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小儿肺炎的临床X线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加强对小儿肺炎的认识及重视 ,提高 X线对本病的早期诊断率。明确诊断小儿肺炎具有代表性的 X线征象。方法 :对采用日本导津 80 0 ,双台双管 X线照相机所拍摄的胸部后前位片及结合临床而明确诊断的 2 0 0例小儿肺炎进行分析(均为 4个月~ 7岁之间 )。结果 :表现为急性肺气肿的占 10 .0 % ;肺门改变的占 9.0 % ;肺纹理发生改变的占 15 .0 % ;肺过度充气者占 13.5 % ;纵隔及心缘模糊者占 1.5 % ;空气支气管征阳性者 3.0 % ;心脏大血管及肝脏改变占 1.0 % ;典型大叶性肺炎者占2 .5 % ;大片状阴影者占 9.0 % ;小片状阴影者占 15 .0 % ;小片状阴影合并肺门影变化者占 10 .0 % ;肺纹理增强合并肺门增大者占10 .5 %。结论 :急性肺气肿、肺门及肺纹理的改变是婴幼儿肺炎的早期 X线征象。诊断小儿肺炎有代表性的 X线征象主要包括肺部过度充气 ,肺门影增浓 ,肺纹理增强 ,纵隔及心缘模糊 ,局限性肺气肿 ,空气支气管征 ,心脏大血管及肝脏改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加强对小儿肺炎的认识及重视,提高X线对本病的早期诊断率.明确诊断小儿肺炎具有代表性的X线征象.方法:对采用日本导津800,双台双管X线照相机所拍摄的胸部后前位片及结合临床而明确诊断的200例小儿肺炎进行分析(均为4个月~7岁之间).结果:表现为急性肺气肿的占10.0%;肺门改变的占9.0%;肺纹理发生改变的占15.0%;肺过度充气者占13.5%;纵隔及心缘模糊者占1.5%;空气支气管征阳性者3.0%;心脏大血管及肝脏改变占1.0%;典型大叶性肺炎者占2.5%;大片状阴影者占9.0%;小片状阴影者占15.0%;小片状阴影合并肺门影变化者占10.0%;肺纹理增强合并肺门增大者占10.5%.结论:急性肺气肿、肺门及肺纹理的改变是婴幼儿肺炎的早期X线征象.诊断小儿肺炎有代表性的X线征象主要包括肺部过度充气,肺门影增浓,肺纹理增强,纵隔及心缘模糊,局限性肺气肿,空气支气管征,心脏大血管及肝脏改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简称MAS)的临床X线特征,进一步提高X线诊断水平。方法:回顾经X线平片和临床证实的8 l例胎粪吸入综合征并进行讨论。结果:X线征象因吸入量和胎粪羊水相对含量多少而异。其中65例X线表现程度相对较轻,表现为两肺纹理增强,轻度肺气肿征,部分可见小颗粒状影;16例较重显示两肺满布结节状和斑片状模糊影;5例并发气漏;合并肺内感染10例;合并ARDS 2例;死亡4例;2例放弃治疗。结论:胸部X线平片对MAS的诊断及其疗效评价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一侧肺门影增浓伴放射征对早期中心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支气管镜及病理证实为早期中心型肺癌的9例病例X线胸部正侧位片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5例,女4例,年龄41—68岁,平均54.5岁。结果:显示右肺门影增浓伴放射征6例,左肺门影增浓伴放射征3例,其中发生于右上叶支气管4例,中间段支气管3例,左上叶及舌叶支气管各1例,病理结果为鳞癌5例,腺癌3例,未分化癌1例。结论:一侧肺门影增浓伴放射征为早期中心型肺癌的一种X线征象,认识这种征象对中心型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X线平片检查对胸部闭合性肺实质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3例胸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X线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本组资料的观察,将其X线表现形态主要归纳为:①直接征象:肺挫伤、肺撕裂伤、肺血肿等类型;②间接征象:单纯性气胸、血气胸、皮下气肿、纵隅气肿等。结论X线平片对胸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和治疗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超声、胸部X线片应用在新生儿肺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江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50例疑似新生儿肺炎患儿,均接受超声、胸部X线片检查,并比较两者的诊断效果、超声图像特点。结果 50例疑似新生儿肺炎患儿经临床综合诊断确诊46例。超声诊断新生儿肺炎的准确度为92.00%、灵敏度为93.48%、特异度为75.00%,均高于胸部X线片的72.00%、76.09%、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临床综合诊断确诊为新生儿肺炎的46例患儿均出现B线(100.00%),有37例胸膜线异常(80.43%)、3例胸腔积液(6.52%)、32例肺实变(69.57%)。结论 与胸部X线片相比,超声诊断新生儿肺炎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更高,安全性亦较高。  相似文献   

7.
