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长期以来,化学家渴望着能观测到化学反应中寿命仅微微秒(10~(-12)秒)的瞬息即逝的中间产物的分子构型。闪光光解的建立和发展,脉冲辐解技术的突破,已使这种愿望变成了现实。现在,在国外,这种测定技术正在对现代化学的微观、动态研究发挥着重大作用。瞬态产物测定原理光化学反应和辐射化学反应,很少由反应物直接形成最终产物,大都生成多种短寿命(10~(-6)~10~(-12)秒)的瞬态粒子(不稳定的中间产物),经过相当复杂的变化过程,才过渡到最终产物。因为各个中间步骤进行得很快,常规分析方法无济于事。人们后来也曾应用  相似文献   

2.
应用高分子有机化合物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de-co-glycolide),PLGA]作为成膜材料包载三七皂苷R1制备纳米微球并寻求最优制备条件。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纳米微球,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包封率及粒径。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影响包封率及粒径的因素分别进行五因素四水平正交实验。在PLGA浓度10mg/m L,内水相∶油相体积比为3∶10,外水相与初乳体积比为10∶1,第一次超声乳化时间10s,第二次超声乳化时间90s的条件下制备的微球包封率最为理想。若要获得最小粒径,则优化实验条件为:PLGA浓度20mg/m L,内水相∶油相体积比为2∶5,外水相与初乳体积比为2∶1,第一次超声乳化时间10s,第二次超声乳化时间120s。以PLGA为外壳材料可制备携三七皂苷R1纳米微球,并能获得其包封率及粒径制备的最优化条件。  相似文献   

3.
设计和制备了一种新的有机光活性材料三苯胺桥联的分散红衍生物。该材料能很好地溶解于许多常见的有机溶剂。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稳态和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激光瞬态解析光谱、Z-扫描技术等方法研究了材料的光学和非线性反饱和吸收性能。与起始原料5-(N,N′-二苯氨基)苯基-1,3-二醛的荧光寿命(4.76ns)相比,三苯胺桥联的分散红衍生物的荧光寿命要短很多,为1.2ns,这个结果与接枝到5-(N,N′-二苯氨基)苯基上1,3-位的分散红的强吸电子作用密切相关。材料的双光子吸收截面为32GM(1GM=10-50cm4·s/photon·mol)。  相似文献   

4.
我厂激光小组在攀登六十年代激光新技术的战斗中,继试制成功脉冲氙灯之后,发扬了不断革命的精神,又试制成功激光用连续氪弧灯,为发展我国激光新技术作出了新的成就。 众所周知,激光由于其亮度极高(比太阳表面亮度还要高10~(10)倍)、方向性极好、颜色极为单纯等特性,因而在国防建设、工农业生产及科学研究诸方面均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固体激光器中最先发展的是红宝石激光器和钕玻璃激光器。它们分别以红宝石和钕玻璃为工作  相似文献   

5.
利用甲酸催化水溶液中的三聚氰胺与甲醛发生缩聚反应,制备出单分散性的三聚氰胺-甲醛(MF)树脂微球。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光粒度仪(LPA)分析表明:生成了粒径分布均一、表面光滑的微米级MF树脂微球。在一定范围内,MF树脂微球的粒径随甲酸用量的增加而减小,粒径分布变窄。然而加入过量的甲酸,反而导致微球粒径分布不均,甚至得不到MF树脂微球。  相似文献   

6.
本工作设计研制了一套激光捕获与原位稳态及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检测系统,该系统将激光捕获技术与稳态及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检测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对亚微米级微粒的原位稳态及时间分辨发光性质研究.利用研制的仪器研究了荧光标记聚苯乙烯微球的激光捕获过程、以及捕获微粒的原位稳态及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本工作为单个纳米粒子发光性质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2008第五届中国(上海)国际玻璃工业新技术展览会时间:2008年10月10日-12日地点:上海光大会展中心参展内容:1.玻璃、玻璃制品应用(1)建筑和装饰玻璃  相似文献   

