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6 毫秒
1.
目的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检测红霉素对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的发生率。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相关解释标准,用头孢西丁筛查试验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同时,利用克林霉素诱导试验(D试验)分析红霉素对克林霉素诱导耐药表型。结果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同时耐药的MRSA和对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分别为245株和22株,分别占各自菌株总数的65.7%和29.7%;对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的MRSA和MSSA分别为112株和20株,其中,D试验阳性的MRSA和MSSA分别占所在组别各自菌株总数的84.8%和55.0%。结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开展D试验,对于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性,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测定的临床价值和评价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检测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ecA基因。方法用NCCLS规定的D试验法检测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表型,以及根据2004年版的NCCLS推荐使用头孢西丁(30μg)纸片扩散法检测葡萄球菌mecA基因。结果所有390株葡萄球菌属细菌中,218株(55.9%)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均耐药(cMLS),70株(17.9%)对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但D试验阳性(iMLS),79株(20.3%)对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但D试验阴性(MS);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筛选的390株葡萄球菌属细菌,有272株为MRS。结论开展D试验检测葡萄球菌属中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性可帮助临床医师正确选用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类抗菌药物,同时用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可以成为临床实验室常规开展筛选MRS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葡萄球菌属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及耐药基因类型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测定葡萄球菌属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的耐药性,分析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的发生率以及耐药基因的类型。方法用K-B法检测葡萄球菌属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的耐药性,依据NCCLS 2004年发布M100-S14的D-试验方法,测定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表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msrA、Vgb、sat4、ermA、ermB、ermC耐药基因。结果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同时耐药分别占80.00%和54.17%;D-试验阳性占所检测葡萄球菌属的26.15%,占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菌株的68.00%;对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D-试验阳性即对克林霉素具有诱导耐药性者分别为75.00%和65.88%;耐药基因分析表明:红霉素核糖体甲基化酶基因ermC是诱导耐药的主要基因,占检出耐药基因的76.47%;ermC sat4基因的检出率为8.82%。结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开展D-试验,检测葡萄球菌属中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指导临床医生更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4.
葡萄球菌属D-试验阳性率调查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葡萄球菌属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以及红霉素对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的阳性率,为临床正确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NCCLS规定用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检测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D-试验检测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表型.结果 219株葡萄球菌属中,119株(54.34%)为结构型耐药(cMLS),即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同时耐药;45株(20.55%)为诱导型耐药(iMLS),即对红霉素耐药对克林霉素敏感,但D-试验阳性;其中在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体外表型中,显示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在MRSA、MSSA、MRCNS和MSCNS中的比例分别为64.71%、54.55%、70.37%和60.00%.结论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常规开展D-试验以检测葡萄球菌属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性,以帮助医师正确选用大环内酯类及林可霉素类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情况以及检测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的发生率。方法:按照2007年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推荐的纸片扩散法,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并用双纸片法(即D试验)检测红霉素对克林霉素诱导性耐药。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占71.7%(297/414),红霉素、克林霉素同时耐药菌株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中分别占60.9%(181/297)和52.9%(62/117),对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的MRSA和MSSA中,D试验阳性分别为62.7%和64.5%。D试验阳性占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20.3%,占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63.2%。结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开展D试验,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性耐药,可以指导临床医师合理选用大环内酯类、林克酰胺类抗生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2007年深圳市分离自生熟食品及餐具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及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性. 方法 用国标方法分离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VITEK2 Compact生化验证,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用D试验检测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性. 结果从食品及餐具涂抹拭子中分离的5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及阿莫西林/棒酸表现很高的耐药性,耐药率达80%以上;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甲氧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啉、头孢噻吩、头孢西丁7种药物均敏感;对红霉索和克林霉素同时耐药占11.3%.D试验阳性占所检测菌株11.3%;在单一纸片红霉素耐药(中介)而克林霉素敏感的菌株中,D试验阳性即对克林霉素具有诱导耐药性为25%.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食品分离株绝大部分为MSSA,除青霉素类外耐药率较低;在红霉素耐药(中介)、克林霉素敏感菌株中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率为25%,开展D试验检测可给临床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数据.  相似文献   

7.
