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虹 《北京纺织》2011,(6):249-249
我第一次接触衣裳作为一个研究课题,是1981年沈从文先生访美期间应邀到哈佛讲他的服装史研究,我作为口译者,从沈先生的讲演中,第一次听说服装史里的学问。沈从文先生在故宫里埋头研究,非常投入,有一次忘了下班,一个人被锁在冉殿过了一夜。服装研究对于一个学者的吸引以至于此,给我留下深刘的印象。  相似文献   

2.
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有一个热门的旅游景点——“瓦萨”博物馆,尽管我两次去欧洲旅游都没有机会前往瑞典,但我仍在一个博友的一篇写了“瓦萨”博物馆的博客中骄傲地留言:那个博物馆里的“瓦萨”号模型是我的中国朋友制作的。  相似文献   

3.
第一次观看刘颖悟的作品使我立刻想到了贾樟柯影片对小人物的表现。贾樟柯曾说:“我真的是有‘农业背景’的一个导演……你要问我最了解的是什么,我最了解的人首先是县城里的,城乡交界的地方一些人的思想,因为我从小就生活在这个环境里,我自己就是这样一个人。”  相似文献   

4.
《五金科技》2009,37(4):20-22
采访杨官贵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说他是一个很健谈的人,更不如说他是一个懂得时刻总结自省的人,言行举止间无不透露出一个成功领导者应有的职业素养,言简意赅的语言中富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让人不知不觉中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涤。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里,他的态度着实让我佩服不已。于是,我们于阳光灿烂的7月走进了阳光集团,走近了杨官贵。  相似文献   

5.
第一次喝黄山毛峰,是一个误会。很小的时候,一次放学回家,见桌子上父亲的茶杯里满满的茶水,与以往他喝惯的荣莉花茶汤色不同,清碧微黄,煞是好看,于是好奇且毫不含糊的悉数灌下,之后在父亲假装懊恼我的表情下淘气地笑。  相似文献   

6.
读者家族     
《国际服装技术》2007,(4):178-178
亲爱的《LUCi》杂志社的编辑: 你们好!在这个新年假期一次偶然的机会里,我在报亭里看到你们的杂志,因为她富有春天气息的封面,我被吸引了,毫不犹豫买下了她。  相似文献   

7.
一次外出旅行,有幸结识了深圳市印刷器材销售龙头企业的陈董事长。陈董事长平易近人、诙谐幽默、大度且潇洒,更难能可贵的是,作为一个大企业的老板,在我们结伴出游的一周里,我发现他的手机居然没有因公事而响过。  相似文献   

8.
正值开学暑期的一个星期日,眼镜店里忙得不可开交,人来人往的店堂里,一个顾客大声地嚷着要退货。她的眼睛又红又肿,神情非常气愤,一见此情形,我赶忙上前安抚她,并询问事情的经过,原来这位顾客昨天在店里刚买了一副隐形眼镜,而她是第一次佩隐形眼镜,今天早上一起来就发现自己的眼镜变得红肿,于是便匆匆跑来店里要求退货。  相似文献   

9.
我在四十岁之前是不喝茶的,虽然我从小也算是在茶香里熏大的。 奶奶爱喝茶,每天两次,每次要喝一暖瓶水,这是她年轻时在大队茶馆里劳作中养成的习惯,这习惯差不多保持了一辈子。用她的话讲,走亲访友,不让吃饭可以,不让喝水可不行。夏日的午后,在泡桐树的阴凉里,奶奶和慧子娘、石头娘喝茶的情景,早已定格成我儿时心中最温馨的画面。  相似文献   

10.
岳蕾  邓波 《新食品》2006,(13):22-24
序.一场可能引发行业变局的赛跑 2006年,随着青岛、燕京、华润雪花奥运营销动作的陆续启动,中国啤酒行业第一次“奥运大赛”正式起跑! 不可否认,从现在开始,未来三年里,北京奥运会将是全球体育的硕级赛事.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召开,给了中国品牌一个巨大的发展机遇.但也是一次最大的考验,很多企业第一次面对“奥运营销”。  相似文献   

11.
周晓峰 《中国酒》2009,(11):22-22
古贝春集团的三次创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在白酒行业里,如此偌大的规模让古贝春又一次无意地站在一个广受瞩目的舞台上。站得高一点,自然会多听到一些声音,大多是支持和赞赏的,但偶尔也会传来不解的言论:古贝春无论在地方还是在行业的发展已经很不错了,为什么还要“折腾”?甚至会说到我是个放着太平日子不会过的人。本文我想以“折腾”俩字为题谈谈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那天我约了一个采访,对方是行业里一名素以严谨著称的企业家.所以我必须守时.不能迟到。但下午3点是重庆出租车司机的交接班时间.很难打到出租车。眼看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溜走,无数次拒载让我心里着急得上火。终于“抢”到了一辆出租车,我看了一下表,离约定采访时间不到半个小时了。  相似文献   

