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护理人员创新教育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培养护理人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集中讲座对护理人员进行创新性思维、创新原理、创新技法等内容的创新教育,并在护理实践中引导护理人员应用创新技法解决护理工作中的问题。结果:创新教育采用集中讲座及与护理工作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能增强护理人员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护理人员创新教育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云霞  周晓荣  韦俊荣  刘红梅 《护理研究》2007,21(25):2329-2330
为培养护理人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集中讲座对护理人员进行创新性思维、创新原理、创新技法等内容的创新教育,并在护理实践中引导护理人员应用创新技法解决护理工作中的问题.结果:创新教育采用集中讲座及与护理工作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能增强护理人员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ICU护理人员对血管活性药物相关知识的认知现状并制定干预对策,从而提高护理人员认知水平,确保用药安全。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126名ICU护理人员血管活性药物知识认知状况进行调查,并制定干预对策,比较干预前后护理人员认知差异。结果:ICU护理人员年龄、工作年限、职称、教育程度是血管活性药物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干预后护理人员血管活性药物知识水平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ICU护理人员血管活性药物认知水平存在差异,通过实施系统、分层次知识教育、技能培训、临床实践后,可以显著提高护理人员血管活性药物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行为转变理论在急诊科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及急救技术提高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8月至2011年10月于我院急诊科工作的护理人员80人,根据行为转变理论对所有人员进行有目的的行为转变理论干预,观察记录干预前后所有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的程度、预防医院感染行为标准化及急救技术的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后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调查结果优秀70人,合格7人,总合格率为96.25%,自我防护意识明显强于干预前;预防医院感染行为标准化调查结果优秀65人,合格10人,总合格率为93.75%,干预后护理人员预防医院感染行为标准化程度明显高于干预前;干预后护理人员急救技术水平优秀63人,合格13人,总合格率为95.00%,干预后护理人员急救技术水平明显好于干预前。结论行为转变理论可以有效加强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并且能够提高急救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护理人员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现状,并分析自主学习能力对创新能力的影响,为提高中医医院护理人员创新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临床护理人员创新能力评价量表和护理人员自主学习能力量表对天津市6所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的1178名在职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中医医院护理人员创新能力总分为(178.35±46.15)分,自主学习能力总分为(71.97±22.40)分,二者呈正相关(r=0.738,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职称、毕业院校性质、自主学习能力是中医医院护理人员创新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医院及护理管理者应为护理人员提供方便的学习途径,加强其自主学习能力,并对于创新行为给予支持,通过激发护理人员对创新的自觉性及主动性达到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李斌  曾艳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6):1949-1950
目的提高急诊科护士对约束装置应用的依从性及正确使用的合格率。方法对急救中心76名护理人员采取全员培训、制定操作程序及考核标准、监督检查、考核等干预方法,对干预前后护理人员应用约束装置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后护理人员对约束安全的认知、约束执行率、约束方法正确率及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合格率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行为教育干预可显著提高急诊科护理人员对约束装置使用行为的依从性与正确性,从而规范护理行为,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7.
刘燕 《当代护士》2017,(12):173-175
目的观察风格-策略匹配式培训模式在新入职护理人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风格-策略匹配式培训模式应用前(2015年)本院接受培训的新入职护理员工4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后(2016年)的同类新入职护理员工42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新入职护理人员接受常规培训,观察组接受风格-策略匹配式培训模式干预,对两组新入职护理人员干预后的各相关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新入职护理人员干预后理论技能考核分、护士核心能力评分、教学评价六维度评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受训者(P0.05)。结论采用风格-策略匹配式培训模式对新入职护理人员进行干预,可显著提高新入职护士护理理论、技能水平与护士核心能力水平,是一种深受新入职护理人员认可的教育培训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分析急诊科护理人员创新行为现状,以期为针对性制订培训计划、提高急诊科护理人员创新行为水平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4月—5月利用问卷星对3所三甲医院急诊科178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采用创新行为量表调查急诊科护理人员创新行为现状。结果急诊科护理人员创新行为水平总分为(63.40±9.46)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年限、学历、创新意愿以及阅读文献为急诊科护理人员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急诊科护理人员创新行为处于中等水平,仍待进一步提高。管理者应关注急诊科护理人员创新意愿,为护理人员创造有利的创新环境和组织氛围,提高护理人员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构建临终关怀实践共同体教育模式在促进临终关怀学校教育和继续教育及普及教育的同步发展中的效果。方法:我校2016年1月~2017年1月以临终关怀实践共同体为教育资源,分别对护生、护理人员和照护人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干预制定干预计划。结果:教育干预后护生、护理人员和照护人临终关怀态度得分均显著提高。结论:临终关怀实践共同体教学模式,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合作共赢,提高临终关怀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CDIO教育模式设计护理创新实践方案,应用于消化内镜中心护理人员(简称内镜护士)创新能力培训,探讨此模式对内镜护士创新能力培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30名内镜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传统组和改革组。传统组采用常规培训模式进行护理创新实践培训,改革组采用CDIO教育模式,通过"构思-设计-实现-运作"4个步骤进行护理创新实践培训。比较培训后两组内镜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结果改革组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各维度得分、创新行为程度及得分均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CDIO教育模式的护理创新实践培训,利于创新思维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内镜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和提高内镜护士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护士岗前培训及管理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县级医院护士岗前培训的策略与方法,提高培训和管理水平,有效促进新护士适应临床工作的能力,提高护理质量和保证护理安全.方法 通过建立完善的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法,规范操作技能,严谨的考核制度和管理体系,通过分层岗位培训,采用一对一导师制进行培训并考核.结果 护理培训质量得到提高,2010年护士岗前培训合格率为10...  相似文献   

12.