张文娟 《药物与人》2014,(10):195-196
目的:了解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特点,提高诊断、治疗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67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8个月1岁4例,占6%;1—3岁16例,占23.9%;4--7岁31例,占46.2%;8--12岁16例,占23.9%。咳嗽占100%;发热占61.2%;47.8%无肺部体征。胸部X线表现有右肺病变者占34.3%,左肺病变者占17.9%,双肺病变者占47.8%;呈现小片状或云絮状阴影的双侧或单侧肋隔角变钝占26.9%,肺纹理增粗伴肺门影增大占34.3%,节段性或大叶性高密度影占20.9%,单纯肺门阴影增大占17.9%。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lgM全部阳性。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高发于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婴幼儿亦有较高比例。9%病例有并发症,适时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lgM有助于诊断。使用红霉素、阿奇霉素疗贯治疗效果显著,总疗程4—6周。  相似文献   

8.
李志忠  陈桂英 《现代保健》2011,(31):104-106
目的探讨婴幼儿肺炎的早期X线征象,旨在提高婴幼儿早期支气管肺炎的X线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分析经拍片动态观察的婴幼儿肺炎早期CR照片及治疗过程或治疗后的CR照片共72例,所有病例均经住院治疗证实。结果婴幼儿肺炎早期的主要X线征象有肺内小病灶、局部肺气肿或肺膨胀、肺门增浓、支气管通气征、遮蔽征、呼吸功能障碍等.这些征象大都在发病1~3d即可出现,其中肺气肿为婴幼儿肺炎患儿出现最早且多见的X线征象之一。结论掌握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早期X线征象,并结合临床资料,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早期X线诊断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新生儿肺炎临床表现与胸部X线特征的关系,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159例新生儿肺炎的胸部X线摄片(简称胸片)资料,对早期X线表现进行分析并与其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比较。结果 159例胸片阳性结果 :双肺纹理紊乱、模糊75例(47.2%),纹理增多、增粗52例(32.7%),斑片状阴影78例(49.1%),颗粒状阴影42例(26.4%),肺气肿22例(13.8%),肺不张7例(4.4%),纵膈疝2例(1.3%),气胸2例(1.3%)。患儿最常见的症状和体征依次是呼吸急促、发绀,其次是咳嗽、吐沫、呛奶、三凹征。症状和体征与胸片对照分析发现,有肺部啰音者的胸片阳性率只占13.8%,而呼吸急促者的胸片阳性率最高,为84.3%。结论胸部X线摄片是诊断新生儿肺炎的必要手段,尤其对于只有症状而无阳性体征的新生儿肺炎的早期诊断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症的X线平片与CT诊断的价值。方法:支气管扩张症患者190例分别摄胸部X线平片和进行CT扫描,对比两种检查的影像学表现。结果:190例支扩患者X线平片表现正常者32例,漏误诊率16.84%;其余病例表现为肺纹理增重紊乱,部分有“卷发”或杵状改变,或在肺纹理增粗紊乱基础上存在斑片样实变影。190例患者中有187例CT扫描存在异常表现,其中85例为管状、环状或椭圆形阴影,47例有散在或簇状分布的囊腔,其内可见液平,30例有柱状扩张和印戒征,25例患者表现为大小不一的串珠样扩张;漏误诊3例,漏误诊率1.58%。两种方法比较, X线平片漏误诊率较高( P<0.01)。结论:常规CT扫描对支气管扩张症诊断率高,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X线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方法]搜集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证实为小儿支原体肺炎79例的X线胸部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1)肺间质浸润型38例,表现为肺纹理增粗、增多、模糊或呈网点状阴影. (2)肺节段性或大叶性实质浸润型23例. (3)肺小斑片或扇形浸润型18例,病变自肺门向外呈扇形或放射状延伸.该组病例中并发肺门淋巴结肿大7例,胸腔积液4例. [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X线表现各异,易与细菌和病毒性肺炎相混淆,根据X线征像再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对早期诊断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分析儿童支原体肺炎的胸部X线表现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MP-IgM阳性支原体肺炎患儿的X线表现和临床特征。结果间质浸润23例(29.5%);小斑片或扇形浸润型28例(35.9%);肺门阴影增浓l5例(19.2%);节段或叶型实质浸润12例(15.4%),均有咳嗽,伴有发热症状。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X线表现各异,易混淆,应结合X线征象、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进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百草枯中毒的胸部X线表现。方法对16例百草枯中毒的病人进行胸部X线摄片检查并分析征象。结果 16例病例中,3例仅表现为肺纹理增多,13例出现肺实变影,9例出现肺纤维化及肺小囊肿,5例中毒程度重的病例尚合并气胸、胸腔积液、纵隔气肿及皮下气肿。结论百草枯中毒的胸部X线表现随时间的改变而变化,并与中毒程度密切相关。胸部平片检查可对百草枯中毒的病情及预后作出大致的判断。  相似文献   

14.
