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南海西部海域随着勘探实践的深入,寻找优质储层的油气藏难度加大,勘探的领域逐渐向深层、复杂储层拓展,解决"低孔、低渗、低阻"的难题日益迫切;莺歌海盆地气田高含CO2气层的情况,直接影响气田的开发生产效果。本文通过对南海西部海域北部湾盆地、珠江口盆地和莺歌海盆地储层的气测录井和测井资料的综合分析和研究,基于交会图和全概率算法开发了一套油气层优快识别系统,成功高效地解决了南海西部海域复杂储层油气层、高含非烃类CO2气层识别的技术难题,经现场应用,与地层测试对比,对油气层识别的符合率达90%以上,为低品位油气层勘探开发纵深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
塔里木盆地和田河气田东、西部天然气气组份存在差异,从TSR角度可以合理解释东西部井区天然气烃类组分、CO2含量以及碳同位素含量的差异形成原因。由于TSR对天然气气组份的影响较大,在存在TSR的地区,天然气的成因特征可能不能简单应用气组分资料加以判别,应结合气田的石油地质特征、烃类组份和碳同位素的区域分布特征进行综合判别。  相似文献   

3.
利用热导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对酸性气中的硫化氢、二氧化碳、烃类进行测定,该方法操作简便,分析时间短,精密度和准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南海西部油田近年的检泵作业,找出影响检泵周期的主要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及南海西部油田的特殊性,制定了潜油电泵闭环管理模式。南海西部油田自2009年实施该管理模式以来,显著的提高了年平均检泵周期,取得了明显的应用效果,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海底浅层气是一种海洋灾害地质类型,一旦发生灾害,将对经济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在国外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历史上,由于没有对浅层气进行充分调查及识别,曾造成过严重灾害。随着渤海油田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在渤海X油田多口生产井钻探过程中均发现浅层气,利用录井资料识别浅层气不管对今后的勘探开发、还是对保障当前井的钻井安全都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南海西部石油公司涠10~3油田,今年以来原油生产稳中有升,一季度产油80118万吨,超计划33.5%,创该油田有史以来季产记录。位于海南岛莺歌海的涠10—3油田是南海西部公司与法国道达尔等外国公司合作开发南海的第一个油田。1986年8月投入试生产,道达尔公司当作业者。1988年8月由南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海油今天(8月28日)宣布,在珠江口盆地启动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每年可封存二氧化碳约300 kt。海上二氧化碳封存项目距深圳东南约200 km,所在海域平均水深约80 m,是恩平15-1油田群开发的环保配套项目。恩平15-1油田群是我国南海首个高含二氧化碳的油田群。项目通过将油田群开发过程中伴生的二氧化碳进行捕  相似文献   

8.
针对苏家屯油田营二段原油性质轻、气测显示活跃,测井识别水层难度大的特点,提出气测录井解释评价油、水层方法,利用烃类气体在油和水中溶解度差异,确定C1、C2、C3、C4为苏家屯地区油水判别主要参数,建立油、水层评价解释标准。对照后期钻井、试油结果,对苏家屯地区储层进行解释验证,符合率达到83.3%,对生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截至2013年10月份,电潜泵举升占南海西部油田油井举升方式的86%,是最主要举升方式。由于电潜泵机组结构复杂及所处环境普遍恶劣,使用中常出现运行异常,甚至故障停机,极大的影响了油井生产。常规单一的电潜泵井动态分析与故障诊断技术,准确率往往不理想;笔者将电潜泵井看成是一个系统,利用相关资料,综合优选多种方法进行电潜泵井动态分析与故障诊断综合技术的研究,显著提高了电潜泵井动态分析与故障诊断的准确率。2012年初至2013年下半年,南海西部油田共进行电潜泵井动态分析与故障诊断51井次,成功49井次,分析准确率达95%。  相似文献   

10.
利用地震资料识别烃类异常的技术已经发展了30多年,作为当今石油勘探领域内最具潜力的研究方向,受到了国内外地球物理学家的关注。作者在综合国内外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评述了烃类识别技术的起源、研究成果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流量剖面测试是了解井下产出及井况的重要手段,准确的解释结果是有效地指导油气田各种增产措施的基石。本文从实际经验出发,总结分析了南海西部油田在流量剖面解释过程中影响结果的主要因素及质控方法,同时较详实地介绍了流量剖面测试在南海西部油田的应用现状,运用典型的实例阐明了流量剖面测试技术在油田开发中发挥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前,尿素是由液氨和液体二氧化碳在高温高压下合成的。而液氨平常是由含碳原料或烃类制得的合成氨原料气被净化而得的氢和氮合成的;液体二氧化碳是在净化上述合成气时用适当的吸收溶剂加压吸收二氧化碳,然后将吸收液经过减压或加热解吸收二氧化碳尿-素合成方法即联尿法,其特点是:在氨合成过程中,含有二氧化碳的合成氨原料气与含  相似文献   

