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促贸援助"对受援国对外贸易规模、贸易结构及贸易成本的影响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具有重要的政策指导意义。利用贸易成本函数分析援助、制度、基础设施对受援国贸易成本的影响,选取63个受援国2005—2011年的面板数据,可分别从总体和国家分组两个层面检验"促贸援助"对受援国贸易成本的影响。研究表明,"促贸援助"特别是其中的经济基础设施援助可以明显降低受援国的出口成本,且低收入受援国的削减效应强于高收入受援国;"促贸援助"也会降低受援国的进口成本,但其效应小于出口成本且其项下不同类别的援助对不同收入水平受援国的影响不同;制度因素和基础设施质量有利于降低两类国家的出口成本和进口成本,且对高收入国家的作用力高于低收入国家。因此,为降低受援国的贸易成本,援助国应该进一步增加"促贸援助"尤其是经济基础设施援助,并适度向低收入受援国倾斜。  相似文献   

2.
对非洲农业援助是当代中国外交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和全球减贫的重要抓手。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作为中国对非洲农业援助的新形式,通过示范、培训等活动,带动当地农业技术水平提高和农民脱贫致富,发挥了应有的技术示范效应。由于受到受援国本身农业发展体系、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低水平的商业化等因素的限制, 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可持续发展普遍面临诸多问题。中国对外农业援助的可持续发展需根据受援国国情,重新审视示范中心不同功能定位与受援国的互动关系:参与受援国农业发展顶层设计, 系统性布局中国农业对外援助;积极融入多边援助, 参与受援国全面建设;结合援助实际需求,争取受援国政策支持; 注重资源整合,促进产业链建设; 重视经营当地社会网络,适应受援国的政治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梳理国际发展援助与受援国进出口贸易相互影响的理论机制的基础上,以受援国巴布亚新几内亚为研究对象,利用其1996—2016年接受援助的相关数据,构建贸易引力模型,研究国际发展援助对巴布亚新几内亚贸易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际发展援助对于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进出口贸易皆能产生显著影响,但对援助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大于其对受援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可见,国际发展援助给援助国带来的收益更大。同时,实证结果发现,用于反映运输成本的指标"两国间的距离"对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进出口贸易会产生较大的阻碍作用,因此中国对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南太平洋岛国的援助应侧重于改善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以减少两国间的运输成本。  相似文献   

4.
中国政府对外优惠贷款是中国对外援助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了促进受援国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优惠贷款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管理与执行机制,援外资金流动模式合理,优惠贷款年度分布、地区分布、受援国收入水平等与中国对外援助理念基本相符,优惠贷款在中国对外援助中地位逐步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援助绩效。  相似文献   

5.
胡建梅  黄梅波 《国际论坛》2012,(1):49-54,80
中国政府对外优惠贷款是中国对外援助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了促进受援国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优惠贷款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管理与执行机制,援外资金流动模式合理,优惠贷款年度分布、地区分布、受援国收入水平等与中国对外援助理念基本相符,优惠贷款在中国对外援助中地位逐步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援助绩效。  相似文献   

