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96例乳腺癌患者均行改良根治术,手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72例,切除肋间臂神经24例,术后对患者上臂内侧感觉功能进行随访观察。结果:保留肋间臂神经72例中术后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正常66例(91.7%),感觉异常6例(8.3%);而切除肋间臂神经的24例患者均有感觉异常(100%)。结论: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根治术能够有效地防止患侧腋窝及上肢皮肤感觉障碍的发生率,不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不影响手术的根治性,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李振起  张丽娜 《西部医学》2012,24(11):2144-2145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0例乳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时不保留肋间臂神经)和观察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时保留肋间臂神经),每组各30例,对两组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患侧腋窝、上臂内侧皮肤感觉功能异常局部复发情况等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与对照组(13.3%)相比,没有明显改变(P>0.05);观察组术后患侧腋窝、上臂内侧皮肤感觉功能异常情况发生率(10.0%)与对照组相比(60.0%),有明显降低(P<0.05);平均随访3年,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局部复发以及远处转移等情况。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能够明显降低患者术后的皮肤感觉功能异常情况,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局部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保留肋间臂神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intercostobrachial nerve, ICBN)的临床意义.方法: 在60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中,行改良根治术时完整保留ICBN 32例,切除28例.术后对两组患者患侧上臂内侧和腋窝区的皮肤感觉功能进行检查.结果: 保留ICBN的32例中,术后患侧上臂内侧及腋窝区皮肤感觉正常30例(93.8%),感觉异常2例(6.2%);而切除ICBN的28例中术后感觉正常10例(35.7%),感觉异常18例(64.3%).两组上臂内侧和腋窝区的皮肤感觉异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经随访无1例出现肿瘤局部复发.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可以预防术后上臂及腋窝感觉障碍的发生,不增加局部复发的风险,应成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的标准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乳癌改良根治术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86例(实验组)和传统乳癌改良根治术34例(对照组)术后上臂内侧及腋窝皮肤感觉异常和肿瘤腋窝复发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侧上臂内侧及腋窝皮肤感觉异常发生率分别为9.30%(8/86)、85.29%(29/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98,P<0.001).随访6~24个月,两组均无腋窝肿瘤复发.结论 乳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保存了上臂内侧及腋窝皮肤感觉功能,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赵红斌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8):2443-2444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价值。方法:在34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问臂神经21例,切除肋间臂神经13例。术后对34例患者上臂内侧感觉功能进行随访观察。结果:34例患者随访1a~5a,平均2.5a,3例局部复发;保留肋间臂神经21例中术后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正常18例(85.7%),感觉异常3例(14.3%);切除肋间臂神经的13例病人11例有感觉异常。结论: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可明显减少术后患侧上臂内侧感觉障碍的发生率,有助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王周权  任宏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12):1668-1668,1676
目的:探讨Ⅰ、Ⅱ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行Ⅰ、Ⅱ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65例,保留肋间臂神经50例,切除15例,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结果:保留肋间臂神经50例中,术后患者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正常46例(92.0%),感觉异常4例(8.0%);切断肋间臂神经15例均有感觉障碍,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随访1年,50例均无肿瘤局部复发。结论: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对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陈建新 《右江医学》2009,37(1):29-30
目的探讨乳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5月~2008年8月收治的乳腺癌116例资料。其中35例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并对本组患者患侧腋窝及上臂内侧皮肤感觉功能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本组中切除肋间臂神经81例,发生腋窝及上臂内侧皮肤感觉障碍62例(76.5%);保留肋间臂神经35例中发生腋窝及上臂内侧皮肤感觉障碍4例(11.4%),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保留者随访12~36个月,均未发现局部转移、复发。结论在乳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可明显减少术后患侧腋窝及上臂内侧皮肤感觉障碍的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9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92例乳腺癌患者行改良根治术69例,保乳术23例,手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74例,切除肋间臂神经18例,术后对患者上臂内侧感觉功能进行随访观察。结果:保留肋间臂神经74例中术后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正常66例(87.5%),感觉异常8例(12.5%);而切除肋间臂神经的18例患者均有感觉异常(100%)。结论: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可明显减少术后患侧上臂内侧感觉障碍的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改良根治术及腋窝淋巴结清扫的57例乳腺癌患者资料,并根据其有无保留肋间臂神经分为保留组26例、未保留组31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上臂内侧皮肤的感觉功能等.结果 两组手术持续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随访(9.2±2.1)个月,肋间臂神经保留组感觉异常率为11.54%(3/26),明显低于未保留组感觉异常率77.42%(24/31) (χ =24.62,.对乳腺癌患者实施改良根治术、2 P<0.05).结论 腋窝淋巴结清扫同时保留其肋间臂神经可有效减少术后上臂内侧皮肤感觉异常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在Ⅰ、Ⅱ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方法 和临床意义.方法 98例Ⅰ、Ⅱ期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保留肋间臂神经74例,切除24例,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保留肋间臂神经74例中,术后患者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正常69例(93.24%)、感觉异常5例(6.74%);切除肋间臂神经24例有23例出现感觉异常(95.8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71,P<0.01).随访12~28月,98例均无肿瘤局部复发.