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实验以及动力学分析表明用配体的引入对体系进行改进,提高了基于粉煤灰的多相类Fenton体系对模拟制革废水的去除效果,同时得到EDTA-粉煤灰/H2O2体系降解模拟制革废水的最佳反应条件:在室温下,反应pH值为10,初始COD值为110.8 mg/L,过氧化氢浓度为200.4 mg/L,EDTA的浓度为250 mmol/L,粉煤灰投加量为10 g/L的情况下,COD和色度的去除率都在95%以上,粉煤灰在多次使用后,COD去除率均达到97%以上。  相似文献   

2.
Fenton试剂处理港口化学品洗舱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珠海某港口化学品洗舱废水的组成,配置甲醛、甲苯、苯酚的单独污染物模拟废水,采用Fenton试剂对港口废水和模拟废水进行氧化处理。通过实验探讨了不同的H2O2和Fe2+浓度、pH值、反应时间下各种废水COD的去除情况,确定了各种废水最佳的操作条件。港口废水在最佳的操作条件下COD去除率约为88%,废水的COD质量浓度从2 000~2 200 mg/L降到低于280 mg/L,废水由原来的无法生化变为易生物降解。苯酚、甲醛、甲苯模拟废水在各自最佳的操作条件下,COD去除率也都达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3.
采取试验手段,研究在微波条件下用Fenton试剂处理含酚废水的效果,探讨H2O2质量浓度、FeSO4质量浓度、pH值、反应时间和微波功率等因素对稻壳热解发电废水中COD、挥发酚及色度去除率的影响,并进行不同条件下Fenton反应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微波条件下,Fenton试剂能快速降解含酚废水,处理后水样的COD去除率超过73%,挥发酚去除率超过99%,色度去除率接近50%。该含酚废水的最佳处理条件是:H2O2质量浓度为1500 mg/L,FeSO4质量浓度为100 mg/L,pH值为3,反应时间为10 min,微波功率为400 W。  相似文献   

4.
含锌重金属废水藻类吸附处理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小球藻为吸附剂,研究藻类吸附剂对重金属废水中Zn2+的吸附过程,分析吸附时间、温度、pH值、Zn2+起始浓度以及预处理过程等因素对小球藻吸附Zn2+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处理能提高小球藻的吸附性能,其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特征,对废水的pH值适应范围广。对于ρ(Zn2+)=100 mg/L的重金属废水经小球藻一次处理,去除率达到98%。小球藻吸附处理废水中Zn2+的较佳工艺条件为pH值6.5、温度25℃、吸附时间60 min、小球藻用量2 g/L。  相似文献   

5.
草酸铁络合物/H2O2/UV体系对靛红染料废水脱色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草酸铁络合物/H2O2作光氧化剂,利用紫外光对水溶性染料靛红进行了光氧化降解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pH值为3,[Fe(Ⅲ)]/[C2O42-]=1/3,H2O2为100 mg/L条件下,光照30 min后,质量浓度为30 mg/L的染料溶液其脱色率达到98.5%,COD去除率为54.4%。与UV/Fe3+、UV/H2O2、UV/草酸等光氧化体系相比,脱色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采用湿式氧化技术处理在生产磺胺间二甲氧嘧啶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在反应温度为250℃,初始ρ(COD)为4 575 mg/L,反应时间为2 h,pH值为7~8时,采用湿式双氧水氧化和催化湿式氧化,COD去除率分别为78.3%和92.0%,表明催化湿式氧化具有较好的COD去除效果。同时考察了催化湿式氧化中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废水pH值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O3/H2O2预处理难降解制药废水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O3/H2O2联合作用对去除难降解制药废水COD、改善废水可生化性的效果,并考察pH值、臭氧用量、H2O2投加量等因子对预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H值为11左右,臭氧用量为1 20g/L、H2O2投加量为20mmol时,废水COD去除率达到62%,BOD5/COD提高到0 36。如果用SBR进行二级处理,可使最终出水指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
pH值是催化铁法预处理酸性化工废水主要考察指标,是Fe2+产生量和混凝效果的控制因素,为此进行了催化铁预处理化工废水pH值变化和Fe2+产生规律及后继混凝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催化铁反应最适初始pH为2.75,反应时间为1 h;混凝反应最佳条件为:Fe2+浓度为120 mg/L,pH控制在8.0~8.5;系统COD去除率为56.8%,色度去除率为92%;催化铁处理后的化工废水与印染废水混合进行混凝反应的最适宜pH为8.0~8.5。  相似文献   

