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城市水源地突发污染事故风险源项辨识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邱凉 《人民长江》2008,39(23):19-20
我国许多城市正处于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之中,水源保护和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逐渐显现,突发性水源污染已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对城市水源地突发水污染事故风险源进行了辨识及分类,提出了水源地突发水污染事故风险源项的分析方法,以及城市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管理措施等。以黄浦江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件为案例进行了风险识别,表明准水源保护区内的工业污染源以及流域内的船舶航运污染源是目前威胁黄浦江水源地取水口安全的最主要的风险源。  相似文献   

2.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预警应急系统构思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何进朝  李嘉 《水利水电技术》2005,36(10):90-92,96
提出了以预警应急系统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构想。在深入分析突发性水污染事故时空、污染范围和污染对象的不确定性、流域性、应急主体不明确等特点的基础上,构建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预警应急系统体系,认为该系统应包括预警机制、应急机制和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三个部分,并详细阐述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应急原则、应急组织机构、应急分级、应急监测、应急处理方法等内客.同时分析了事故模拟的流程和数据库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从保护水源地和建立突发性水污染事件预警应急系统的重要性出发,综述了国内外在水源地保护立法、管理体制、水源地保护现状和突发性水污染事件预警应急系统建设方面的研究与实施进展。提出了从加强立法、规划,严控污染源,强化流域管理,鼓励公众参与,对水源地进行经济补偿,采用先进技术,加强水源地保护教育等方面加强水源地保护工作以及加强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的预警体系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根据南阳中心城区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具有不确定性、流域性、处理的艰巨性和影响的长期性、应急主体复杂性等特点,构建了基于WebGIS的南阳市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管理系统和事故信息服务系统,并提出培养危机意识、构建应急管理系统、制定应急预案、组织常态性的训练与演习、及时发布事故信息、做好现场污染控制和后期处置等应对措施,从而提高南阳市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管理水平和城市的防灾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已进入水污染事故的高发期.应急监测体系作为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具有指导作用.本文通过对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体系建设的研究,将监测体系分为应急监测预案、装备体系、技术体系、能力体系、信息体系五个部分,为我国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监测和管理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6.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及其应急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应急监测是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处理的前提和关键。分析了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特性、危害,提出了应急监测的方法和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7.
我国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统计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分类及特征进行了介绍。通过对2003~2008年我国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统计分析发现: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已成为我国主要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且发生频率不断提高,危害不断扩大,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生产废水的违规排放是污染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针对污染事件中常见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和油类等主要污染物,提出了强化常规水处理工艺、投加药剂和采取吸附法等相应的应急处理方法;最后就应急标准、应急监测、水源地的环境风险评价等我国在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处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为加强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应急管理水平,基于建立的预警应急管理体系,采用适合松辽流域的应急处理方案,以全面提高流域机构对水污染事故的处理能力.本文通过分析松辽流域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管理现状,采用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技术来对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故,构建松辽流域水污染事故应急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9.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管理现状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娄云  水艳  王海青 《治淮》2010,(12):38-39
<正>1引言近年来我国水污染事故频繁发生,重大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时有发生,给人民生活、生态环境和经济建设带来了极大危害。资料显示,2010年大连港输油管线爆炸事故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至少数十年的影响;吉林化工原料泄露事故极大影响了松花江沿线的居民饮水安全;福建上杭黄金企业污水泄露导致了福建汀江和广东梅江全境污染。据有关部门报道,截止到2010年8月份共发生重大环境影响事故102起,其中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占了较大比例。因此,认真分析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建立完善的应急体系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  相似文献   

10.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已进入重特大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高发期,形势十分严峻。针对这一现状,对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4类主要污染物(包括有毒有机污染物、重金属污染、溢油污染及生物性污染)的应急处理技术及水利工程技术在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中的关键作用进行综述,并提出应急处理后长期生态恢复建设的对策和措施,指出突发性水污染的应急处理需要应急管理、预测预警及应急处理技术三者的全面建设。上述研究旨在为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技术的深入研究及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发生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GIS技术在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响应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介绍组件式GIS技术、ArcGIS Engine及GIS空间分析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业务要求,探讨了在本底空间数据库的支持下,构建基于GIS技术的突发性水污染应急响应系统的主要内容及方法。为GIS技术更好地应用于水资源管理,最大程度地减少水污染造成的危害,提供先进可靠的技术支持。该研究的成果已在长江三峡库区万州段获得了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2.
