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血淋巴细胞微核测定可以用作辐射生物体量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微核测定被誉为染色体畸变快速测定方法。Countryman和Heddle创立的人外周血培养淋巴细胞微核测定法,提示可能用来估算人的受照剂量。国内外学者都证实了上述作者的结果,发现不论是X线、中子或~(60)CO γ线,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其诱发的微核率均和受照剂量呈现很好的线性关系。我们还在狗和家兔身上首次发现动物整体照射与血标本离体照射诱发的微核率基本  相似文献   

2.
应用不同剂量率、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照射健康成人外周静脉血,培养72h后观察淋巴细胞微核率、微核细胞率以及含不同数目微核的各类微核细胞的出现几率。主要结论如下:(1)微核率、微核细胞率的剂量效应关系均为二次多项式,高剂量下需引进指数项修正;(2)由于剂量率的影响,利用微核剂量效应曲线估算得到的剂量值,存在较大的不确定度,尤其进行低剂量估算时更明显;(3)利用各类多微核细胞出现的剂量阈值和剂量率阈值的不同,可粗略估算受照剂量和剂量率范围,并可减小剂量估算的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3.
应用不同剂量率、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照射健康成人外周静脉血,培养72h后观察淋巴细胞微核率、微核细胞率以及含不同数目微核的各类微核细胞的出现几率。主要结论如下:(1)微核率、微核细胞率的剂量效应关系均为二次多项式,高剂量下需引进指数项修正;(2)由于剂量率的影响,利用微核剂量效应曲线估算得到的剂量值,存在较大的不确定度,尤其进行低剂量估算时更明显;(3)利用各类多微核细胞出现的剂量阈值和剂量率阈值的不同,可粗略估算受照剂量和剂量率范围,并可减小剂量估算的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2008年山西省农科院"4.11"钴源意外照射事故中5名受照者的生物剂量估算及照后一年的细胞遗传学随访观察结果。除采用常规双着丝粒体+环进行生物剂量估算外,对其中1例大剂量受照者选用本实验室拟合的6~22Gy60Coγ射线剂量-效应曲线进行剂量估算,同时对骨髓与外周血淋巴细胞的估算结果进行比对。照后一年随访,除了观察染色体非稳定性畸变及微核率以外,还进行了G-显带核型分析与剂量重建。结果表明:5名受照者中,1例受照剂量达到肠型放射病水平,其他4例生物剂量在中度至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水平。骨髓与外周血检测结果十分接近。照后一年随访发现,3名受检者的双+环等非稳定性畸变丢失接近50%,占据畸变主要部分的是以易位为主的稳定性畸变,畸变率及复杂畸变均与受照剂量呈明显的正相关。用稳定性畸变重建的剂量与照后早期用双+环估算的剂量结果较为相近。继山东济宁事故后,本次事故对大剂量照射的生物剂量估算方法进行了又一次实际验证。  相似文献   

