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颈椎间盘膨出症 ,是中医推拿临床治疗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症状以头颈、肩及肩胛内缘或一侧或两侧上肢疼痛、麻木、颈部功能活动受限、肌肉萎缩为主症。笔者以针刺穴位注射配合手法复位治疗颈椎间盘膨出 10 3例 ,疗效满意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0 3例中 ,男 71例 ,女 32例 ;年龄 2 0~ 38岁 6 5例 ,>38~ 6 0岁 4 0例 ;病程 >1个月 11例 ,>1~ 6个月 2 2例 ,>6个月~ 1年 2 5例 ,1年以上 4 5例 ;均感寒湿风史。X线颈椎侧斜片 ,颈椎CT检查。发病部位C3、416例 ,C4、55 8例 ,C6、79例。2 治疗方法针刺取颈夹脊、风池、曲池、手…  相似文献   

2.
颈前路椎体减压内固定是颈椎前路手术后稳定颈椎的较好方法 ,它能提供即刻和长期的颈椎稳定 ,可使手术减压直接彻底 ,但取骨部位的并发症较多。我院自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3月应用颈前路开槽式减压钛质网笼植入并自锁钛网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损伤和颈椎疾患 (颈椎病和颈椎间盘突出症等 ) 12例 ,近期疗效较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 12例中 ,男 10例 ,女 2例 ;年龄 31~ 5 8岁 ,平均 4 2 .2岁。颈椎病 2例 ,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 9例 ,颈椎骨折脱位 1例。其中单节段 6例 ,双节段 4例 ,3节段 1例。急性颈椎间…  相似文献   

3.
颈椎椎间盘与椎体高度比值的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吕宏  李家顺  贾连顺  谭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0,21(9):873-873,883,893
颈椎间盘退变是颈椎病发生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而颈椎病明显的形态学改变是颈椎间盘高度的降低。鉴于下颈椎椎体的高度基本恒定不变 ,为充分显示颈椎间盘高度降低的程度 ,作者引入了颈椎椎间盘与椎体高度比值这个指标 (颈椎间盘 -椎体高度比 :高度 C2~ 3+C3~ 4+C4~ 5 +C5~ 6 +C6~ 7/高度 C3+C4+C5 +C6 +C7)。本研究试图探讨该指标在正常成人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间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院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 5 0例为颈椎病组 ,男性 ,年龄 5 0~ 6 0岁 ,平均 5 7.8岁。所有患者均术前摄颈椎正、侧位片 ,…  相似文献   

4.
颈椎综合征亦称颈椎病,是由颈椎及其软组织退变压迫或刺激颈部血管,神经和脊髓而引起的颈、肩、背、上肢疼痛麻木,头晕,恶心等综合症状。我科自1998年以来治疗12 0例,取得了较好的近期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2 0例中,男72例,女4 8例;年龄最小2 5岁,最大70岁;病情最短1个月,最长2 5年。98例拍颈椎X片,90例椎体后缘有不同程度骨质增生,8例颈椎曲度变直。2 2例颈椎CT检查,其中10例颈椎4~7椎间盘突出0 2~0 3cm不等。2 治疗方法2 1 正骨推拿法 术者在患者颈项、肩、背、上肢施以揉、捏、推、拿等手法10~2 0min。按摩风池、…  相似文献   

5.
预防和治疗颈椎损伤、颈椎肿瘤和结核等伤病中的颈椎不稳定 ,避免继发性的颈髓损伤是贯穿在整个伤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步骤 ,我科 2 0 0 0年 7月— 2 0 0 3年 6月应用Halo -vest(哈罗架 )治疗颈椎伤病 4 3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4 3例 ,其中男 39例 ,女 4例 ;年龄 16~6 5岁 ,平均 34岁 ;颈椎骨折脱位 4 0例 ,其中Jefferson骨折 2例 ,Hangman骨折 6例 ,C5骨折脱位 8例 ,C5~ 6骨折 7例 ,C6骨折 6例 ,C6~ 7骨折脱位 9例 ,C4陈旧骨折并C2~ 3 椎间不稳 1例 ,齿状突骨折 1例。C2 椎体肿瘤并病理性骨折…  相似文献   

