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金伟  肖海  王蓉 《山东医药》2012,52(1):62-63
目的观察放疗联合伊班膦酸钠治疗对骨转移癌的止痛疗效。方法将130例骨转移癌患者随机分成单放组66例和联合组64例。两组均行6 MV-X线照射治疗,2~3 Gy/次,靶区剂量35~50 Gy;联合组在放疗前1、27 d静滴伊班膦酸钠4 mg,以后每4周重复,共2~5次。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8.48%,单放组为87.50%,两组比较P<0.05;与单放组比较,联合组疼痛缓解起效时间明显缩短,疼痛缓解持续时间明显延长(P<0.01或<0.05)。结论放疗联合伊班膦酸钠能有效、更快地缓解骨转移癌患者的疼痛症状,延长其疼痛缓解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2.
CTD方案治疗难治或复发多发性骨髓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Gao W  An N  Chen SL 《中华内科杂志》2006,45(3):221-222
目的应用环磷酰胺、沙立度胺及地塞米松(CTD)方案治疗难治或复发多发性骨髓瘤(MM)。方法20例难治或复发MM患者接受沙立度胺,100~200mg/d,口服持续应用;环磷酰胺,200~300mg.m-2.d-1,1~4d,静脉注射;地塞米松,20~40mg/d,1~4d,口服。4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若出现疗效或病情稳定则再连续应用3个疗程;若病情进展,则停止治疗。结果3个疗程后,13例(65%)患者显示治疗反应,其中9例患者获部分缓解,4例患者获微小缓解。而5例患者病情稳定,2例进展。对病情未进展的18例患者继续治疗3个疗程后再次评价,则部分缓解13例(65%),获微小缓解5例。结论CTD是一个具有较好治疗前景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99mTc-MDP(云克)治疗前列腺癌多发骨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1例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予云克治疗3个月(每日静滴22 mg,10 d为一疗程,每月1个疗程)。随访骨痛缓解情况、血清PSA水平变化及骨转移病灶变化。结果 61例患者骨痛缓解总有效率75.4%;治疗后1个月PSA水平明显降低,P〈0.05;全身骨显像示病灶缩小或变淡16例,病灶消失7例,6例出现新发病灶。结论云克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止痛效果好,可缩小骨转移病灶。  相似文献   

4.
降钙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鲑鱼降钙素对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 方法 将经双能X线骨密度仪 (DEXA)测定确诊为骨质疏松且有临床症状的老年患者 86例分成两组 ,鲑鱼降钙素组 4 6例 ,予以鲑鱼降钙素肌肉注射 ,每天 1次 10 0IU ,连用 3d后 ,改为 5 0IU隔天 1次 ,连用 1个月 ,间歇 1个月后再重复 ,共半年 ,同时加服钙尔奇D每天 1片 ;对照组 4 0例 ,单纯口服钙尔奇D每天 1片 ,疗程半年 ,两组治疗前后均测定 1~ 4腰椎 (L1-4)及股骨近端骨密度 (BMD) ,治疗后记录临床症状。 结果 鲑鱼降钙素组较对照组骨痛症状缓解 (91 3%和 4 7 5 % )效果明显 (P <0 0 1) ,鲑鱼降钙素组腰椎BMD (0 78± 0 12 ) g/cm2 较治疗前 (0 73± 0 10 ) g/cm2 有所升高 (P <0 0 5 ) ,股骨近端BMD变化不明显 ;对照组BMD无明显改变。 结论 鲑鱼降钙素与钙剂联合对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有缓解临床症状及增加腰椎BMD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骨转移瘤患者经89SrCl2 治疗前后TNF α、IL 2的变化及二者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经临床确诊的应用89SrCl2治疗的患者 33例及正常对照组 1 7例。分别测定各患者治疗前后及正常对照组TNF α、IL 2值 ,并比较死亡患者与存活患者各免疫学指标。结果 正常对照组TNF α、IL 2分别为 1 1 4± 0 40、5 0± 1 5 ;骨转移瘤患者治疗前为 1 93± 0 35、2 55± 0 68,治疗后为 1 1 2± 0 1 2、3 53± 1 0 1。骨转移瘤患者治疗前后各免疫学指标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1年内死亡 1 4例 ,其TNF α高于存活患者 ,IL 2低于存活患者 ,各指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结论 TNF α、IL 2是反映骨转移瘤治疗效果、判断预后的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骨转移癌患者92例,随机分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三维适形放疗组(治疗组)、单纯三维适形放疗组(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仅给予局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20 ml溶于生理盐水250 ml静滴、1次/d,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4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止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0%,对照组为67.4%,两组比较P〈0.05。