8.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一系列石墨相四氮化三碳-氧化锌(g-C3N4-ZnO)复合材料,并使用X射线衍射、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了g-C3N4-ZnO复合材料的气敏性能。结果表明:加入9%(质量分数,下同)g-C3N4所制备的g-C3N4-ZnO复合材料在300℃对乙酸具有较好的气敏选择性和较高的气敏灵敏度,对10-3乙酸气体灵敏度达到260.4,响应和恢复时间分别为6 s和5 s,对10-6乙酸气体灵敏度可达到1.8。  相似文献   

9.
采用水热法制备MUF树脂微球,讨论了反应体系pH值、停留时间、催化剂等因素对MUF树脂微球理化性质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热重(TG)等方法对微球的粒径、形貌、结构和组成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水热法在以甲酸、氢氧化钠为催化剂、pH值为11、水热温度120℃、水热时间12h条件下,能够制备出表面光滑和球形度好的平均粒径为10μm左右的MUF树脂微球。在pH值为5条件下,制备的MUF树脂微球热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贺锐  曹光群  陈明清  杨成  杨吉 《化工进展》2007,26(7):991-994
研究了运用分散聚合法,在乙醇/水混合介质中,制备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与苯乙烯(St)的共聚微球。运用红外、核磁共振、激光光散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功能微球进行表征。阐述了该微球对牛血清蛋白(BSA)的吸附量与吸附时间和pH值的关系。结果表明:功能微球对BSA的吸附先随时间的增长而增大,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吸附。当pH值接近BSA等电点(pI=4.7)时,BSA的吸附量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1.
利用飞秒激光双光子微纳加工技术与化学镀工艺制备了三维金属微弹簧结构。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选区电子能谱(EDS)对镀层进行了表征,当化学镀时间为15min时,所得到的镀层厚度约为130nm。对不同电镀时间下获得的镀层电阻率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当电镀时间为35min时得到的镀层电阻率约为80×10-9Ω·m,仅为银块体材料电阻率16×10-9Ω·m的5倍。利用这种方法,我们制备了总长度为28.75μm、周期为2.93μm的悬空金属弹簧结构,其中弹簧圈数为9圈,直径为6μm,弹簧线分辨率为1.17μm。文中所述的将双光子微纳加工技术与化学镀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实现任意三维微金属结构与器件的制备,在微光学器件、微机电系统(MEMS)及微传感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水热法制备MF树脂微球,讨论了反应体系pH值、水热时间、三聚氰胺质量分数等因素对MF树脂微球理化性质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热重(TG)等方法对微球的粒径、形貌、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pH值为11、水热温度160℃、水热时间12h和三聚氰胺质量分数1%条件下,能够制备出表面光滑和球形度好的平均粒径为5μm左右的MF树脂微球。  相似文献   

13.
新型聚氨酯微球制备及其药物释放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低相对分子质量生物可降解DL-聚乳酸二醇和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为原料,通过悬浮聚合法合成了一种新型聚氨酯微球(PUMS),考察了扩链剂1,4-丁二醇(BDO)的含量对微球表面形态和药物包封率的影响。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F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激光粒度分析仪对微球的化学结构、表面形态、粒径及其分布进行了表征,并以溴百里酚兰为亲水性模型药物,初步研究了微球的药物释放行为。结果表明,合成的微球的平均粒径47um,粒径分布在10~90um之间;微球表面有孔,但随着BDO含量的增加,微球表面变得相对粗糙,孔数减少,孔径减小,直至孔消失;BDO含量的增加也使模型药物的包封率减小,释放速率变慢;药物释放初期出现程度不同的“暴释”现象,但随后近似于零级释放。  相似文献   

14.
以明胶为原料,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种新型微球吸附剂,采用激光粒度仪、全自动比表面积和孔隙分析仪及扫描电镜(SEM)等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糖精钠中和液的吸附,考察了其脱附性能。结果发现,微球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约为35μm,BET比表面积为0.283 8 m~2·g~(-1),且耐酸碱性强。脱附结果表明,微球在10 g·L~(-1) NaOH溶液中的脱附率达到88%,最佳脱附温度为30℃、时间为80 min,且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5.
在电动平衡仪中悬浮单个带电荷的丙烯酰胺单体或丙烯酰胺单体-甘油微滴。微滴约50μm直径受到两束激光照射。通过测量一束激光的弹性散射,可精确测定微滴的尺寸的变化。另一束激光是用来提供荧光的激发能。微滴中含有微量荧光物(Auramine-O),它的荧光光谱可以揭示微滴中的聚合反应过程。聚合反应会导致蒸发速率降低。测量微滴的蒸发过程,并用一个同时考虑蒸发和聚合反应的数学模型,就能计算出聚合反应速率常数。  相似文献   

