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源性休克的诊断要点及其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休克分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等。心源性休克( Cardiogenic Shock)是指由于严重的泵衰竭,使心排血量急剧下降,引起周围循环衰竭,重要器官、组织(如脑、心、肝等)灌注不足,组织缺氧和重要生命器官功能受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病因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心肌疾病、右心梗死、瓣膜穿孔、乳头肌功能不全、严重瓣膜狭窄、心脏压塞、肺栓塞、心脏外科手术后等。1诊断要点 ①心电图示AMI;②心肌酶谱动态变化符合AMI;③血压≤10.67/8.0kPa(80…  相似文献   

2.
休克是急性循环功能不全 ,是维持生命的重要器官得不到足够血液灌注而产生的综合征。它常是严重疾病或外伤的并发症。能否及时防治对预后有重要影响。笔者以参脉注射液治疗休克 3 2例 ,疗效显著 ,现报道结果如下 :1 一般资料5 2例休克患者均为我院住院及急诊抢救患者。全部患者符合《实用内科学》 (陈灏珠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 1 0版 )制定的休克诊断标准。 5 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3 2例 ,其中男 2 0例 ,女 1 2例 ;年龄 1 6~ 81岁 ,平均年龄 46岁 ;其中低血容量性休克 1 0例 ,感染性休克 3例 ,心源性休克 1 6例 ,过敏性休克 3例。…  相似文献   

3.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是指机体遭受严重感染、创伤、休克、大手术等损害24h后,同时或序贯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或系统功能不全或衰竭的临床综合征。  相似文献   

4.
<正>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1]),是严重感染、创伤、烧伤、休克、大手术后出现的常见并发症,可继续进展导致脓毒性休克、多器官系统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等。脓毒症过程中最易且最常受累的器官为胃肠道,其功能破坏与脓毒症的发生和发展均有密切的关系~([2])。危重患者会因腹部或腹部外器官的疾病与创伤出现胃肠道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5.
肠屏障功能损伤的研究进展及中医药治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胃肠道除作为消化吸收的器官外,因其黏膜下含有大量淋巴组织,故与网状内皮系统、肝及脾相比是更大的免疫器官。正常的胃肠道黏膜无论是在特异性和非特异性防御机制中均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特异性防御备受关注。在烧伤、创伤、失血性休克、放疗、化疗、严重感染等情况下肠道黏膜的结构和功能可能受到严重损害,导致肠功能衰竭,肠道细菌移位,严重者甚至诱发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而危及生命。因此了解肠屏障功能损伤的原因和机制对于临床上防治肠功能衰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过敏性休克是Ⅰ型速发型过敏反应,发作迅速,后果严重。但应用头孢类药物出现过敏性休克极少,严重休克引起死亡更是全国罕见。我院曾收治1例急性扁桃体炎儿童,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静滴治疗出现过敏性休克死亡,现将病历报道如下,以期探讨头孢类药物应用的皮试问题与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cute obstructive suppurative cholangitis,AOSC)又称重症胆管炎,是肝胆外科常见的危重疾病之一,多因胆道梗阻合并严重感染而引起感染性休克及全身多器官系统功能衰竭.有报道,合并休克时手术死亡率为42%~72.2%[1],未手术者高达100%[2].我科成功保守治疗1例合并休克的AOSC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是指人体各器官功能正常或相对正常的情况下,由于严重感染、休克、创伤或急性药物毒物中毒等因素导致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功能同时或相继发生衰竭。丹参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正是通过这些机理途径,以达改善MODS的临床效果。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指机体在遭受到严重创伤、休克、感染及外科手术等急性损害24h后,同时或序贯出现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系统或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的综合征。急性脑血管病(ACVD)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升高,已证实急性脑血管患者仅一小部分直接死于脑损害如脑疝、中枢性呼吸衰竭,而大部分死于病后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关于此病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0.
前言: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是一种病因繁多、发病机制复杂、病死率极高的临床综合征。MOF是指机体在经受严重损害(如严重疾病、外伤、手术、感染、休克等)后,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功能衰竭的综合征。MODS是与应激密切相关的急性全身性器官功能损害。老年高龄因其特殊的生理特点,患多器官功能衰竭后病死率极高。本科2011年3月至2011年9月共收到第72例高龄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1.
感染性休克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病症,近年证明病死率有增加的趋势。其可能的原因之一是休克后,肺脏功能严重受损。目前认为由于中性粒细胞和黄嘌呤氧化酶诱发氧自由基(OFRs)的产生在休克后,肺脏组织损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动物实验证实用抗氧化剂防治休克(包括感染性休克)、创伤、多发性器官功能衰竭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近年来江西中医学院热病研究室应用牛珀至宝丹治疗流行性出血热低血压性休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机制不明。本实验采用粗制大肠杆菌内毒素休克大鼠模型探讨牛珀至宝丹对休克时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参附注射液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指严重感染、创伤、休克、大手术、重症胰腺炎等原发病发生24 h后,机体同时或序贯发生2个或2个以上器官或系统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病机制复杂,治疗困难,病死率高,为ICU首要死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炎琥宁致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及发生规律,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炎琥宁"、"休克"或"严重过敏"等为关键词检索1998年3月至2011年1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对文献中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到炎琥宁致过敏性休克的文献12篇,涉及病例12例。炎琥宁致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以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全身性损害较为多见。结论:炎琥宁致过敏性休克与患者体质有一定关联性,同时注射剂自身的因素也是导致过敏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可分为轻型(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和重型(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后者常伴有严重并发症,早期可出现休克,引起多器官功能不全(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严重者可引起多器官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er,MOF)。  相似文献   

