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临床资料  患者 ,男 ,32岁 ,体重 6 7kg,疫区居民。 3周前在普查血吸虫病时 ,IHA 1∶ 10 ( ) ,因而按照血吸虫病给予吡喹酮(PQT) 4 0 m g/ kg,总量 2 40 0 m g,分 2次内服 ,第 1次服药后1.5 h后出现肝区疼痛未作任何处理 ,间隔 6 h后坚持服第 2次 ,在服完第 2次药后 1h肝区疼痛加重 ,同时伴有恶心、呕吐、腹部胀痛、全身不适。给予口服 6 5 4- 2 (山茛宕碱 ) 10 m g 3次后缓解 ,8d开始腹部膨胀 ,1周后来本站就诊 ,收住院治疗。患者以往身体健康 ,无肝脏及消化道疾病史 ,查体 :P 90次 / mim,BP 18.6 / 12 k Pa,T 37.6℃ ,轻度贫血…  相似文献   

2.
患者 ,女 ,2 7岁 ,因停经 46天入院 ,2 4天前口服息隐片做药物流产 ,服药 2小时后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后每隔 12小时服一片 ,共服 4片 ,每于服药后症状加重 ,曾认为是“息隐片过敏” ,停药。于开始服药后第 4天行清宫术。术后无发热 ,腹痛等症状缓解。入院 6天前恶心、纳差加重 ,呕吐为胃内容物 ,并出现肤黄、眼黄 ,小便如浓茶水样 ,无腹泻 ,无黑便及陶土色大便。以“黄疸待查”收住院。既往体健。入院查体 :T 3 6℃ ,P 82次 /分 ,R 2 1次 /分 ,BP 110 /70mmHg ,神志清 ,皮肤轻度黄染 ,无皮下出血点 ,无肝掌及蜘蛛痣。巩膜黄染 …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68岁。因鲜血便一天就诊。患者当日上午10时左右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鲜血便,至下午4时就诊时共解鲜血便5次,每次量约150~200ml,均为鲜红色,有少量血块伴有轻度头晕及心慌,无恶心呕吐,无腹痛发热等。既往体健。查体:急性病容,脉搏95次/分,血压  相似文献   

4.
例 1:男 ,5 7岁。因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半个月就诊 ,行胃肠钡餐诊断为慢性胃炎。查肝功正常 ;血常规示 WBC5 .7×10 9/L ,Hb10 0 g/L ;尿常规 (- )。给予西沙比利 5 mg,每日 3次 ,庆大霉素 8万 U,每日 2次 ,丽珠得乐 1.0 g,每日 4次 ,均口服。3个月后复诊仍恶心呕吐 ,贫血加重 ,睑面浮肿。查血尿素氮 2 4mmol/L,诊断为慢性肾功能衰竭。例 2 :女 ,72岁。因口干渴、夜尿多 2个月就诊。查尿常规(- ) ,尿糖 (- ) ,血糖 5 .2 mmol/L,Bp2 4/13.5 k Pa。拟诊为尿崩症 ,试服双氢氯噻嗪 2 5 m,每晚 1次 ,治疗 5天无效 ;又服知柏地黄丸每天 3次、…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 ,5 4岁。患肺结核 39例 ,咳嗽、咯血 2月 ,发热 2周于 1997年 4月 30日入院。 10年前曾不规则应用 INH、SM、RFP。入院前 1周再次隔日服 INH、RFP。入院诊断 : 上中 /上中下 (毁损 )涂 (+)进展期。入院第 10天晨空腹服 INH0 .3、RFP0 .4 5、EB(乙胺丁醇 ) 0 .75、PZA(吡嗪酰胺 ) 1.5 ,数分钟后出现恶心、呕吐、胃痛、腹泻、寒战、发热 (39.1℃ )、全身肌肉痛。翌日体温正常 ,停 PZA,又空腹 INH0 .3、RFP0 .4 5、EB0 .75 ,仍出现上述症状。停一切抗痨药 ,未再出现发热、寒战。食欲极差 ,经对症治疗 ,食欲逐渐恢复。停…  相似文献   

6.
42例患者应用丁螺环酮5mg/d开始,每2~3天渐增5mg直至10~20mg/d,分2~3次服。氯丙咪嗪从50mg/d开始,增至100~175mg/d,分2次服。结果:HAMD评分较治疗前基线分显著降低(P<0.01)。HAMD总评分第1周即有下降,第2周下降显著(P<0.01)。第6周末痊愈率71.42%,显著进步21.43%,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31岁,因咳嗽、乏力半月,乐山市医院X线胸片诊断为Ⅲ(上下/(-))进展,转入我县经胸片和痰检确诊为传染性肺结核,给予2H_3R_3Z_3E_3治疗。当服第4次药(服药后第7d)4d左右出现发热、寒战,T39.5℃,大约6h热渐退、寒战消失,自认为是感冒所致。继续服第5次组合抗结核药,服药后4h又出现发热、寒战,同时感全身痒,  相似文献   