16.
利用1,2-二(三乙氧基硅基)乙烯(BTESEthy)和硫代苹果酸(MSA)的巯基-烯点击反应对桥联有机硅进行羧基化改性,以管式α-Al_2O_3微滤膜为支撑体制备羧基官能化的桥联有机硅膜。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激光粒度仪(DLS)、智能重量分析仪(IGA)和扫描电镜(SEM)等对膜结构和表面性质进行了表征。量子化学计算表明羧基化改性的有机硅网络拥有更加致密的孔结构和更高的水亲和力。将改性的BTESEthyMSA膜用于反渗透脱盐,系统考察了BTESEthy-MSA膜反渗透脱盐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与BTESEthy膜相比,羧基化改性的BTESEthy-MSA膜的水渗透率和盐截留率均有所提高。同时,BTESEthy-MSA膜表现出优异的水热稳定性和耐氯性能。在250 h的长期反渗透测试中,BTESEthy-MSA膜的水渗透率高达3.2×10~(-13)m~3/(m~2·s·Pa),NaCl截留率始终保持在94.7%以上。  相似文献   

17.
采用AlCl3催化剂,以苯与1-C12烯烃为原料合成了润滑油基础油。通过改变苯与1-C12烯烃摩尔比对烷基化产物的性质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温度、时间对反应的影响。用气相色谱和红外光谱表征了产物的组成和结构,按照石油和石油产品试验方法国家标准测定了产物的黏度、凝点、相对分子量。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通过调节苯与1-C12烯烃摩尔比(1∶2~1∶5)获得了具有高黏度指数(140~168)、低凝点(-40~-50℃)、中等黏度(υ100℃=10.06~20.9 mm2/s)、分子量适中(450~675)的高性能润滑油基础油。  相似文献   

18.
<正> 激光微探针发射光谱分析(简称激光探针分析),也称激光显微光谱分析,文献上缩写为LMES,是发射光谱分析的一个分支,具有微区取样、微损分析的特长,它是目前微区分析的主要手段之一。通常的发射光谱分析方法,将被分析的样品置于光谱纯石墨电极的孔穴中,用电弧使之蒸发和激发,所发射的光经光谱仪分解为光谱,根据光谱中谱线的波长和强度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这种方法耗样10至30毫克。实际工作中有时不容许损耗这么多的样品,如古董、文物的分析,要求实物经分析后没有肉眼可辨的明显损伤;又如样品上的异  相似文献   

19.
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和摩擦磨损试验机等手段,研究了磁控溅射和微弧氧化对AZ91合金表面改性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磁控溅射Ti膜与AZ91合金基体结合良好,界面处没有发现气孔或者微裂纹等缺陷,Ti膜厚度约为4μm,与基体实现了良好冶金结合;随着微弧氧化时间从3min增加至12min,复合改性层的厚度不断增加,经过微弧氧化处理后,不同微弧氧化时间膜层的磨损率都有不同程度降低,氧化时间为3min、6min、9min和12min的微弧氧化膜的磨损率分别为1.62×10~(-3)mm~3·N~(-1)·m~(-1)、0.63×10~(-3)mm~3·N~(-1)·m~(-1)、1.25×10~(-3)mm~3·N~(-1)·m~(-1)和1.51×10~(-3)mm~3·N~(-1)·m~(-1),微弧氧化时间为6min的复合改性层具有最佳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20.
采用微波辅助水热法制备了NiGa_2O_4纳米粉体。用X射线衍射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研究了反应温度、时间和沉淀pH对NiGa_2O_4的相组成以及气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水热下,180℃反应2 h合成晶型较好的NiGa_2O_4粉体。在pH为10、180℃反应2 h合成的NiGa_2O_4于室温下对三甲胺有较高的响应和较好选择性。对10×10~(-6)(mL/m~3)三甲胺响应值达到3.5,响应时间约为75 s,恢复时间约为45 s;最低检测限为1×10~(-6),响应值约为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