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9 毫秒
1.
公共服务是大学使命的重要转向,质量与责任是高等教育公共服务的核心,政府在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中的角色是提供服务而非掌舵。国际高等教育公共服务的发展趋势呈现出多元化的高等教育治理模式、合作型的高等教育发展取向、参与式的高等教育监管方式。完善的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将有效满足和谐社会对高素质人力资源的需求,增强社会的安定与发展的公益性,缩小社会发展的差距。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发展从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是高等教育发展方式演进的一般趋势,体现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的阶段性规律,服从于经济增长及其方式的阶段性规律。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提出了加快转变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的紧迫要求。政府应该在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新生长点、新驱动作用、新主导力量、新支柱和新动力的形成上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3.
钱伟 《教育评论》2014,(5):138-140
香港实行市场式分权型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政府通过完善高等教育法律体系、明确高校角色定位、充分发挥中介咨询机构的第三方作用等方式,对香港高等教育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治理的中间机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政府管理公共事务的范围和方式都在发生着显著变化,特别是在高等教育管理方面.建设高效、廉洁、有限的政府,实现良好治理,是中国改革开放、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而高等教育的治理方式,也是随着政府治理方式的变化而改变的,尤其是出现了治理中间机构.  相似文献   

5.
德国、英国和日本是高等教育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管理体制的典型代表国家,这种管理体制的特征在于中央、地方政府、高校能够协调各主体共同行使高等教育管理权。我国实施的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逐步形成了"两级管理,以省级统筹为主"的基本格局。如何发挥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加大地方省一级政府的自主权,协调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仍然是制约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通过论述德国、英国和日本这三个国家高等教育集权与分权协调管理的经验,以期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中国高等教育治理:现实还是理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治理作为弥补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的一种新型的社会管理方式,是否适合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这主要取决于我国高等教育市场与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的发育以及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的政府行政环境。现实表明,我国目前还不具备实施高等教育治理的制度基础和社会条件,但实施高等教育治理,这与未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是基本一致的。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地方政府竞争与高等教育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地方政府竞争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本文揭示了这一时期省级政府之间在高等教育领域竞争的表现以及这种竞争给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所带来的影响,进而提出了规范和引导地方政府竞争,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美国、加拿大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加拿大在高等教育质量与评价方面的成功经验一、美国、加拿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管理1.州政府具有高等教育的独立主权美国和加拿大的高等教育管理有着共同特点,没有一个全国性的统一教育管理,教育行政管理权不在联邦政府,而在各州及各级地方政府或私人机构,教育标准和原则都是由各州来确立。美国联邦政府教育部的职权是十分有限的,其主要职责是按国会意图向各州分配教育拨款,以及向美国国内学生提供奖学金等。美国、加拿大各州(省)政府主管本州(省)的教育事业,制定教育政策,主持教育拨款和教育事业方面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中介组织在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制度创新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作为连接政府、市场与高校的桥梁,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本文对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的理论与现实状况进行了梳理,分析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尝试探索治理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的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实质是制度问题,制度缺失是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生成的主要缘由.传统的通过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来弥补制度供给不足、加强有效制度供给,还存在诸多困难,政府的作用是有限的.那么当前一种可能的选择就是,引入多元制度变迁主体,调整制度变迁方式,建立适宜的高等教育公平制度架构,为政府、高校、社会、家庭话语权的均衡提供制度支持.  相似文献   

11.
世界级湾区的发展需要高等教育的支持,当前我国长三角地区的杭州湾区正值向创新型湾区经济体建设的关键期,已经在区域高等教育的协作建设上取得了诸多成绩,但在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高等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区域高等教育整体规划等方面仍存在问题。对此,杭州湾区域高等教育协作建设应加强高科技、高学历人才的密切往来,打破区域界线、组织界限;重视高校和实验室等资源引领,建立资源共享、开放的平台;接受研发创投资金的供给和富有创新精神的中小企业支持;针对湾区经济的发展阶段,动态调整专业与湾区所需的产业对接。  相似文献   

12.
中央与地方高等教育财政责任安排的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等教育一直遵循中央与地方"分级负责"的财政责任安排。这一安排在克服原有的体制弊端,调动地方办学积极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引发了一些问题,表现为:中央与地方高校获得的财力支持整体上差距较大、中央与地方高校生均财政支出水平差异明显、地方高校获得的科研经费较少。对此,本文根据公共财政的财力与事权相匹配原则、财政均等原则、受益范围原则,提出完善我国中央地方高等教育财政责任安排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等教育发展规模越来越庞大,各国政府面对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支出也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以往政府大包大揽举办高等教育的行为受到了广泛质疑。于是,减少政府干预、扩大办学自由成为了各国政府的普遍做法。"有限政府"是新自由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它主张政府权力的有限性,减少不合理干预,提高行政效率,从而实现"有效政府"。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数据库对于高等教育的评估、决策和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美国高等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数据库体系。这主要得益于美国联邦教育部、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与中介组织、各州高等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的共同努力、多方投入,以及对信息服务和专业化队伍建设的重视。这些可为我国的高等教育数据库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论走向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教学管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高校的逐年扩招,我国高等教育正逐渐走向大众化,大学在校学生来源也出现多元化,学生之间差异更加明显,大学的培养目标更加多元化,大学教育教学管理出现了新的特点。为了应对这些变化,高等学校在教学管理上必须改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实行开放管理,实行和完善学分制,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16.
省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统筹协调,既能缓解中央高度集权带来的忽视地方特色的弊端,也能弥补高校自主办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无序和失序,保障高等教育事业平稳健康发展。省级政府获得高等教育统筹协调权历经艰难历程,先后经历协助办学、分级管理、逐步确立、法律确权与不断扩权等五个时期。目前,省级政府主要拥有统筹协调省域高等教育结构布局、学科专业设置调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民办高等教育工作、高等教育收费与奖助学管理、免费师范生就业等权限,但其统筹权限仍存在不够科学周延及不稳定等问题。为此,应继续下放不必中央政府管理的高等教育权限,取消无须省级政府统筹协调的高等教育事项,通过法律形式明确省级政府的统筹权限。  相似文献   

17.
加拿大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动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使加拿大青年接受“最好的教育”,保证国家在21世纪的繁荣,加拿大高等教育近年来实施了诸多新的改革。主要有:联邦政府通过经济手段积极介入和支持高教改革;高校主动面向社会办学,市场化取向显著;实施面向21世纪的教学改革,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后,高等学校的活动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学生工作在这一条件下,实现学生管理模式的创新,是必然的目标选择。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发达国家政府在高等教育布局调整中的角色和作用进行国际比较分析。发达国家政府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主要作用:运用法律法规与公共政策;发挥公共财政宏观调控职能;明确不同层次高校的分工与协调;引导高校合理专业设置;支持并监管专业机构,间接调控和干预高教布局。本文还对我国政府应在高等教育布局调整中的角色和作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高校发展规划工作开展情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高等学校自主、自治的权力进一步加大,其主动发展的需要也越来越强烈,发展规划工作被提到议事日程。教育部对高校发展规划工作并没有固定的指导模式,各高校发展规划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也有很大差异,主要表现为发展规划部门的建制方式和管理体制不同、组合方式和内部机构设置不同、职能配置和工作性质不同以及运行情况不同等,因此有必要就发展规划部门职能定位、发展规划工作运行模式设置等展开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