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刘继状  朱琳 《硅酸盐通报》2018,37(12):3816-3820
系统研究了石灰激发剂、粉煤灰和水泥增强相以及防水剂对淤泥免烧砖的耐久性能影响,通过研究淤泥砖在不同配比下的常温水浸泡24 h吸水率、软化系数以及在气冻水融条件下的质量、强度变化规律等进行了配方优化.实验结果表明,粉煤灰-水泥双掺有助于提高淤泥免烧砖的耐久性;防水剂可高效改善淤泥免烧砖的耐水、抗冻性能.最佳质量比为淤泥:石灰:粉煤灰:水泥:防水剂(外掺)=43:32:20:5:5.  相似文献   

2.
以酸浸锰渣、石灰和水泥为主要原料,用河砂作为骨料,采用压力成型的方法制备锰渣免蒸免烧砖的研究。采用单因子试验法确定了最佳的成型压力,并对影响强度的胶砂比进行了分析。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原料的最佳配合比。通过测试免烧砖的抗压强度和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XRD)研究了免烧砖性能与强度形成机理。最佳成型压力为25MPa,原料配比为:酸浸锰渣35%、河砂45%、水泥13%、生石灰7%,水固比0.3。  相似文献   

3.
以自制非离子水性环氧固化剂与环氧树脂混合制备水性环氧树脂防腐清漆,探讨了封端剂种类、水性环氧固化剂与环氧树脂配比、固化温度对漆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封端剂为苯基缩水甘油醚(PEG);最佳水性环氧固化剂与环氧树脂配比为环氧/胺氢当量比为1.1;漆膜室温下即可固化,防腐性能优秀。  相似文献   

4.
以工程砂性弃土为主要原料,通过振动成型制备免烧砖.以试件7d、28 d和56 d抗压强度为控制指标,研究水泥、粉煤灰、石膏等无机结合材料配合比对免烧砖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砂性弃土免烧砖最佳配合比为:砂性弃土72%、水泥16%、粉煤灰8%、石膏2%、石灰2%和减水剂0.5%.采用最佳配合比所制砂性弃土免烧砖28 d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软化强度分别达15.8 MPa、1.8 MPa和15.3 MPa.砂性弃土免烧砖各项性能满足JC/T422-2007《非烧结垃圾尾矿砖》MU15标准要求.研究可为工程砂性弃土的开发利用提供一种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5.
以六盘水矿区煤矸石为主要原料制备煤矸石基免烧砖.为进一步提高免烧砖的强度,研究了不同激发剂( CaO 、CaO-Na SO4、CaO-CaCl2)对免烧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煤矸石基免烧砖强度在激发剂CaO-Na2 SO4的激发作用下有显著提高,最佳掺量为8% CaO、2% NaSO4.免烧砖各项性能满足JC/T422-91 (96)《非烧结普通粘土砖》MU15标准要求.这为六盘水煤矸石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种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6.
马安博  马晶  石芬 《中国胶粘剂》2021,(4):39-43,48
采用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铵和磷酸二氢钠作为主要原料制备镁基磷酸盐水泥,通过对固化时间、放热温度和抗压强度的考察,并结合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分析,研究了不同磷酸盐及其配比对镁基磷酸盐水泥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镁基磷酸盐水泥的固化时间、放热温度及抗压强度会随磷酸盐及其组合配比的变化有较大差异;48 h后的抗压强度及微...  相似文献   

7.
系统研究了石灰掺量、水泥掺量、养护温度和时间对淤泥免烧砖力学性能的影响,优化了淤泥免烧砖的设计制备。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淤泥免烧砖的抗冻性能。结果表明:30%~40%的石灰掺量可使淤泥-石灰免烧砖有较高的强度;而增强相水泥的掺量越高,淤泥-石灰-水泥系统免烧砖力学性能和抗冻性能越佳;综合考虑生产、经济因素,养护温度在80℃为佳。  相似文献   