8.
病历摘要:女性,32岁,农民。于1985年7月7日因发热3天、休克15小时,经外院用升压药维持血压在100/80mmHg转来我院。患者全身不适,恶心呕吐、腰痛。体检:体温37.4℃,脉搏96次/分,呼吸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 ,19岁 ,因发热、上腹部不适 3天 ,抽搐 1天收入院。 3天前发热 (37.5℃~ 38℃ ) ,伴上腹部不适、纳差 ,曾在外院按胃炎给予吗丁啉 2 0 mg口服 ,日 3次。用药后第 2天突然出现抽搐 ,呈阵发性发作 ,较频繁 ,抽搐时神志清 ,头向后仰 ,扭颈流涎 ,牙关紧闭 ,双手握拳 ,持续 1~ 2分钟症状缓解 ,缓解后患者恶心呕吐、全身乏力。因上述症状加重 ,于 1999年 9月 4日转入我院。既往体健。查体 :T36 .9℃ ,P47次 / min,R2 4次 / min,Bp14/ 10 .5 k Pa。全身淋巴结无肿大。巩膜无黄染。咽部轻度充血。双肺呼吸音清 ,心率 94次 / min,心音钝 ,…  相似文献   

10.
病人女 23岁已婚因发热、胸痛6个月于1990年10月在地区人民医院诊为结核性胸膜炎,11月12日转本院。既往曾于同年10月中旬及11月初两次服R(0.3顿服),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皮肤搔痒及发热等症状。入院后以每日服H0.6、K1.0静脉滴注治疗,未有不适。12月6日晨5时30分,空腹试服R0.3,1小时后出现腹痛、恶心、剧烈呕吐、周身发麻、搔痒。7时肌注胃复安10mg未缓解,8时30分感寒战、胸闷,唇指发绀、四肢凉。检查:  相似文献   

11.
病历摘要患者女 ,63岁。因腹部胀痛反复发作 4年 ,阵发性加重 12小时就诊。患者 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腹痛、腹胀 ,行胃肠减压及抗炎治疗病情好转。以后每年发作 1次 ,无季节规律 ,发作时无明显恶心、呕吐 ,抗感染治疗 1~ 2天后疼痛可减轻并逐渐好转。本次腹痛以下腹部为主 ,呈阵发性加重 ,无发热 ,伴恶心、呕吐 3次 ,吐出胃内容物 ;10小时前大便 1次 ,色黄、无脓血及粘液 ,在外院抗感染治疗效果欠佳。患者既往体健 ,无传染病、外伤及手术史。查体 :T3 6.6℃ ,P80次 / min,R18次/ min,Bp10 5 / 70 mm Hg(1mm Hg=0 .13 3 k Pa)。痛…  相似文献   

12.
卡介苗多糖核酸与环磷酰胺对肿瘤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与环磷酰胺对肿瘤免疫的影响。方法 小鼠130只分成A、B、C三组。A组小鼠40只共分为4小组,每组小鼠10只,第1小组为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0.25mg/10g.d^-1,第2小组灌服左旋咪唑0.25mg/10g.d^-1,第3小组灌服卡介苗多糖核酸0.325mg/10g.d^-1,第4小组腹腔注射卡介苗多糖核酸0.25mg/10g.d^-1,给药10d,末次给药1h后取材作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试验,淋巴细胞转化率测定。B组小鼠40只,给药方法同A组,队1小组外,其余3小组从第6天起,每只小鼠腹腔注射2%绵羊细胞红0.2ml,于末次给药后1h眼眶静脉丛取血作溶血素试验。C组小鼠50只,分成5小组,40只小鼠给药方法同A组,在给药后第5天,皮下注射0.4%环磷酰胺(Gy)0.25ml/10g.d^-1,另10只为正常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5d后,皮下注射生理盐水0.25ml/10g.d^-1,C组50只小鼠于给药末1h按统一方法取材测NK细胞活性、巨噬细胞吞噬功能、IL-2活性(生长指数)和淋巴细胞转化刺激指数等指标。结果 单纯卡介苗多糖核酸灌眼及注射(A和B组)使巨噬细胞吞噬细胞、溶血素反应增强。环磷酰胺使肿瘤免疫的4项标明显减退,合用卡介苗多糖核酸上述减退的功能恢复。结论 环磷酰胺能使肿瘤免疫相关指标明显衰减,卡介苗多糖核酸是免疫调节剂,与环磷酰胺合用能恢复被环磷酰胺减退的肿瘤免疫功能,加强药物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低钙引起心力衰竭一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男性 ,73岁。半个月前因受凉后出现胸闷、气短且逐渐加重 ,在当地医院静脉滴注“先锋Ⅲ号”后 ,双下肢水肿加重。自服双氢克尿噻未见好转 ,遂来我院。以心肌受累、心力衰竭于 2 0 0 0年 11月 10日收入心内科。患者无发热、寒战、胸痛、恶心、呕吐症状。精神状态、食欲欠佳 ,大小便正常。否认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入院查体 :体温 3 6 5℃ ,脉搏 10 4次 /min ,呼吸 2 0次 /min ,血压 140 / 80mmHg(1mmHg =0 13 3kPa)。意识清楚 ,端坐体位 ,查体合作。双肺可闻及湿音。心率 10 4次 /min ,律…  相似文献   