5.
FISH方法在辐射事故评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辐射远后危害效应,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方法用于剂量重建的可行性。同时,用FISH、常规染色体畸变、G显带、细胞松弛素B(Cytochalasm B,CB)微核和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ypoxanthine guanine phosphoribosyl transferase,HPRT)基因位点突变分析方法对3名事故受照射者(F、S、Y)进行了照射后7年半的生物学终点检测,并对宫内受照射者S的生长发育指标进行了测量。FISH方法检测易位的结果显示,在观察足够数量细胞时用易位率估算的生物剂量与照射后模拟的物理剂量非常吻合,证明该方法可用于剂量回顾和剂量重建。从FISH、常规染色体畸变及G显带分析结果发现,受照射7年半后受检者体内仍有明显的染色体畸变,且与受照射剂量呈现良好的剂量依赖性。实验结果还表明,宫内受照射者S出生后的生长发育状况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6.
一例事故受照者的剂量估算和染色体畸变的随访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玉书  付宝华 《辐射防护》1993,13(2):103-106
本文报道用染色体畸变分析估算一例~(60)Co 源事故受照者的剂量及3 a 的随访观察结果。结果表明,用染色体畸变分析估算的剂量为1.46 Gy,与用物理方法测得的剂量(1.42 Gy)几乎相等;双着丝粒体加着丝粒环(双+环)是估算剂量的最佳指标;在照后3 a 受照者染色体畸变仍高于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7.
特大剂量γ射线照射的染色体畸变剂量效应曲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准确估算大剂量事故受照者的生物剂量,拟合6—22Gy照射后染色体畸变剂量效应曲线。采用60Coγ射线照射离体人血,浓集有核细胞,一步法培养52h、68h和72h收获制片。计数双(多)着丝点 环数目,比较不同培养时间畸变差异,拟合剂量效应曲线及数学方程。用大剂量事故受照者的剂量结果对曲线进行验证。实验表明,大剂量照射后需适当延长细胞培养时间,52—72h获得的染色体双 环畸变率无明显差异。新拟合的剂量效应曲线符合线性平方模型Y=-2.269 0.776D-7.868×10-3D2。经事故剂量验证结果可靠。本研究首次建立了6—22Gy照射后染色体双 环剂量效应曲线及数学方程,为特大剂量照射后的准确剂量估算提供了可依据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用252Cf 中子 γ 射线混合照射观察了不同剂量对洋葱根尖细胞微核诱发率的差异,研究252Cf 裂变中子 的相对生物效应(Relative biological effectivencess, RBE)。结果表明,单位剂量 252Cf 中子 γ 射线混合照射的微 核诱发率为(1.84±0.10)%Gy-1,而归因于单位剂量 252Cf 裂变中子的微核诱发率为(2.74±0.15)%Gy-1;单 位剂量60 Co γ 射线的微核诱发率为(0.022±0.002)%Gy-1。252Cf 中子 γ 射线混合照射的 RBE 值为 84±9,252Cf 裂变中子的 RBE 值为 124±13。单位剂量 252Cf 中子 γ 射线混合照射在 Allium cepa 洋葱种子根尖细胞内的微 核诱发率约为 60Co γ 射线的 84 倍,中子照射所致 DNA 损伤的修复效率,可能不同于由 γ 射线照射所致 DNA 损伤的修复效率。  相似文献   

9.
报道1例淋巴瘤病人进行全身分次X射一照射后,发现离全与整体照射诱发的微核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回归分析表明,不仅配合的模式相同,而且同一指标的回归系为九也相当接近。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离体与整体照射的微核剂量效应相同,这使人外周血淋细胞微核率有可能作为估算事故受照人员辐生物剂量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多数电离辐射事故均为局部照射。对于局部照射剂量估算,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推荐采用Dolphin's 模型,该模型需推算出照射部位染色体畸变率,再代入离体均匀照射情况下建立的剂量效应曲线来估算局部照射剂量。准确推算照射部位染色体畸变率对于估算剂量十分重要,选用合适的剂量效应曲线对估算剂量也同样重要,而对于局部照射,关于不同剂量率剂量效应曲线对估算结果影响的报道还十分有限。基于此本研究利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估算离体模拟局部照射剂量,分析不同剂量率剂量效应曲线对估算结果的影响。利用60Co γ射线离体照射人外周血样品(样本A和样本B),剂量分别为1 Gy和5 Gy。将照射血与未照射血按25%和75%比例混合以模拟局部照射,分析混合血样中淋巴细胞的双着丝粒染色体(dicentric chromosome,dic)加着丝粒环(r),利用Dolphin's模型估算局部照射dic+r率,并用剂量率不同的两种剂量效应曲线估算局部照射剂量。结果显示,大部分混合血样dic+r分布不符合泊松分布,为过离散分布。利用与实际照射剂量率一致的剂量效应曲线估算的样品受照剂量大多与实际照射剂量比较接近,相对偏差在10%以内,但两样本的1 Gy 25%组的估算受照剂量与实际照射剂量偏差较大。利用与实际照射剂量率不一致的剂量效应曲线估算的样品受照剂量与实际照射剂量相对偏差均超过10%。结果表明dic+r分析用于估算离体模拟局部照射的剂量有可行性,采用剂量率和照射剂量率一致的剂量效应曲线估算的结果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