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分成2个阶段进行,首先确认连续波多普勒超声测定跨(主动脉)瓣(收缩期)压差的准确性,然后前瞻性评价经导管检查证实的无症状的中~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之临床转归。(一)第一阶段:65±8(36~83)岁的101(男73,女28)例有症状的 AS 患者接受连续波多普勒超声检查和心导管检查,相隔不超过24小时。多普勒跨瓣压差峰值分别用导管法瞬时跨瓣压差峰值和(左室)峰值-(主动脉)峰值跨瓣压差密切相关(r=0.92.p<0.0001;r=0.91,p<0.0002)。(二)第二阶段:A 组51(男38,女13)例 AS 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前对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临床主要依据主动脉瓣口峰值流速及跨瓣压差(hp)来估测主动脉瓣口面积(aortic val-vu(orifice area,AVA)评价狭窄程度[1],但对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患者,由于主动脉瓣收缩期前向血流速度测量值降低,此时Berlouli方程(△P=4V2)换算出的AP容易低估主动脉瓣口狭窄程度[2].本研究旨在分析左室收缩功能减退患者主动脉瓣狭窄时射血分数一压差比值(EFPR)与瓣口狭窄程度有无相关性,为以EFPR评价主动脉瓣狭窄程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小主动脉瓣环患者置入ATS.AP瓣是否存在置入瓣膜与患者不匹配(Prosthesis-PatientMismatch,PPM)现象。方法选择2008-01~2010-03间20例主动脉瓣环径≤20 mm行ATS.AP瓣置换患者(小瓣环组)及20例非小主动脉瓣环行常规机械瓣置换患者(正常瓣环组),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患者左心功能进行术前、术后监测,比较其术前、术后左心功能指标的变化,比较术前术后主动脉瓣跨瓣峰值压差、主动脉EOA指数,观察有无发生机械瓣与体表面积不相匹配现象(PPM)。结果小瓣环组术后左室重量指数、主动脉跨瓣峰值压差、左室后壁厚度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主动脉瓣EOA指数显著增高(P0.01)。两组术后比较仅主动脉跨瓣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主动脉瓣环患者置换ATS.AP瓣后无置入瓣膜与患者不匹配现象,左心功能指标接近或达到正常瓣环瓣膜置换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和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SAVR)在治疗主动脉瓣狭窄(AS)围术期内的心功能、瓣周漏、主动脉瓣跨瓣流速等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2月至2020年4月,于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院接受TAVR术的40例患者及SAVR术的40例患者。对其围术期内临床表现、LVEF、主动脉瓣过瓣流速、LVEDD、LVESD、瓣周漏等进行比较和分析。观察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接受TAVR及SAVR治疗后后围术期内疗效。结果:TAVR组对比SAVR组,死亡,LVESD,LVEDD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舒张期主动脉瓣反流面积、主动脉瓣过瓣流速、瓣周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进行外科手术的高危AS的患者,虽然TAVR相对于SAVR瓣周漏的发生率高,但并未增加围手术期死亡率,编者建议对于不能接受SAVR的高危AS患者且TAVR技术相对成熟的条件下选择TAVR。对于能接受SAVR的高中低危AS患者,编者建议选择SAVR,因其较TAVR瓣周漏发生率显著降低且并未增加围手术期死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对小主动脉瓣环患者行St.JudeRegent主动脉瓣替换的初步经验。方法对11例小瓣环主动脉瓣病变患者行St.JudeRegent主动脉瓣替换。患者平均年龄(42.9±13.1)岁,体重(68.2±10.1)kg,体表面积(1.71±0.13)m2。术前主动脉瓣跨瓣峰值压差平均(74.4±34.3)mmHg。替换19号St.JudeRegent主动脉瓣7例,21号4例。结果本组患者无手术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平均输血量227.3ml,4例未输血。随访无远期死亡。术后患者心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6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肥厚的左心室显著退缩,人工瓣跨瓣峰值压差为(20.8±5.0)mmHg。19号瓣平均有效瓣口面积为(1.68±0.17)cm2,21号瓣为(1.96±0.25)cm2。结论小瓣环主动脉瓣病变患者行St.JudeRegent主动脉瓣替换的近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评价Prizvalve?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系统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的单组观察性研究,入选2021年3至5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院的外科手术高风险或不适合常规外科手术的11例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经评估后使用Prizvalve?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系统行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人工瓣膜植入后立即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和峰值流速,计算即刻器械成功率。即刻器械成功定义为:(1)器械成功进入血管入路、被输送、释放和植入,输送系统成功撤出体外;(2)植入瓣膜达到预期的疗效,即手术结束时超声心动图测量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20 mmHg(1 mmHg=0.133 kPa)或主动脉瓣最大流速<3 m/s,且无严重的人工主动脉瓣反流或瓣周漏。