吴小伟  刘平 《中国水利》2014,(19):49-51
在分析江苏省扬州市境内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现状的基础上,得出了长江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和淮河汛期行洪是扬州市饮用水安全的主要危害来源,提出加强水源保护区安全保障建设和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防患对策是扬州市确保饮用水安全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3.
我国突发性水资源污染事故应急机制的若干问题评述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基于突发性水资源污染事故应急处理现状的分析,对目前我国突发性水资源污染事故防范和应急机制的建立进行探讨,指出当前工作中的三大缺陷,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如何加快防范突发性水资源污染事故以及建立相关应急机制的进程的若干措施,包括突发污染事故的隐患调查、脆弱性评价、水质预报、动态监测以及应急组织机构等方面,以期能为我国减少突发性水资源污染事故及其损失提供一定的理论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4.
南水北调中线来水主要作为北京市生活饮用水源,水质安全决定调水成败.长距离输水存在水质风险,分析了南水北调中线潜在的水源地水质风险、输送过程风险、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及水质差异影响等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水环境监测网络及预警体系,建立健全突发水污染事件预案及应急处置体系,提高抵御灾害及应对突发水污染事件的能力;加强本市调蓄池库水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外调水与本地水适应性生态研究等输水水质安全对策,以保障南水北调调水水质安全和水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5.
南四湖流域水环境安全应急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四湖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输水通道和调蓄湖泊。为有效防止东线工程突发水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确保调水沿线水质和周围生态环境安全,亟待加强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故应急体系建设。在对南四湖流域潜在涉水风险源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流域内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潜在风险和水环境安全应急体系建设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由应急管理、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及应急保障四部分组成的南四湖水环境安全应急机制的总体框架,建立了多级响应应急处理模式,可为突发性水污染事故作出应急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黄浦江上游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阮仁良  张勇 《上海水务》2006,22(3):1-4,21
阐述了水源地突发污染事件的概念、特点及其对于供水安全和城市经济社会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意义.论述了城市水源地突发污染事件应急研究的主要内容;以上海市黄浦江上游水源地为例,探讨了突发性污染事件应急处置体系的构建,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滨海工业带突发水污染事故应急防控管理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滨海工业带在水污染应急处置能力方面的欠缺和不足,实现突发水污染事故的有效防范和高效处置,保障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安全,对当前滨海工业带突发水污染事故的特点、原因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在滨海工业带构建应急防控管理体系,提升水污染应急处置能力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在对滨海新区当前风险防控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应急管理、应急预警决策、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和应急能力保障等5个方面构建突发水污染事故应急防控管理体系的设想。突发水污染事故应急防控管理体系的建成,将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防控,最大限度地保障滨海新区水生态的环境安全,并能为国内其他工业园区突发水污染事故防控管理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加强突发水污染事件的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保障长江三峡库区水体环境安全,收集重庆市2009—2018年间165起突发环境事件数据,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探讨10 a来突发水污染事件时空分布及发生特征。结果表明:突发水污染事件是重庆市突发环境事件的主要类型,占突发环境事件总数的83.6%,其数量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突发水污染事件主要集中在主城九区及周边的区县,渝东南、渝东北各区县发生次数相对较少;在重庆市境内的六大水系中,长江上游干流水系、嘉陵江水系发生突发水污染事件次数占总数的84.8%;突发水污染事件的主要诱因为道路交通事故、设备故障和操作不当,其发生主要形式为有毒有害物质泄漏进入水体;突发水污染事件出现频率较高的污染物为油类、废水类、有机物、酸碱类、液氨和减水剂。研究成果可为加强突发水污染事件的风险防范和保障三峡库区的水环境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重大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危害不仅造成人民生活质量下降,而且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常规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处理技术包括人工、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通过对2005年松花江硝基苯污染事故的研究,发现污染物在水体、冰层、底泥中均有分布,对环境中的水生动植物产生一定影响,并且污染了地下水;采用活性炭吸附技术取得了很好的处理效果.今后应加强对特定污染物的污染特性、应急处理及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在新建和改建污水处理厂时,应考虑特定污染源的应急处理,做好事故发生前的应急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