13.
周宁 《四川烹饪》2003,(3):36-36
正月十五闹元宵,又到了家家户户吃汤圆的日子。在自家的厨房里,看着那一个个白生生的汤圆在沸水锅里浮动,不禁让我联想起20多年前吃过的那碗肉汤圆……上世纪80年代初,我到安徽省东至县出公差,那还是我第一次单独外出执行任务。记得当时正值隆冬,我为了赶上当天的头一班车前往贵池市,便起了个大早。室外寒风凛冽,虽然前一天夜里并没下雪,可是放眼室外,还是白皑皑的一片———田野里、屋顶上,全都覆盖了厚厚的一层冰霜。我买好了车票,可离发车还有40多分钟,寒冷难耐之际,我捏了捏口袋里的几块零钱,便径直向前面的老街走…  相似文献   

14.
“金九银十”.对于小家电市场来讲,夏季一过.销售的旺季就来了。但是,要真正的达到期望的销售量.却是十分不易的。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如何在强手如云的市场中旗开得胜?我认为.首要的是选一个合作愉快的品牌作为基础。从内心里来讲.我们与之有共同点,有可以展拓未来的一个共同理念.这才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刘小溪 《餐饮世界》2013,(10):14-17
由于距离采访的时间还早,我便坐在就餐区等候,这不是我第一次来到黄记煌,却是我离黄记煌最贴近的一次,没有了相机和高管们的"打扰",我可以看到黄记煌的每一个工作人员最单纯、最自然的状态。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我看着服务员来来往往的"无视"我的存在做着自己的工作,比我阅读黄记  相似文献   

16.
《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故事脍炙人口,妇孺皆知,诸葛亮借助垂江大雾作掩护,佯装进攻,轻易赚了曹操十万支箭。这究竟是小说的虚构还是真有其事,我们不得而知。而在我的家乡──湖北洪湖却有一种奇特的捕鱼方法──“划白船”,这一捕鱼法颇有些草船借箭的味道。四十多年前,我就曾亲身经历过一次“划白船”捕鱼的事。我的姑父一家居住在洪湖岸边一个叫卢家墩的村子里,世代以渔耕为生。小时候,我最喜欢到姑父家去玩,而且我特别喜欢随表哥们下湖打渔、采莲。记得在我初中毕业的那年夏天,我照例到姑父家去度假。一进门,二表哥就高兴…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看到牛蒡在电视里,一位日本主妇在厨房里操作一根像淮山一样的东西。牛蒡给我的第一印象很日本,  相似文献   

18.
久居都市,便常想着出去走走,一来使自己的身心在大自然中得到释放,二来也可在山脚水边觅食一些久违了的美食佳肴。回想起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自然灾害那几年,大家都在饿肚子,人们对食品的需求好象也没有什么奢望。不论什么东西,只要能捞上一肚子就是福气,哪还敢奢谈什么美食乃至美食时尚﹖“自然灾害”的时候我还小,因此除了一个“饿”字终生难忘外,别无其他。而在我成年当知青的那段岁月里,倒是真正地体验了一次胃从喉咙里蹦出来的滋味,以至于今天回想起来仍有一种饥肚痨肠的感觉。记得刚下乡那一年的深秋,我跟着生产队的社员们…  相似文献   

19.
设计之道     
正没有风格就是最好的风格。让你的设计在20分钟内打动客户!我不只在做设计,设计中也有我的生活态度,设计中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业主以后对待生活的态度。我希望把正确的生活态度带给业主。高文安认为,我们不能活在历史里,要活在一个非常现代的、为未来创作的空间里,才可能走出一条全新的道路,将传统元素进行现代演绎。就如"Earth"without"art"is  相似文献   

20.
买新茶     
闻一多先生曾在一首诗里说他的粮食是一杯苦茶。我不是名人,但对茶也情有独钟。每年新茶上市总要买上十来斤,以备足一年的“粮食”。春分前后,新茶就开始上市了。若遇晴天,四里八乡的茶姑们便提篮背篓,一路欢歌笑语到城里卖茶。从春分到清明,直至谷雨,是茶市的旺季。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每天都要到茶市上去逛两次反正退休了赋闲在家,去看茶,论茶,买茶,凑热闹,感受生活。剑毫、银针、毛尖、旗枪,好几百元一斤,我不敢问津,但也爱占点小便宜,看一看,闻一闻。若碰上熟人,人家便会慷慨地给我一个“窝子”泡一杯茶的茶叶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