术后30 d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随访术后30 d内全因死亡及严重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包括急性心肌梗死、致残性出血性或缺血性卒中)的发生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1例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年龄(78.1±6.3)岁,其中男性8例,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Ⅲ、Ⅳ级患者10例。11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器械的输送、释放和植入,输送系统成功撤出体外。术后即刻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为(7.55±4.08)mmHg,峰值流速为(1.78±0.44)m/s,与术前相比平均跨瓣压差以及峰值流速均下降(P均<0.05)。无严重的人工主动脉瓣反流或瓣周漏,11例(11/11)患者均达到即刻器械成功。术后30 d,11例患者中无死亡及严重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主动脉瓣平均压差为(9.45±5.07)mmHg,峰值流速为(2.05±0.42)m/s,均维持在较为理想的水平,与术后即刻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本研究初步表明,对于中国人群中传统手术高风险或不适合常规外科手术,且为传统内科治疗无法逆转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使用Prizvalve?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系统行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是一种可行的、相对安全的方法,可进一步开展第2阶段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与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一站式手术的可行性及远期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纳入了5例从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在我中心完成PCI+TAVR一站式手术的患者,收集患者基线信息、术前超声心动图、主动脉CTA及术后超声心动图资料,出院后1年对患者情况进行随访。结果本研究纳入的5例患者中位年龄77岁,1例患者为女性,中位胸外科医师学会(STS)风险评分为8.25%。术前中位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54mmHg,中位主动脉瓣峰值流速4.7m/s,中位左室舒张末期内径52mm,中位射血分数60%。术中所有患者均先行PCI后再经股动脉全麻下行TAVR。其中4例处理了前降支靶病变,1例处理了回旋支靶病变。术后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中位主动脉平均跨瓣压差10mmHg,中位主动脉瓣峰值流速2.2m/s,中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49mm,中位左室射血分数60%,均无严重主动脉反流及瓣周漏。术后随访1年显示1例患者因房室传导阻滞行永久起搏器置入,无死亡、卒中、心梗、再住院等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对于重度AS合并冠心病患者,PCI+TAVR一站式手术的远期效果和安全性良好,具备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的初步临床经验。方法:纳入2018年10月-2019年10月于我院接受TAVR治疗的重度AS患者21例,分析其临床资料、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平均年龄(73.71±8.91)岁,男9例,女12例。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即刻主动脉瓣跨瓣压差较术前明显下降[(7.71±5.32) mmHg∶(100.19±30.13) mmHg,1 mmHg=0.133 kPa,P0.01]。术中联合ECMO支持1例,联合经导管二尖瓣球囊扩张1例,联合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1例,瓣中瓣植入2例。术后消化道出血1例,永久性起搏器植入2例,发热2例,急性脑梗死1例,轻度瓣周漏11例,股动脉穿刺点处假性动脉瘤1例,临时起搏器置入处皮下血肿1例,死亡1例。术后30 d患者症状及心脏超声指标均改善。结论:TAVR治疗外科手术禁忌或高危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相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作者报告24例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25次经皮主动脉瓣成形术(PAV)的血流动力学及临床随访结果。方法:24例(女16,男8)年龄80(51.91)岁,均经临床、超声及心导管检查证实为严重AS。7Fr导管自一侧股动脉插入,通过主动脉瓣口进行测压和造影。球囊导管沿导丝插入,透视下将其明确定位(球囊长3、5.5、8cm,扩张后外径15、18,20mm)。4例初始扩张跨瓣压差未达到<40mmHg者,采用双球囊导管。手动注射器充盈,60~90秒内充盈1~6次。自另一侧股动脉插入5Fr导管至升主动脉瓣口上方监测动脉压。主动脉瓣口面积用面积计以平均左室-主动脉压差及Gorlin和Gorlin公式计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合并冠状动脉重度钙化及狭窄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行经导管冠状动脉旋磨及支架置入+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一站式”手术的可行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2019年4到10月于阜外医院接受冠状动脉旋磨及支架置入+TAVR“一站式”手术治疗的患者3例。收集患者的术前临床、影像学(包括超声心动图及主动脉根部及全主动脉CT)评估资料,及冠状动脉介入、TAVR手术资料和手术效果、术后6个月随访结果。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例患者,其中2例为女性,年龄范围66~80岁,平均胸外科医师学会(STS)风险评分为7.8%,术前平均主动脉瓣最大流速为4.4 m/s,平均跨瓣压差为52.3 mmHg(1 mmHg=0.133 kPa),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为48.6%。2例患者需旋磨靶病变位于前降支中段,1例位于左主干到前降支,3例均合并非旋磨靶病变,平均SYNTAX积分为20分。术中均采用股动脉入路,先进行主动脉瓣跨瓣留置猪尾导管,然后行冠状动脉靶病变旋磨并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同期进行非旋磨靶病变的支架置入,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予以主动脉瓣球囊扩张及自膨胀瓣膜置入,1例因瓣膜位置偏高予以“瓣中瓣”置入。