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刘知新 《化学教育》1986,7(1):25-28
从今年第1期开始,本刊“教学法讲座”栏更名为“专题讲座”栏。这是因为考虑到“教学法”这一名称难以准确概括本栏的内容,同时还考虑到,为了配合教学改革与师资培训的需要,本栏还将发表化学学科知识更新方面的讲座稿。  相似文献   

2.
应用与推广     
为了便于各有关部门的科研成果及时得到应用、推广和交流,本刊拟以一定版面辟为“应用与推广”栏,刊登化学方面经过鉴定可予推广的科研成果。如有单位在科研、生产中存在有关化学方面的难题,也可通过本栏向化学界征求咨询和协作。欢迎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来函、来稿联系,并对如何办好本栏提出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3.
鹿现永 《化学教育》2020,41(14):20-25
在“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对于核心基础课绪论章节的内涵式教学设计势在必行。以“大学化学”课程为例,通过化学简史讲过去、诺贝尔化学奖展现在、化学学科分支谈内容、化学与生活激兴趣、中国化学家故事讲思政和课程要求讲考核等教学设计,深挖核心基础课的绪论章节的内涵。具有内涵的绪论课,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化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将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切入,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的航空航天领域人才。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必将引起中学化学教育教学的较大改革。作为培养化学教师的高师化学专业应将学生CAI能力的培养视为必要内容。本文从中学化学教育教学及高师化学教育实际出发,探讨高师生CAI能力培养的内容、方式和途径等。  相似文献   

5.
根据绿色化学的原则,对物理化学实验中的实验装置、实验内容进行“绿色化”改造,在实验中,要求学生运用化学基本知识,认识绿色化学的重要性,并将绿色化学的前沿内容引入物理化学实验中,丰富物理化学实验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采用专家-新手比较研究方法,对专家教师和新手教师化学课堂教学对话的内容和方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专家教师的课堂对话属于“以问题为中心的互动式对话”,具体特征表现为“教师提问-学生陈述-师生质疑-共同评价”;而新手教师的课堂对话属于“以教师为中心的问答式对话”,具体特征表现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评价”。  相似文献   

7.
感谢与建议     
我是一名大一化学教师,20年来一直是《大学化学》的忠实读者,1999年退休至今仍未间断订阅。我喜欢阅读“今日化学”、“知识介绍”、“师生笔谈”、“自学之友”栏目中的一些文章;有时还将一些好文章介绍给学生,可以说收获颇丰。它帮助我及时得到一些新的理论和知识,如一年一度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的主要工作,C60的发现及其结构的探讨、氟的新化学制备方法、纳米化学概况等。刊物中有不少研讨化学基础理论、基本概念的文章,如热力学标准态、平衡常数、缓冲体系、不同类型的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Hund规则、周期表中相对论效应、相对原子量等…  相似文献   

8.
谭重宁 《化学教育》1995,16(7):20-22
化学概念是化学现象和化学事实本质属性的反映,在化学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为了使化学基本概念教学达到教学大纲规定“使学生准确地理解基本概念”,笔者在化学概念教学中“讲什么”和“怎样讲”两个间题进行了多年探索,以下谈一些认识和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针对环境化学的学科特点和当代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尝试将雨课堂的线上和线下教学模式应用到环境化学的教学改革中。实践表明,该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以及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师生的课内和课外的交流与互动,充分体现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0.
王存  邹晓川  王桃香  范亮 《化学教育》2015,36(20):37-41
对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借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不同品牌胃舒平药片中氢氧化铝和氧化镁含量的测定”为例,从课前教师准备学习资源、学生自主学习、师生课堂活动、课后交流和评价4个阶段设计并讨论“翻转课堂”模式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初步实践。结果表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有效避免传统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出现的“灌注式”“保姆式”实验教学模式;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和深入探究的热情。  相似文献   

