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正>根据第十三届全国芳杂环情报交流会(洛阳会议,2014)的精神,为了让聚酰亚胺材料相关领域的同仁有更多的机会共同商讨聚酰亚胺的发展大计,上海市新材料协会与上海市合成树脂研究所定于2015年10月20~23日在浙江省江山市世外桃源大酒店举办"2015中国聚酰亚胺材料和应用技术研讨会"。届时筹委会将邀请国内外相关专家学者、企业贤达围绕聚酰亚胺的合成技术、成型技术、制造装备和全流  相似文献   

2.
<正>根据第十三届全国芳杂环情报交流会(洛阳会议,2014)的精神,为了让聚酰亚胺材料相关领域的同仁有更多的机会共同商讨聚酰亚胺的发展大计,上海市新材料协会与上海市合成树脂研究所定于2015年10月20~23日在浙江省江山市世外桃源大酒店举办"2015中国聚酰亚胺材料和应用技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3.
<正>根据第十三届全国芳杂环情报交流会(洛阳会议,2014)的精神,为让聚酰亚胺材料相关领域的同仁今后有更多的机会共同商讨聚酰亚胺的发展大计,现特发起筹备和组织2015中国聚酰亚胺材料和应用技术研讨会。(一)筹备单位泛长三角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联盟上海市新材料协会上海市合成树脂研究所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4.
<正>根据第十三届全国芳杂环情报交流会(洛阳会议,2014)的精神,为让聚酰亚胺材料相关领域的同仁今后有更多的机会共同商讨聚酰亚胺的发展大计,现特发起筹备和组织2015中国聚酰亚胺材料和应用技术研讨会。(一)筹备单位泛长三角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联盟上海市新材料协会上海市合成树脂研究所有限公司(二)承办单位上海华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三)会议议题(1)聚酰亚胺材料的原辅料(二酐、二胺、溶剂、助剂和填料等);  相似文献   

5.
信息资讯     
聚酰亚胺纤维技术及产品成果在吉林通过鉴定2012年8月2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持的由长春高琦聚酰亚胺材料有限公司完成的"聚酰亚胺纤维(PI-轶纶)技术"及由长春高琦聚酰亚胺材料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11月9日,东华大学材料学院的"干法纺聚酰亚胺纤维工程化关键技术及成套设备研发"获得2015年香港桑麻基金会纺织科技奖特等奖。该成果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聚酰亚胺纤维制备路线,并建成了1kt/a生产线。使用该技术制作成的聚酰亚胺纤维袋式除尘器能高效进行烟囱、炉窑等高温除尘。该纤维制备方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11月9日,东华大学材料学院的"干法纺聚酰亚胺纤维工程化关键技术及成套设备研发"获得2015年香港桑麻基金会纺织科技奖特等奖。该成果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聚酰亚胺纤维制备路线,并建成了1 000 t/a生产线。使用该技术制成的聚酰亚胺纤维袋式除尘器,能高效帮助烟囱、炉窑等高温除尘。该纤维纺丝制备方法及生产设备的创新,打破了国外对聚酰亚胺纤维的垄断和封锁,有助于推动我国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3月,我国聚酰亚胺纤维应用技术研讨会在南京举行,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表示,干法聚酰亚胺纤维目前已经形成千吨级生产能力。"干法纺聚酰亚胺纤维工程化关键技术及成套设备研发"项目攻克多项关键技术难题,建立成套工业集成设备,整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反应纺丝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聚酰亚胺企业应加强与下游合作,在合作的基础上建立协同创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中科院兰州化物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江南大学机械学院合作,在原DLP 3D打印聚酰亚胺基础上,开发出一种适用于高性能聚酰亚胺增材制造的紫外辅助直书写工艺。研究人员建立了一种新型"光固化聚酰胺酸前驱体+热酰亚胺化"新策略,提出利用UV-辅助直书写打印技术完成高性能聚酰亚胺的直接三维复杂成型,实现了相关材料制造与装备工艺技术专利创新。该策略不仅  相似文献   

10.
<正> 软性聚酰亚胺复铜箔是国外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性能优良的软性印刷电路板的基板材料,上海市合成树脂研究所,根据国家科委合同要求,经过几年来数百次的试验研究,从复铜箔用的粘合剂制备、聚酰亚胺薄膜和铜箔的选型、复铜箔的制备工艺研究  相似文献   