任飞 《中国保健》2010,(11):78-79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的x线表现。方法分析新生儿常规摄片和床旁片的x线影像表现。结果本组有吸入性肺炎和感染性肺炎。吸入性肺炎表现以右下肺为多见的小片状或小斑片状模糊影;感染性肺炎表现为以双中下肺多见,沿支气管分布的小斑片状模糊影。结论x线检查是新生儿肺炎的重要检查方法,x线胸部平片影像改变,在平片上不是单独表现的,而是几种影像混合存在。诊断时应密切结合临床,全面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DR)对小儿肺部隐匿性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本院20例小儿隐匿性肺炎的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20例胸片均存在异常X线征象,左肺11例、右肺5例、双肺4例.病灶分别位于双侧膈肌重叠区及心影重叠区和两侧心影边缘区.X线征象以双侧膈肌区及心影区重叠的的异常阴影,呈"皮影征";心影边缘模糊、不清,为中叶及舌叶肺炎的征象.结论 DR诊断小儿隐匿性肺炎快捷而准确,优于X线诊断,为临床诊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DR)对小儿肺部隐匿性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本院20例小儿隐匿性肺炎的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20例胸片均存在异常X线征象,左肺11例、右肺5例、双肺4例。病灶分别位于双侧膈肌重叠区及心影重叠区和两侧心影边缘区。X线征象以双侧膈肌区及心影区重叠的的异常阴影,呈“皮影征”;心影边缘模糊、不清,为中叶及舌叶肺炎的征象。结论DR诊断小儿隐匿性肺炎快捷而准确,优于X线诊断,为临床诊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新生儿肺炎的临床与X线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分析134例新生儿肺炎的临床和X线表现。结果 本组病例中支气管肺炎87例(64.9%),大病灶肺炎28例(20.9%),大叶或节段性肺炎6例(4.5%),间质性肺炎13例(9.7%),临床表现典型而X线表现阴性5例(3.7%)。结论 X线检查是诊断新生儿肺炎的必要检查,及时准确的X线诊断是临床治疗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朱奎江  王光建 《健康天地》2010,4(8):126-127
目的:探讨球形肺炎的X征像特点,以便与其他球形病灶,特别是周围型肺癌做出鉴别诊断方法搜集50例经临床证实的球形肺炎的临床和CT、X线平片检查资料,采用多盲法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球形肺炎的主要表现:①病变两侧缘垂直于胸膜呈刀切样平直边缘,病变呈方形,是球形肺炎的特征;②病变局部及周围胸膜肥厚;病变所属支气管非狭窄性均匀增厚;肺门侧血管增多、增粗、扭曲,但无僵直及牵拉;病变非胸膜侧浅淡小片状高密度等强烈支持球形肺炎诊断;③抗炎治疗后病变疏散或明显缩小支持球形肺炎,提示可以继续抗炎治疗;④纵隔、肺门无明显淋巴结肿大,趋向支持肺炎诊断;⑤晕征、支气管充气征、病灶内肺泡征,不能过分强调其诊断价值。首诊平片显示病变的病例,平片可作为经济、简便有效的随诊方法结论CT检查是球形肺炎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赵波 《现代保健》2013,(5):107-108
目的:分析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胸部x线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表现,所有患儿于症状出现后行仰卧位胸部X线摄片,并对患儿行X线随访。结果:46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病灶分布于肺部双侧,呈多发病灶;15例均表现为双肺弥漫性磨玻璃影,其中8例伴有双肺散在分布的细颗粒状阴影,3例细颗粒状阴影以分布在肺底部较明显;20例表现为双肺颗粒状阴影明显融合伴有双肺散在分布的片状阴影,9例双肺可见支气管气相,13例伴有双肺散在分布的结节影,心影及膈影轮廓仍较清晰;3例表现为双肺呈毛玻璃阴影伴有双肺广泛分布的大片状影,并可见明显的支气管气相征延续至肺周边区,肺野透亮度明显降低,2例可见少量胸腔积液,1例可见纵隔气肿,9例患者的心膈影模糊不清,无法辨认。46例复查病例中,3例治疗无效死亡,其余患儿治疗及时病情稳定或好转。结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征象具有一定特征,结合其动态变化特点及临床资料,可及时、准确确诊本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颈椎病的各种X线征象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52例经临床诊断为颈椎病患者的X线平片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颈椎病的X线平片的各种征象。结果:颈椎生理弯曲改变、颈椎失稳、椎体缘骨质增生呈唇样改变、椎间隙改变、椎间孔变形、韧带病变及“双边、双突”征等为颈椎病的X线主要征象,本组诊断率为82.6%。结论:X线平片的特征性征象对正确诊断颈椎病有重要的价值,是目前既经济又简便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