治疗后治疗组KPS评分增加38例,对照组26例,两组比较P〈0.01。止痛起效时间对照组为(6.91±1.04)d,治疗组为(3.18±0.86)d,两组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疗效优于单纯放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内镜超声引导下瘤体内注射重组溶瘤病毒(H101)联合吉西他滨化疗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无手术指证的未行抗肿瘤治疗的中晚期胰腺癌患者共19例,于内镜超声引导下行H101瘤体内注射,并于注射后第3、10、17 d行吉西他滨静脉化疗(1000 mg/m2),共2个疗程.记录注射前后肿瘤体积,评定疗效;记录患者疼痛及Karnofsky评分变化、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生存期.结果 12例肿瘤体积缩小5.3%~69.7%,但治疗前后的平均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5).19例患者均完成2周期联合治疗.3例(15.8%)部分缓解;10例(52.6%)稳定;无治愈患者.治疗后平均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3.1±1.7比3.9±1.6,P=0.004).治疗后Karnofsky 评分明显提高[(68.4±12.1)%比(61.1±9.9)%,P=0.003)].未发生与操作相关的并发症,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与腹泻.19例患者生存期为2.5~10个月,随访截止时9例患者仍存活.结论 内镜超声引导下瘤体内注射重组溶瘤病毒联合吉西他滨化疗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方法是安全、有效的,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疼痛评分.  相似文献   

8.
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联合放疗与单纯药物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癌性疼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0例骨转移瘤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20例)。A组静滴唑来膦酸4 m g;B组静滴唑来膦酸4 m g后局部放疗。结果两组止痛效果比较:A组显效2例,有效12例,无效6例;B组分别为12、7、1例;两组比较,P<0.05。止痛起效时间:A组为(7.2±2.0)d;B组为(3.0±1.2)d;两组比较,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唑来膦酸联合放疗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所致的癌性疼痛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我院研制“肝醒灵”中药制剂治疗原发性肝癌(HCC)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对100例HCC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主要采用研制的“肝醒灵”1-3号中药制剂,每次50ml,1d/5次,28d为一个疗程,一般用1-2疗程.对照组采用西医对症支持疗法.结果:治疗组缓解症状疗效突出,有16例肝癌瘤体消失,30例门脉回归正常,另有部分病例瘤体缩小,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6.6%;对照组有效率为39.26%.结论:以我院研制的“肝醒灵”等中药治疗肝癌,尤其是中、晚期患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89SrCl2对老年人前列腺癌转移性骨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89SrCl2 对老年人前列腺癌转移性骨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 2 9例老年前列腺癌骨转移伴骨痛患者静脉注射放射性核素89SrCl2 ,每次 1 4 8~ 2 2 2MBq kg ,重复使用在首次用药后 3~ 6个月 ,治疗 2个疗程 ,观察其疗效。 结果 治疗后骨痛减轻或消失 2 4例 ,总有效率为82 8% ;骨痛缓解可维持 3~ 6个月。治疗后 3个月做骨显像有 16例 (5 5 2 % )骨转移灶代谢减低 ,对治疗前、后骨显像感兴趣区 (ROI)比值 (治疗前为 5 4 0± 3 2 3,治疗后为 3 0 6± 1 79)进行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治疗前 17例 (5 8 6 % )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 2 0 μg L ,治疗后 3个月复查仅有 4例 (13 8% )≥ 2 0 μg L ,PSA在异常范围的患者所占百分率明显下降。治疗后有 6例(2 0 7% )出现Ⅰ~Ⅱ度血液学毒性反应 ,但对肝肾功能无影响。 结论 89SrCl2 对缓解老年前列腺癌患者骨转移癌疼痛有较好的疗效 ,副作用小 ,可以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1.