13.
FLAIR流体录井是一种全新的井场实时流体检测技术,英文全称是Fluid Logging&Analysis In Real time。它首次将恒温脱气和质谱检测技术运用于钻井作业现场,将现场气体检测范围扩大到C1~C8,并可选择性地检测苯、甲苯、乙酸和二氧化碳、硫化氢等非烃类组份。自带的InFact数据处理软件能够对录取的流体数据进行校正,并根据用户不同需求选择相应的参数成图,在低气油比油层识别、识别油气水界面、低阻油层识别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为确定开采过程中油层是否会出砂,以便在油气开采前采取合理的防砂措施,开发了南海西部油田储层出砂预测分析软件。软件利用测井数据,并结合地层岩心强度试验数据,进行岩石强度分析,计算临界生产压差,对油田开采前期的出砂可能性进行预测与评价,为后续防砂方案提供参考。软件可以在图上自动将有效油组数据用特定颜色进行充填,有利于技术人员分析决策。  相似文献   

15.
文昌油田南海奋进号FPSO(浮式储油轮)的惰气系统是海上油田的关键设备,是FPSO卖油时的安全保障,如果惰气系统无法正常运行,油舱储存满了以后就无法卖油,将会导致油田的停产。文昌油田长期以来惰气系统都存在点火启动困难的问题。于是,油田技术人员对惰气系统的电气控制系统进行了调整和燃油系统进行了改造,解决了长期以来惰气系统点火启动困难的问题,保障了油田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6.
《化工设计通讯》2016,(3):20-21
2016年微波通信技术南海西部海域涠洲油田群首次应用,传输距离为60km以内,带宽为2M。随着微波通信技术的发展,南海西部环海南岛海域的四个油气田在2012至2015年间完成了微波通信网络的全覆盖,实现了90-130km的微波传输,且带宽单向可达20M。十年来,南海西部海域油气田深入研究微波通信技术在海上的建设并成功应用,为油气田的勘探开发提供信息化高速公路。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化工》2008,(14):74-74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宣布,中海油位于中国南海的文昌油田群已成功试产。目前,这一油田群共有7口井在产,可日产原油14000余桶。文昌油田群位于南海西部海域的珠江口盆地,由文昌19—1、文昌15—1、文昌14—3、文昌8—3四个油田构成。开发生产设施包括5座井121平台、一艘浮式生产储油轮和26口生产井。  相似文献   

18.
南海西部从2010年至2014年,累计完成了9口井的高温高压测试作业,目的层平均深度4000m,地层压力53~72.8MPa,地层温度130~167℃,测试时现场测得最高二氧化碳含量为78%,属于高温高压高含二氧化碳井。在测试过程中遇到的测试工具密封圈失效、关井中封隔器泄露、压井中测试液沉淀等问题。通过优选测试管柱结构、测试工具密封材质、优化油管及测试液性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含二氧化碳测试带来的问题,并在南海西部后续高温高压高含二氧化碳井的测试过程中得到成功应用,并且为后续超高温高压井测试技术,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9.
UNIPOL工艺聚乙烯装置在日常的生产活动中,由脱气仓对黏附在树脂上的烃类进行脱除,由脱气仓排出的气体进入到排放气压缩机系统,经过二级压缩冷却,将部分烃类气体回收,但其中仍含有烃类气体未能完全回收,而且由于这部分烃类导致以氮气为主的这部分气体只能排放至火炬而无法回收利用,通过尾气回收技术改造,可以进一步回收烃类气体,并将氮气提纯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20.
气提法去除油田污水中腐蚀性气体的实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油田的不断开采,目前多数油田已经是步入开发后期,油田采出液的含水量竟然可以达到90%以上,并且也成为多数油田主要的注水水源。因为油田采出液里面含有硫化氢和二氧化碳一些腐蚀性的气体,直接回注将造成开采设备和管道的腐蚀,因此很有必要在污水回注之前做好污水处理,去除溶解在污水中的腐蚀性气体。本文就气提法去除油田污水中腐蚀性气体的实验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