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管旁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行人工血管旁路术和自体大隐静脉旁路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12例患者,总结术前、术后的观察和护理。结果手术结合适当的护理措施,12例患者治疗均获成功,患肢血供明显改善,术后ABI(踝肱指数)0.78~1.01、平均0.85。所有患者足背动脉及(或)胫后动脉搏动恢复,静息痛完全消失,足趾间溃疡逐渐愈合。结论血管旁路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术前全面准备和术后精心护理对于保证手术成功,降低致残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人造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两院2004年12月~2007年6月97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行人造血管旁路移植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术式为:单纯人造血管股-腘动脉膝上旁路术72例,股-腘动脉膝下旁路术12例,股-胫后动脉旁路术3例,股-胫前动脉旁路术1例;股-胫前、胫后动脉人造血管、自体静脉复合转流术9例。结果97例患者术后2周死亡3例(3/97),围手术期死亡率3%,其余术后下肢缺血改善良好,踝/肱指数(ABI)有不同程度改善,升高幅度为0.19~0.45,平均升高0.33,术后随访9个月~33个月,平均18个月,移植血管阻塞16例(16/94),总通畅率为83%。结论采用人造血管旁路移植术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陈娟 《哈尔滨医药》2009,29(1):64-65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改变,及无创伤血管检查技术的普遍应用,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已成为中老年人常见的血管闭塞性疾病,严重危害病人的生命质量。随着血管外科技术不断发展,血管旁路移植术已成为目前治疗动脉闭塞症的主要治疗方法,可缓解大多数下肢ASO患者的症状,对下肢严重缺血病例肢体获救率达80-90%。  相似文献   

4.
<正>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一种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和血管外科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目前ASO已成为我国中老年人常见的周围血管闭塞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提高。我院普通外科血管外科学组于2010年4月至2014年3月通过采用前列地尔联合纤溶酶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62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血管旁路及动静脉转流术在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疗效。方法1998-01~2004-01对该病患者109例119条下肢,采用2种术式:①血管旁路:在股-胭动脉、胭-胫腓干动脉之间建立血管旁路;②动静脉转流:在股浅动脉-股浅静脉、胭动脉-胫腓干静脉之间建立动静脉转流,进行治疗观察。结果119条下肢随访4个月至5年,平均3年左右。血管旁路组79条下肢疗效满意或病情改善,1条截肢。动静脉转流组39条下肢疗效满意或病情改善,无截肢。结论血管旁路及动静脉转流在救治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方面各有其优缺点,故应严格选择病例,掌握手术技巧,增加患肢救治率。  相似文献   