石峰  曾小奇 《山东医药》2010,50(45):79-80
目的探讨89SrCl2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7例骨转移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83例应用89SrCl2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对照组74例单纯给以89SrCl2治疗,随访观察3个月,根据治疗后疼痛缓解和生活质量改善判断疗效。结果实验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为91.56%(76/83),生活质量改善总有效率为92.77%(77/83);对照组分别为81.09%(60/74)、75.67%(56/74)。两组疼痛缓解和生活质量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但主要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89SrCl2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恶性骨转移癌是一种综合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郑旭  关大刚  邹华伟 《山东医药》2012,52(16):64-65
目的明确S-1单药对大于70岁的老年不可切除的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研究纳入的患者需根据WHO(1981)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有可测量或可评估的病灶。口服S-1,2次/d,每次剂量为40 mg/m2,每疗程包括4周持续给药治疗,随后2周休息,继而重复下一疗程。结果 78例患者的总治疗缓解率为20.51%,临床获益率为71.79%。3级或3级以上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14%,贫血发生率为29%。其他非血液学毒性反应中,3级或3级以上恶心的发生率为14%,疲劳为23%,厌食为29%。结论 S-1单药治疗对老年不可切除的晚期结直肠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CAG方案治疗低增生急性髓性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CAG方案治疗低增生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疗效。方法20例低增生AML患者采用CAG方案(阿糖胞苷10mg/m2,皮下注射,每12h1次;阿克拉霉素10~14mg/(m2.d),静脉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50~300μg/(m2.d),皮下注射,14d为1个疗程,观察化疗前后肝、肾功能,心电图,血生化及骨髓象变化。结果20例经1~2个疗程治疗后完全缓解11例(55.0%),部分缓解4例(20.0%),未缓解5例(25.0%),总有效率达75.0%。结论CAG方案可作为治疗低增生AML一线方案使用。  相似文献   

14.
HA+马利兰/HA方案初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2例初诊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接受HA+马利兰/HA方案化疗.三尖杉酯硷 2~3mg/d,阿糖胞苷100~200ng/d,7~10天为1疗程.7例在停HA后即连用马利兰4~8mg/d×5~8天.1疗程未达CR者间隔2~3周开始第2疗程直至CR.结果;1疗程CR率66.6%,有效率100%;2疗程CR率100%;达CR中位时间30天.其中2例ph_1;阳性率治疗前后对比下降平均为48.6%.提示:HA+马利兰/HA方案缓解率及有效率明显高于单一马利兰;显效快,达CR迅速,作用轻.HA+马利兰较HA能加速CML获CR.对慢性期CML细胞遗传学有较好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负荷量伊班膦酸钠治疗恶性肿瘤转移性骨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0例晚期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给予负荷量伊班膦酸钠6 mg/d,连续用3 d(共18 mg)。观察并记录止痛起效的时间、疼痛评分、生活质量KPS评分、吗啡日耗量、血钙、碱性磷酸酶和肾功能等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3例患者疼痛缓解,缓解率76.7%,疼痛缓解平均所需时间(4.48±0.28)d,治疗后疼痛评分改善、生活质量评分提高(P<0.01);有7例患者治疗后吗啡每日用量减少2060 mg。治疗前6例患者血钙增高,治疗后均降至正常范围;不良反应少,未出现肾脏毒性反应。结论伊班膦酸钠负荷量给药止痛起效快,可迅速改善转移性骨痛,减少吗啡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能有效降低血钙及碱性磷酸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伴有骨转移的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方法对于所收治的33例原发性肝癌伴有骨转移的患者,行6MV加速器大剂量分割治疗,剂量为30 Gy~50Gy,中位放射治疗量为40Gy,结合CT、X片或ECT片,针对骨破坏位置,以止痛为主要目的。