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人类的面孔审美具有普遍共性,这与面孔所能传达的生物信息内容相关.结合美学、心理学、生物学等理论研究成果,可将人类面孔审美的生物信息评价划定为三个层次:第一,面孔审美包含着对"人性"度的衡量;第二,面孔审美包含着对人类繁殖潜能的评价;第三,面孔审美包含着对个体性格特质等社会化信息的考察.三者共同揭示了人类面孔审美的生物共性.  相似文献   

2.
老师的表情     
走过茫茫人海,见过张张面孔,有谁会留在你的记忆中?啊!老师!只有老师,那些我们所熟悉的脸庞——表情最丰富、最美丽、最生动。老师的表情是微笑。我们学习取得好成绩,老师最开心,喜盈盈绽开灿烂的笑容;我们思想品德有了进步,老师真高兴,好心情化作满面春风。老师的表情是语言。当我们遇到了困难,老师的表情很坚定,好像在说“战胜它,你能行”;当我们获得了殊荣,老师的表情很冷静,仿佛在说“向前  相似文献   

3.
客家方言在世界不少语言机构中是热门课题,在客家学中,亦为重中之重。客家民谚包含众多的信息,尚须进一步破解,它承载着整个的客家文化,也揭示着客家的历史,保持有客家的记忆,那永难磨灭的颠沛流离、艰难苦恨的历史记忆。因此,它也成了塑造一个民系的精神材料。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考据式的多学科资料与实证分析方法,对形象思维有限量化问题作了较系统的探索性研究。首先,通过对人类思维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数4奇点非同一般数互渗这一特殊现象的发现,根据大量历史事实、有关实验和现代科学理论,多方位地论证了人类视觉数觉阈限、感觉记忆库,一次只能对4个形象信息进行加工编码的形象思维有限量化定位点的整体关系,从而归纳出感觉记忆库信息存贮容量为4比特(bit)的结论。其次,将该数值与赫伯特·A·西蒙(HerbrtA·Simon司马贺)教授关于短时记忆库信息存贮容量4个组块的结论相对接,组合成结构合理、机制稳定的形象思维有限量化思维系统,由于记忆研究也是思维研究,无疑,思维包含着记忆,记忆包含着思维。从而建构了显示人类思维规律的两级量化模式,并对其应用前景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云南映象》的歌舞大量来源于民俗仪式。在整个歌舞中,祭拜神灵、生活劳作、节庆纪念等民俗活动仪式贯穿始终,包含着民族的文化记忆。民俗活动仪式具有唤醒、传承民族文化记忆的重要功能。因此,原生态歌舞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象征意味,积淀着深邃幽远的民族记忆。  相似文献   

6.
隐藏的面孔     
《新少年》2014,(10):38-39
也许你已经注意到了,在我们每天接触的大量物品中,从某些角度来看,会让你不由自主地产生想象。那些寻常物品无意中构成的生动表情,让人不禁莞尔。看完本期内容,你会多一双发现的眼睛,去寻找生活中隐藏的面孔。  相似文献   

7.
采用情绪启动任务研究面孔表情对身段线索情绪判断的影响。被试的任务是对目标刺激的情绪类型进行判断。结果发现,当前后情绪类型一致时被试的正确率最高反应时最短,而当两者类型不一致时被试的正确率最低反应时最长。实验结果表明,面孔的情绪判断同样能对身段线索的情绪判断产生影响,在对身体与面孔组合的情绪图片情绪判断任务中,加工的异时性可能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清月几多愁     
皎洁的月光撒在空旷的马路上,宛如一片银色的海洋,我在月光中沉浮,被卷入记忆的旋涡,叩开童年的梦境,那灿烂的笑脸便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相似文献   

9.
委屈的力量     
陈德进 《社区》2010,(5):25-25
由黑白记忆组成的课堂上,那个挑剔的老师,那一副严厉的面孔,似乎压抑得让整个教室的黄昏倍加的昏暗。男孩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幕。  相似文献   

10.
《新天地》2007,(11)
在许多家庭的相册里,记忆中,都珍藏着一张全家福,它见证了家人的奋斗成长,记录着家庭的聚合别离、辗转变迁,承载着人生永不释怀的温情……岁同流转,全家福中那些曾经稚嫩的面孔成熟了,一些慈爱的面孔消失了,那些当年依傍家人怀中的孩子又繁衍出自己的儿孙后代。这些从民间收集来的全家福老照片,张张让人怦然心动,更能看出时代的变迁。  相似文献   