6.
唐兴奎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258-259
目的 探讨原位大隐静脉旁路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性的抽取了55 例运用自制瓣膜切除器进行原位大隐静脉动脉旁路手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患者,一共57 条肢体.回顾性分析了所有患者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以及体会.结果 踝肱指数由术前的0.42 增加到0.85.23 例严重缺血肢体患者的踝肱指数的平均值由术前的0.26 恢复到0.78,严重缺血肢体的挽救率为100%.全部患者在1~5 年得血管累积通畅率分别是93%、87%、85%、77% 以及72%.结论 原位大隐静脉旁路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效果比较好,同时采用重建手术更能够保证移植血管的畅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膝下动脉闭塞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是国内外血管外科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ASO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伴有糖尿病的ASO患者远端血管病变更为常见,并且截肢率高、预后差。腘动脉以下闭塞病变治疗更为困难,原因是腘动脉以下分支闭塞广泛,无良好的流出道,使传统的动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已成为中老年人常见的周围血管闭塞性疾病。2005年1-12月我院血管外科共收治血管疾病患者930例,其中ASO372例,占40%。对于下肢缺血性疾病,传统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及血管旁路手术、球囊扩张成形术、内支架置入术,但上述手术方式对膝关节以下动脉狭窄、闭塞,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9.
姚燕 《哈尔滨医药》2010,30(4):67-67,70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由腹主动脉末端至下肢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硬化管腔不同程度狭窄、闭塞而造成肢体急慢性缺血的综合征.目前重建血供的主要治疗措施足血管重建术.当患者合并有心血管、脑血管等全身血管性疾病及糖尿病时,会极大的增大手术风险并影响愈后.我院1月为1例左股动脉闭塞、双侧髂总动脉血栓形成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的患者实施了右腋一双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左髂外动脉取栓术",经精心的护理患者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讨论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2年12月我科接受外科治疗的51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临床资料,其中8例行血管腔内治疗,40例行血管旁路术,3例行杂交手术。结果 49例术后症状明显改善,踝肱指数明显提高,1例因脑血管意外死亡,1例因人工血管感染而行截肢术。结论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治疗应据患者情况采取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TASC分级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采用经皮腔内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PTA)与血管支架植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治疗的60例ASO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PTA治疗,观察组采用PTA、血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踝/肱指数(ABI)、跛行距离、生活质量、并发症及靶病变血运重建率(TLR)。结果 观察组术后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TL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RR、术后ABI及跛行距离、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O患者采用PTA或PTA联合血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效果相当,但ASO患者采用PTA联合血管支架植入术治疗可降低TLR,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作为治疗ASO一种更为有效的介入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观察丙泊酚-芬太尼静脉麻醉复合局部浸润麻醉应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OD)行血管旁路移植术中的麻醉效果,了解该种麻醉方式与气管插管全麻相比在老年患者手术中的优点。方法选择LEAOD行血管旁路移植术患者82例,男71例,女11例,随机分为两组:丙泊酚-芬太尼静脉麻醉复合局部浸润麻醉组(A组)及气管插管全凭静脉全身麻醉组(B组)。每组各41例。观察并记录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手术时间、术毕麻醉苏醒时间、芬太尼用药量及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病率。结果 A、B两组术后第1h、2h的血压与麻醉前相比均降低(P<0.05);而组间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且均在正常值范围内。A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病率及芬太尼用药量显著低于B组(P<0.05或0.01);手术时间及术毕麻醉苏醒时间两组未见显著性差异。而B组有4例(9.8%)患者出现拔管困难,被送入重症监测病房(ICU),1周后因呼吸衰竭死亡1例(2.4%)。结论丙泊酚-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复合局部浸润麻醉可较有效地应用于LEAOD行血管旁路移植术中,且可避免因全麻气管插管导致老年患者拔管困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探讨双功能超声(duplex US)对下肢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再狭窄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 63例股腘动脉旁路移植患者的80条移植血管术后行duplex US定期随访,结合管径及血流动力学参数改变进行术后再狭窄判定,分为非显著狭窄组(56条)、显著狭窄组(15条)和闭塞组(9条),并将duplex US诊断结果与金标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比分析;以移植血管中段峰值流速(MG)40cm/s为界值对移植血管闭塞风险进行评估。结果Du? plex US对移植血管狭窄程度分级的诊断与DSA的符合率达90%;duplex US诊断移植血管狭窄的灵敏度为91.7%,特异度为92.9%,阳性预测值为84.6%,阴性预测值为96.3%,假阳性率为16.7%,假阴性率为8.3%;移植血管MG<40 cm/s组的移植血管闭塞率(62.5%)高于≥40cm/s组(5.4%)。结论Duplex US与DSA对下肢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再狭窄的诊断有较好的一致性,且duplex US具有无创、简便,患者易于接受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2006年10月收治的15例(16条肢体)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所实施的不同方式的动脉重建术.结果 术后13条下肢疼痛消失,肢体溃疡愈合,2例疼痛减轻,1例截肢,无死亡病例.结论 膝上动脉闭塞采用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有较好的效果,膝下动脉闭塞应采用自体大隐静脉旁路移植.术中动脉造影对于实施评价吻合口及流出道情况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动员后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s)移植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确诊严重的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125例,给予G-CSF 300μg肌内注射,2次/d.第3天时采集和分离PBMNCs,配成单个核细胞混悬液.经皮微球囊扩张狭窄动脉,同时将分离的PBMNCs通过导管腔内注入缺血部位.观察12个月,进行各项指标综合评估.结果 PBMNCs移植后,患肢冷感、间歇性跛行等临床症状不同程度好转,溃疡逐渐愈合,踝肱指数短期明显提升.未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动员后的PBMNCs经血管腔内途径移植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方法简单、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及血管腔内治疗的疗效。方法对下肢ASO患者的病变肢体先行DSA检查,评估血管狭窄程度、闭塞情况和侧枝循环形成情况,采用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进行血管腔内治疗。结果 19例患者中,22条肢体有明显病变,血管狭窄大于40%;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治疗14例,治疗后造影显示血管再通;18条肢体明显好转,2条肢体部分好转,2条肢体无效,总有效率90.9%。结论 DSA能准确评价缺血肢体的血运情况,对手术方案的确定有重要指导意义。血管内治疗对于下肢ASO患者疗效肯定,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7.
戴拥军  裴永彬 《天津医药》2006,34(6):424-425
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成为中老年的多发病、常见病,我院2002年7月-2003年3月,共收冶ASO下肢缺血的患者17例,采用动脉旁路术、腔内介入、超声消融术联合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介入术式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ASO)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5年5月收治的38例(42条患肢)ASO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A组18例(20条患肢)和B组20例(22条患肢)。A组采用经皮腔内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B组在A组基础上采用血管支架植入术治疗。均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踝/肱指数( ABI)、术后30 d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12个月动脉通畅率和保肢率及生活质量( QOL)评分。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2个月动脉通畅率和保肢率及术后30 d 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足背动脉、胫动脉ABI均较治疗前升高,术后6、12个月B组QOL评分高于A组(P<0.05)。结论球囊成形术与球囊成形术联合支架植入术在ASO治疗中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后者对ASO患者QOL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及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体会.方法:对下肢ASO患者的病变肢体先行DSA检查,评估血管狭窄程度、闭塞情况和侧枝循环形成情况,采用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进行血管腔内治疗.通过分析临床症状和术前、术后踝/肱指数来评价疗效.结果:12例16条肢体有明显病变,其中单纯球囊扩张3条...  相似文献   

20.
动脉硬化闭塞症常累及下肢 ,动脉广泛狭窄甚至闭塞 ,导致慢性下肢缺血 ,重者常肢体坏疽被迫施行截肢而残废 ,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质量。病人表现为间歇跛行 ,患肢病变部位皮温较正常皮温低 ,患肢出现静息痛 ,足背动脉搏动由弱到消失 ,重者足趾及下肢出现坏疽。近 3年我院对 6例经DSA血管造影检查显示动脉以远的动脉无流出道或流出道特别狭窄 ,无法行各种旁路血管移植术的行动脉—经后动脉转流术 ,取得良好疗效。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例病人中 ,男 5例 ,女 1例 ,年龄 5 1~ 83岁 ,平均年龄6 9.4岁。出现下肢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