6.
针药配合治疗颈椎病4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椎病是因颈椎间盘变性、颈椎骨质增生、颈韧带硬化等退行性病变 ,导致脊髓、神经、血管受压 ,继而出现头晕、头痛、肩颈痛及上肢麻木、疼痛、恶心呕吐、胸闷、胸痛、甚至下肢痉挛瘫痪等表现的病变 ,属中医痹证、眩晕范畴。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 ,是外科临床常见病之一。笔者自 1999年9月~ 2 0 0 1年 1月采用针刺、TDP及配合内服中药治疗颈椎病 ,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2组病例均为门诊病例。治疗组 46例 ,男 2 2例 ,女 2 4例 ,年龄最大 76岁 ,最小 36岁 ,其中 36~ 45岁 5例 ,46~6 0岁 2 1例 ,6 1岁以上 2 0例。病程…  相似文献   

7.
综合地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综合疗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1 0 0例 ,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1 0 0例患者中男性 75例 ,女性 2 5例 ;年龄 3 0~ 45岁 86例、3 0岁以下 1 4例 ;病程 2个月~ 5 a;椎间盘侧方突出 98例 ,中央型 2例 ;C6~ 7间盘突出 3 8例 ,C5~ 6 间盘突出 61例 ,C4~ 5、C5~ 6 、C6~ 73个间盘突出 1例 ;颈椎间盘侧方突出临床上多见患者颈项肌痉挛 ,颈后部酸痛伴手臂麻木疼痛 ,拇指、食指感觉减弱 ,颈部活动受限。中央型临床上表现颈项肌痉挛 ,颈后部酸痛伴行走时下肢无力、步态不稳。所有病例进行 CT扫描或 X线颈椎摄片作为诊断…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颈椎间盘突出症和颈椎管狭窄症的手术疗效,笔者自1997年12月~2004年12月对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58例颈椎间盘突出症和颈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手术病例58例,均根据《外科学》第五版中的标准诊断,其中男38例(65%),女20例(35%);年龄18岁~62岁,其中25岁~50岁34例(60%);有外伤史者占54%。手术证实有颈椎间盘突出者46例,单纯颈椎管狭窄12例,颈椎间盘突出合并颈椎管狭窄20例。①46例颈椎间盘突出部位:C5、C630例,占65.2%;C6、C79例,占19.6%;两个以上间隙同时突出5例,占10.8%;…  相似文献   

9.
大椎穴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 2 0 0 1年笔者共收治 4 2例患者 ,在临床上运用针刺大椎穴治疗颈性眩晕 ,获得较满意疗效 ,现将治疗情况作一小结。1 临床资料   4 2例患者均系门诊病例 ,其中男性 14例 ,女性 2 8例 ,男女比例为 1∶2 ,年龄最大为 81岁 ,最小为 34岁 ,其中以 4 0~6 5岁患者居多 ,共 36例 ,约占 84 .3%。 4 2例中 ,长期伏案工作者 2 0例 ,司机 5例 ,医务工作者 4例 ,其他患者 11例。病程 5d至 30年 ,每位患者均详细询问病史 ,体格检查 ,颈椎X线摄片、TCD检查 ,均符合颈性眩晕的临床表现[1] 。1.1 临床表现 ①头晕反复发作 ,且与颈部活动有…  相似文献   

10.
PCB(platecagebone)是一种用于颈椎前路的钢板 -融合器系统 ,设计上结合了钢板固定与Cage固定的两者特点。我院自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0月用PCB固定方法共治疗颈椎间盘退变的颈椎病和急性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 16例 ,共 2 5节段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6例患者 ,男 12例 ,女 4例 ,年龄 4 2~ 6 7岁 ,平均 6 3.5岁。因头颈部外伤、急性颈椎间盘突出 9例 ,以颈椎间盘退变为主的颈椎病 7例。以突出节段数量分类 :单节段 8例 ,双节段 7例 ,3节段 1例。以临床表现分类 :神经根型 11例 ,表现为双…  相似文献   

11.
梅继文  王辉  王殿柱  王承波  崔贵荣 《医学争鸣》2002,23(24):2256-2256
1 临床资料  1997 0 1/ 2 0 0 1 12我院收治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 35 (男 2 8,女 7)例 ;年龄 2 0~ 6 8(平均 5 5 .6 )岁 .车祸伤15例 ,跌伤 8例 ,高处坠落伤 6例 ,重物击伤 4例 ,推拿按摩伤2例 .损伤机制 :过伸伤 2 7例 ,屈曲性损伤 6例 ,旋转伤 2例 .脊髓Frankel功能A级 5例 ,B级 11例 ,C级 13例 ,D级 6例 .病人常规颈椎正侧位及张口位片 ,均未发现颈椎骨折和脱位 .颈椎MRI检查 :颈椎间盘突出 18例 ,后纵韧带增厚钙化 5例 ,发育性颈椎管狭窄 4例 ,颈椎后缘骨赘形成 4例 ,黄韧带肥厚 2例 ,脊髓外血肿 2例 .35例颈髓均有不…  相似文献   