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即刻效果满意,术中均无并发症。术后复查超声心动图示:平均主动脉瓣最大流速为2.1 m/s,平均跨瓣压差为9.3 mmHg,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为59%。随访6个月内无死亡,无冠状动脉再次血运重建。结论对于合并冠状动脉重度钙化及狭窄且外科风险较高的AS患者,行冠状动脉旋磨及支架置入+TAVR“一站式”手术治疗初步结果满意,该技术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作者对未经手术治疗的严重主动脉瓣狭窄(AS)并发充血性心衰(CHF)的老年患者的预后,以及射血分数(EF)与死亡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前瞻性研究。患者48名,均为AS拒绝外科手术治疗而发生CHF的老人。记录M型、二维和连续波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跨主动脉瓣最大压力阶差(△PmmHg);主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探讨急诊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入选2017年5月至2020年1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8家中心行急诊TAVR的患者。收集机械循环辅助装置(MCS)使用情况及手术前后实验室检验[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平均主动脉瓣跨瓣压差、左心室射血分数)。主要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 次要终点事件为卒中、大出血、主要血管并发症、心肌梗死、永久起搏器置入、急性肾损伤。计算器械置入成功率, 器械置入成功指患者存活, 单个人工主动脉瓣置入位置合适且术后平均主动脉瓣跨瓣压差<20 mmHg(1 mmHg=0.133 kPa)或主动脉瓣峰值流速<3 m/s, 同时无中度及以上人工主动脉瓣膜反流。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法估计患者随访期间生存率。结果共纳入48例患者, 年龄(72.5±8.1)岁, 其中男性34例(70.8%)。器械...  相似文献   

13.
1 临床资料 病例1,男性, 63岁,因"气促1周"入院.查体: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Ⅳ级收缩期杂音,超声心动图证实为重度二叶式主动脉瓣(BAV)狭窄,主动脉瓣峰值流速6.0 m/s,平均跨瓣压差95 mmHg (1 mmHg=0.133 kPa),主动脉瓣瓣口面积0.48 cm2.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术后6个月内心功能、主动脉瓣跨瓣压差及血流速度特点,以明确TAVR术后心功能、主动瓣跨瓣压差的变化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信息。方法:2013-12至2015-12连续入选常规外科换瓣手术禁忌或美国胸外科医师学会(STS)评分高危、在我院成功行TAVR治疗的49例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在TAVR治疗前后、术后1个月及6个月时,所有患者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和血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检测,记录左心室射血分数、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最大跨瓣压差、最大跨瓣血流速度和血NT-pro BNP浓度。TAVR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50%的患者分入心功能不全组,左心室射血分数≥50%的患者分入心功能正常组,观察两组患者TAVR术后心功能和NT-pro BNP浓度变化。结果:49例患者中,心功能不全组15例(30.6%),心功能正常组34例(69.4%)。TAVR治疗后7 d内,所有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56.0±14.6)%vs(52.5±13.8)%]、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11±5)mmH g(1 mmH g=0.133 kP a)vs(58±18)mmH g]、最大跨瓣压差([21.7±9.5)mmH g vs(93.0±28.6)mmH g]、最大跨瓣血流速度([2.3±0.5)m/s vs(4.8±0.7)m/s]、血NT-proB NP浓度[1 831(1 098~3 363)pg/ml vs 3 842(1 763~8 664)pg/ml]、主动脉瓣瓣口面积[(1.57±0.43)cm2 vs(0.58±0.23)cm2]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6个月内,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仍持续上升,尤以心功能不全组为著;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最大跨瓣血流速度、NT-proB NP浓度较术后持续下降,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持续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TAVR是外科手术禁忌或STS评分高危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一种有效治疗方式,在6个月内可明显且持续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左心功能不全患者改善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作者对主动脉狭窄(AS)患者连续进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了解 AS 的发展速度和方式,并确定 AS 发展的预报因子。方法作者回顾分析连续112例 AS 患者的资料。其中男性71例,女性41例,年龄69±11(40~93)岁。各例均符合超声心动图诊断标准,即瓣叶增厚,收缩期开口减少。并已剔除下列患者:主动脉流速峰值<2m/s 且喷血分数正常者;明显主动脉返流者;主动脉瓣下梗阻者。每例患者从心尖、左右胸骨旁、剑突下以及胸骨上窝声窗,用2.0MHz 连续波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在高海拔地区治疗主动脉瓣疾病的效果。