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茶茶枝镰蛾部分生物学特性观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枝镰蛾Casmara patrona Meyrick是油茶上主要的蛀茎害虫,给油茶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对茶枝镰蛾部分生物学特性观察表明,茶枝镰蛾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受害枝干中越冬;虫害发生时间与3月份的气象因子关系密切;茶枝镰蛾3月上旬开始活动及为害,3月下旬为害加重,在浏阳油茶被害率达50%。提出了茶枝镰蛾的农业防控、物理防控、药剂防控措施,并提出了生物防控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茶小卷叶蛾是一种杂食性害虫,能取食茶、柑桔、苹、梨、桃、油茶、桑、苎麻、甘薯等五十余种植物,其中以茶树最适于其繁育,所以在新垦茶区,茶小卷叶蛾即从当地其寄主植物上迁来定居。  相似文献   

3.
茶用克尺蛾Junkowskia athletaoberthur)据现有文献记载,国内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苏、浙江、湖南、贵州,国外分布于朝鲜、日本、苏联,为害茶树。作者于1982年在杭州茶叶试验场的茶园中发现该虫的幼虫,同年在灯下诱到成虫。据近年来的考查,该虫除为害茶外,尚能加害月季、玫瑰、天竹葵、金桔、佛手、茉莉、红枫、柑桔等多种植物,也是园林花卉的一种害虫。  相似文献   

4.
茶卷叶蛾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卷叶蛾(Homona Spp),隶属鳞翅目卷叶蛾科。据已有的文献记载,Homona属为害茶叶的至少有两种:一种为Homonacoffearia Nietner,一种为H.magnani-ma Diakonoff。这两种卷叶蛾在我省均有分布。茶卷叶蛾是多食性害虫,主要为害茶、  相似文献   

5.
陈宗懋 《中国茶叶》2005,27(1):28-30
46.电击型自动计数性信息素诱捕器的开发 近年来,害虫防治的趋势是"保护天敌"和"减轻环境负荷",由此开发了昆虫生长调节剂、BT制剂和GV(颗粒体病毒)等高选择性的防治资源.在茶树害虫防治上,日本国立试验场、病虫害防除所和农协等采用性信息素诱捕器进行茶小卷叶蛾、茶卷叶蛾和茶细蛾发生消长情况调查和药剂使用适期的确定.  相似文献   

6.
虫害日本主要的茶树害虫有茶卷叶蛾、茶小卷叶蛾、茶细蛾、茶蓟马、小绿叶蝉、盲(虫春)蟓、茶红叶螨等。据静冈县调查,茶细蛾全年发生6代,发生量以第1代为多,各代成虫间隔时间,越冬代一第一代为56天,第1—2代为  相似文献   

7.
《中国茶叶》2008,30(1):32-33
茶小卷叶蛾(Adoxophyes honmai Yasuda)又称小黄卷叶蛾、棉褐带卷叶蛾,主要以幼虫取食茶树成叶,影响茶树的生长和茶叶产量。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广东、海南、四川、贵州、云南、湖南、湖北、河南、陕西、山东、台湾等省。除为害茶树外,尚能加害油茶、柑橘、梨、苹果、棉花等植物。  相似文献   

8.
日本茶叶研究所首次用苏云金杆菌杀虫剂(BT)防治茶树主要害虫茶卷叶蛾(Hcmcna magnanima Diaknoff)、茶小卷叶蛾(Adoxophyes sp.)和茶叶细蛾(Caloptilia theivora Wlsh.)。供试幼虫取自林间,饲养于接种植株。试验结果显示BT的毒素有高度的专一性和  相似文献   

9.
茶枝镰蛾(Casmara patrona Meyrick)又名茶蛀梗虫,茶枝蛀蛾、茶蛀心虫、茶钻心虫等。属鳞翅目织蛾科。除为害茶叶外,还加害油茶、杂草等。  相似文献   

10.
茶园扁刺蛾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林  刘月生 《中国茶叶》2005,27(2):21-21
扁刺蛾[Thosea sinensis(Walker)]属鳞翅目刺蛾科,分布广泛,食性杂,幼虫称"痒辣子",取食茶和油茶等多种乔木和灌木的叶片,严重时将茶树吃成光杆.幼虫体具毒刺,触及皮肤,会疼痛红肿,影响采茶等田间作业.近年来该害虫在浙江省的一些林间和林-茶结合地带的无公害茶园和有机茶园中为害较重.调查发现,有些茶园中每米茶行的虫口甚至高达数百头.笔者初步观察了扁刺蛾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并在无公害茶园进行了防治,现将结果简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