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层次中医药人才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础和核心,是中医药行业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要措施,是贯彻执行<中医药继续教育规定>及有关政策、法规的具体体现.因此,加快高层次中医人才的培养,积极创造有利于中医人才成长的机制和条件,将带动整个中医药队伍的建设,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是目前中医药事业当务之急、重中之重的工作.文章通过对高层次中医人才成长的历史回顾和我市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后,以"探讨高层次中医药人才的标准和知识结构,针对性地组织培养内容"、"行政管理部门提供政策支持,是培养高层次中医人才的保障"、"领导重视,努力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激励机制,是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成长的重要条件"、"多渠道争取经费,是保证培养计划实施、达到预期目标的物质保证"为题,分别谈了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相似文献   

2.
《北京中医》2008,27(2):138-138
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和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总结会”上。对高层次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工作提出了六点要求:一是要紧紧抓住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机遇。提高对中医药人才培养在继承和创新中医药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切实加强领导;二是要摸清本地区中医药队伍的现状和人才需求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医研究生教育的特殊性和符合中医人成长规律的教学模式。方法文献研究和综合分析。结果认为我国的中医药研究生教育历经30余年,不仅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也为继承与发扬中医药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中医药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使中医药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面临新的挑战。结论中医研究生培养应遵循中医人才成长规律;厚基础,多临床;提倡学科交叉,鼓励学术创新;培养实用性、复合型的中医研究生,是当今社会中医药研究生培养的核心。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于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中医药研究生培养,特别是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是输送创新型中医人才、提高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以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专业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为试点,围绕“厚经典、强基础、重融合、求创新”教育理念,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旨在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实现“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中医药院校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目的,为中医药院校学术学位研究生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现代中医教育将师承制引入高层次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促进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为了促进军队中医药学术的良好传承和发展,主张中医师承教育应重视传统文化知识学习;强化中医经典著作学习;加强临床实践及其诊疗技能训练;改革考评体系及评审制度。  相似文献   

6.
何超元 《光明中医》2008,23(7):1040-1040
中医教育,是中医事业发展的基础,中医事业能否振兴与发展,能否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关键取决于中医学术的进步与中医人才素质的提高,归根到底就是人才培养。培养什么样的中医人才,直接关系到中医的前途和发展,只有造就出一批素质良好中医药人才群体,才能进一步发展中医学术,中医事业才能世代兴旺。  相似文献   

7.
不断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中医药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中医药继承发展和中医药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人才是基础。一支高水平的中医临床队伍,特别是一大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是不断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的保障。为了加快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的培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在“十五”期间实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拟在全国选拔200名具有扎实专业基础、较高临床水平和有培养前途的优秀中青年中医临床人才进行重点培养,着力提高其中医临床诊疗水平,使他们成长为  相似文献   

8.
为贯彻落实北京市政府《关于促进首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京政发[2008]50号),进一步实施名医、名科、名院战略,加快北京市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培养造就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和中药技术人才,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决定开展第四批北京市级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在有关单位和各区县  相似文献   

9.
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中医药人才必须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借鉴中医传统教育的成功之处,发掘古代名医成功的各种因素,积极探索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家传与师承能发挥中医口授心传的特点,是培养中医临床人才的重要途径;兴趣爱好以及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是开启中医宝库的钥匙;古代名医学医经历蕴含了丰富的中医药学术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普遍规律,对中医教育有着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医学术后继人才队伍中医能力不强、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日渐突显。文章就如何发挥博士后制度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培养高层次中医药学术传承人才,提高中医药人才队伍质量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