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对全院护士进行统一培训,提高全院护士的整体技术水平。方法由护理部负责,成立护理技术小组,对常见护理技术制定培训计划,培训、考核全院护士。结果全院所有护士的护理操作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结论加强对护士的临床技术培训,是提高全院护士的临床技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全院护士进行统一培训,提高全院护士的整体技术水平.方法 由护理部负责,成立护理技术小组,对常见护理技术制定培训计划,培训、考核全院护士.结果 全院所有护士的护理操作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结论 加强对护士的临床技术培训,是提高全院护士的临床技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陶莉 《全科护理》2013,11(15):1415-1416
[目的]探讨内训护士应用于全院护理技能培训中的效果。[方法]护理部继续教育组自2011年6月起将内训护士应用到全院临床护理技能培训中,比较培训前后各护理单元护士操作考核成绩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内训护士应用前后各护理单元的护士各项操作抽考成绩和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训护士在全院护理技能培训中起到积极作用,能促进护士技能水平提高和护理质量改进。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对340余名军队医院护士进行护理操作培训的方法,具体为:首先由护理操作总示教员对全院操作小教员进行培训考核,达标后由操作小教员培训本科室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最后分为护士长、护士、助理护士3个层次分阶段进行考核。认为采取以点带面及分层次法进行护理操作培训,能极大提高护士学习热情,通过传、帮、带,使全院护士准确掌握护理操作流程,全面提高护理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表格式护理记录单在临床使用的效果。方法成立表格式护理记录专业指导小组,设计表格式护理记录单,先在试点科室进行试用,对全院护士进行培训后全面推广使用。结果护理记录时间缩短,护理记录质量提高,护士对护理记录满意度提高(P<0.01)。结论推行表格式护理记录单使用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护士的学习标准,注重对护士进行培训指导,提高其认识,才能确保护理文书简化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确保护理记录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操作小组在全院护士护理操作技能培训与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于2014年7月成立护理操作小组,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开展规范化操作训练及临床考核方法。统计2014年7月—2017年10月全院护理人员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情况。结果 2014年7—12月考核合格率97.07%,2015年1月—12月考核合格率为98.98%,2016年1月—12月考核合格率99.46%,2017年1—10月考核合格率为99.87%。结论以操作小组成员培训为主的科室培训考核结合护理部抽考的培训方式,有利于提高医院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技术操作水平,规范各项护理技术,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操作技术培训的实施与应用效果。方法自2011年起,对327名在职护士开展多媒体授课和技能操作培训,比较2010年、2011年、2012年患者对护理技术的满意度以及护士技能合格率。结果2011年、2012年的患者对护理技术的满意度及护士技能合格率较2010年均明显提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护理人员采用多媒体讲课和技能操作培训2种方法,采取多种渠道进行考核,有助于提高全院护理人员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护理操作技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毛胜男  叶志弘   《护理与康复》2016,15(12):1170-1173
总结护理循证委员会在推进循证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成立护理循证委员会,通过分层级的组织架构,在全院进行分层次培训、开展循证特色活动,推广循证护理概念,提高全院临床护士循证实践能力。经5年的实施,护士循证基本素质提高,2016年循证护理实践障碍量表得分较2013年下降,2016年护士循证护理实践问卷得分较2013年提高,成功申报院内护理循证科研基金项目100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技术操作带教,规范临床护士技术操作,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培训带教老师,成立考核小组,加强对临床护士操作培训。结果:通过3 a反复培训,各项护理技术操作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选拔好带教老师,在护理技术操作培训中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化培训与考核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适合临床护士的护理技术操作培训与考核的方法。方法:示教老师将教材结合临床实际制定出操作考核标准,全院护士先分批观看录像,然后再由示教老师示范指导,各科室加强培训练习后再进行规范化考核,培训考核根据工作年限分批进行。结果:对病情和环境、心理的评估,对病人的解释、沟通交流、关爱与保护病人,临床应变能力,护理礼仪,病人满意度等方面较规范化培训前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规范化培训与考核能提高护士在护理操作中的综合能力,同时也满足了病人的身心需要,促进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ADLER‐COLLINS J.K. (2011) Commentary: commanding insights in a survey of psychiatrists' and registered nurses' levels of mental health literacy in a Chinese general hospital. International Nursing Review 58 , 370–371  相似文献   

