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煤油共炼技术是煤与劣质油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以循环溶剂、石油基重质油和褐煤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油煤浆浓度、溶剂性质、双组分溶剂(循环溶剂和重质油)配比对油煤浆黏温特性的影响,研究了双组分溶剂油煤浆的液化反应性。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油煤浆黏度迅速降低至较低值|相同条件下,浓度越大,黏度越大。双组分溶剂油煤浆流变特性优于重质油油煤浆|重质油含量越高,黏度反增温度越低,反增幅度越大|重质油含量为30%时,黏度反增温度为240℃,反增幅度最大。在煤油共炼过程,双组分溶剂可以配制更高浓度的油煤浆。双组分溶剂油煤浆煤油共炼过程中存在协同效应,循环溶剂优化了活性氢的传递转移,阻断了结焦过程。当重质油加入量小于等于20%时,可获得更高的油收率和更低的沥青产率。随重质油加入比例增加,产品油馏程升高,双环芳烃和链烷烃含量增大。  相似文献   

2.
在常压和30~70 ℃的常温条件下研究了制浆溶剂和原料煤水分对煤浆流变特性的影响,发现溶剂的性质是影响油煤浆流变特性的主要内在因素.在研究的温度范围内,2种溶剂本身均为牛顿流体,而用它们配置的煤浆体系在较低浓度(30%)和较高温度(70 ℃)下为牛顿流体,其它条件下则表现为不同类型的非牛顿流体;2种溶剂的煤浆体系偏离牛顿流体的程度均随浓度增大和温度降低而增大,而起始溶剂PHO配制煤浆的黏度、触变性和偏离牛顿流体的程度均高于循环油REC煤浆体系.原料煤含水量对煤浆流变特性有一定的影响,且较低温度下水分的影响比较高温度下更为明显;煤中水分越少,煤浆体系偏离牛顿流体程度越大.  相似文献   

3.
黑山煤制油煤浆高温高压条件下的黏度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肖乃友  张荣曾 《煤炭学报》2010,35(8):1354-1358
研究了黑山煤和闪蒸油制成的油煤浆的黏温变化规律。在高温高压直接液化条件下,不同浓度、不同升温速率的黏度变化规律,为黑山煤直接液化试验提供初步的基础数据。选用北京煤化工研究分院研制的模拟高温高压条件下油煤浆黏度变化的高压釜,利用功率准数法,通过记录高压釜扭矩变化来换算成油煤浆黏度,分析产生黏温变化的原因。试验结果表明,试验配制的油煤浆在不同浓度和不同升温速率下,均出现黏度峰,黏度峰的峰值和出现的温度不同。研究认为:第1个黏度峰的出现是由于溶剂对煤的溶胀作用;第2个黏度峰的出现是由于油煤浆加氢生成了较高质量分数的前沥青烯。  相似文献   

4.
吴艳 《煤炭科学技术》2014,(Z1):278-280
为研究高温高压条件下油煤浆的黏度数据,研制了油煤浆黏度测量装置,开发了一种适用于此装置的黏度算法——剪应力分解法,采用多种已知黏度的标准物质对该装置进行了标定。试验结果表明,该黏度测量装置能够准确、连续测定高温高压下物料的黏度,适用于测定雷诺数(Re)300范围内较低黏度的物料。利用该装置测定了某煤液化高温分离器底部重质油的黏度值,初步研究了该物料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黏度随温度的变化性质。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油煤浆中不同煤粉的含量、温度以及不同油品对料浆黏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油煤浆的黏度随煤粉含量的增多而增加;油煤浆的黏度受温度影响很大,随着温度的升高,油煤浆的黏度明显降低,且黏度的对数与温度的倒数成线性关系;油煤浆的黏度同时也受油品本身黏度的影响,油品本身黏度越高,制备的油煤浆黏度也越高.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煤颗粒在溶剂中的溶胀作用对煤浆体系表观黏度的影响,研究了溶剂、煤油比、溶胀时间、温度等因素对溶胀作用的影响.通过考察煤颗粒粒度分布变化以探讨煤溶胀前后的表面结构变化;利用旋转黏度计定量考察了溶胀作用对煤浆表观黏度及流变特性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温度升高溶胀作用增强,煤中各显微组分对煤浆体系的黏度变化有影响;溶胀作用使煤粒粒径增大,使煤粒在体系中所占体积增大,从而增大了煤浆的有效体积浓度,导致煤浆体系黏度增大;通过BET表征发现,经溶胀后煤的孔径扩大,比表面积减小.  相似文献   