结论 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是可行的,能够有效地防止患侧腋窝及上肢皮肤感觉障碍的发生,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对患者生存率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运用随机数表法将本院2016年5月-2018年7月诊治的70例乳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为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照组为不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传统乳腺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生存率、复发率、转移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生存率和转移部位腋窝、骨、肺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腋窝疼痛、上臂水肿、胸肌萎缩、上臂运动障碍、感染发生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术后并发症少,可以控制肿瘤的复发率和转移率,临床应用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和改良根治术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的解剖入路、成功率和术后患侧腋窝及上臂内侧皮肤的感觉状态。方法:121例保留ICBN的乳腺癌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保留乳房手术组(简称保乳组,48例)和改良根治术组(简称改良组,73例),前者行1/4乳房切除或肿瘤广泛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者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两组术中均保留ICBN;评价两组ICBN的解剖入路和保留成功率以及术后患侧腋窝及上臂皮肤感觉状态的差异。结果:保乳组经顺行法、中间法或逆行法解剖ICBN各有5、35和8例,改良组分别有33、38和2例(P<0.01);两组ICBN保留成功率分别为64.6%(31/48)和87.7%(64/73)(P<0.01),保乳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暴露不佳引起的误伤和逆行解剖的不足,改良组是淋巴结固定并与ICBN粘连或侵犯该神经;两组术后患侧腋窝及上臂内侧皮肤感觉异常发生率分别为37.5%(18/48)和15.1%(11/73)(P<0.01)。结论: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和改良根治术解剖ICBN入路存在差异,保乳组以中间法为主,改良组以中间法和顺行法为主;改良组ICBN保留成功率高于保乳组;两组失败的主要原因分别是误伤和淋巴结粘连或侵犯ICBN。  相似文献   

13.
丁勇兴  段克才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12):1577-1578,1582
目的:探讨保留肋间臂神经(intercostobrachial nerve,ICBN)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定83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41例(术中保留ICBN),对照组42例(术中切除ICBN)。所有患者术后随访观察3个月至3年,比较2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感觉异常发生率、患肢淋巴水肿发生率和肿瘤局部复发率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113.56±5.78)min,淋巴结平均清扫数目为(12.28±2.19)枚,患肢淋巴水肿3例;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10.17±5.41)min,淋巴结平均清扫数目为(12.83±2.13)枚,患肢淋巴水肿2例;2组患者手术时长、淋巴结清扫数目和患肢淋巴水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皮肤感觉异常发生率为21.9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6.67%(P<0.05)。2组患者术后随访期间均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清扫腋窝淋巴结时,予以保留ICBN可明显减少术后患侧胸壁和上臂内侧感觉异常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韩中保  周羽  韩扣兰 《医学综述》2013,19(13):2429-2431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胸内侧神经的保留与否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附属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对I期、Ⅱ期乳腺癌患者实施乳腺癌根治术Patey根治术及在此基础上保留胸内侧神经的改良术,成功保留胸内侧神经的60例为保留组,而对照组选取2000年之前手术中切除了胸内侧神经的患者60例。结果两组随访期内保留组患侧胸肌厚度、肌力和上肢活动恢复均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Ⅰ期、Ⅱ期乳腺癌患者行保留胸内侧神经的改良根治术,既能达到根治目的,又有效地保留了患者术后的胸肌功能,对保持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有实际的临床意义,具有安全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3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留肋间臂神经,32例切除肋间臂神经。保留肋间臂神经组用双极电凝显露保留肋间臂神经,术后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上臂内侧及腋窝部皮肤感觉功能。肿瘤局部复发情况。[结果]保留肋间臂神经组30例,腋窝及上臂内侧皮肤感觉正常28例(占85%):切除肋闻臂神经纽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感觉异常,严重者疼痛或烧灼感。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访3~5年,两组均无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手术时间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保留肋间臂神经在Ⅰ、Ⅱ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是安全可行的,能有效保留患者上臂内侧及腋窝皮肤感觉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保留肋间臂神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在乳腺癌腋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76例乳腺癌患者在行腋淋巴结清扫时,游离并保留腋下脂肪组织中的ICBN,术后测试患侧上臂内后侧的感觉功能变化。结果术后上臂内后侧感觉异常发生率为5.26%(4/76),2周后症状消失,经1~6个月随访均未发生局部复发。结论乳腺癌腋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ICBN,可明显减少乳房切除术后疼痛综合征(PMPS)的发生率,有利于改善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溶脂辅助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8例Ⅰ~Ⅲa期女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乳腺癌根治术或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根据术中是否应用溶脂辅助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32例),观察组在溶脂辅助下行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对照组行常规保留肋间臂神经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1)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淋巴结清除数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内不同时间点术后引流量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引流量在术后第1、2、3、4天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之间引流量比较:术后第1、2、3、4天,观察组引流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患肢疼痛、提肩运动障碍、患肢水肿、皮下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患侧上臂感觉异常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溶脂辅助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应用效果良好,具有手术操作简便、淋巴结清除数多,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脂肪溶解过程中未产生不良反应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