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老年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甲状腺内皮试针、小剂量注射地塞米松的疗效.方法 将80例中、重型老年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地塞米松注射)和B组(泼尼松口服),每组40例.A组使用1 mL皮试针单叶注射0.5~0.8 mL地塞米松(2.5~4.0 mg),每周2次.B组采用口服泼尼松10 mg,每天3次,疗程6~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体温、甲状腺疼痛及触痛程度、甲状腺大小、血沉恢复正常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治疗后退热时间、甲状腺疼痛及压痛消退时间和肿大甲状腺缩小时间、血沉正常时间均短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B组不良反应.A组平均注射(3.56±0.81)次.结论 对于老年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皮试针、小剂量甲状腺局部注射地塞米松是治疗方法的尝试,该法显效快、疗程短、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4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眼病(Graves眼病),可发生在Graves病之前、之中或治疗之后,亦可与Graves病无关,其中包括桥本氏甲状腺炎伴Gnves眼病。早期应用小剂量他巴唑、中等剂量强的松和适量甲状腺片治疗1~2年,随访5~10年,眼病指数由7.45±1.43降至5.00±2.54(P<0.01),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 对我院 1991~ 2 0 0 1年期间 94例桥本氏病或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癌患者共 5例 ,均为女性 ,年龄为 39~ 6 8岁 ,临床表现为颈部肿块 ,术后病理诊断为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 ,显微镜下均见典型的桥本氏病和乳头状癌的病理改变。结论 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应提高警惕 ;桥本氏病经保守治疗无效者 ,应想到本病 ,避免漏诊和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甲状腺内小针头、小剂量注射地塞米松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疗效.方法 将102例中、重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注射组(甲状腺内注射地塞米松)和口服组(口服泼尼松),每组51例.注射组使用1 ml注射器单叶注射0.5 ml地塞米松(2.5 mg),每周2次.口服组采用泼尼松10 mg,3次/d,疗程6~8周.比较2组临床效果、退热时间、甲状腺疼痛及压痛消退时间、甲状腺肿大缩小时间、红细胞沉降率(血沉)恢复正常时间及副作用.结果 注射组患者治疗后退热时间、甲状腺疼痛及压痛消退时间和甲状腺肿大缩小时间、血沉降至正常时间均短于口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口服治疗组副作用.注射组平均注射(3.26±0.80)次.结论 小针头、小剂量甲状腺局部注射地塞米松是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方法的新探索,显效快、疗程短、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笔者从1978~1989年应用醋酸氢化泼尼松局部注射治疗霰粒肿137只眼,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注射方法:患眼眼睑皮肤局部消毒,以4号注射针头将0.2ml醋酸氢化泼尼松经皮肤直接注入霰粒肿内。注射后滴0.25%氯霉素眼药水,并遮盖患眼1天。10天后如果肿块不见消散,即可再行第二次同剂量注射。消散标准应为触诊无肿块或其直径≤1mm。治疗结果本组治疗的137只眼中,86只眼1次注射后消散,27只眼在第二次注射后才消散,有效率为82.5%。自1964年Leinfelder氏首先报告用皮质激素制剂局部注射治愈急性霰粒肿之后,又有人作过报道。霰粒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性不孕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结合治疗免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还精煎口服液、知柏地黄丸辅以小剂量泼尼松治疗66对免疫性不孕夫妇。结果经2个疗程治疗抗精子抗体(A5-Ab)总转阴率达68%,经3~6个疗程治疗,妊娠32例。结论还精煎口服液、知柏地黄丸辅以小剂量泼尼松治疗免疫性不孕是一种疗效短、不良反应少、受孕率较高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 对我院1991-2001年期间94例桥本氏病病或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桥本氏合并甲状腺癌患者共5例,均为女性,伙39-68岁,临床表现为颈部肿块,术后病理诊断为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显微镜下均见典型的桥本氏病和乳头状癌的病理改变。结论 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应提高警惕;桥本氏病经保守治疗无效者,应想到本病,避免漏诊和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12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经口服泼尼松6周血小板仍低于正常值,在减量后,加服小剂量丹那唑治疗3个月治愈8例,占667%;好转4例,占33.3%;总有效率为100%,提示该法有一定的疗效。本院于2001~2004应用小剂量丹那唑及泼尼松治疗12例,经皮质激素治疗失败的ITP患者,收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31Ⅰ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Graves病(简称甲亢)的疗效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的发生率,突眼的变化。方法随机将58例甲亢患者,分对照组30例,采用一次性口服131Ⅰ治疗,平均剂量为200.5mbq(167.6-256.4mbq),观察6个月甲亢未愈者给予第2次治疗。治疗组28例,采用131Ⅰ联合小剂量泼尼松口服,在131Ⅰ治疗后第5天加服泼尼松30mg/d,连用4周,逐渐减量至5mg/d,维持2~3个月。结果观察两组治疗1年后的各项指标:疗效,甲状腺体积的改变,甲减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突眼改变,治疗组突眼缓解率89%,对照组突眼缓解率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131Ⅰ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甲亢性突眼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小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平阳霉素8mg 生理盐水2~4mL 2%利多卡因2mL稀释备用。根据惠儿的年龄、血管瘤的大小、部位决定用药剂量。每隔2~3周注射1次,每次剂量不超过6mg。总剂量不超过30mg。结果 62例血管瘤患者以平阳霉素治疗,并随访2个月至1年,治愈率为56.2%,总有效率为85.4%。结论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小儿血管瘤,具有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等优点。笔者建议采用小剂量多次注射、间隔时间稍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汪学群 《天津医药》2010,38(11):989