12.
颈性眩晕,是由椎动脉受压或其周围交感神经网受刺激致椎-基底动脉有效血流量减少造成脑组织供血不足而引起。笔者经过10余年临床探索,采用指压疗法压迫颈动脉治疗颈性眩晕64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64例中,男19例,女45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者64岁;病程最短45 d,最长12年。 症状及体征:①眩晕:阵发性眩晕,视物不清或转颈时眩晕28例;颈部不能转动,稍动即晕21例;见光即晕12例;不能视物或声音稍大即晕2例;视物旋转,并伴呕吐1例。②颈部症状:均有不同程度颈部疼痛,运动受限,常在突然不协调的颈部运动后出现眩晕;伴手臂疼痛、手指麻木21例,恶心呕吐8例。影像检查:4例作彩色多谱勒(TCD)超声提示单侧或双侧椎动脉血流减慢,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X线正侧位片示颈椎生理弯曲节段性变直32例,完全变直14例,颈椎韧带钙化15例,椎间隙变窄25例。MRI检查1例,脑部未见明显占位。CT扫描14例示椎间隙变窄,且伴不同程度椎间盘膨出或突出。  相似文献   

13.
李昌柳 《广西医学》2000,22(2):386-386
颈椎牵引对颈椎病是较为有效且应用广泛的一种治疗方法 ,均适用于各型颈椎病 ,对早期病例更为适宜。我科在 1 995年到 1 999年收治颈椎间盘膨出症 2 1例进行手法推拿后仰牵引 ,效果比较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1例患者均经 CT或 MRI检查确诊为颈椎间盘膨出症 ,其中男性 1 4例 ,女性 7例 ;年龄最小 50岁 ,最大 72岁 ;病程最短 6个月 ,最长的 5年 ;C3 -4 ,C4 -5椎间盘膨出 1例、C3 -4 、C4 -5、C5-6椎间盘膨出 2例 ,C3 -4 、 C4 -5、 C5-6、 C6-7椎间盘膨出 2例 ;C4 -5、C5-6椎间盘膨出 6例 ,C5-6、C6-7…  相似文献   