8.
对预拌混凝土企业回收水滤渣制备粉煤灰免烧砖的可行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滤渣具有一定的活性,最佳利用时间为1~3 d;采用粉煤灰、滤渣、河砂、水泥,以石灰为碱激发剂可制备MU15等级的粉煤灰免烧砖,掺入适量滤渣能提高砖体抗压强度,最佳掺量为20%。  相似文献   

9.
马龙  李国忠 《粉煤灰》2014,(6):21-22
以赤泥、粉煤灰、水泥为主要原料,掺加一定量的激发剂和发泡剂,制备了赤泥轻质免烧砖。研究了激发剂掺量对赤泥轻质免烧砖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赤泥轻质免烧砖进行了微观形貌分析。结果表明,当激发剂掺量为1%时,制得的试样性能较好,与空白式样相比,抗折强度提高了64.4%,抗压强度提高了44.1%。  相似文献   

10.
用双酚A(BPA)、碳酸乙烯酯(EC)和甲基丙烯酸(MAA)通过两步法合成了二乙氧化双酚A双甲基丙烯酸酯(2EO-BPADMA)。并将2EO-BPADMA与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甲基丙烯酸羟丙酯(HPMA)、引发剂1065和引发剂TPO混合,制备不同配比的丙烯酸酯类光敏树脂。利用光固化快速成型技术(SLA)对丙烯酸酯类光敏树脂固化成型,并进行性能测试,确定了最佳配比为2EO-BPADMA:HEMA:HPMA:TPO=80:10:10:5(质量比)。最佳配比的丙烯酸酯类光敏树脂与Foto Tec DLP.A型光敏树脂的力学性能和后固化性能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11.
锰渣与再生砖骨料均属于大宗固废,提升大宗固废利用率具有重要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利用锰渣、再生砖骨料等制备了免烧砖,探究了锰渣掺量对免烧砖各项性能的影响,且对其微观结构及有害物质浸出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免烧砖外观质量优良,色泽均一,尺寸标准;结合强度要求和抗冻性要求,锰渣掺量不超过10%(质量分数)时,可制备出强度、耐水性和耐久性优异的MU20免烧砖,锰渣掺量不超过15%时,可制备出性能优异的MU15免烧砖;掺适量锰渣的免烧砖中形成了较多的钙矾石相,有利于强度发展。锰渣和再生砖骨料制备的免烧砖可以应用于人行道等市政工程,应用效果良好。研究结果可为锰渣低碳资源化利用以及生态砖制品的生产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施惠生  郭晓潞  张迪 《水泥》2010,(12):1-4
以钢渣、粉煤灰等固体废物,掺加少量的普通硅酸盐水泥、脱硫石膏,辅以适量化学激发剂,研制开发新型复合胶凝材料。试验表明,少量水泥能够有效地激发出钢渣-粉煤灰体系潜在的活性,单掺水泥的钢渣-粉煤灰体系最优配比为:钢渣/粉煤灰=6:4,水泥掺量为15%;对于复掺水泥和脱硫石膏的钢渣-粉煤灰体系来说,最优配比为钢渣/粉煤灰=6:4,水泥掺量为15%,脱硫石膏掺量为10%。合适的化学激发剂可以较好地提高复合胶凝材料的性能,复合胶凝材料在自然养护的条件下比标准养护条件下强度增长更快。  相似文献   