【摘要】 目的 探讨白塞氏病的治疗方案。 方法 6例白塞氏病给以沙利度胺、泼尼松联合小剂量环磷酰胺治疗,观察疾病主要症状消失或减轻时间、化验指标正常时间以及后续维持治疗的效果。结果 6例患者发热1-2天消失,口腔溃疡4-6天消失,结节性红斑3-7天消失,外阴溃疡5-7天消失,ESR3-6周可恢复正常,其中一例双侧股骨头坏死患者双髋疼痛3月后明显减轻。有效率100%。后续维持治疗中,病情一直控制良好 结论 沙利度胺、泼尼松联合小剂量环磷酰胺可作为白塞氏病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桥本氏病又称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误诊率高,治疗不规范。本应给予甲状腺制剂补偿治疗,但有因诊断不明确而进行手术者。笔者总结从1993~2008年经手术治疗处理的82例桥本氏病进行临床分析,就诊断及治疗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得宝松(复方倍他米松)治疗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181例血管瘤患儿分为治疗组110例病对照组71例.治疗组应用得宝松作血管瘤瘤体局部注射;对照组口服奔抟酸泼尼松.结果:治疗组好转率96.4%,对照组76.0%.治疗组基本治愈81.8%,对照组52.1%,治疗组治愈率52.7%,对照组16.9%,总有效率治疗组96.36%,对照组76.05%(P<0.01).结论:得宝松局部瘤体注射治疗血管瘤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赵代伟  叶晖  周彦  王南鹏  侯强  石英  舒波 《贵州医药》2007,31(10):907-908
桥本氏甲状腺病(Hashimoto's Disease,HD)又称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LT).由于该病表现复杂,有的可合并甲状腺其他疾病,故误诊及漏诊率较高,临床治疗也比较棘手[1].我院2003~2007年间共收治45例桥本氏甲状腺病合并其他甲状腺疾病,现就桥本氏甲状腺病合并其他甲状腺疾病的外科诊治问题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5.
蒋良炎 《海峡药学》2013,25(2):76-77
目的观察小剂量泼尼松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老年肾病综合症(NS)的结果,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82例老年NS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患者,两组均予NS综合治疗,对照组常规常规剂量泼尼松治疗,观察组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同时予雷公藤多苷口服2mg/(kg.d),4周后改用维持1mg/(kg.d)。结果两组ALB、T-G、24h尿蛋白基线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9月~12月以后T-G及24h尿蛋白下降、ALB升高,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差异,治疗有效90.24%VS 92.68%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出现泼尼松相关药物不良反应51.22%高于观察组的17.07%(P<0.05),观察组5例雷公藤多苷相关不良反应经过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未影响继续治疗。结论雷公藤多苷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老年NS,与常规剂量泼尼松治疗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但明显减少泼尼松副作用,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小剂量曲安奈德局部注射联合运动疗法与单纯小剂量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LE)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12月就诊于南充市高坪区张文武诊所的60例单侧LE初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小剂量曲安奈德局部封闭治疗+运动疗法,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小剂量环孢素软胶囊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1月本院接收的4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20例。参照组给予常规剂量泼尼松与环磷酰胺治疗,对研究组实施小剂量环孢素软胶囊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比较组间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19/20)%显著高于参照组(70%,14/20),P<0.05;治疗前,组间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指标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治疗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过程中,应用小剂量环孢素软胶囊联合小剂量泼尼松,可提升临床疗效,减少用药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亚急性甲状腺炎(简称亚甲炎),常发生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之后。近几年,亚甲炎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及漏诊,易复发,导致病情迁延不愈。轻症患者经适当休息、对症治疗及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可缓解;如甲状腺局部或全身症状严重,则需糖皮质激素治疗[1]。传统治疗方法为口服泼尼松治疗,近年来有报道甲状腺局部免疫注射治疗甲状腺疾病有较好疗效[2-4]。笔者采用甲状腺内局部注射地塞米松治疗亚甲炎,并与口服泼尼松治疗亚甲炎进行比较,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桥本氏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并非少见,且有日渐增多之趋势。该病本应给予甲状腺素补偿治疗,但因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状,又不易与甲状腺癌相鉴别,常以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简称甲亢)、甲状腺癌(简称甲癌)误行手术治疗。我院自1983年9月~1987年3月将桥本氏病23例行手术治疗,本文愿以桥本氏病的诊断问题以及与甲亢和甲癌的关系加以讨论。临床资料性别与年龄:男4例,女19例,男女之比为1∶4.75。年龄23岁~66岁,平均44.7岁,多数为30~50岁(16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美洛昔康注射液(Boehringer Ingelheim France,15 mg/ml)局部痛点注射用于跟痛症的疗效,并与醋酸泼尼松(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制造,25 mg/ml)进行疗效对比.方法 选择门诊跟痛症患者50例,采用随机单盲的方法,将患者分为美洛昔康组和醋酸泼尼松组,分别于足跟痛点分别注射美洛昔康注射液15 mg及醋酸泼尼松25 mg,每隔3 d注射一次,连续注射3次.治疗后随访3个月,对美洛昔康和醋酸泼尼松在疗效和不良反应上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美洛昔康组受试者注射后有效病例(包括显效和有效病例数)20例,优良率80%;醋酸泼尼松组受试者注射后有效病例21例,优良率84%.两组患者注药后疼痛缓解优良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洛昔康注射液局部注射用于跟痛症患者可与醋酸泼尼松取得相似的疗效,其安全性及不良反应均优于醋酸泼尼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