6.
国际社会对发展援助的作用和效果一直存在争论,部分西方学者认为战后巨额发展援助并未能帮助受援国从根本上实现可持续发展,却给受援国带来了严重负面影响。以彼得·鲍尔、丹比萨·莫约、安格斯·迪顿为代表的西方学者提出"发展援助失败论"和"发展援助危害论"的观点,认为发展援助损害受援方政府治理能力、滋生并助长受援方政府腐败问题、抑制受援方吸引投资进而减缓经济增长,并建议国际社会应该以渐进但坚决的方式取消发展援助,改之以发展国际贸易、加大直接投资、利用国际资本等途径推动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上述观点揭示了发展援助未能取得预期成效的部分原因,并阐释了发展援助对受援国的负面影响,但在发展援助短期内无法全面停止的现实情况下,创新援助方式、改善援助效果、提升援助效率是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迫切议题。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中国对外援助面临着外部“新殖民主义”的舆论偏见和内部的诸多误解。中国援助对中国与受援国的双边贸易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国际援助通过深化双边关系间接促进双边贸易,遵循“对外援助—国际关系—国际贸易”的影响路径,随着援助合作方的增加,中国援助的贸易效应也随之增加。因此,政府应从国际援助与贸易、海外投资的互动发展机制、基础设施国际援助与当地产业发展结合机制、国际援助与第三方市场合作机制等方面优化国际援助的策略,促进受援国产业的发展、就业率的提升和居民收入的提高,多维度扩大贸易效应,优化中国国际援助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对外援助是周恩来经济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体现他关于先革命成功和先发展起来的国家有义务援助后革命和经济落后国家的一贯主张.在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下,周恩来认为,对外援助的对象主要是那些争取民族独立和经济发展的国家和人民,目的是要有利于受援国的政治独立和经济发展,而不是使之重新陷入殖民经济困境;对世界各国人民所从事的正义事业进行大力支持和援助是中国人民所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在对外援助中,千万不能有大国沙文主义思想;对受援国来说,必须处理好争取外援和自我发展的相互关系,必须立足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对援助国来说,一定要贯彻量力而行的原则.上述思想集中体现在他所提出的对外援助八项原则之中.  相似文献   

9.
选举援助是西方民主援助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选举援助的理论基础由以选举为中心的民主制度、西方民主输出传统、巩固民主成果等要素构成。在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和公民个体等选举援助参与主体的推动下,西方采取了协助设计选举制度、选民培训教育、组织选举、选举观察与监督、斡旋调停等选举援助方式。尽管西方宣称选举援助是为推动受援国民主化过程和健全完善现代民主政治制度,但西方选举援助在国际社会越来越受到非议或抵制,需要全面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西方选举援助。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中国在非洲援建的一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项目的微观层面的民族志田野调查,本研究将中国援助实践视作中国农业知识和技术嵌入援助实践,在异文化的地方进行再生产和地方化的过程。本文从对"发展"的技术性建构、对"技术"的认知性建构和对"高产"的权力性建构三个方面展开叙事,进而指出中国援助与西方传统援助的差异主要源自发展知识建构路径的不同:西方是理论性建构,中国是经验性建构。本文也表明中国国内发展经验是通过中国对外援助的经验建构路径嵌入到援助项目中的,且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与受援国的能动主体也根据各自政治、经济等利益诉求在实践互动中共同形塑着中国发展经验的再生产和地方化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对外援助》白皮书首次介绍了中国对外援助的基本情况,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中国对外援助管理体系正处于重大变革期,需要详细考察主要援助国对外援助管理体系设置的一般规则,并结合中国国情提出相应的改革设想.当前,主要援助国在设置对外援助管理体系时,通常要考虑内部机构设置方式、技术和资金援助的管理模式、特定领域专门机构和驻外管理机构的设置、对外援助的外包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问题.中国对外援助管理体系改革可从完善对外援助管理体系机构设置、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设置驻受援国现场管理机构以及培育援外承包市场等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官方发展援助与外商直接投资成为东盟地区外资流入的主要类型。在东盟样本国中,官方发展援助显著扩大了受援国的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互补性生产要素官方发展援助与外商直接投资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物质资本官方发展援助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并不显著,并且在收入水平更高的受援国中,物质资本官方发展援助对外商直接投资产生了显著的挤出效应。电力、通信以及网络基础设施是官方发展援助作用于外商直接投资传导机制中的重要渠道。因此,东盟国家的主要援助方应加强援助合作,努力扩大投入东盟国家的官方发展援助规模,同时充分发挥基础设施的渠道作用,帮助东盟国家改善投资环境,进而提升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3.
面对东亚经济危机继续加深的情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正在筹集巨款给予紧急援助。与此同时,他们对受援国还提出了一揽子解除危机的改革方案。试问:IMF(其资金主要提供者为美国)是扶危经济的英雄呢?还是在帮助之后把事情弄得更糟?  相似文献   