11.
温爱平 《化学教育》2005,26(9):22-23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强调了学生主体性,注重了实践和创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广大教师还注重了学生的合作学习,培养合作这一现代人的基本素质.心理学研究表明:同龄伙伴的影响大大超过成年人对他们的影响.中学生天性喜好伙伴间的交流,他们十分欢迎用讨论与合作的方式学习,共同感受探索的焦急,承受失败的失望,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和喜悦,学生的自信心十足,自我感觉良好.而自我认知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的意识,或者说是个体对自己学习状态的内部调节.它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认知策略,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化学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实行自我监控,使其成为能自我导学的人,减轻了被动学习的重负.另一方面,教师亦可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性复习,使学生从浩瀚的题海中解脱出来.尤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我认知能力将有利于形成学生“自主”、“自立”的良好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着转型升级,大部分高校都积极倡导双语教学,双语教学可以提高大学生适应科技信息跨区域和文化交流的能力。基于本人近6年的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基础的高分子化学双语授课经历,本文详细介绍了高分子化学双语课的课上、课下、学生见习和实习、师生交流等方面的经验总结。另外,对高分子化学双语教学在学生培养方面的收获也进行了说明和概括,实践证明,高分子化学的双语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外文文献阅读能力和专业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丁革兵  李赤  刘春华 《化学教育》2012,33(8):29-34,41
阐述了以“学生化学学习需求和发展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高中化学新授课“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有效教学模式的内涵,即教师以“相信学生是重要的学习资源”为前提,课前至少经历2次“学与教”的设计,学生至少经历2次“学”即课前“先学”和课堂“再学”的过程.阐述了该模式的师生角色定位(包括教师的2次教学设计要求、学生的“先学”和“再学”要求)、实施要求(包括学案设计要求和课堂教学流程)以及评价特点.  相似文献   

14.
“化学守恒”是化学学科的基本思想之一,学生若在学习过程中具备守恒思想,将能提纲挈领地把握化学规律,更深刻地理解化学本质.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对“化学守恒”内涵进行界定,并制定了“高中生‘化学守恒’思维水平考查指标体系”,运用测试和访谈等手段来考查高中生“化学守恒”思维水平状况.结果表明:高中生对“化学守恒”思想的理解处于中等水平,且对“物质守恒”的掌握明显优于对“能量守恒”的掌握.  相似文献   

15.
动态与信息     
本刊讯高等学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所属的“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系统”研究课题,在1989年已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其中,“基础无机化学”、“环境化学”和“物质结构”各小组自筹经费分别召开了工作会议,总结、交流了课件的制作及试用情况,对软件的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进行了认真的审核评价.一致认为:软件的内容和编制技巧有很大的改进,有的软件还颇具特色.为了使各类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真正起到促进教学改革、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质量等作用,各校将抓紧软件的加工修改工作,一门课程的软件开发一经全面完成,经过审查试用后,写出总结报告、技术报告和试用报告,请教委主持聘请专家鉴定之后,再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医学院学生难以运用化学知识联系解释医学内容的问题,以医学案例“龋齿的形成与防护”作为切入点,通过医学现象去揭示其中所蕴含的化学原理,探索将基础化学教学与医学内容相结合。采用化学与医学融合教学模式能够激发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新时代复合型医学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1问题的提出新课程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了师生的化学素养.但受高考功利化的影响,教师让学生做的练习太多,有些题目经不起实验推敲.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调研中发现化学校本作业中就存在选题真实性的问题,学生常做这种习题,既不利于减负增效,又不利于形成尊重实验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现就某校校本作业中的一题和同行们交流.  相似文献   

18.
彭政权 《化学教育》1993,14(4):37-40
在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职教因素,在三年的摸索中,我们尝试了如下两种作法。所谓“启始阶段”,就是将初三的基础内容调整20个课时的内容到初中二年二期开设。利用的课程有自习课、科技课、劳技课。为此,特编写出一本调整用教材。其内容是结合“空气”、“氧气”、“水溶液”的有关化学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基本的化学实验方法,共安排21个化学实验(含教师演示)。  相似文献   

19.
高分子化学本身内容繁杂,课程中涉及众多概念、原理、公式,复杂难懂,理论性较强,学生综合理解难度大。本文分析了思维导图在师生使用方面的优势及其应用价值,并将思维导图与高分子化学的课程学习相结合,解决了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有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高分子化学知识架构,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顾润瑛 《化学教育》1988,9(5):24-26
本章是学生系统地学习化学的开始。“万事开头难”。起始章教学的“难处”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师生的心理状况,另一方面是教材内容的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