15.
生脉注射液治疗休克3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休克是常见的临床综合病症 ,往往由于心排血量显著下降及重要内脏器官微循环灌流阻碍而导致死亡 ,急性心肌梗塞并发的心源性休克死亡率在5 0 %左右 ,如同时合并心力衰竭死亡率更高。我院自 2 0 0 0年~ 2 0 0 3年运用生脉注射液抢救心源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等 32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颈部重度烧伤患者气管切开及创面护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烧伤科收治的17例实施气管切开术的颈部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结果:17例患者中1例患者由于发生器官衰竭而临床死亡,1例小儿患者度过休克期后家属要求转上级医院继续治疗,13例患者创面愈合后出院,2例患者继续住院进行功能康复治疗。结论:严格按照烧伤患者气管切开术的护理策略,重视颈部烧伤创面的护理,可以提高护理水平以及护理工作的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7.
针刺“人中”对失血性休克家兔心肌的组织化学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五十年代的生化研究就已证实,失血性休克时儿茶酚胺(CA)发生很大变化,起初由于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使血中CA明显增加,但随着休克时间的延长,病情的严重,器官出现CA耗竭现象(包括心、肝等内脏),并认为CA耗竭对心脏交感神经活动不利。而以往的研究表明,针刺“人中”对失血性休克动物心脏功能有恢复作用。那么,这种恢复是否与CA以及交感神经的功能状态有关?故本文以组  相似文献   

18.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指在严重创伤、感染等原发病24h后,同时或序贯发生2个或2个以上脏器功能失常乃至衰竭的临床综合征,其相关因素有严重创伤、休克及感染等。据文献统计报道,一旦发生MODS,其病死率为50%~80%。而衰竭的器官通常并不来自直接的损伤,从原发伤到发生器官衰竭在时间上有一段间隔,故护士在监护及抢救中起了重要作用。笔者就我科近2a收冶的48例MODS病例进行了回顾性研究,以探讨MODS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临床用药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各种药物所致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2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发生在我院各临床科室导致过敏性休克的药物及休克的急救与护理,并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发生过敏性休克15例经过纠正休克、抗过敏性治疗及对症抢救,均救治成功.结论 临床应高度重视各种药物所致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提高急救技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前,感染性休克仍然是临床常见的危急症之一,病死率居高不下。现代休克理论认为,临床上不少感染性休克的原因是在机体抵抗力低下(如缺氧、低灌流、炎症、梗阻、溃疡及肝胆疾患等),内源性肠道细菌内毒素入血造成内源性感染性休克。迄今,发现几乎所有严重的临床病理过程(如创伤、烧伤、胆道梗阻、休克,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发性器官功能衰竭等),都伴有全身性内毒素血症的报道。鉴于内源性细菌毒素所致的感染性休克比较符合临床且多见,肠系膜上动脉结扎(SMAO)能造成典型的内源性感染性休克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