葡萄球菌属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泰安地区葡萄球菌属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不同耐药表型,测定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的发生率及诱导耐药基因。方法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测定并判读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的耐药性,D-试验检测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表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msrA、Vgb、sat4、ermA、ermB、ermC耐药基因。结果326株葡萄球菌属中,162株(44.12%)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同时耐药;68株(20.86%)对红霉素耐药,对克林霉素敏感,但D-试验阳性;42株(12.88%)对红霉素耐药对克林霉素敏感,但D-试验为阴性;耐红霉素而克林霉素敏感的葡萄球菌属中,显示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和甲氧西林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SCNS)中的比例分别为40.00%、56.25%、63.38%和66.67%;红霉素核糖体甲基化酶基因ermC是诱导耐药的主要基因,占85.29%,ermA、sat4基因均为7.35%,而其他基因均阴性。结论泰安地区耐红霉素葡萄球菌属中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临床微生物室应开展D-试验可帮助临床医生正确选用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和链阳霉素B类(ML-SB)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MicroScan革兰阳性复合板检测葡萄球菌属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MicroScan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检测203株葡萄球菌属细菌对克林霉素和红霉素的耐药性;在做药敏鉴定的同时,用已灭菌的微量加样器吸取1 μg/ml克林霉素孔55 μl菌液弃去,再吸取红霉素4μg/ml孔菌液55μl于1 μg/ml克林霉素孔检测诱导克林霉素耐药;每株细菌均以双纸片法D-试验作对照.结果 203株葡萄球菌属中有86株对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占42.4%;其中D-试验阳性54株,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菌株的检出率为62.8%;D试验阳性菌株MicroScan革兰阳性复合板检测53株阳性,两者符合率为98.8%.结论 MicroScan革兰阳性复合板可直接检测诱导克林霉素耐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SA)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的发生情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分析某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住院及门诊患者送检的各类临床标本检出的SA。采用K B法进行药敏试验,并以双纸片法(D 抑菌圈试验)分析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发生情况。结果共检出779株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74.20%。SA对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有195株,占25.03%,其中D试验阳性147株,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率75.38%,MRSA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D 抑菌圈试验阳性率分别为78.62%和61.11%。结论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率较高,选择克林霉素治疗红霉素耐药SA感染时应谨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医院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对大环内酯类(红霉素)、林可酰胺类(克林霉素)和链阳霉素B类(MLSB)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检测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的发生情况及耐药菌株的耐药相关基因。方法单一纸片扩散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再以D-试验检测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表型;PCR反应检测各耐药菌株的红霉素耐药相关基因。结果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80.3%和70.2%,对两者同时耐药(结构型MLS。耐药)的菌株占70.2%;克林霉素诱导耐药(D-试验阳性)菌株占所检测菌株的9.6%,占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菌株的95.5%;在所有的红霉素耐药菌株中检出ermA、ermC和msrA基因。结论医院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对MLSB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比较严重;在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菌株中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率很高,临床实验室对该类菌株必须进行D-试验,以指导临床正确使用MLSB类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1.
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耐药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及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的发生率,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应用TDR、Vitek2微生物分析系统及K-B法药敏试验对临床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测定;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检测MRSA;D试验检测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Whonet5.4及SPSS13.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来源于呼吸道(50株,42.7%)和分泌物(29株,24.8%)标本,有16种主要耐药谱型;同时对5种以上抗菌药物不敏感(包括耐药和中介)有93株(79.5%)。青霉素和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分别为95.7%和94.0%;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和利奈唑烷的敏感率最高,均为100%。117株金葡菌中,MRSA共87株(74.4%),MSSA30株(25.6%);MRSA对1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MSSA。对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的15株金葡菌中,10株(66.7%)为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结论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多重耐药;临床微生物室开展D试验检测葡萄球菌中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性可帮助临床医生正确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克林霉素耐药的研究,为临床使用红霉素和克林霉素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应用MicroScan WalkAway-96SI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MRSA和MSSA和药敏试验。根据NCCLS2004年版“增加对检测诱导克林霉素耐药的注释”对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菌进行D.试验。结果24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42%(101/242),MSSA占58%(141/242),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率分别为78.5%(191/242)、60.7%(147/242),二者同时耐药(结构型MILSB耐药)的菌株占60.7%(147/242),24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D-试验阳性占所检测菌株的14.9%(36/242);43株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D-实验结果:阳性率为83.7%(36/43)。结论临床应常规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避免盲目使用克林霉素而导致治疗失败。  相似文献   

13.
儿童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儿童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SA)的耐药性及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情况。方法收集某院2005年1月-2007年9月分离自皮肤科脓疱疮患儿的2086株及其他病区非脓疱疮患儿的158株SA,采用纸片扩散(K-B)法对上述菌株进行13种抗菌药物的药敏分析,并用D-试验检测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的耐药表型。结果2086株脓疱疮感染SA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6.2%、83.2%、61.9%,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低(0-6.2%);其中耐甲氧西林SA(MRSA)27株,占1.29%。非脓疱疮感染的SA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7.5%、56.9%、32.9%,对头孢菌素耐药率为14.6%-27.3%,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5%;其中MRSA 28株,占17.72%。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菌株共432株,诱导试验阳性232株,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的菌株占53.70%。结论儿童脓疱疮感染的SA中MRSA检出率不高,而非脓疱疮感染的SA中MRSA检出率较高,二者对青霉素、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较严重,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不高。开展D-试验检测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的表型可帮助临床医生正确使用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链阳霉素B类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安徽省宿州地区临床分离的耐甲氧西林溶血葡萄球菌(MRSH)耐药性、耐药基因携带状况及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的发生率。方法采用ATB STAPH5药敏试验板微量肉汤法对42株MRSH进行16种抗菌药物敏感性测定;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MRSH中mecA、qacA/B/C、qacA、ermA/B/C、ermB、TetM耐药基因;D 试验检测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表型。结果42株MRSH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100%敏感,对利福平、米诺环素、奎奴普丁/达福普汀、替考拉宁的敏感率>90%;而对庆大霉素、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70%,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耐药率为100.00%。mecA、qacA/B/C、qacA、ermA/B/C、ermB、TetM基因阳性率分别为100.00%(42株)、64.29%(27株)、59.52%(25株)、40.48%(17株)、28.57%(12株)、9.52%(4株)。D 试验阳性13株,诱导性耐药占30.95%。结论安徽宿州地区分离的MRSH呈多重耐药性,临床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5.
社区获得性泌尿生殖道无乳链球菌感染4年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社区获得性泌尿生殖道无乳链球菌感染现状及耐药性分析,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2007年1月-2010年12月送检的泌尿生殖道标本所分离的无乳链球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红霉素、克林霉素对无乳链球菌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增长速度很快;四环素与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4年间无明显差异;青霉素耐药率均<10.0%;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未发现耐药;D试验阳性率为28.6%.结论 在诊治无乳链球菌感染的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大环内酯类药物及克林霉素的使用,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已不能作为预防和经验治疗用药,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