11.
聚酰亚胺及其薄膜的制造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介绍了特殊高分子材料聚酰亚胺及其薄膜的性能、用途、合成方法与制膜工艺条件以及在信息记录和影像材料中的应用。阐述了提高中国的聚酰亚胺和相关制造设备的技术水平,只有走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之路的观点。简述了我国感光材料公司进行聚酰亚胺及其薄膜开发的优势资源条件及引领中国的聚酰亚胺技术与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期导读     
<正>聚酰亚胺具有优异的耐热性、机械强度和电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和机械等领域。为提高和丰富聚酰亚胺材料的功能性和加工性,常采用化学结构改性、共聚和填充的方式对其进行改性,其中填充改性最为简单有效。石墨具有独特的片层晶型结构和导热润滑性质,是聚酰亚胺填充改性填料的较优选择。"石墨填充对均苯型聚酰亚胺材料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光敏聚酰亚胺因其优良的综合性能,被广泛地应用于微电子领域的绝缘层和保护层等。本文综述了光敏聚酰亚胺(PSPI)的最新研究进展、发展概况,并且分别对负性光敏聚酰亚胺和正性光敏聚酰亚胺的结构、性能、合成方法以及相关材料的实际应用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聚酰亚胺材料的介电常数范围通常在3. 0~3. 6之间,是电子电工领域应用较多的绝缘介质材料。随着相关行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聚酰亚胺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具有高介电常数的聚酰亚胺复合材料薄膜正越来越多地被人们研究。通过向聚酰亚胺体系内加入不同类型的无机纳米粒子,可以不同程度低提高聚酰亚胺体系的介电常数。本文列举了不同类型无机纳米粒子掺杂的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工作,并对其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正>3月17–19日,2015年春季国际PCB技术/信息论坛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印制电路行业协会(CPCA)、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和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主办,中国印制电路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委员会承办。论坛围绕"稳定、创新"的主题,评选了40余篇优秀论文作为本次论坛的演讲稿,内容涵盖了印制电路设计/印制电路基板材料、孔金属化和电镀、清洁生产与环境保护等PCB产业以及上下产业链的新技术和新思  相似文献   

16.
消息报道     
Ys-10均苯型聚酰亚胺模塑粉通过鉴定据《上海化工》报道,Ys-10均苯型聚酰亚胺模塑粉由上海市合成树脂研究所研制成功。采用以均苯四甲酸二酐与4,4′-二氨基二苯醚在二甲基乙胺溶剂中合成比浓对数粘度大于200毫升/克的聚酰胺酸溶液,添加脱水剂、催化剂和采用独特的冷法成粉工艺技术,制得的 Ys-10均苯型聚酰亚胺模塑粉已成功地用于420℃ G601硅橡胶板支撑材料和其他耐高温自润滑材料,已于1985年5月在化工部和航  相似文献   

17.
正本发明涉及聚酰亚胺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含石墨烯以及碳纳米管的聚酰亚胺导热材料、导热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1)将4,4'双(4'氨基苯氧基)联苯以及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加入有机溶剂中,在室温下搅拌反应12~24h,得聚亚酰胺溶液;(2)在步  相似文献   

18.
透明聚酰亚胺薄膜作为光电器件柔性基板材料的首选材料,由于其优异的透明性、耐热稳定性、质轻等优点,成为聚酰亚胺材料行业内的研究重点。本文从专利角度,结合现有市场信息,通过检索、统计与分析,梳理出申请量态势、地域分布、关键技术、重要专利、重要申请人等信息,为相关人员了解聚酰亚胺透明薄膜相关专利技术的发展状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无机纳米聚酰亚胺复合膜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聚酰亚胺(PI)作为一种功能材料,已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和微电子领域。然而聚酰亚胺的耐电晕性差限制其在高温和精密状态下的应用。有机-无机纳米复合和超声辐射可提高材料的耐电晕性。笔者利用超声辐射制备无机纳米二氧化硅/聚酰亚胺复合膜。升温8h,温度至573.15K,得到平均厚度为20~30靘的膜。通过高压实验仪器检测聚酰亚胺复合膜的耐电晕性;通过红外光谱测定聚酰胺酸(PAA)转化为聚酰亚胺的亚胺化程度;通过原子力显微镜表征纳米微粒的特征,包括微粒尺寸、分布、形状和分散性。实验表明,比普通的搅拌方式,超声辐射可使聚酰亚胺膜中的纳米微粒得到更有效的分散,经过纳米二氧化硅杂化的聚酰亚胺复合膜比普通聚酰亚胺膜具有更高的耐电晕性。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规模最大的聚酰亚胺薄膜生产基地已建成,目前达到年生产能力350 t,年产值约2亿元人民币。材料的投产,标志着在该领域的制造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聚酰亚胺薄膜是最贵的薄膜材料之一,被称为"黄金薄膜"。它是电力电器的关键性绝缘材料,也是微电子制造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