创新思维在我院护理品质保证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是事业成功的关键,护理部通过运用创新思维开展各项工作,将培养创新能力作为对护士长的长效管理来抓,在管理模式、人才培养等方面不断创新,提升了服务品质,形成了护理品牌优势,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3.
提高护理人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培训方法与体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提高护理人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培训方法。方法采用集中理论培训、模拟训练、个别培训等方式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将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考核纳入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制定考核内容及评价标准。结果护理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有了较大提高,2005年全院护理人员应急流程培训率达95.5%,流程知晓率达95.3%,与2004年相比,全院护理人员对突发事件应急流程执行合格率有明显提高(P<0.01或P<0.05),对发生的69起突发事件抢救成功率达96.8%。结论对护理人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进行培训,并将其考核纳入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是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护士临床操作技能的培训方法与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适合临床护士的操作技能培训方法。方法每个操作项目都经过示范、提出问题、临床辅导与问题探讨、病房现场考核4个环节。考核内容包括10个方面:护士着装仪表、对病人的解释、对病情的评估、用物准备、操作步骤、应变能力、用物与废弃物的处理、与病人的交流与沟通、相关知识问答和异常情况处理能力。结果对解剖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率、操作中异常情况的正确处理率、病情评估正确率、与病人沟通和解释合理性、临床应变能力等方面,两组护士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临床实践对护士进行技能培训,能有效提高护士的临床应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相关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掌握心理危机干预知识的现状,通过针对性干预提高临床护士的心理危机干预水平。方法对综合医院临床科72名护士采用自行设计的测评表进行调查,设计培训方案,并举办心理危机干预培训。结果培训前,72名护士的心理危机干预知识测评合格率为13.89%,护士的学历、护龄与心理危机干预知识掌握程度相关(P〈0.05);培训后,72名护士的心理危机干预知识测评合格率为100%,心理护理技能明显提高,防范了6起患者意外自杀事故。结论应加强临床护士心理危机干预培训,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保障住院患者安全,特别对于低学历、短护龄的临床护士更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程鹤  李东梅  刘晔  蒋岩  贺茜  尹雪燕 《中华护理杂志》2019,54(10):1463-1468
目的 构建科学、规范、完整、实用的质量控制护士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为质量控制护士的岗位准入、资质认证、能力培养以及考核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基于文献回顾、行为事件访谈、半结构化访谈及德尔菲专家函询等方法提取质量控制护士岗位胜任力要素,应用层次分析法和平均分配法,量化分析胜任力的维度、条目及各级评价指标,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结果 纳入30名函询专家,2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3.3%和100%,第2轮函询专家的熟悉程度系数为0.878,判断依据系数为0.943,权威系数为0.911。最终构建的质量控制护士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6项(临床实践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质量评价改善能力、组织与沟通协调能力、培训指导能力、科研创新能力),二级指标20项,三级指标62项。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质量控制护士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科学、可靠、完整,能为质量控制护士的准入、认证、培养、考评、绩效考核提供量化依据,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寻求将新护士长培养成为具有科学管理能力的专业型人才的新途径.方法 根据新护士长工作的需要和当前改革对护士长的要求,制定新护士长培训计划及培训内容,实施多种方式培训,系统学习管理理论知识和方法,实践临床护理管理.结果 通过培训,更新了护士长的管理意识,掌握了管理的方法与技巧,提高了综合素质.结论 开展有效而规范的培训是促进新护士长角色转变的有效手段,是提高管理者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寻求将新护士长培养成为具有科学管理能力的专业型人才的新途径.方法 根据新护士长工作的需要和当前改革对护士长的要求,制定新护士长培训计划及培训内容,实施多种方式培训,系统学习管理理论知识和方法,实践临床护理管理.结果 通过培训,更新了护士长的管理意识,掌握了管理的方法与技巧,提高了综合素质.结论 开展有效而规范的培训是促进新护士长角色转变的有效手段,是提高管理者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寻求将新护士长培养成为具有科学管理能力的专业型人才的新途径.方法 根据新护士长工作的需要和当前改革对护士长的要求,制定新护士长培训计划及培训内容,实施多种方式培训,系统学习管理理论知识和方法,实践临床护理管理.结果 通过培训,更新了护士长的管理意识,掌握了管理的方法与技巧,提高了综合素质.结论 开展有效而规范的培训是促进新护士长角色转变的有效手段,是提高管理者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新护士长培训与效果的考评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寻求将新护士长培养成为具有科学管理能力的专业型人才的新途径.方法 根据新护士长工作的需要和当前改革对护士长的要求,制定新护士长培训计划及培训内容,实施多种方式培训,系统学习管理理论知识和方法,实践临床护理管理.结果 通过培训,更新了护士长的管理意识,掌握了管理的方法与技巧,提高了综合素质.结论 开展有效而规范的培训是促进新护士长角色转变的有效手段,是提高管理者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