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33.57元增加到2000年的2 253.40元,增长了16.9倍,平均递增10.6%。但值得重视的是,近几年农民收入增长,出现了持续减缓的趋势,增长幅度逐渐下降。1 我国农民增收困难、增速减缓的主要原因1.1 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制约农民增收。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农产品由短缺到平稳,由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  相似文献   

2.
韦瑛 《甘肃农业》2001,(11):21-24
一、武威市农业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业问题,制订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政策及措施,使武威市的农业生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粮食总产量由1978年的51.8万吨增加到2000年的82.93万吨,增长60.1%;农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5.33亿元增长到19.07亿元,增长2.58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106元增长到1884元,增长16.77倍.以占全省7.6%的耕地,生产出了占全省11%的商品粮,为解决全省粮食短缺问题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荷兰是一个地少人多的小国,人口密度居世界首位。近二、三十年来,荷兰农业有很大发展。农牧业生产指数以1950年为100,则1960年为170,1970年为262,1977年为438,在27年内增加了3.4倍。荷兰的奶牛,平均每头每年产奶5,000公斤以上,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小麦和甜菜的单位面积产量,也居世界前列。荷兰生产的奶制品和鲜  相似文献   

4.
利用地区烤烟生产指数,实证考察了1978—2012年中国烤烟生产的区域格局变动特征.回归结果表明,1978年以来,中国烤烟生产的区域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7个省区烤烟生产指数稳定上升,3个省区一定上升,4个省区相对平稳,3个省区一定下降,6个省区稳定下降,烤烟生产呈现出由东中部向西部欠发达地区集中的趋势.因素分解的结果表明,烤烟种植面积是导致烤烟生产指数变化的重要因素,稳定烤烟面积是保证烟叶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三农”问题与我国农村的未来发展(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发展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按可比价格计算,2000年农林牧副渔业总产值相当于1978年的3.27倍,年均增长率高达6.4%,为同期世界各国之冠。但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农民收入增长出现停滞现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趋于扩大。实现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曾经被认为是农村奔小康所必需达到的目标,可是这一目标自1989年以来,除了1996年外,其他年份都没达到。2000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仅仅比1999年增长2.11%,和1997年相比也仅仅增长了10.5%。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农村人口在我国总人口中还会占相…  相似文献   

6.
战后,日本农业的发展是相当迅速的。以1952—1956年的平均指数为100,1974年日本农业生产指数提高到169,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仅次于法国和英国,与荷兰并列第三。日本已经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水稻的稳产高产,大米自给有余。畜牧业也发展很快,从1960到1975年的15年间,猪增长4倍,肉鸡增长4.8倍,鸡蛋增长2.6倍,乳牛增长2.2倍,牛肉增长2.4倍。目前全国拥有农业机械5,300百万马力,平均每公顷耕地约有10马力,动力配备程度居世界首位。  相似文献   

7.
发展一村一品促进强村富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粮食产量从1978年的6095.3亿斤提高到2005年的9680亿斤,最高年份超过1万亿斤,年均增加130多亿斤;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33.6元提高到2005年的3255元,按可比价计算增加了4倍多,年均增长7%。一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兴义市的农业取得了质的突破,人民群众解决温饱后,有了更高要求,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2018年农业总产值682491万元,是1978年的118.74倍,40年间平均增速12.68%。农业增加值443756万元。是1978年的128.77倍,40年间平均增速12.91%。农民人均纯收入119500元,是1978年的128.49倍,40年间平均增速12.91%。第一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从1978年65.69%下降到9.54%。 2018年粮食种植面积33593.6公顷,总产量164231吨,平均单产4888.76千克/公顷。粮食总产量是1978年的1.21倍,单产是1978年的1.56倍。蔬菜种植面积27995.7公顷,产量595239吨,种植面积是1978年的55.67倍,蔬菜总产量是1978年的88.34倍。 2018年,牛存栏87375头,是1978年的1.47倍。生猪存栏315082头,是1978年的2.7倍。羊存栏47393头,是1978年的4.6倍。禽类存栏2619214羽,出栏2937585羽。肉类总产量42646吨。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农业结构调整增空间,精准扶贫补短板,返乡创业拓渠道,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持续增长,连续7年"跑赢"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2%。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4万元,增长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2%,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高0.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缩小至2.72,比2015年收窄0.01。  相似文献   

10.
正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1978年开启的中国改革开放,从规模和内涵上不断改变着中国和世界的历史进程。40年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133.6元提高到2017年的13432元,增长了整整100倍,农村贫困发生率从1978年的97.5%大幅下降到2017年的3.1%,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为了集中展示我省农村改革发展所取得巨大成就,为全面建  相似文献   