9.
UV/H_2O_2/微曝气降解三氯乙酸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UV/H2O2/微曝气工艺是在常规UV/H1O2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试验表明在紫外光强1 048.7μW/cm2,H20z投加量为40 mg/L,三氯乙酸(TCAA)初始浓度约为110μg/L的情况下,120 min后该工艺对TCAA的去除达到90%以上.工艺效果受UV光强,H2O2投加量,TCAA初始浓度和pH的影响.其他条件一定时,随着UV光强和H2O2投加量的增大,TCAA去除率增加.然而H2O2投加量超过40 mg/L后,去除效果增加缓慢.对不同初始浓度,103.5μg/L时去除率最高,而后浓度增加,去除率下降.TCAA中性或弱酸性pH条件下更有利于降解.  相似文献   

10.
以配制的酸性嫩黄G染料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O3、O3/H2O2体系对去除染料废水中的COD.和色度,提高可生化性的效果,分析pH值、初始污染物浓度、H2O2投加量等各种因素对O3氧化染料废水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臭氧氧化对COD.去除率达55.1%,对色度的去除率接近100%,B/C由原水的0.08上升到03;臭氧化酸...  相似文献   

11.
敌百虫农药废水Photo-Fenton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含敌百虫有机磷农药的溶液为研究对象,采用Photo-Fenton试剂进行氧化降解处理,使其成功转化成为无机磷(PO43-)。实验表明,在pH值=3.0,c(Fe2+)=0.72 mmol/L,c(H2O2)=3 mmol/L的酸性条件下,Photo-Fenton处理方法对敌百虫废水有机磷转化成无机磷的转化率可达70%,这可能是因为Fe3+络合物对光的吸收产生的配合基的作用以及产生羟基自由基(OH.)的速率加快。还对photo-Fenton处理有机磷农药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研究Fenton氧化技术处理偶氮染料活性艳红X-3B模拟废水的反应条件及处理效果,主要考察了Fe2+和H2O2的用量、温度以及废水的pH值等条件对色度和化学耗氧量(COD)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Fenton氧化反应对废水色度和COD都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分别为99.78%和94.34%。考察了不同光照条件Fenton试剂对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光照能够加快Fenton反应速度、提高COD去除率。  相似文献   

13.
采用Fenton试剂处理糠醛废水,主要考察了H_2O_2/Fe~(2+)的投配比、H_2O_2投加量、H_2O_2的投加方式和反应时间对废水COD和BOD去除率的影响.通过试验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H_2O_2/Fe~(2+)的投配比2∶1、H_2O_2投加量0.5 Q、H_2O_2分5批投加、反应时间80 min的条件下,糠醛废水的BOD/COD由原始的0.23提高到0.65左右,COD_(cr)去除率在52%左右.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Fenton法对线路板生产废水中有机物质的处理效果,比较传统Fenton法和电解Fenton法处理效果。在同样反应时间里,电解Fenton法的COD平均去除率为55.7%,H2O2的最大投加量为3.75 g/L,而传统Fenton法的COD平均去除率为23.7%,H2O2的投加量为5.45 g/L。确定了电解Fenton法小试装置处理线路板废水的最佳处理条件。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铁炭微电解-Fenton联合工艺对高浓度难生化处理的拉米夫定制药废水的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微电解2 h, Fenton 1 h,pH为3,H_2O_2(30%)投量5 mL/L条件下,COD_(Cr)去除率可以达到76%,色度去除率超过98%,BOD/COD由0.15提高到0.52,有利于后续的生化处理.  相似文献   

16.
以电导率为分质指标,对纱线筒染废水进行“清浊分质”收集,并对收集到的轻废水进行接触氧化、超滤、反渗透处理;对重废水进行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混凝沉淀处理,最后对轻废水减缓膜污染方面进行优势分析。结果表明:轻废水经处理后,ρ( COD )<17 mg/L、色度1倍、ρ( Fe3+)≤0.1 mg/L、ρ( Mn)=0.05~0.09 mg/L、硬度为50~80 mg/L,水质优于印染用水要求,并且能够减缓膜系统污染速率;重废水经处理后,ρ( COD )<50 mg/L、ρ( NH3-N )=1.71~2.93 mg/L、色度小于50倍,满足重点工业行业废水排放要求;表明采用以电导率为指标的废水分质收集与处理方法,自动化程度高、分质准确,有效缓解了后续处理负荷,减缓了膜污染,提高了废水回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