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材料产业》2009,(1):94-94
学会背景材料是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之一,新材料被视为新技术革命的基础和先导。四个现代化的建设、能源、交通、信息,环保事业的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无不与材料密切相关。材料科学与技术涉及的面十分广阔,是基础科学与工程科学的融合,也是材料科学与各种现代先进技术结合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原来各类相对独立的材料,如金属、陶瓷、高分子材料等,已经相互渗透、相互结合,  相似文献   

2.
《新材料产业》2009,(6):95-95
材料是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之一,新材料被视为新技术革命的基础和先导。四个现代化的建设、能源、交通、信息、环保事业的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无不与材料密切相关。材料科学与技术涉及的面十分广阔,是基础科学与工程科学的融合,也是材料科学与各种现代先进技术结合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原来各类相对独立的材料,如金属、陶瓷、高分子材料等,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社会,传统文化需要进行创新设计才能蓬勃发展,创新设计也需要文化底蕴才能稳步前行。金属绕线首饰兼容性强且风格多样,是现代首饰设计的新型产物。文章以江永女书文化为切入点,提取女书的构成规律和审美价值,将女书字体与金属绕线首饰设计结合。并运用绕线技法,将女书按照卷曲、变形、点缀的方法进行加工,设计制作出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的金属绕线首饰,从而更好地发扬江永女书文化。  相似文献   

4.
《新材料产业》2009,(3):92-92
材料是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之一,新材料被视为新技术革命的基础和先导。四个现代化的建设、能源、交通、信息、环保事业的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无不与材料密切相关。材料科学与技术涉及的面十分广阔,是基础科学与工程科学的融合,也是材料科学与各种现代先进技术结合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原来各类相对独立的材料,如金属、陶瓷、高分子材料等,已经相互渗透、相互结合,  相似文献   

5.
《新材料产业》2009,(4):92-92
材料足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之一,新材料被视为新技术革命的基础和先导。四个现代化的建设、能源、交通、信息、环保事业的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无不与材料密切相关。材料科学与技术涉及的面十分广阔,是基础科学与工程科学的融合,也是材料科学与各种现代先进技术结合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原来各类相对独立的材料,如金属、陶瓷、高分子材料等,  相似文献   

6.
正设计说明:设计对象是不同脂肪含量的俄罗斯鲜牛奶,为了强调品牌的悠久历史和传统的生产方式,在视觉形象设计里选了历史最悠久的俄罗斯传统木制工艺品装饰画,就是梅津装饰画。通过在设计里创新应用梅津装饰画的元素及把它们跟现代英文字体、自己画的  相似文献   

7.
张为  张晓 《包装工程》2011,32(16):97-100
以现代椅子设计的发展为线索,讨论木材、金属、塑料、复合材料等工业化材料及其工艺运用于椅子设计制造的过程与变迁,并结合工业设计发端以来各阶段的典型案例,分析每一个历史时期特定的材料工艺得以规模应用的原因,论述了在现代椅子设计和材料工艺之间,存在显性关联的历史线索,并指出当前材料工艺以加速度多方向发展,椅子设计也同样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材料是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之一,新材料被视为新技术革命的基础和先导。四个现代化的建设、能源、交通、信息、环保事业的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无不与材料密切相关。材料科学与技术涉及的面十分广阔,是基础科学与工程科学的融合,也是材料科学与各种现代先进技术结合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原来各类相对独立的材料,如金属、陶瓷、  相似文献   

9.
《新材料产业》2009,(5):94-94
学会背景材料是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之一,新材料被视为新技术革命的基础和先导。四个现代化的建设、能源、交通、信息、环保事业的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无不与材料密切相关。材料科学与技术涉及的面十分广阔,是基础科学与工程科学的融合,也是材料科学与各种现代先进技术结合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原来各类相对独立的材料,如金属、陶瓷、高分子材料等,已经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形成了多学科交叉的当代材料科学与技术新体系。在这个学科发展综合集成的历史潮流中,  相似文献   

10.
吕杰 《包装工程》2002,23(5):73-74
装饰画是一个笼统含糊的概念,绘画及图形的装饰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于美术创作和设计领域中。装饰画可以体现出绘画性,也可表现为图形,还也可应用为设计。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西湖民间故事白娘子装饰插画的设计与创作、技法和用途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通过对人物、风景以及饰物进行平面装饰的风格加以表现,进而了解装饰画的技法及其在插画创作中的运用。以其直观的形象性、真实的生活感和美的感染力感染着我们,在现代设计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公共标识这以功能性为主的视觉图形符号语言的认识,发掘在其非功能领域——艺术领域里的价值,论证了公共标识是完全可以经过思维的创新,转换成艺术元素,并运用到审美性的现代装饰画的创作中,并展现出公共标识与现代装饰画这两者结合所产生的艺术效果的特殊魅力。  相似文献   