结果肝癌伴骨转移经过大剂量放射治疗,疼痛缓解总有效率97%,放射治疗后疼痛缓解时间48小时~10天,中位时间5.5天,个别患者放射治疗结束后疼痛逐渐缓解。结论骨转移患者由于生存时间短,不适宜行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及内放射治疗,而常规放射治疗,因为止痛时间快,缓解疼痛率高,副作用小,对于生存期较短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不失为一个好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分割立体定向放射治疗(HFSRT)脑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脑转移瘤患者行HFSRT治疗,总剂量50~65 Gy,3 Gy/d,1次/d,每周5次;或4~5 Gy/d,隔日1次,每周3次。观察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3~38个月,统计生存率。结果局部病灶有效率(CR+PR)为82.5%(33/40);不良反应(脱发、骨髓抑制、脑水肿等)多为1~2级,经支持、对症处理后均能耐受。1年生存率为45%(18/40),2年生存率为20%(8/40),3年生存率为5%(2/40)。截止到2009年11月共有38例死亡,死亡原因:颅内转移灶未控或新病灶出现及原发肿瘤复发和其他脏器转移。结论 HFSRT用于脑转移瘤近期疗效好,不良反应小,可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初步评估阿扎胞苷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入选的15例MDS患者应用阿扎胞苷75mg·m~(-2)·d~(-1)皮下注射连续7d,原则上每28d为1个疗程,评估治疗期间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及有效性。结果:15例患者总共完成133周期阿扎胞苷治疗。1例患者2个疗程结束出院后不明原因死亡无法评估疗效,1例患者1个疗程获得血液学改善,但因经济原因完成第2个疗程后终止治疗,其余13例患者均完成至少4周期治疗,4~6个疗程后评估疗效总有效率为38.5%(5/13)。其中3例(23.1%)完全缓解,2例(15.4%)骨髓完全缓解,3例疾病稳定,5例治疗失败。阿扎胞苷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其中5例为3~4级血液学毒性;11例(73.3%)至少出现一次感染性发热;1例注射部位刺激性皮炎;1例间质性肺炎。结论:阿扎胞苷治疗中高危MDS总有效率接近40%,可以推荐用于不能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中高危MDS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热敏灸疗法治疗老年夜尿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住院并符合夜尿症诊断的30例老年患者采用热敏灸法于下腹部及骶尾部处寻找热敏点施灸,治疗1次/d,7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在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排尿日记评价患者夜间排尿次数情况,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夜尿缓解情况。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患者的夜尿情况明显改善,30例患者中治愈15例,显效9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67%;治疗前后平均夜间排尿次数差异显著(P<0.05)。结论热敏灸治疗老年夜尿症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减少患者夜间排尿次数、改善夜尿频数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慢心律组(n=40)和胺碘酮组(n=40),两组患者均给予冠心病常规治疗,吸氧,硝酸酯类制剂、抗凝、利尿等治疗。慢心律组患者同时服用0.1g盐酸美西律片(慢心律),3次/d,1个月为1个疗程;胺碘酮组患者同时口服0.2g胺碘酮,3次/d,5d后2次/d,10d后1次/d,1个月为1个疗程。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等级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胺碘酮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0%(36/40)显著高于慢心律组的60.0%(24/40)(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等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功能等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胺碘酮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2/40),低于慢心律组的25.0%(10/40)(P0.05)。结论胺碘酮较慢心律能更有效改善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