11.
口语交际时表达者常用一些动作、姿势、表情等非语言手段(如点头、摇头、皱眉、微笑、翘大拇指等)来传递信息,这些指称或描述身体动作、姿势、表情等非语言手段的词或短语,有一些可以表达比较固定的语义,这类词语可简称为"动作表义词语"或"动作词语".具体考察<现代汉语词典>和<汉语大词典>中的此类词语的收录情况和释义处理,发现存在一些问题.那些结构凝固性强的、有固定义项的动作表义词语,词典应该系统收录,尽量避免多收或遗漏.对动作表义词语的释义,应该有统一的体例,释义项目尽量齐全一致,避免随意性;释义应完备周密,尽可能准确反映语言事实;释义用词应严谨一致;近义的动作词语的释义处理尽量照应周到.这项研究对词典收词和释义、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对学习型词典的编纂都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针对读者服务过程中出现的相关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了在读者服务过程中要重视对读者心理问题的缺陷研究,提出了馆员提供成功心理服务的情感因素以及心理服务中的工作艺术,从而使读者服务的质量得以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华威先生>与<在其香居茶馆里>虽同为中国现代短篇讽刺小说之传世名作,但二者的讽刺个性却背道而驰前者工于漫画化,后者巧于解扣子;前者力在聚焦,后者着意点睛;前者是冷嘲热讽,后者却是不动声色.正因如此,<华威先生>的讽刺风格是犀利明快、谑而不虐,有铺陈渲染、汪洋恣肆之美;<在其香居茶馆里>的讽刺个性则是精粹含蓄、客观冷峻,呈惜墨如金、笑里藏刀之秀.  相似文献   

14.
体态语是人类交际中最常见的一种非语言行为,它包括眼神、手势、身姿、面部表情和体触行为等。由于文化差异,同一动作的体态语会被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理解为不同的信号和不同的信息,稍不注意就会犯忌。因此,在中西方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应了解彼此的体态语禁忌,这样才能避免因不'-5的体态语行为而引起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15.
自闭症谱系障碍(ASD)者在目光接触、面孔表情、身体活动等社交信息的视觉注意方面存在困难,同时也有对局部信息加工、视觉搜索等方面的视觉优势。在ASD康复训练和日常生活管理中,可借助视觉特点辅助ASD者理解日常生活,利用ASD者视觉记忆优势达到教学目标,针对视觉症状帮助ASD者适应社会,扬长避短,从其优势出发更好地帮助ASD者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16.
基本情绪取向、评价取向是情绪研究的两种主要取向。基本情绪取向的主要特征是:情绪是先天遗传的,经由进化而来,是一种执行特定行动的本能或冲动,有其相应的面部表情;评价取向则认为情绪是一种有意识的状态,产生于对知觉对象的意义分析和认知评价。随着情绪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发现了一直被忽视的第三种取向:心理建构取向,这一取向认为,情绪是一种心理化合物,可以构造出更基本的、不同于具体情绪的心理成分。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时代,信息资源成为社会的一种重要资源。档案馆的信息化建设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档案工作呈现出信息载体多样化、工作方式计算机化、服务方式网络化的发展态势,其地位显得日益重要。加快档案馆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人们对信息化建设的理解还存在着许多偏见,本文从四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8.
笑是人正常的生理现象,也是一种情感表现。由于笑是人的心理情感表达的最基本的方式之一,因此在中国古典小说中,表现笑往往是作家写人传情的重要方法。“笑”成了刻画人物形象、传递主体情感的一种媒介。古典小说家自觉运用艺术辩证法,通过对人物不同的“笑”态的描写,把读者带进变化多端、五光十色的人物内心世界,向我们展示不同人物不同的情感世界,使得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9.
在信息科技时代,人脸识别技术在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识别错位、歧视、破坏知情同意规则等风险以及侵犯隐私的可能。为了从法律上规范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美国采取了分散立法规制模式,根据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主体的不同建立差异化的规制路径,而欧盟采取的是统一严格限制模式。当前,我国法律制度对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规制存在多处空白。为了创设全方位、立体化的面部特征信息保护机制,我国在鼓励新兴科技发展的同时,需要立足于现有规范体系,通过确立信息准确处理原则、完善知情同意规则、强化侵害隐私救济措施、完善信息处理相关各方责任等措施,构建和完善多方主体参与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20.
空间研究和认知图绘的文化策略是詹姆逊马克思主义文化政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落脚点。在詹姆逊看来,面对晚期资本主义空间所造成的政治行动困境,人们需要一种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批判来揭示这一空间隐蔽的压迫性,并通过发挥意识形态的积极作用来开启这一空间所蕴涵的革命性维度,即社会主义政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