14.
对外援助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促进国际交流、承担国际义务、树立国家形象的战略意义.社会组织是参与对外援助的重要社会力量:能够直接承担项目,为政府分担工作;能够协助政府执行项目,提高对外援助效果;能够配合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扫清对外援助障碍;能够向受援国民众宣传政府主张,促进民心互通.当前,政府扶持力度不够、相关法律法规缺乏、体制机制协调度欠佳、社会组织数量少且能力不足等问题制约着社会组织在对外援助中作用的发挥.为此应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协同体制机制,加强社会组织能力建设,从而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在对外援助中的优势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关于吸纳外援、对外援助这个主题,大多是从国际形势的特征和发展趋势及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进行考察的,而本文试图从邓小平对外援助的外交理念及其获得的实效这个角度进行考察和阐明,以突破原有思维视角.在此,主要阐述了邓小平关于国际援助外交思想中的积极主动的思想理念、他的现实的国家利益视角及其外交思想中的道义色彩.同时,本文用大量数据和事实来说明所取得的成效.主要是中国作为受援国在改革开放中所取得的成效.当然,中国作为援助国所倡导的援助原则及实施的力所能及的援助对于修好国际关系、开展多边外交的意义也不可小视.最后,提倡各援助国进行以发展援助为核心的对外援助,并建立相应的互利合作的国际秩序和国际制度以保障其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6.
埃及从萨达特时期起就一直是美国除以色列之外的第二大受援国。到穆巴拉克时期,埃美关系进一步发展,美国的经济援助和军事援助继续扩大,且具有数额巨大、军事援助逐渐占主导地位、与以色列和中东和平进程密切相关、带有强烈的政治目的等特点。这些援助对埃美两国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共情修辞可被视作推动国际传播的重要路径之一。中国对外援助话语包含了诸多共情修辞印记,契合了情感共情、认知共情和共情意动的共情逻辑,经历了从文化认同到情感认同再到理念认同的过程。研究发现,在共情效果方面,受众与修辞者的共情水平并未表现出一致性,相反,面对修辞者持续高水平的共情,受众情感呈现出周期性波动。受国际话语博弈和“泛媒化”景观的影响,援助国和受援国在修辞者和受众的身份中呈现出复杂的多样性,带动了修辞传播中共情效果的折变。在对外援助语境下,内化共情修辞机制的话语体系建设是实现外部认同和提升援助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以来,货币联盟的财政一体化及财政转移问题引起了学界的关注。货币联盟的最优财政转移规则应以消除两国产出缺口差为目标。财政转移能够改善货币联盟福利,且福利所得随着本土偏好、政府支出产出比、冲击持续性、冲击波动率、价格和工资粘性的增加而增加。最优规则优于钉住消费缺口、价格通胀及工资通胀的简单规则。债务援助和财政转移的福利比较表明,当受援国只归还一部分债务,债务援助福利与财政转移一致;当债务利率高于无风险利率,债务援助福利小于财政转移。  相似文献   

19.
援助不是“免费午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亚发生金融危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出面援助。对此救急之举,很少人持有异议。这恰如家中失火,谁也不会把消防队拒之门外的。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解救危机的“标准药方”是:“勒紧腰带,开放你们的市场”。受援国很少发言权,只好眼睁睁看着经济主权受损。眼下的情况是,危机仍在继续,哈佛大学经济学家萨克斯甚至认为它在“加重”危机。  相似文献   

20.
国际社会针对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做出了许多努力,其中2005年众多发展行动者共同签署的《关于援助有效性的巴黎宣言》正式提出了援助有效性议题.《巴黎宣言》所强调的所有权、和谐、合作、成果与共同责任5项原则被学界称之为“巴黎原则”.综合巴黎原则、《巴黎宣言》的实施状况以及《巴黎宣言》与其他框架的比较三个方面的相关文献,可以为援助有效性议题的研究提供更多的参考.多数学者在对《巴黎宣言》的评价方面关注到了两个问题,即其缺乏对政治以及权力问题的背景关怀与不同受援国的背景.这导致了《巴黎宣言》的实践同文本之间存在着一种间隔.后续的研究可以以援助有效性的话语权为切入点,重点关注不同的发展行动者对《巴黎宣言》内容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