11.
一、中国与发达国家存在显著的知识差距 中国是一个工业化后来者,发动工业化时间晚,工业化水平极其低下,曾显示出极大的发展差距。建国50年来,中国经历了迅速发展,特别是从1978年以来进入经济起飞阶段,大大缩小了与发达国家和世界人均GDP水平之间的差距。中国与欧洲人均GDP相对差距由1992年的8.5倍缩小为5.3倍,与美国人均GDP相对差距由19.8倍缩小为8.8倍,与世界人均GDP相对差距由4.2倍缩小为2倍。这表明,中国在缩小与发达国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气候条件优越,经济林资源丰富,是我国的重要经济林产区。由于历史原因,该省经济林发展过程曲折。1933~1978年,全省水果产量从10.05万t上升到14.61万t,只增加45.37%,干果也发展缓慢。1978年以后,由于农村政策调整,经济林得到迅速发展,1978~1994年的16a间,水果产量增长11倍,干果增长65.89%,茶叶和蚕桑分别增86.90%和102.90%。目前全省经济林的面积、产量和效益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文章分析了浙江省经济林发展的历史原因、目前状况、成绩与问题、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农业是基础产业,事关国计民生。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城乡加速融合、市场体制基本确立,我省以建设效益农业和高效生态农业为主导,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胆创新经营机制,切实加强生产能力建设,农业基础条件不断改善,发展实力显著提升。2007年与1978年相比,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20.8倍,年增11.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49倍,年增14.4%。我省农业已经开始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新跨越。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IFAD项目的实施持续提高了项目区农业和非农业生产能力,促进了农户更多的应用经济和社会资源,同时改善了生态环境。实施后的RIMS调查结果表明:项目区平均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的1223.9元增加到2012年的2534元,人均占有粮从292.6千克增加到436.6千克,项目区人均纯收入和人均占有粮在项目实施6年以来增长了一倍,增长率分别比全县增长水平高3.5%和8.7%,RIMS评价管理系统可清晰直接地反映农户参与项目后的各项受益指标。项目的实施有效改善了农业基础条件,提高了农民科技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同时也改善了项目区生态环境,促进了项目区农业综合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并对项目区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状况改善、增加农户收入和改善粮食安全方面产生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8.每人平均农业生产指数 (1969一1971年=100)10按人口平均计葬的耕地面积 和根食产量(1981年)1976年11977年【1978年11979年1198。年…1981年耕地面积人均粮食产是 (市斤)世界印度日本埃及加拿大臾国丹安法国西德匈牙利罗马尼亚英国南斯垃夫苏联澳大利亚103 99 93 92109110 95102 99L 141471011 161()8108104106100 871 101141071021051251451 131 19108104106108 96 881131111051081 101271451151 121161 19105100 96 881031151 101151091251511181 17106115104101 87 891071101111 181121351451251 16104 9.9105106 88 87114120114116108…  相似文献   

16.
截至2008年底,我国城镇化率已由1978年的17.92%提高到了45.68%,而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则由1978年的133.6元增加到了2008年的4761元,城镇化发展是否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二者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本文通过运用协整(CI)分析、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城镇化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相关性的表现特征,及其内在规律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旨在为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化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从长期看,两者之间具有双向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一、美国农业生产率 美国农业发展的速度,用总生产指数表示,1950年为74,1980年为122(以1967年为100,见表1)。即30年间增长了64.9%,平均每年增长1.7%,其中五十年代年平均增长2.1%,六十年代降为1.1%,七十年代回升到1.9%。由此可见,美国农业生产增长并不快。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是劳动生产率高。  相似文献   

18.
正01农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改革开放40年,化肥流通体制改革20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2017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较1978年相比上涨103%,人均粮食生产增长40%,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消费者对农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加,对质量与安全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导致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  相似文献   

19.
<正>改革开放40年、化肥流通体制改革20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2017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较1978年相比上涨了103%,人均粮食生产增长40%,畜产、水产、瓜果、蔬菜产量和质量均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农村发展也在稳步提升。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对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这就导致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近日,《中国农资》记者就有关问题专访了农业农村部咨询  相似文献   

20.
党的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林牧副渔得到了全面发展;城乡市场空前繁荣;农民收入普遍增加;八亿农民安心生产也用心生产,农业上持续稳步增长的形势,至今方兴未艾,为开国以来所少见。我国粮食生产打破了长期徘徊于5000多亿斤的局面,突破了6,000亿斤大关。尽管1978年到1981年遇到了频繁的自然灾害,农业总产值还是以每年递增5.6%的速度前进。超过了1953年至1981年每午增长3.5%的平均速度。棉花、食糖由于大幅度增长,正在逐年减少进口。食油已经在1981年变进口为出口。畜牧业生产也出现了全面增长的新局面。1981年同1978年相比,猪、牛、羊肉总产量增长47.2%,畜禽产品及部分加工品出口的换口收入增加59.6%。猪鬃、猪肠衣、兔毛、兔肉、蜂蜜、羽毛,山羊绒的出口额,都居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