13.
黄雄  陈易 《包装工程》2019,40(8):208-211
目的探究徽派家具的艺术特征以及对现代家具设计的启示。方法从徽派家具的风格特点、题材、材质、装饰手法、文化内涵等方面入手,探寻徽派家具的艺术特征应用于现代家具设计的可行性,分析其中蕴含的传统儒家思想、徽商的尚儒情结以及新安画派与徽雕匠人等文人志士的推动作用。结合徽派家具的制作材料、制作工艺、题材内容以及装饰技法,总结其对现代家具设计思路的启发。结论徽派家具包含了深刻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独具地域特色的艺术价值,其中所体现的人文情怀以及文化底蕴对现代家具设计有积极的借鉴意义。现代家具设计应当在继承与创新的基础上,吸取徽派家具中的精髓成分并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14.
材料是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之一,新材料被视为新技术革命的基础和先导。四个现代化的建设、能源、交通、信息、环保事业的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无不与材料密切相关。材料科学与技术涉及的面十分广阔,是基础科学与工程科学的融合,也是材料科学与各种现代先进技术结合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原来各类相对独立的材料,如金属、陶瓷、高分子材料等,已经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形成了多学科交叉的当代材料科学与技术新体系。在这个学科发展综合集成的历史潮流中,多学科的材料研究和教学机构纷纷建立,随之综合性的材料研究学会(简称MRS)在诸多国家和地区应运而生。这是进一步推动材料科技进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郑丽萍  程鸣 《包装工程》2014,35(16):30-33
目的分析软性材料在工业产品设计中产生的原因,研究其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包括传统民族产品的应用与现代产品设计的创意表现。方法结合软性材料在产品中的应用历史与发展环境进行深入分析,得出软材料在民族传统产品与现代工业产品生产中产生的原因,并结合目前的产品设计来说明软性材料在产品设计中的实际应用与创意表达。结论软性材料逐渐进入现代工业产品设计的范围,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3D打印是增材制造技术的一种,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这是一种将墨水(如粉末金属或塑料)按照一定方式逐层打印出来的技术,常用的典型材料包括塑料、陶瓷、高熔点金属粉末等。3D打印技术在组织工程[1-2]、微流道[3]、电子线路和器件[4]等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低熔点金属有别于传统3D打印材料,它是指一大类熔点低于200℃的金属材料,如镓基、铟基、铋基合金等。低熔点金属尤其是室温液态金属在印刷电子、制作柔性器件方面正显现独特的优势。本文介绍了几种新近出现的基于低熔点金属墨水的3D打印技术。  相似文献   

17.
<正>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的新研究表明,3D打印塑料与一种用于探测和储存气体的多功能材料结合后可用于制造低成本的传感器和燃料电池。这种多功能材料是一种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OF);这些材料制作简单,成本低廉,其中的一些材料还可以用于从空气中捕捉一种特殊气体。  相似文献   

18.
廖梅 《包装工程》2016,37(16):187-191
目的研究雕塑与家具的关系,探索现代家具的艺术表现方式。方法从表现形式、空间关系、文化内涵等方面分析两者的关系,并对雕塑艺术古往今来在家具设计中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和推动作用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案例,阐述雕塑分别在创作风格、表现手法、材料语言上给现代家具设计带来的新的艺术表现形式。结论将雕塑艺术创作手法运用到现代家具设计中,是一种满足多元社会下人们对家具审美需求的有效方法,同时也为家具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融合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从湖南传统扎染作品《花瓶与猫》中获取灵感,提取元素,从材质、色彩、维度等多方面进行了重构演绎,设计出全新的符合现代审美的文创首饰作品。作品以羊毛毡结合珍珠和金属作为材质,分别以猫和花瓶的形象设计制作了耳环、胸针、发簪等饰品。花瓶与猫可以分开欣赏,也可以自由组合佩戴,整套饰品色彩丰富,以暖黄色调为主,配合温暖的羊毛毡质地,非常适合秋冬佩戴。  相似文献   

20.
许金友 《包装工程》2019,40(4):104-110
目的研究多元文化和多元消费时代背景下,衢州"一村一品"包装设计的策略和设计方法,更好实现其品牌价值和经济效益。方法分析"一村一品"包装设计的现状、价值和意义以及与民族化包装的关系,明确二者之间密切的关联性、互补性和必要性。对民族化视觉元素表现、民族化包装结构设计、民族化材料应用、民族化时尚设计表现等策略和方法进行案例分析,阐述"一村一品"包装的品牌性、文化性、民族性、艺术性、市场性、现代性在民族化包装设计上的理论应用和实践探索,以此指导"一村一品"包装创新设计与应用推广。结论民族化包装创新设计是构建"一村一品"品牌的重要手段,民族性文化特征结合现代包装设计理念是其主要表现趋势,是传承乡村文明,提升乡村形象,振兴乡村经济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