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数学命题教学可以利用数学问题链,引导学生充分经历数学命题的探究发现过程,同时,体会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数学核心素养。具体设计问题链时,应该注意从猜想到证明、从特殊到一般(有时还包括从直观到抽象)、从发现到应用的一般研究过程。此外,还应特别关注有关概念和命题及其形成和发现过程中可以类比迁移的重要思想方法,助力学生猜想和证明结论。以"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教学的问题链设计为例来说明。  相似文献   

2.
<正>通过调研发现,目前的数学教学普遍存在"重教轻学"的现象,更多的是"解题的数学",甚至是"考试的数学".重视解题的技能技巧的训练,忽视通性通法的概括;重逻辑轻思想,关注细枝末节多而体现核心思想少.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们往往没有教给学生完整的数学,不知道如何"示以思维之道".这也造成学生学习活动单一,教学主要是"知识+训练",缺少"悟"的过程,缺少让学生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过程性命题是一类让学生经历更多过程回顾、过程表征和过程反思的命题方式,它更注重学生对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经历,重视知识内涵的体验性理解,关注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形成。过程性命题可以分为回顾整理式命题、同质迁移式命题和反思升华式命题等,其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但不同命题也会有自己的侧重。在过程性命题的实施中,结合SOLO分类理论、抽象分类以及新标准理念,对不同学生的过程性命题结果进行分类评估,借助分类结果更好地改进教学。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与态度是《新课程标准》中非常重要的目标之一。在以往的教学中,通过数学学习的过程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自信与成功的体验,并不能得到充分的重视与行之有效的实施。良好的数学情感是学生数学活动的动力,是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分水岭,是学生和谐、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一、关注学生的生活背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设计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要从他们的生活经历出发。《新课程标准》指出,课堂上的数学只是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再次系统化的过程,再一次抽象的过程。数学…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在高中函数教学中,借助TI图形计算器引导学生感知函数的图像特征、理解抽象函数的性质,培育学生的数学抽象、直观想象素养,帮助学生形成从几何直观到严格论证的代数说理,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素养。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说理"提高了教学效率,也实现了深度学习目标.在反思说理的课堂中,教师要抓住契机,落到实处,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研究从反思"概念"教学、"应用"教学、"计算"教学、"估算"教学四种课型的说理课堂出发,阐述如何在说理中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7.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积极地开展说理教学,不仅是新课标精神的实践,而且是关乎着学生思维发展和数学综合能力提升的有力举措。故而,在教学中教师就需要关注学生说理意识培养,并通过以下环节来助力初中生说理能力发展。一是创设说理氛围,引发学生说理欲望;二是鼓励合作学习,促使学生喜欢说理;三是教学示范引领,助力学生规范说理;四是开展课堂对话,助推学生正确说理;五是实施多元评价,帮助学生改进说理等。在如此情景中让学生数学学习质量稳健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精彩不断。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正处在由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认知阶段。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生动有趣和无限魅力,强化数学趣味性教学十分重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转换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他们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成为课堂学习的小主人。  相似文献   

9.
一直以来,我国初中数学教育都存在着学生能够解答数学题目,甚至在一些国际级的数学比赛中取得优胜,但是却不能把胸中所学和实际生活相联系,无法实际应用的问题.究其原因,我们的数学教育中无论师生的数学观都比较狭窄,教学的水平不高、方式落后,以应对中考为唯一的学习目的;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和其他的知识联系有限,没有将数学应用于实际的意识,也没有将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相联系的意识.2001年我国实施了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提出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和"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观点.[2]从这能够看出,新课程标准比较关注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和实际问题的数学化.教学的重点也应在培养学生能够用数学的眼光来  相似文献   

