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20,(3)
从审美意识入手,将2017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现阶段数学教学现状相结合,进一步分析数学审美意识,并结合具体的数学实例来说明审美意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给出培养高中学生数学审美意识的一些方法。高中生数学审美意识的培养不仅仅在于让学生去发现数学美,更重要的是去创新,去创造新的数学美。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15)
<正>审美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念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感情和能力的教育。数学知识中包含着很多美的因素,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重视美育功能,让学生处处感受到数学美,对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具有深远的价值和意义。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认为数学是一门令人乏味的学科。之所以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1,(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学好数学,首先应想方设法让学生喜欢数学,使学生感知数学的趣味性、神秘性和它的美妙性。通过有趣的数字游戏、数字魔术、数字迷宫的破解可以感知数学的神秘性;借助自然界中美好事物神奇的黄金分割数感知数学的巧夺天工;通过数字在古诗词中的应用,我们在感叹古人的聪明才智时,不得不承认数学本身的内在美;古代著名建筑、世界绘画艺术代表作、音乐巨著和我国古代算盘游戏与数学原理、数字数据的巧妙结合,更加印证了数学学科的内在美。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9)
埃舍尔是将理性思维和艺术表现发挥到极致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他将数学思维融入了绘画艺术创作,为绘画艺术增添了数学之美,其作品被科学家认可。研究埃舍尔绘画艺术中的数学之美,对于将绘画艺术和数学进行融合,为后人创造出更多充满数学之美的绘画作品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6)
在教学中应当把数学美真正体现出来,加强数学美的教育,是加强学生美育的一个有效方法,也是强化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措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特点结合数学中的"美"创造美的文化环境和优化教育美从而实施美育教育,最终才能实现对小学生的美育培养。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12)
诗歌的意境是美的艺术创造,诗歌的鉴赏也是艺术的审美活动。审美素质教育是培养人们感受美、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进行的一种有计划的美感教育活动。它通过对自然界、社会生活、艺术作品中的美的事物或现象的感动来进行教育。因此,古诗教学要再现出真、善、美的艺术情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知、情、意的统一,受到美的教育和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审美素质。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22)
美术本身就是一门传递美的艺术,尤其是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应用情感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促使学生不断地发现美、创造美。文章探讨了情感教育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建立基础,对情感教育的应用价值和作用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加强情感教育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11)
创新意识是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指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大纲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应对创新意识的培养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6,(6)
文章阐述通过美术教学中的感受、鉴赏、表现、创造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分析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有意识地引领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从而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13)
美术课程教学不管涉及"造型·表现"还是"设计·应用"等领域,都会涉及观察欣赏发现美、观察写生或记忆绘画创作表现美和奇思妙想创造美,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构成美术教学三部曲。文章以理论结合案例加以论述、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