7.
赵鹏  朱肖曼  张晓静  李文博  毛学锋 《煤炭学报》2009,34(11):1522-1526
研究了催化裂化油浆(催化裂化回炼油)和循环溶剂组成的混合溶剂,在0.5 L卧式震荡高压釜中与新疆黑山烟煤配制油煤浆的反应过程,探讨了该油煤浆体系的成浆性,考察了不同添加量以及催化裂化油浆中的固体催化剂对煤液化效果的影响,并与没有油浆掺混时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本试验范围内的油煤浆成浆性良好,满足泵送要求,催化裂化油浆(催化裂化回炼油)的适量添加可以促进煤炭转化,催化裂化油浆中的催化剂对液化效果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煤颗粒分布对油煤浆流变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神华煤和煤直接液化循环油配制成油煤浆,考察了煤的颗粒大小、颗粒分布以及浓度对煤浆流变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浓度较低时,煤浆在比较宽的浓度范围内表现为牛顿流体;浓度较高时,表现为具有剪切稀化行为的假塑性流体.利用双峰级配理论,将粗颗粒煤粉加入细颗粒中可降低煤浆体系的黏度.但继续增大粗颗粒在煤粉中的比例,体系的黏度又会增大,而且煤浆的流变性能也发生改变.在试验条件下,粗细颗粒质量百分比为40∶60时体系具有最低的黏度,煤浆性质由同浓度的细颗粒体系的非牛顿流体转变为牛顿流体.因此,改变煤浆体系中煤的颗粒分布可在保持较高浓度时制备出具有较低黏度的油煤浆.  相似文献   

9.
考察了沉降速率、溶胀时间、剪切率、测定时间等因素对油煤浆表观黏度的影响,给出了采用旋转黏度计测量油煤浆表观黏度的方法,为实验室和工厂中油煤浆黏度的测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温高压下油煤浆黏度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颜丙峰  史士东  李文博 《煤炭学报》2009,34(10):1379-1382
为研究高温高压下油煤浆的黏温特性及变化机理,测量了220~450 ℃范围内的煤浆黏度,发现在250 ℃以前,黏度的增大主要受煤颗粒溶胀作用的影响,而在340 ℃以后,黏度的增加则是由于前沥青烯的增多引起的.剪切速率对黏度几乎没有影响.当煤转化率在30%~40%时,煤浆黏度会增加.  相似文献   

11.
针对柴油机上燃烧油煤浆泵柱塞弹簧在变载荷作用下出现的断裂现象,通过分析喷油煤浆泵柱塞的工作特点和材料性能,阐述了一种柱塞弹簧的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并通过计算分析证明该弹簧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水煤浆制备工艺的发展现状,对水煤浆湿法制浆工艺、干法制浆工艺、间歇式制浆工艺进行了评述,并指出了其发展方向。研究了水煤浆制备工艺应用于煤泥制浆过程的发展现状,对煤泥湿法制浆工艺、干法制浆工艺进行了评述,分析了煤泥制浆工艺的技术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水煤浆制备工艺的发展现状,对水煤浆湿法制浆工艺、干法制浆工艺、间歇式制浆工艺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发展方向。研究了水煤浆制备工艺应用于煤泥制浆工艺的发展现状,对煤泥湿法制浆工艺、干法制浆工艺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煤泥制浆工艺的技术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对老鹰山选煤厂煤泥水处理系统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 ,介绍了所采取的工艺改造措施和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以油团聚脱除灰分的大同煤为原料,制备超低灰水煤浆.加入乳化剂来改变煤表面的亲水性,克服了在制备超低灰水煤浆过程中煤的粒度细的困难,通过改变分散剂的种类及用量、调节pH值、温度等因素,可以制得浓度达到53%、黏度小于300mPa·s、稳定性超过28d的超低灰水煤浆.  相似文献   

16.
《煤炭技术》2017,(6):295-297
提出了利用管输煤浆制备型煤的工艺路线,采用不同成型水分、成型模具、添加剂及添加量进行冷压成型试验,提出了最佳的成型参数,最后通过汽车公路运输进行了实际验证,为管道输煤工程终端煤的二次转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工艺途径。  相似文献   

17.
张平 《煤》2007,16(10):33-33,36
对金鸡岩洗选厂煤泥水处理能力不足的原因作了分析,采取措施后提高了洗煤产量和质量,缩短生产时间,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8.
 针对阜新五龙煤矿选煤厂煤泥水直接外排污染环境浪费煤炭资源这一严重的现实问题,结合实际工程,对选煤厂煤泥水处理系统进行改造,从而实现煤泥水厂内闭路循环,消除环境污染危害,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为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煤浆预处理器的综合评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扼要介绍了煤浆预处理的必要性,对国内使用的各类煤浆预处理器在浮选剂分散,浮选剂与煤浆混合,粗、细颗粒需不同的预处理时间三个方面作了综合评述,并重点介绍了新颖的FCA型雾化-跌落式煤浆预处理器。  相似文献   

20.
褐煤水煤浆气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褐煤水煤浆气化是一种高效褐煤加工技术,用途广泛,尤其在制氢、制甲醇、合成氨领域优势明显,市场前景广阔。而水煤浆浓度对气化效率及系统总成本有着显著影响,水煤浆浓度越高,气化效率越高,系统总成本大大降低,如何制得高浓度水煤浆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