12.
影响中医护理科研开展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陈伙莲 《护理研究》2000,14(5):192-193
针对目前中医护理科研相对不足的现状,从护士本身和护理管理者两方面来分析,揭示了影响中医护理科研开展的因素:护士学历层次低,缺乏科研意识,中医基础理论薄弱,无阅读专业文献的习惯,缺乏学科带头人等。大多数护理管理者不重视护理科研,并缺乏必要的支持。提出护理人员应增强科研意识,提高护理群体的整体素质;护理管理者应从思想上给予重视,统一规划,保证中医护理科研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对护理服务与收费进行探讨,以制订标准、完善的护理成本核算体系。方法通过对长期住院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所实施的护理技术及所用众多一次性物品无费用可收来阐述护理收费。结果护理工作几乎是一项未计酬劳的技术性服务,护理收费比例在总额中偏低、护理收费标准偏低、项目不全、护理劳动力成本被忽略,护理价值无法真正体现。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加强护理成本管理,制订出完善、标准的护理成本核算体系。  相似文献   

15.
<正>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我们从可拓学理论的角度重新审视护理安全管理过  相似文献   

16.
护理记录的质量分析与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俭美 《上海护理》2008,8(4):24-28
目的分析现有护理记录质量,规范临床医疗护理行为,保障护理安全。方法抽查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1月住院、归档病历共1183份,对护理文件记录进行评分。结果①各项护理文件记录的质量分析,扣分率以医嘱单和一般患者护理记录最高,危重患者护理记录为最低;缺陷率以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和体温单最高,危重患者护理记录最低。②一般患者护理记录中各类记录的质量分析,扣分率是一般护理记录最高,入院护理评估表最低;缺陷率是一般护理记录最高,入院护理评估表为最低。结论加强护理文件书写规范与质量标准的培训学习,对提高护理文件记录的质量内涵、维护医患双方权益均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护理服务与收费进行探讨,以制订标准、完善的护理成本核算体系.方法 通过对长期住院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所实施的护理技术及所用众多一次性物品无费用可收来阐述护理收费.结果 护理工作几乎是一项未计酬劳的技术性服务,护理收费比例在总额中偏低、护理收费标准偏低、项目不全、护理劳动力成本被忽略.护理价值无法真正体现.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加强护理成本管理,制订出完善、标准的护理成本核算体系.  相似文献   

18.
权晓敏  韩红菊  赵梅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1):1015-1015
骨科患者不论是脊髓损伤造成的截瘫还是四肢骨折,均要长期或一定时间内的卧床和肢体活动受限,随之将会出现一系列生活方面的问题(穿衣困难)及压疮等护理并发症,特别是胸部、骨盆及髋关节术后的患者不便穿内衣,使得患者的隐私时常暴露,造成不良影响(特别是女性患者)。另外,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实施有效的人员管理,进一步提高呼吸科的护理质量。方法自2010年下半年起护士长对护士实施系统的管理模式,与2009年下半年同期的护理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呼吸科质控平均值由2009下半年的(86.45±4.32)分上升到2010下半年的(93.37±3.7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86,P〈0.01);住院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由2009年的93.82%提升到2010年的98.2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787,P〈0.01)。结论有效的人员管理能明显提升护理质量,只有管理好护理团队,才能使护理质量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0.
不同方法配置护理人员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为了合理配置有限的护理人力资源,平衡各科室的劳动强度,保证护理质量。方法随机选择10个病区,跟踪记录1周的护理工作量,记录当天的实际护士上班人数,当天病人数。通过4种计算方法得到所需护士人数的一周曲线图。结果目前护理人员严重缺编,每天护士实际上班人数与按工作量计算(按护士8h工作制,满负荷计算)所需的护士人数相差甚远。按1:O.4(实际病人数)配置护理人员将导致劳动强度的不均衡性。结论按护理工作量配置护理人员是一种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