方法:入选2018-09-2019-09长期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7例患者,均进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术后观察主动脉瓣跨瓣压差及反流情况,门诊超声心动图随访,分析疗效和并发症经验。结果:7例患者中4例经股动脉途径,3例经心尖途径。术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均较术前明显变化(P0.05);4例主动脉狭窄患者术前跨瓣压差(92.45±15.96)mmHg(1mmHg=0.133kPa),术后即刻导管测跨瓣压差(49.25±1.5)mmHg(P0.05);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术后即刻变为无或微少量反流。术后发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发生肺部严重感染3例。结论:高海拔地区TAVR安全有效,但术后并发症不同于平原地区,需严格筛选患者和掌握适应证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接受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接受TAVR的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36例。收集患者的人口学、实验室检查、影像辅助检查等全部临床资料,对手术过程、成功率、并发症以及手术前后超声心动图结果等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平均年龄(72.42±6.14)岁,瓣膜置入成功率100%。与术前相比,术后第1天的脑钠肽、主动脉瓣最大跨瓣压差、主动脉瓣跨瓣流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6个月随访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都有显著改善(均P<0.01)。并发症方面,住院期间1例(2.8%)患者因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1周有2例(5.6%)患者存在轻度瓣周漏(<2 mm),术后6个月随访时只有1例(2.8%)患者存在轻度瓣周漏;术后6个月随访时1例(2.8%)患者缺血性卒中。结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行TAVR治疗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有效改善左心室重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经胸(TTE)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评价二尖瓣(MV)或/和主动脉瓣(AV)置换术后人工机械瓣机能。方法 对201例MV或/和AV置换者频谱测量血流峰值速度和跨瓣压差,评估人工瓣反流及瓣周漏程度;二维超声观察人工瓣,测量手术前后左心房、左心室内径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1)相同瓣位StJude、G-K、On-x人工瓣前向峰值血流速度(Vmax)和跨瓣压差(△P)之间无显著差异。(2)164枚人工MV出现0级反流131例(79.88%),I级反流29例(17.68%);Ⅱ级2例(1.22%);瓣周漏2例(1.22%)。81枚人工AV69例(85.18%)无反流,12例(14.82%)轻度反流。(3)术后左心房、左心室较术前明显缩小,LVEF较术前减低。结论TTE对人工瓣活动、瓣周异常和血流动力学的评判简便易行,TEE具有进一步评价病变部位、程度及术中即刻评价手术效果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老年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左心室形态学进行评估,并探讨左室间隔肥厚的相关因素。方法 78例患有中度、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老年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检查。结果 78例患者中46例经超声心动图证实存在室间隔肥厚(左室间隔厚度≥13 mm)。室间隔肥厚组的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脂血症发生更高,峰值压差和跨主动脉瓣平均压差值更高(P0.05)。糖尿病和室内传导延缓与左室间隔肥厚呈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常伴发左室间隔肥厚,糖尿病和室内传导延缓为其主要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经皮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治疗对老年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心脏彩超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TAVI治疗的老年AS的患者22例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前与术后3个月、术后1年超声心动图的结果:左室舒张末直径(LVD)、左室收缩末直径(LVS)、射血分数(EF)、主动脉射血峰值流速(Vp-AV)、主动脉瓣最大跨瓣压力阶差(Peak-AVG)、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MPG)、肺动脉收缩压(PAPs);根据术前患者心功能状态比较分析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入选的22例患者,平均年龄(75. 64±9. 18)岁;术前心功能(NYHA)与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呈明显正相关(P0. 001),与LVD、LVS、EF、Vp-AV、Peak-AVG、MPG、PAPs无相关性(P0. 05);经过1年以上的随访复查,发现心脏彩超在TAVI术前后随访结果提示LVD、LVS术前与术后3个月、术后1年各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 05); EF值术前与术后3个月、术后1年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Vp-AV、Peak-AVG、MPG、PAPs 4个指标TAVI术前与术后3个月、术后1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1),但是上述4个指标,在TAVI术后3个月与术后1年随访复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随访发现,术前心功能状态不同对术后的心脏彩超指标LVD、LVS、PAP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TAVI作为一种成熟的临床技术,可以明显改善老年AS患者的心脏彩超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