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造教育是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创造性活动的途径、帮助学生和人们树立创造意识,培养精神,坚持定创造志向,发展创造思维,掌握创造技巧和创造方法,从而开发人的潜在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2.
文章认为实施创造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是目前学校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有效开展创造教育,须建设创造型的教师队伍,优化合理的知识结构,倡导创造性的学习,探索培养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学校教育既要传播知识,更要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创新能力,任何人都有创造力,关键在于开发。中专类学校要从四个方面开发珠创造力:一、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二、营造民主平等的创新环境;三、鼓励学生广泛涉猎,博览群书,奠定创造基础;四、遵循创造思维的一般规律,组织教学,开发的联想思维力,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帮助学生树立创造意识 ,培养创造技能和训练创造思维三方面 ,论述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英语学习的自身规律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目的,要求以创新的思路改革英语的课堂教学,高度重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开发。因此,为了使英语教学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为了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有必要在英语教学中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变革教学模式,精心设计教学训练思路,更加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7.
学生在创造活动中必须会出现一些心理冲突和情绪障碍,有效的心理辅导可以调节和消除不良情绪反应,为创造活动提供良好的智能条件。因此,加强创造活动中的心理疏导,从心理卫生的角度探讨学生创造个性的培养,应是创造教育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研究课题。章分析了学生在创造动机、创造心境、创造思维、耐挫力训练和人际合作方面常见的心理问题,并相应地提出了一些心理调适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8.
苏霍姆林斯基的创造教育思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进行创造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多方面的天赋和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品质。创造教育的基本内容有:创造意识教育、创造毅力教育、创造力培养、教会学生学习和世界观教育。上思维课、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以及发现和培养创造性教师,这是实施创造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创造理论认为,人的创造力是多种素质的综合表现,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它以科学素质为基础,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以创造性人格做支撑,以创造技能技法和创造实践为依托。涉及的因素很多。所以研究创新精神与创造力的培养,研究创造教育,要特别强调综合创造素质,强调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帮助学生树立创造意识,培养创造技能和训练创造思维三方面,论述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王卓青 《时代教育》2009,(9):216-217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里,社会的发展需要创造型的人才,创造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创造教育,刨造教育已经成为国际教育教学改革的潮流,未来社会,将是创造的社会;未来人才的竞争,将是创造人才的竞争.本文着重阐述学前创造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堂教学,对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三个重要因素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15.
关于虚构对象的作者创造主义是创造主义的主要形式,而作者创造主义信条隐含个体创造主义信条.本文论证个体创造主义者面临判定难题,并提出一种新型的创造主义观点,即合取创造主义,并论证合取创造主义者不面临判定难题,最后为合取创造主义做进一步辩护,说明合取创造主义是一种更有前途的创造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学校教育系统中,创造教育除了通过专门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技法训练课和创造活动课(包括小发明、小创造活动)进行外,主要应渗透于各门学科。语文学科的教育同创造的关系十分密切,对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极为有利,它具有其它学科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竞争的核心是创新,21世纪必定是一个急剧变革,以创新为特征的时代。这样的时代特征向沿袭了数百年的传统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呼唤一种新的教育精神,企盼构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适应这种时代特征的要求,如何构建"创造教育"模式正引起整个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所谓"创造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本文将是对构建"创造教育"模式的几个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正确认识在创造教育中创造与继承的关系 从教育本身来看,它蕴含着这样一个矛盾:一方面,教育的基本目的之一是使前人创造的文化传…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一个重要的创造领域,教育创造与创造教育、教育的创造性、创造性教学这几个概念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此外,教育创造的成果形态、创造者、创造的层次水平等也是教育创造所关心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企业的发展需要大批创造型人才,而创造型人才则需要创造教育来培养,而唤起职工的创造意识是创造实践活动顺利实施的保证,开阔视野,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是创造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造就能创新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所做过的事的人,这种人能有所创造、发明和发现。”儿童天生就有音乐创造的潜能,而音乐教育的一个根本任务就是利用音乐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最大限度地激活或唤醒儿童的创造潜能,激发儿童的创造动机,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使儿童全身心地投入到美丽动人的音符世界中,创造性地体验、感受与表现。[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