者LEVF分别为62.1%、48.6%和38.7%,A组LEVF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和P<0.01),B组LEVF显著高于C组(P<0.05)。A组住院4周内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和4周内死亡率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5),而B组和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AMI早期V3导联ST段抬高的不同形态可以反映心肌缺血性损伤的严重程度,入院时心电图V3导联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对AAMI患者的近期预后可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李文涛  刘蕊 《中国医药导刊》2009,11(8):1290-1291
目的:观察入院血糖升高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243例急性STEMI患者,根据入院即刻血糖水平分为高血糖组(血糖>11 mmol/L,55例)和血塘正常组(血糖≤11 mmol/L,188例),观察两组患者院内死亡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无论是否合并糖尿病,高血糖组患者院内死亡率较血糖正常组患者显著增加(14.5%比5.3%.P=0.009),院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亦显著增多(32.7%比20.7%,P=0.026).结论:急性STEMI高血糖患者院内死亡及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显著高于入院血糖正常者.  相似文献   

19.
苏广强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2):2780-2781
目的:探讨患者入院血糖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入院的AMI123例纳入研究。记录基线时各指标及入院时的血糖值及住院期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和死亡等不良事件发生数。按血糖水平进行分组,A组3.9~6.9mmol/L、B组7.0~11.09mmoml/L、C组≥11.1mmol/L。比较组间临床情况和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探讨住院期间AMI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影响不良事件发生的变量分别是入院时血糖水平、心肌梗死面积(CK-MB值评估)、心肌梗死范围(MIS)、ST段抬高、再梗死率、心率。各组比较,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有显著差异;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入院血糖水平等因素与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相关。结论:入院血糖水平与AMI患者住院期间预后不良相关,入院血糖水平升高是影响AMI患者预后的标志。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预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脏终点事件的情况。方法:选择60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全部患者入院治疗12 h内根据静脉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分为观察组(hs-CRP≤4 mg/L)与对照组(hsCRP>4 mg/L),每组30例,对比两组患者随访1年时出现心脏不良事件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心脏终点事件的概率为23.33%(7/30),明显小于对照组的53.33%(1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静脉血内C-反应蛋白水平是预测心脏终点事件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