13.
利用金陵热电厂脱硫灰制备双免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陵热电厂所排脱硫灰为主要原料,进行了免烧免蒸砖的研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设计了脱硫灰、水泥、集料、石膏、石灰的不同配比。试验结果表明,在配比为水泥8%、集料25%、石灰10%、石膏5%、粉煤灰52%时,生产的免烧砖强度最高。同时还研究了不同原材料对免烧砖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周丽娜 《粉煤灰》2010,22(6):26-29
采用工业固体废弃物磷渣作为主原料制备复合材料,研究了氢氧化钠(NaOH)用量(%)、硅酸钠(Na2SiO3)用量(%)、水(H2O)用量(%)、胶集比(C/S)以及压制压力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活化磷渣作为胶凝粉体,以原状磷渣作为集料进行复合,并通过湿热养护工艺可制备出综合性能比C60混凝土、天然石材、蒸压砖更优异的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5.
采用CO2养护加速碳化镁渣砂浆,制备了低碳胶凝材料。研究了水灰比和碳化龄期对碳化镁渣砂浆的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O2浓度为99.9%、压力为0.1 MPa、温度为23℃的碳化养护条件下,水灰比为0.4的镁渣砂浆碳化14 d后,抗压强度是其碳化前强度值的9.9倍,延长碳化时间有利于强度的提高。水灰比对碳化砂浆强度影响显著,低水灰比试件碳化后强度提高更多。通过微观分析发现,碳化养护提高镁渣砂浆强度的原因是,碳化后生成大量的CaCO3,使试件更加致密,孔隙率降低。  相似文献   

16.
以循环流化床所产生的的固硫灰为主要胶凝材料,在适当的配合比下,压制得到了透水砖。对养护后的透水砖进行了透水系数、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一系列测试。通过分析试验数据得出:在固硫灰掺量占胶凝材料40%,水胶比为0.23~0.25,成型压力是5MPa,细骨料与总集料比为0.3—0.4,集胶比在2—2.5时,所得到的透水砖各项性能均符合现行国标要求,并且是所有配方中最优的。  相似文献   

17.
以玻璃纤维为增强材料,木屑为轻质骨料,碱式硫酸镁水泥为胶凝材料制备了复合板材.研究了水泥的氧化镁活性、摩尔比、水灰比、外加剂掺量、养护温度、玻璃纤维层数对复合板材不同龄期下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a-MgO/MgSO4摩尔比为6.0,水灰比为0.35,木屑掺量为20%,玻璃纤维层数为3时可制备出抗压强度为35.89 MPa,抗折强度为15.6 MPa的复合板材.采用高温养护,可提高复合板材的早期强度.采用XRD、SEM分析了外加剂和养护工艺对水化相组成和形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粘土水泥系列浆材性能优越,价格低廉,可广泛应用于库堤防渗、灌浆加固、溶洞充填、垃圾填埋防护等工程中,其流变性能对灌浆施工及防渗加固效果的影响不可忽视。利用Brookfield+R/S流变仪系统研究粘土水泥系列浆材的流变性能,包括流变模型、粘度时变性和触变性,进而根据其各自流变性能分析其适用范围。结果表明:粘土水泥浆材的流变性能与水固比及粘土掺量有关,其初始粘度较普通水泥浆大,扩散范围可控,在大空隙多孔地层使用适宜配比的粘土水泥浆材进行防渗灌浆,可很好地解决跑浆、串浆的问题,提高灌浆效益;粘土水泥膏浆的流变性能主要与固化剂掺量有关,其初始屈服应力及粘度大,具有良好的抗水流冲释性能,可用于地下动水条件下的防渗堵漏;粘土水泥砂膏浆流变性能与固化剂掺量和砂灰比有关,添加砂料后,初始屈服应力及粘度更大,不易流失,可作为溶洞填充材料,节约工程成本,是耗浆量大的地质条件防渗的优选灌浆材料。  相似文献   

19.
以生物质资源桐油(TO)、马来酸酐(MA)为原料,通过Diels-Alder反应合成了桐油酸酐,再以其与丙烯酸羟乙酯(HEA)反应,经中和水化制备了桐油基水性光固化树脂。通过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表征了合成产物的分子结构。考察了TO、MA以及HEA的比例对桐油基水性光固化树脂的乳液性质、光固化活性以及涂膜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n(TO):n(MA):n(HEA):n(TEA)= 1:2.5:2.5:2.5时,合成的桐油基水性光固化树脂的稳定性、光固化活性以及涂膜性能最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