14.
为了比较4种治疗贾第虫病常用药物的优缺点,对确诊的贾第虫病患者195例进行了研究。病人分为5组:1. 痢特灵组53例,8毫克/公斤/日×7;2. 硝基咪唑吗啉(Nimo-razol)组51例,1~5岁125毫克2次/日、6~10岁125毫克3次/日、10岁以上250毫克2次/日,均连服5天;3. 灭滴灵组38例,1~5岁125毫克2次/日、6~10岁125毫克3次/日、10岁以上250毫克2次/日,均连服7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73岁.因"发热10余天、血便6 d"于2006年7月27日入院.患者10余天前受凉后出现发热,入当地医院诊为上呼吸道感染,予青霉素治疗2 d未见明显好转.6 d前出现暗红色血便,3~5次/d,每次200~400 ml,伴阵发性上腹痛及畏寒、纳差,无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61岁。间断自服异搏定治疗房性早搏。1988年2月5日中午服异搏定40mg,下午4时及4时15分又各服80mg。4时30分,患者感头晕、恶心、呕吐(一次)、乏力、站立不稳,继而卧床不起。5时,家人发现患者面色苍白,问不答话,四肢发凉,心音极弱,心率36次/分,呼吸缓慢。血压4/0kPa(30/0mmHg)。心电图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及完全性右束支阻滞。静滴异丙基肾上腺素、阿拉明及地塞米松后,心率增至44次/分,心音增强,血压9.3/5.3.kPa(70/40mmHg)。6日晨2时,心率60次/分,血压12/8kPa(90/60mmHg),意识正常。心电图完右消失,各导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20岁,学生,住院号83129。于1993年9月18日入院。4天前突然持续发热(38.5℃),头部胀痛,非喷射性呕吐胃内容物1次。无眼眶痛及腰痛,饮食、睡眠尚好。病后第2天服感冒通等药,有所退热,但头痛进行性加剧、难忍,并频繁恶心、喷射状呕吐。第4天出现行为异常,仅穿内衣裤赤足户外乱走,问之不语,并有严重抵触情绪,即被护送入院。病后患者无大小便失禁及四肢抽搐,尿量如常。无精神病史,半月前在农村度暑假。 查体:T38.4℃,P80次/min,R22次/  相似文献   

18.
王建龙 《山东医药》2001,41(20):73-73
太儿欣 (罗红霉素 )是一种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我们用其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儿 2 10例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12 5例 ,女 85例 ,年龄均不超过 12岁 ,病程 1~ 3天 174例 ,≥ 4天 36例。患儿发烧 181例 ,其中体温37.5~ 38.5℃者 85例 ,>38.5℃者 96例 ,不发热 2 9例。外周血白细胞 4.0× 10 9/ L~ 2 0 .4× 10 9/ L ,其中 >10 .0× 10 9/ L者16 9例 (占 80 .5 % ) ,中性粒细胞 >0 .6 0者 183例 (占87.1% )。用药方法 :太儿欣每天 5~ 10 mg/ kg,分两次口服 ,疗程 3~ 10天。结果 :太儿欣治疗后 ,181例发热病儿 3天退热者 10…  相似文献   

19.
1989年7~10月采用吡喹酮治疗急性血吸虫病(急血)113例,其中加用激素43例,未加激素对照70例,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13例急血患者中,男77例,女36例;年龄10~60岁,青壮年占86%。患者发病前1~2个月均有血吸虫疫水接触史。入院时发热,热程2~60d,平均为18.1±11.2d。全部粪孵阳性。临床分型:轻型49例,中型45例,重型19例。 治疗方法 吡喹酮总剂量儿童140mg/kg,成人120mg/kg(60kg为限),疗程6d.第1、2d服总量一半,余量后4d分服。日服2次。对中型24例和重型19例患者加用强的松与吡喹酮同服。强的松第1、2d按30~40mg/d,第3~6d按20~30mg/d,第7~12d中,每隔1~2d递减一次量至服毕。在中型患者里随机抽样21例不加服强的松作对照组。轻型不  相似文献   

20.
关于巯甲丙脯酸与硝苯吡啶,治疗高血压急症孰优孰劣尚存争议。为此,作者进行了舌下含服巯甲丙脯酸与硝苯吡啶,治疗严重高血压的对照研究。 6例女性,年龄55-62岁,均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药前测量坐位血压4次,每次间隔2分钟,血压均超过180/120毫米汞柱。随机舌下含服巯甲丙脯酸(25毫克)或硝苯吡啶(10毫克)。药物溶解时间,巯甲丙脯酸3.0±1.1分钟,硝苯吡啶2.9±0.9分钟。用药2小时内多次测记血压。心率,此后每隔2小时测记一次,监测6小时以上。结果,所有病人用药后降压作用显著(P<0.001)。给予硝苯吡啶5分钟,血压下降10/12毫米汞柱;给予巯甲丙脯酸15分钟,血压下降15/22毫米汞柱。用药30分钟,舒张压水平相似。但在增加心率方面,硝苯吡啶12次/分,巯甲丙脯酸5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