10.
传统数学课堂上,学生数学学习更多的是从探究"特例"开始,再到普适性方法的抽象归纳。此路径下的数学学习一般起点低、步子小,过程相对顺畅,但缺少思维挑战性。新课程理念下,因为注重了数学学习过程的开放性,突出学生自主学习,从"一般"到"特殊"的学习路径也成为一种组织学生学习的常用方式。此路径下的数学学习,引导学生直击知识本质,挑战思维;引发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欲;帮助深度理解,提升策略水平。实践中,我们从切入、探究、思辨与发展等四个层面进行设计并组织教学。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数学是小学教学的重点学科,也是初等教育阶段重要的启智学科。在新课标精神指引下,我们不能为了教学而教学,更多的是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学问”;不能仅仅关注学生文化知识素质的培养,更多的要做好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即是结合相关教学理论,从现阶段教学实践出发,浅析如何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核心活动是思维。为了有效实现课堂教学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变到关注学生的学上来,从关注知识、关注结果转变到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上来,基于通过数学学习发展的一般思维经验,特别是"从头到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经验,以及通过数学学习发展数学思维的经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了"思维链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提出并初步构建了四种较为典型的思维链教学,即顺应学生提出的研究问题,展开对学习对象研究的思维链;观察联想、展开类比的思维链;退到原点解决问题的思维链和大情境下问题解决中的思维链。针对具体的案例,提炼总结了典型思维链教学的基本流程、实施价值和应注意的问题,为教师改进教学,尤其是帮助学生积累和丰富必要的数学思维经验,促进学生可持续学习力的提升提供了有力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3.
<正>数学知识本身具有抽象性、想象性和空间性,而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感知为主,如何将抽象的数学与形象的学生连在一起?近几年来我尝试充分利用多种教学媒体进行教学,创设出贴近生活的数学问题情境,使学生出现"愿学"、"会学"、"自主学"的喜人景象。  相似文献   

14.
相比其他学科,高中数学最主要的特点之一是抽象,学生若要学好数学,应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而因为后天及先天因素的影响等,好多学生面对高中数学,往往会产生怕学、厌学等不良心理,从而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学习效果,学生也成为了所谓的"学困生",本文主要分析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5.
高中数学常以抽象的形态出现在人们的面前,这反映了数学抽象的一面.其实,抽象是数学的特质之一,是数学知识构建的必然过程.作为数学教学,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让学生体验数学抽象的过程,而这就需要教师建立对数学抽象的准确理解,并设计教学让学生进入到数学抽象的情境中.将数学抽象置于核心素养的视角下,可以发现数学抽象之于数学学习的意义.数学抽象能力的有效培养,需以教师对学生抽象过程的关注与把握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数学涉及到三维空间、动态过程、复杂计算等问题,是一门很抽象的学科。数学教学的形式比较枯燥、抽象,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教学中"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教师讲,学生听"的简单教学手段也很难把数学王国的奇妙展示在学生面前。因此,更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的反感,以至于有的学生一说起数学就头疼、谈数色变。而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数学是一门严谨而又抽象的学科,初中数学教学活动正处在学生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大多数学生认为数学难懂,对其表现出"恐惧",学习的劲头不足,数学知识的学习完全是受"外力"逼迫,被动地接受,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无法提升各自的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积累数学经验。随着2011版新课标的实施,广大教师也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渐渐引入了学分制的管理模式,实现了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全面量化管理。而将学  相似文献   

18.
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对于一节课的课堂教学评价,要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展开讨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通过自我反思、自我总结课堂教学实践,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为例,以评价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探析怎样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才能引领当今的高效小学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9.
从"应用题"到"解决问题"再到"问题解决",这不仅仅是名称上的变化。从某种程度上讲,"解决问题"教学也是数学建模教学,只是让学生在无意识的状态下经历建模的过程。在问题解决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应注意:抽象——从具体到一般,提炼——从生活到数学,演绎——从模型到运用。  相似文献   

20.
一、在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进行探究性学习概念的形成有一个从具体到表象到抽象的过程,学生获得概念的过程,是一个抽象概括的过程。对抽象数学概念的教学,更要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让学生体验一些熟知的实例,克服机械记忆概念的学习方式,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比如函数概念,学生很难理解课本中给出的定义,教学中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定义,也不应只关注对其表达式、定义域、值域的讨论,而应选取具体事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