14.
颈椎间盘退变与椎间隙、颈椎曲度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颈椎间盘退变时椎间隙形态和颈椎曲度的变化。方法选取颈椎矢状位MRIT2WI成像48例(其中9例无椎间盘退变,余39例均为脊髓型颈椎病,其中C4-5节段23例,C5-6节段16例),依矢状位MRIT2wl成像将椎间盘退变程度分3组。测量椎间盘前、后高度,椎间隙的角度及颈椎曲度。结果C4-5节段椎间隙高度、椎间隙角度及颈椎曲度随着椎间盘退变而逐渐变小,各组两两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C5-6节段椎间隙高度在中度退变与正常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其在重度退变组与中度退变、正常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椎间隙角度及颈椎曲度在各组两两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椎间隙角度与颈椎曲度有密切相关性(r=0.751,P〈0.05)。结论分析颈椎间盘退变与椎间隙形态、颈椎曲度的关系将有助于颈椎退行性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仰卧整复手法治疗颈椎不稳所致颈性眩晕患者的经颅椎动脉多普勒超声和颈椎侧位X线摄片的变化 ,探讨其治疗颈性眩晕的可能机制。方法 回顾分析仰卧整复手法治疗颈椎不稳所致颈性眩晕患者 16例 ,观察手法治疗的效果及手法治疗前后患者经颅椎动脉多普勒超声和颈椎侧位X线摄片椎体间的位移变化 ,并和正常人群进行比较。结果  16例患者治疗前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为 (48.6± 3.1)cm/s ,显著高于同龄正常人群 (P <0 .0 5 ) ;仰卧整复手法治疗后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为 (39.2± 3.5 )cm/s ,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 (P <0 .0 5 )。治疗前颈椎侧位X线摄片示C3 ,4间的位移为 (3.18±0 .4 2 )mm ,C4,5间的位移为 (3.4 6± 0 .2 6 )mm ;治疗后分别为 (2 .2 5± 0 .35 )mm和 (3.2 8± 0 .35 )mm ,C3 ,4间的位移明显减少 (P<0 .0 5 )。手法治疗效果评价 :10例痊愈 ;4例显效 ;2例有效。结论 仰卧整复手法是治疗颈椎不稳所致颈性眩晕的有效手法 ,其治疗机制与改善椎动脉血流和恢复脊柱稳定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obi-C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效果。方法:对应用Mobi-C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治疗的12例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于术前、术后(1~2 d )及末次随访时进行全面的影像学和临床评价,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组病例随访6~24月,平均13个月。 Odom临床疗效评价优10例,良2例。患者的颈部及上肢疼痛明显缓解,VAS评分术后下降了5.8分(P<0.05),末次随访时下降了5.5分(P<0.05)。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和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除3例患者发生异位骨化外,未发现相邻节段退变加速。结论:保留颈椎活动度的Mobi-C颈椎人工间盘置换对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近期疗效确切,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手法加针刺治疗颈性头痛58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头痛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 ,病人多数求诊于神经内科 ,随着对颈椎所致疾病认识的提高 ,已发现有不少反复发作的头痛系由颈椎的病理改变所致 ,笔者自 1995年以来运用手法加针刺治疗颈性头痛 5 8例 ,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5 8例 ,男 16例 ,女 4 2例 ;年龄最小 16岁 ,2 0岁以下 3例 ,2 0~ 30岁 15例 ,30~ 4 0岁 2 8例 ,4 0~ 5 0岁 10例 ,5 0岁以上 2例 ,年龄最大 6 5岁。其中原发病为颈型颈椎病 19例 ,椎动脉型 2 0例 ,交感神经型 10例 ,混和型 6例 ,环枢椎半脱位 3例。2 诊断依据[1,2 ]2 .1 症状疼痛起于项枕部 ,…  相似文献   

18.
针刺夹脊穴对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6年 5月~ 2 0 0 1年 2月 ,作者运用针刺颈椎夹脊穴治疗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 30例 ,对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作了观察。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30例均为经脑血管超声多普勒 (TCD)证实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者 ,男 13例 ,女 34例 ;年龄32~ 6 0岁 ,平均 46岁。其中 2 1例经X线为颈椎退行性改变 ,9例经CT示为颈椎间盘突出症。1.2 方法 针刺颈椎 3~ 7华佗夹脊穴 ,间歇动留针 2 0min。TCD检查采用 2 .0Hz的脉冲多普勒信号 ,探测深度椎动脉 5 5~ 6 0mm ,基底动脉 6 0~70mm。针灸前后比较采…  相似文献   

19.
老年性眩晕77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仁平 《黑龙江医学》2002,26(10):785-785
本文收集我院普内科 1990~ 2 0 0 2 - 0 4 6 0岁以上以眩晕为主要表现的住院病人 77例 ,现就其病因 ,诊断情况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本组中男 4 9例 ,女 2 8例。年龄 6 0~ 88岁 ,平均 6 7岁±4 .6 7岁。急性起病 5 5例 ,慢性起病 2 2例。首次发病 6 1例 ,既往有眩晕史 38例。 77例住院病人均以头晕为主诉 (旋转性4 1例 ,非旋转性 34例 ) ,以上病例除查心电图 ,X -线常规检查外 ,2 0例做了TCD ,70例做头CT或MRI,5例做前庭功能试验。病因 :颈脑血管疾病 5 1例 ,其中 2例颈椎错位 ,颈外伤(外伤史不明显致颈椎性骨析 ) 1例 ,药物中毒…  相似文献   

20.
颈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颈椎疾患 ,可以压迫神经根、脊髓 ,引起相应症状 ,其中少数合并后纵韧带骨化 (O PLL) ,进一步加重了病情。 1 997年 4月至 2 0 0 3年 2月 ,作者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合并OPLL 6例 ,疗效较好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6例患者中 ,男 3例 ,女 3例 ;年龄 4 2~ 71岁 ,平均 5 4 .7岁 ;病程 6~ 1 9个月 ,平均 1 4 .3个月。术前常规检查 ,查颈椎正位、侧位X线片 ,过伸、过屈侧位CT、MRI,均排除神经内科及周围神经疾病。 3例并高血压 ,药物控制在正常范围 ,4例并高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